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Roughly the same/沙盒11
康熙统一台湾是清朝皇帝康熙使用战争与谈判手段将台湾纳入中国版图的过程[1]。从康熙元年(1662年)郑成功在台湾逝世,郑经继位,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清政府就和平统一的问题[2],与台湾郑氏集团先后进行了10次和谈,前9次都失败了,最后一次清政府使用了武力手段,大兵压境,以战逼和,使和谈取得成功[3]。
背景
明朝末年荷兰乘明朝统治衰弱之际侵占了台湾。顺治十八年(1661),康熙帝即位不久,奉南明为正朔的延平王郑成功率军横渡台湾海峡,次年击败荷兰侵略者,于南臺灣所建立明鄭政權,使用大明国号和年号。五个月后,郑成功病逝,其子郑经对内奉南明永历帝正朔,对外与统治中国的清廷互不统属,将东都改名为东宁,表明台湾是一个新的国家,所谓“东宁建国,别立乾坤”,否定其祖先开发并收复台湾的历史,声称台湾“非中国版图”,在与清廷谈判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效朝鲜例”。在谈判中,郑氏集团还以苻坚讨伐东晋、隋炀帝远征辽东为鉴,警告清统治者不要轻易对台湾动用武力,又以为有“汪洋万顷之隔,波涛不测之险”,作为天然屏障,有天堑可恃,觉得清朝动用武力绝非易事。[4]
过程
和谈
康熙元年(1662)郑成功去世不久,清廷耿继茂、李率泰派员到厦门的第一次谈判,企图说服郑成功之子郑经归降。郑经为了减轻压力,与清朝谈判,交出南明皇帝赐给的敕书、印玺[5]。清廷要求台湾人迁回内地、剃发易服,但郑经拒绝,称“东宁偏隅,远在海外,与中国版图渺不相涉[6]。”
康熙二年(1663)清朝出兵攻打郑氏在大陆的最后一个据点厦门,郑经战败,退出厦门,逃奔台湾。清朝乘胜出征台湾,在海上突遇台风,船只沉没,无功而返。[7]
康熙六年(1667)清廷派总兵孔元章赴台湾招抚,答应郑经如归顺,可封“八闽王”,但郑经拒绝招抚,称“台湾远在海外,非中国版图”。[8]
康熙八年(1669),康熙擒拿鳌拜正式亲政后,又派刑部尚书纳兰明珠南下福建,主持对台和谈,令兴化府知府慕天颜赴台,宣示招抚之意。清廷作出重大让步,允许郑氏封藩,世守台湾。郑经则提出:“苟能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尊事大之意,则可矣。”康熙帝答复:“若郑经留恋台湾,不思抛弃,亦可任从其便。至于比朝鲜不剃发,愿进贡投诚之说,不便允从。朝鲜系从未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康熙帝反对台湾成为独立于中国之外的国家,故谈判破裂。
康熙十二年(1673),三藩之乱爆发,郑氏集团与三藩相勾结,参与了對北京的叛乱活动[9]。与据守在福建的耿精忠一同燃起了东南沿海的战火,曾一度攻占了泉州、漳州、潮州等地。1680年郑氏退守台湾。清廷再次争取和谈,福建总督姚启圣派副将黄朝用赴台。郑经要求“请照琉球、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奉朝廷正朔,受朝廷封爵”,而康熙坚决不同意台湾比照琉球、高丽之例,认为“台湾人皆闽人,不得与琉球、高丽比”。和谈又无结果。[10]
康熙十六年(1677)七月的和谈中,康亲王向郑经许诺,如果郑军撤出沿海岛屿,退守台湾,就答应郑氏把台湾变为中国藩属国的要求,并与台湾“通商贸易,永无嫌猜”[11]。
康熙十七年(1678)和谈中,清军将领赖塔在给郑经的信中竟说,如果郑经肯退守台湾,则“本朝何惜海外一弹丸之地”,郑氏可永远占据台湾,“从此不必登岸,不必剃发,不必易衣冠。称臣纳贡可也。以台湾为箕子之朝鲜,为徐福之日本”[12]。
康熙十八年,康亲王杰书派苏埕到厦门的第八次谈判,郑经一直坚持比照朝鲜把台湾变成中国的一个附属国的立场。[5]
武统
康熙二十年(1681),两岸情势发生逆转。清朝彻底平定三藩之乱,而台湾因郑经病逝引发东宁之变,民心逐渐涣散。次年,清廷讨论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很多人反对武力攻台[13]。而康熙帝认为时机已到,便作出武力统一台湾的决策,并起用郑氏降将施琅担任福建水师提督,准备攻台[14]。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十六日(7月10日),施琅率领水陆官兵两万余人、战船200余艘攻打臺灣[15]。十八日,施琅先派战船攻取澎湖港外的虎井、桶盘二岛,扫清了外围。二十二日早七时,经过充分休整和准备的清军向澎湖台军发起总攻。经过9小时激战,清军取得全面胜利,共毙伤台军官兵一万二千人,俘获五千余人。击毁、缴获台军战船150余艘。台军主将刘国轩乘小船从北面的吼门逃亡台湾。此役清军阵亡329人,负伤1800余人。[16]
澎湖海战结束后,清军对台湾郑氏集团已形成大兵压境的有利态势。六月二十六日(7月20日),寧靖王朱術桂自杀殉国。在内外压力的逼迫下,郑克爽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七月五日完全接受了清政府的和谈条件,放弃抵抗企图,向清政府递交降書。十三日,施琅率清军在台湾登陆,接管台湾[17]。
善后
