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炳川
呂炳川(1929年9月4日—1986年3月15日)是臺灣的民族音樂學家,東京大學博士,也是臺灣本土第一位民族音樂學博士。其研究成果豐碩,除了臺灣原住民音樂的研究最為知名之外,也涉及漢民族各類的樂種與劇種,為臺灣民族音樂學研究重要的開拓者與奠基者。
呂炳川 | |
---|---|
出生 | 日治臺灣澎湖廳 | 1929年9月4日
逝世 | 1986年3月15日 英屬香港 | (56歲)
教育程度 | 博士 |
母校 | 東京大學 武藏野音樂大學 |
职业 | 學者、民族音樂學家 |
研究领域 | 民族音樂學、臺灣原住民音樂、臺灣漢民族音樂、世界音樂 |
知名作品 | 《台湾原住民族高砂族の音楽》 《臺灣漢民族音樂》 《台湾高砂族の音楽——比較音楽學的考察》 |
奖项 | 日本文部省藝術祭大獎 |
1977年以《台湾原住民族高砂族の音楽》唱片集及解說榮獲日本文部省藝術祭大獎。曾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多校,為香港民族音樂學會首任會長。也是最早在中華民國推動才能教育的一位學者。[1][2][3]
生平
编辑呂炳川於1929年在澎湖廳(現澎湖縣)出生,兩年後舉家搬遷至高雄。從小就展現多元的學習興趣,滑翔機、攝影、音樂及音響都有深入的鑽研,音樂則是他一直執著與努力的一個方向。1943年進入高雄州立高雄商業學校初級部,接受了日治時代舊制的三年中學教育,戰後再轉入高級部就讀。畢業後進入高雄港務局工作,之後再轉入東南水泥公司。1959年還擔任過高雄市立交響樂團的指揮,一直到1962年出國留學為止。[2][4]
教育
编辑1962年赴日留學,就讀武藏野音樂大學,主修小提琴,1966年獲得音樂藝術學士學位。後受到音樂學家小泉文夫和岸邊成雄影響,就讀東京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主修音樂美學,兼修民族音樂學,師事岸邊成雄,並回臺進行第一次的田野調查。[2]1971年擔任東海大學音樂系民族音樂研究室研究委員。1973年以《台湾高砂族の音楽——比較音楽學的考察》獲得文學(音樂)博士學位。回臺後,曾擔任中國文化學院副教授、國立藝專音樂教授、實踐家政專科學校音樂教授兼科主任,並在臺灣大學講授「音樂美學」課程。[1][5]
1980年受聘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教授,但同年也接到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的邀聘,再三考量之下,最後決定到香港中文大學,並擔任中國音樂資料館館長一職。[3][6]1984年與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的音樂學者、演奏家、作曲家、樂評家葉明媚、劉靖之、李明、毛宇寬、項斯華、曾葉發、梁沛錦、吳贛伯、李德君、周凡夫、黎鍵等人一同成立香港民族音樂學會並擔任首任會長。[6][7][8]於1985年赴英國愛丁堡大學講學研究。1986年3月15日因心臟病於香港逝世,享年57歲。[2]
學術研究
编辑呂炳川的研究以臺灣原住民音樂最為知名,田野調查和採集的族群超過130個村落。另外在漢民族音樂的調查研究上,也留下大量的影音資料和研究文獻。由於他對於器材和技術的專業和講究,這些資料都有極高的品質,其中《臺灣原住民(高砂族)音樂》唱片三張,於1977年榮獲日本文部省的藝術季大獎。《臺灣漢民族音樂》專輯三張,其中包含宗教音樂、歌曲與合奏、雜伎、民謠、戲曲等五部份,也記錄整理了台灣重要的各類型戲曲與音樂,這些大量的寶貴資料在文建會的支持下皆已完成數位化,其中詮釋檔的內容都收錄在臺灣音樂館的臺灣音樂群像資料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網站中。[1][2][3][9][10][11][12]
其博士論文《台灣高砂族の音樂——比較音樂學的考察》被收錄在國際音樂文獻資料大全中。[13]
《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辭典》以及布賴特科普夫與黑特爾音樂出版社出版的 Deutsche Verlag für Musik 裡有關臺灣民族音樂的篇章,皆由呂炳川撰寫。[13]也曾為日本新版《世界大百科辭典》執筆撰述有關「國樂」及「臺灣音樂」之內容。[1]
因為驟逝,留下《臺灣高山族音樂的研究計畫》及《歌仔戲的研究著作架構》之計劃未完成。[2]
獲獎
编辑貢獻
编辑著作
编辑- 1969,〈東方之美及東西方音樂的比較〉
- 1970,〈雅美族的音樂〉
- 1970,〈臺灣高山族的文身〉
- 1973,〈依據清朝文獻來考察高山族的樂器〉
- 1973,〈臺灣土著族之樂器〉
- 1977,〈臺灣賽夏族的音樂〉
- 1977,《臺灣原住民族(高砂族)的音樂》(附唱片三張)
- 1978,〈佛教音樂梵唄─臺灣梵唄與日本聲明之比較〉
- 1978,《臺灣漢民族之音樂》(附唱片三張)
- 1978,〈臺灣土著族的音樂〉
- 1979,〈臺灣土著族音樂的音組織〉
