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修订间差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準備工作:​ // Edit via Wikiplus
对君士坦丁堡的围城及最后一击:​ // Edit via Wikiplus
标签Wikiplus
 
(未显示8个用户的13个中间版本)
第3行:
{{refimprove|time=2018-09-30T02:53:14+00:00}}
{{noteTA
|1 = zh:鄂圖曼; zh:奧斯曼;zh-cn:奥斯曼; zh-tw:鄂圖曼; zh-hk:鄂圖曼;
}}
 
第14行:
|result = [[奥斯曼帝国]]勝利,佔领[[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滅亡。
|combatant1 = [[File:Byzantine imperial flag, 14th century.svg|22px]] [[東羅馬帝国]]<br />[[File:Flag of Genoa.svg|22px]] [[热那亚共和国]]<br />[[File:Flag of Most Serene Republic of Venice.svg|22px]] [[威尼斯共和国]]
|combatant2 = [[File:Fictitious Ottoman flag 2.png|22px]] [[奥斯曼帝国]]<br />[[File:CoatOfArmsOfJovanStefanovicBrankovic.png|22px]] [[塞尔维亚王国專制國]]
|commander1 = [[File:Byzantine imperial flag, 14th century.svg|22px]] [[君士坦丁十一世]]{{KIA}}<br />[[File:Byzantine imperial flag, 14th century.svg|22px]] {{link-en|卢卡斯·诺塔拉斯|Loukas Notaras}}{{Executed}}<br />[[File:Flag of Genoa.svg|22px]] [[乔瓦尼·朱斯蒂尼亚尼]]{{DOW}}
|commander2 = [[File:Fictitious Ottoman flag 2.png|22px]] [[穆罕默德二世 (奥斯曼帝国)|穆罕默德二世]]<br />[[File:Fictitious Ottoman flag 2.png|22px]] [[钱达尔勒·哈利勒帕夏]]<br />[[File:Fictitious Ottoman flag 2.png|22px]] [[扎加諾斯帕夏]]<br />[[File:Fictitious Ottoman flag 2.png|22px]] [[蘇萊曼·巴爾塔奧盧]]<br />[[File:CoatOfArmsOfJovanStefanovicBrankovic.png|22px]] [[杜拉德·布兰科维奇]]
第32行:
 
== 準備工作 ==
穆罕默德的曾祖父[[巴耶塞特一世]]曾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亞洲一侧修建了[[安纳托利亚堡垒]]。而为了阻止黑海沿岸熱那亞殖民地的援兵支援君士坦丁堡,穆罕默德亦在海峡欧洲一侧(君士坦丁堡城牆外)修建了[[如梅利堡垒|如梅利堡]](割喉堡),以增強[[土耳其人]]對海峽的控制。與此同時,君士坦丁十一世試圖用厚禮討好穆罕默德,但其卻又下令關閉城內的小清真寺,加上希臘穆斯林受到壓力改信基督教,成为了穆罕默德而是二世的开战借口之一(而另一個藉口為在[[鄂圖曼帝國大空位期|大空位]]期間挑戰失敗被拜占庭東羅馬收留的[[穆罕默德·奧爾罕|奧爾汗]],在拜占庭東羅馬帝國為了保持和平时匆匆派出使節前往[[埃迪爾內|埃迪爾内]],向年輕的[[穆罕默德二世 (奥斯曼帝国)|蘇丹]]致意並尋求安全保障)。
 
使節們受到的接待讓他們又驚又喜。穆罕默德二世非常通情達理。據說,他以先知、《古蘭經》和「天使與諸大天使的名義起誓,他將與君士坦丁堡和君士坦丁十一世皇帝永結盟好。」甚至抽出了[[斯特鲁马河|斯特魯馬河]]下游河谷一些希臘城鎮的部分稅收,做為年金贈送給拜占庭人(儘管這些地區在法律上屬於覬覦皇位的[[穆罕默德·奧爾罕|奧爾汗王子]],而這些金錢也將用來供養仍然被扣押在君士坦丁堡的奥尔汗本人)。然而在默罕默德二世因[[禁衛軍叛亂]]而改組[[耶尼切里|禁衛軍]]時,拜占庭東羅馬趁機派遣大使前往[[布尔萨|布爾薩]]與[[哈利勒 (人名)|哈利勒]]會面,提出了一個專斷的要求:
 
{{Cquote2|羅馬人的皇帝不接受三十萬[[阿克切]]的年金。因為,與閣下的主公同為鄂圖曼後裔的奧爾汗現已成年。每天都有很多人來到他身邊,奉他為主公和領袖。他本人沒有財力慷慨賞賜這些追隨者,因此他請求皇帝的幫助。但皇帝也缺乏資金,無法滿足這些要求。故我們有兩個請求供您選擇:將年金翻倍;否則我們就將釋放奧爾汗。}}
第41行:
 