康熙采纳其意见,于1684年設立了臺廈道,與廈門共署,並同時隸屬於當時的福建省。道為清朝行政區劃之一,其地位在省與府之間,而總管廈門與臺灣的臺廈道道署設於廈門。1684年,台湾设台湾府,辖臺灣、鳳山、諸羅三縣,隸屬於福建省臺廈道,在台澎分别驻兵1万人,设官治理、筑城戍守,并公布「台灣編查流寓則例」,严格控制大陆汉人渡台人数[18]。台湾建府初期,清廷即授权福建巡抚从闽省内地与台地的官员互调。因此,清代台湾的官吏多是福州人[19]。
评价
对于康熙统一台湾的影响与意义,学界一般持肯定的评价[21][22],认为此举保护了中国海上贸易利益,促进了海峡两岸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3],为海峡两岸的往来扫除了障碍。随着福建移民的大量入台,福建流行的语言文字、儒家思想、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广泛传播于台湾各地,台湾的文化与福建文化日趋一致,终于形成为一个共同的文化区域[24]。康熙也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颇有作为的英明君主,是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25]。
参见
参考文献
期刊文獻
- 李春光. 清康熙时与台湾郑氏之和战及其历史启示 (PDF). 辽宁大学学报. 2005, 33 (3): 89–92.
- 陈梧桐. 施琅统一台湾与闽台区域文化的形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
- 何正清. 朱一贵起义与天地会. 贵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林仁川; 陈支平. 试论康熙年间大陆与台湾统一的经济必然性. 台湾研究集刊. 1983, (2).
- 王政尧. 略论康熙统一台湾及其影响.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 (2).
- 李尚英. 康熙统一台湾的历史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83, (5).
書籍
- 清聖祖實錄.
- 王泰升; 薛化元; 黃世杰. 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 事件百選與法律史研究.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015. ISBN 9789571178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 汪毅夫. 闽台缘与闽南凤: 闽台关系, 闽台社会与闽南文化研究.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2).
- 陈在正; 孔立. 清代台湾史研究. 厦门大学出版社. 1986. 。
文獻清單
- ^ 史实中的康熙收复台湾. 中国台湾网. 2002-05-27 [2021-10-16].
- ^ 關岭. 康熙帝統一台灣始末:和統無望 被迫武統. 香港01. 2020-12-30 [2021-11-02].
- ^ 任力; 吴如嵩. 康熙统一台湾分析. 中国台湾网. 2002-11-21 [2021-10-16].
- ^ 振宇·左. 统一方略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统一台湾启示录. 军事谊出版社. 2003.
- ^ 5.0 5.1 郑以灵. 浅论康熙朝海峡两岸的和谈 (PDF). 福建论坛. 2004, (5): 68–70.
- ^ 郑经〈复靖南王耿继茂招降书〉
- ^ 任力. 康熙统一台湾始末. 解放軍出版社. 1996. ISBN 9787506532051.
- ^ 蒋宗伟. 清王朝统一台湾之路.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7. ISBN 9787533446888.
- ^ 李春光 & 2005年 .
- ^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编). 康熙统一台湾档案史料选辑.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3.
- ^ 《台湾外志》卷二十
- ^ 魏源《圣武记》卷八
- ^ 清聖祖實錄,卷一百零三.
- ^ 清聖祖實錄,卷九十一.
- ^ 安然. 施琅大将军平定台湾传奇. 新华出版社. 2006. ISBN 9787501174362.
- ^ 1683年康熙帝和平统一海峡两岸. 新浪网. 中国台湾网. 2005-10-24 [2017-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05).
- ^ 馬德茂, 鄭保國 & 張鵬程 2004,第四章 鄭成功收復台灣與清朝的統一
- ^ 王泰升、薛化元、黃世杰 & 2015年.
- ^ 汪毅夫 & 2006年.
- ^ 何正清 & 1986年.
- ^ 王政尧 .
- ^ 李尚英 & 1983年.
- ^ 林仁川、陈支平 & 1983年.
- ^ 陈梧桐 & 2004年.
- ^ 陈在正、孔立 & 1986年,第53頁至第9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