- 1979,《呂炳川音樂論述集》,時報文化
- 1980,〈臺灣佛教音樂〉
- 1981,〈中國戲劇與日本戲劇的比較〉
- 1981,〈京劇在香港〉
- 1982,〈關於高山族的音樂〉
- 1982,《臺灣高山族的音樂》
- 1982,《臺灣土著族音樂》
- 1983,〈臺灣傳統音樂〉
- 1986,〈臺灣澎湖道教建醮祭典音樂〉
- 1989,〈南管源流初探〉
媒體訪問
编辑- 《明報月刊 第217-222期》. 香港: 香港明报. 1984年103号.
參考資料
编辑- ^ 1.0 1.1 1.2 1.3 1.4 明立國. 呂炳川. 臺灣大百科全書. 文化部. 2010-02-05 [2021-10-13].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呂炳川. 臺灣音樂群像資料庫.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2021-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0) (中文(臺灣)).
- ^ 3.0 3.1 3.2 呂炳川. 開放博物館.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2021-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9) (中文(繁體)).
- ^ 明立國. 《呂炳川 : 和弦外的獨白》. 時報文化. 2002. ISBN 9-570-12678-7.
- ^ 系所簡史. 實踐大學音樂學系. [2021-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7) (中文(臺灣)).
- ^ 6.0 6.1 劉靖之. 《中國新音樂史論(增訂版)》.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 2009: 651–652. ISBN 9789629963163.
- ^ 【照片】 呂炳川 與香港民族音樂學會成立時的主要幹部. 臺灣音樂館.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021-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4).
- ^ 《明報月刊 第217-222期》. 香港: 香港明報. 1984: 103.
- ^ 李志銘. 重建台灣音樂史觀(下):破除「民歌採集運動」的神話. 鳴人堂. 聯合新聞網. [2021-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7) (中文(臺灣)).
- ^ 明立國. 《呂炳川博士資料整理出版計畫》.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1999.
- ^ 明立國. 《呂炳川教授音像資料數位化計畫》.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003.
- ^ 明立國. 《呂炳川教授音像資料數位化計畫(第二期)》.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004.
- ^ 13.0 13.1 李志銘. 重建台灣音樂史觀(上):被遺忘的民族音樂學家呂炳川. 鳴人堂. 聯合新聞網. [2021-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9) (中文(臺灣)).
- ^ 李志銘. 重建台灣音樂史觀(中):呂炳川的民歌採集與學術典範之爭. 鳴人堂. 聯合新聞網. [2021-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7) (中文(臺灣)).
- ^ 【照片】 呂炳川榮獲的日本文部省藝術祭大獎. 開放博物館.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2021-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9).
- 明立國. 《呂炳川:和絃外的獨白》. 臺北市: 時報文化. 2002. ISBN 9789570126785.
外部連結
编辑- 臺灣音樂群像:呂炳川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呂炳川音樂資料館(南華大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呂炳川的照片及相關資料(開放博物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臺灣音樂館中呂炳川相關數位藏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含照片、手稿、錄音資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