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禮
《儀禮》為儒家十三經之一,原稱為《禮》或《禮經》,內容記載著先秦的禮儀制度,其中以記載士人的禮儀為主,又稱《士礼》。秦代以前篇目不詳,漢代初期高堂生傳今文經的《禮》17篇,傳世至今。漢景帝時魯恭王劉餘毀孔子舊宅得古文經的《禮》56篇,其中有17篇與今文經的《禮》相同,餘下39篇大多亡佚,屬於「逸禮」。《儀禮》與《周禮》、《禮記》,並稱「三禮」。
儀禮 | |
---|---|
全名:《儀禮》 | |
其他名称 | 《士禮》 |
作者 | 作者已不可考 |
语言 | 文言文 文字:中文 |
成书年代 | 秦始皇以前 |
主题 | 內容記載著先秦的各種禮儀,其中以記載士大夫的禮儀為主。 |
發行信息 | |
保存状态 | 篇数:十七篇 |
东汉《论衡》称其为《仪礼》。在此之前也被称为《士礼》、《礼经》等。
簡介
编辑殷商、周朝時有名目繁多的典禮,素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之稱,非有专门职业训练并经常排练演习者,不能经办这些典礼。秦始皇焚书坑儒后,《礼》已不传,只有高堂生能背诵[1],漢代只剩《儀禮》17篇,分为冠婚、朝聘、丧祭、射乡等四类。《仪礼》17篇,除《士相见礼》、《大射礼》、《少牢馈食礼》、《有司彻》等四篇之外,其余各篇之末都有“记”。《丧服》一篇其下又有“传”,相傳是孔子门人子夏所作。漢代初只稱為《禮》,為禮的經,又稱“士禮”[2]。礼学家彭林先生分析说:“一般认为,高堂生把《仪礼》传给萧奋,萧奋传给孟卿,孟卿传给后蒼,后苍传给大戴(戴德)、小戴(戴圣)、庆普,这就是汉代的《礼》学的所谓五传弟子。但是,《史记·儒林传》所记,在萧奋之前还有徐氏,萧奋之《礼》当得自徐氏,徐氏与高堂生的关系不详。”
漢代五經中的《禮經》即為《儀禮》,“儀禮”一名最早出現在范曄《後漢書》中。晉代正式稱汉代《仪礼》的传本有四种,即大戴本、小戴本、庆普本和刘向《别录》本。今《儀禮》所存文本為今文本。今文經只有17篇。比古文經少39篇。古文經的逸《禮》三十九篇,只有《奔喪》《投壺》《諸侯釁廟》《諸侯遷廟》《公冠》等被採入大小戴《禮記》,其餘諸篇也大都湮沒無聞了。[3]
《儀禮》详尽地记述了古代宫室、服饰、饮食、丧葬之制,犹如一幅古代社会生活的长卷。2世纪郑玄作注,3世纪王肃另作两篇注并批点郑玄注,不过郑玄注本成为了后世模本。《仪礼》被刻进开平石经(837),也是最早一批有木活字的文献(932-953)。唐賈公彥撰《儀禮疏》17卷,南宋時與鄭玄之註合刊為《儀禮註疏》。元人敖繼公《儀禮集說》一書。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的宋代張淳撰《儀禮識誤》。胡培翚有《儀禮正義》。
出土版本
编辑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王莽新简《仪礼》,是迄今所见最古写本。共有469枚木、竹简,字体为隶书,简正面或背面编有顺序号码,简面有削改和勾画圈点的记号。分为甲、乙、丙三本:甲本木简398枚,每枚长55.5~56厘米,宽0.75厘米,含《士相见》、《服传》、《特牲》、《少牢》、《有司》、《燕礼》、《泰射》7篇;乙本木简37枚,长50.05厘米、宽0.5厘米,内容仅《服传》一篇;丙本竹简34枚,长56.5厘米、宽0.9厘米,内容仅《丧服》一篇。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第十三輯整理報告出版,其中的《大夫食禮》凡兩篇,原本編連為一卷,兩篇關係也與傳世《儀禮》諸篇與附經之“記”關係相似。傳世文獻《儀禮》十七篇中有《公食大夫禮》,記主國國君以食禮接待來聘之大夫,《大夫食禮》與該篇賓入載俎、設饌屬食、三飯卒食諸儀節大體相類,也呈現出諸多不同於《儀禮》之處。[3]
内容
编辑今文《仪礼》有17篇,分别是 《士冠禮》、《士昏禮》、《士相見禮》、《鄉飲酒禮》、《鄉射禮》、《燕禮》、《大射》、《聘禮》、《公食大夫禮》、《覲禮》、《喪服》、《士喪禮》、《既夕禮》、《士虞禮》、《特牲饋食禮》、《少牢饋食禮》、《有司徹》。
注疏
编辑注釋
编辑延伸阅读
编辑[编]
- 在维基文库阅读本作品原文( 在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 《儀禮 (四部叢刊本)》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儀禮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外部链接
编辑- 工藤卓司:〈近一百年日本《儀禮》研究概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