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讀

古代中文在書寫上用圈点法在文章中自行加注的記號

dòu,也作句逗,是古代中文書寫時用以標記休止和停顿处的記號。[1]

句读

古代中文在書寫上原本是沒有標點符號的設計,但是在閱讀時為求語氣的順暢和意思的正確傳達,仍有需要注意文句的起承轉合,讀書人便會用圈点法在文章中自行加注記號,這就是句讀的由來。[2]

一般是以句號(。)作為一個句子的終了,相當於現代標點符號中的句號;句中語氣承轉停頓以讀號(ㆍ或、)表示,則相當於現代標點符號中的逗號頓號[註 1]。像這樣加注句讀的動作,稱為「斷句」或「圈點」,而圈點並且加上註解或注腳的動作,則稱為「圈注」或「批點」。正確的圈點除了可以明瞭句子和文章原意,也可顯現一個人基本的學識涵養。

断句的方法

编辑

一般说来,学会断句、加标点要注意做到以下三条:一要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旨;二要仔细体会词语的含义和词语之间的关系,掌握一些断句加标点的规律;三要耐心细心,先易后难,逐步缩小繁难范围,直至断开全文并加上正确的标点。

根据词性及词语组合规律断句

编辑

文言文中词语的词性和词语的组合规律,古今基本是一样的。这样,就可根据词语的词性和词语的组合规律(如语法关系)等来断句。

发语词领句断句

编辑

文言文中常用的发语词有“盖”、“夫”、“且夫”、“今夫”等,其作用主要是领起句子,断句时要在这些词前断开。

时间词语领句断句

编辑

文言文中常见的表时间的词语有“是时”、“后”、“昔者”、“日者”、“既已”、“既而”、“向者”、“俄而”等。根据文言文中常见的时间词语可以断句。

复音虚词领句断句

编辑

复音虚词用于句首有几个特点:其一、这些词领起的不一定是完整的句子,一般都领起一个分句。其二、复音虚词之前,大多不用主语,主语大部分承前省略。其三、也有不在这些词前断开的,特别是在短句中。常用于文言句首的复音虚词有“其惟”、“岂惟”、“岂足”、“然且”、“然则”、“故夫”、“大抵”、“得毋”、“何以”等。断句时,根据文意往往要在这些词的前面断开。

谦辞领句断句

编辑

即根据文言文句首常见的谦辞断句。常见的谦辞有“僕”、“窃”、“寡人”、“下官”、“區區 ”、“孤”、“臣”、“愚”、“妄”等。断句时,结合相关动词的位置,如果确定它们处在句首,要在这些词前断开。

“故”、“然”领句断句

编辑

文言文“故”字常领起推论句或结论;“然”、“然而”领起转折句。根据这些特征可以断句。

方位词领句断句

编辑

方位词在文言文中常常连用或对用,当它们用于领起句子时,可作为帮助断句的标志。

语气词句尾断句

编辑

文言文中句尾常见的语气词有“与(欤)”、“邪(耶)”、“乎”、“哉”、“也”、“矣”、“焉”、“耳”等,这些词之后要断开。

叹词断句

编辑

文言文中常见的叹词有“嗟夫”、“呜呼”、“呜呼哀哉”等,断句时,要在这些词前后断开。

呼语断句

编辑

呼语是句子的独立成分,断句时要在其前后断开。

序数词断句

编辑

文言文中序数词有时清晰地标示句子的层次,以此可以断开句子。

对话用语的标志性词语断句

编辑

文言文中,有些对话带有对话标志,如“语”、“曰”、“云”、“言”、“道”、“白”、“对”、“谓”等,可抓住这些对话标志性词语进行断句。

如“……者……也”、“非……则……”、“如……何”等。

根据修辞技巧断句

编辑

古人写文章是很讲究修辞技巧的。有的讲究句式的整齐、音律的和谐,有的讲究对仗、对称、排比、重叠等修辞格的运用。在给文言文断句、加标点时,充分注意到这些修辞现象,就会给断句、加标点带来很多便利。

比喻断句

编辑

比喻词往往是比喻句的重要标志。断句时,先判断出比喻词,然后找出与之相关的前后句子。

对比断句

编辑

对比论述多出现在古代论说文中,根据对比句的起止可以断句。

顶真断句

编辑

顶真也叫“联珠”,是把上一句末尾的词语作为下一句开头的词语,一句一句首尾蝉联的修辞手法。根据这种特点,断句时要在蝉联的相同词语间断开。

重复断句

编辑

文言文中重复的修辞手法有词语重复、短语和句子重复以及句式重复几种情况,这是断句的标志之一。断句时,先找到重复的部分,然后找到前后与之相关的词语或句子,断出完整的句子。

排比断句

编辑

排比句有几个特点:句子结构相同;每句字数大体相等;常使用一些相同的虚字或重复的词语。依照这些特点可以进行断句。

对偶断句

编辑

文言文中对偶句使用很多,而且用法灵活。往往重复使用几个虚字,内容相对,甚至词语相对。断句时,可以先把对偶句标出来,再去寻求其他句子的起止。

根据其他条件断句

编辑

根据文体特点断句

编辑

文言文的不同文体特点可以帮助断句。如议论文中有论

根据章法特点断句

编辑

文言文有一定的章法特点。如:开合有序,即先总述后分述或先分述后总述;杂中见整,即诸多的叙事中含有总述性的句子;纹丝不乱;错落有致。根据这此章法上的特点,可以理清文章脉络,帮助断句。

根据古代音韵知识断句

编辑

上古时代的古籍不但诗歌押韵,散文也有押韵的。用韵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记诵。懂得音韵,可以在韵脚处断句,给标点古籍带来很多方便。相反,不懂音韵可能引起错误。

根据古代文化知识断句

编辑

正确标点古书,必须掌握古代文化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关于古代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缺乏这些知识就可能点错句子。[4]

注释

编辑
  1. ^ 日文仍沿用這種做法;另有一說認為上古時期的「句」、「讀」都表示停頓,並沒有語意完與未完的分工[3]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漢典》:句讀. [2012-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2). 
  2. ^ 《重編國語辭修訂本》:標點. [2012-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29). 
  3. ^ 任遠:《句讀學論稿》,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ISBN7-80518-3418-1
  4. ^ 《高中古代汉语基础知识实用手册》,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年),ISBN 978-7-5351-6577-0

參見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