{{Gallery|width=250|lines=1
|File:Bizancio1400AD-zh.svg|大約1400年的拜占庭東羅馬帝國
|File:Constantinople-zh.png|展示君士坦丁堡及其城牆的地图
}}
 
===拜占庭東羅馬帝国战前的求援与准备===
 
 
包括君士坦丁十一世在内的前几代拜占庭皇帝都曾向西歐求援,大多数时候都不能所期望的回應(自從1054年基督教會[[東西教會大分裂|大決裂]]後,西方的[[羅馬天主教會]]曾嘗試跟東方再次復合,1274年的[[第二次里昂會議]]便試圖達成這目標。拜占庭的[[巴列奧略王朝]]有一些皇帝在此後也得到拉丁教會的接待。[[约翰八世 (拜占庭)|約翰八世]]曾與教宗[[尤金四世]]商討復合。1439年召開的[[佛羅倫斯大公會議|巴塞爾會議]]促成了《{{link-en|合一詔書|Bull of Union with the Greeks}}》在[[佛羅倫斯]]發表。此後反對復合的勢力在君士坦丁堡展開了龐大的宣傳攻勢,令當地人民意見分歧。意大利人對拜占庭經濟的壓制及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之役也令拜占庭人對意大利人沒有好感,增加了復合的困難。最終復合失敗,教宗[[尼古拉五世]]及羅馬天主教會極為不快)。
 
即使[[尼各老五世|教宗尼古拉五世]]願意幫助東羅馬,但他對歐洲各國王公的影響力並沒有君士坦丁所想的大,而且當時各國也未必有能力伸出援手([[英國]]與[[法國]]因[[百年戰爭]]而元氣大傷,[[西班牙]]正在與南方的穆斯林作戰,日耳曼各邦也在激烈混戰中,而[[波蘭]]與[[匈牙利]]則在1444年[[瓦尔纳战役]]中敗陣。雖然意大利北方城邦的一些部隊到達君士坦丁堡,但這些支援根本無法抗衡鄂圖曼大軍)。
第69行:
穆罕默德計劃進攻[[狄奧多西城牆]],那是一連串錯綜複雜的城牆及[[壕溝]],保護君士坦丁堡唯一沒有被水-{面}-包圍的西面部份。他的軍隊在1453年4月2日復活節的星期一在城外紮營。多個星期以來,穆罕默德以巨型大炮攻擊[[城牆]],但仍未能轟出缺口。由於巨型大炮裝填彈藥極需時,守軍能夠在每次炮轟後修補大部份的破壞。
 
穆罕默德三次要求君士坦丁十一世投降,願意以此換取其居民的安全與保全他們的財產,并允许君士坦丁十一世和其他居民带着他们的财产离开,承认君士坦丁十一世是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总督,但君士坦丁拒絕投降。君士坦丁十一世只同意向奥斯曼苏丹進貢更昂貴的贡品,以及承认所有被征服的拜占庭城堡和土地为奥斯曼所有。
 
一個月的圍城戰無果之後,鄂圖曼一方有些喪氣,但穆罕默德力排眾議決定繼續進攻。
 
[[File:Kusatma Zonaro.jpg|thumb|鄂圖曼的艦隊從陸路進入金角灣]]
與此同時,穆罕默德的艦隊被羅馬人放置的橫江鐵索阻攔,無法進入[[金角湾 (伊斯坦布尔)|金角灣]]。為了繞過鐵索,穆罕默德在金角灣北岸的[[加拉塔]]建造了一條陸上船槽,以塗上油脂的圓木建成,超過70艘船隻被成功拖入船槽,進入金角灣,這是軍事史上的驚人創舉。東羅馬海軍試圖火攻鄂圖曼船隻,但沒能成功。這阻止了[[熱那亞]]的船隻運送補給品,並使東羅馬守軍被迫分散極為有限的防守力量。金角灣的失守使東羅馬得到海上增援的希望破滅,守軍的士氣也受到嚴重打擊,但是城牆仍有待攻破。
 
鄂圖曼軍曾向城牆發動多次正面攻擊,但都被擊退兼損失慘重。鄂圖曼軍其後挖掘隧道,試圖穿過城牆,很多挖掘者是[[塞爾維亞]]人,由[[扎加諾斯帕夏]]指揮。東羅馬的工程師[[約翰尼斯·格蘭特]]([[日耳曼人]],一說為[[蘇格蘭人]])挖了一些隧道對付鄂圖曼軍,讓守軍進入隧道把敵人消滅。鄂圖曼軍隧道被灌水或是被使用[[希臘火]]摧毀。最終東羅馬守軍活捉了一位鄂圖曼重要工程師,他在酷刑之下供出所有隧道的位置,那些隧道隨即被破壞。
第151行:
|year = 1995
|title = Byzantium:The Decline and Fall
|url = https://archive.org/details/byzantiumdecline00norw
|publisher = Alfred A. Knopf
|location = New Y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