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振球
潘振球(1918年7月9日—2010年11月6日),江蘇嘉定人。畢業於國立師範學院(今湖南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曾擔任臺灣省政府教育廳廳長、臺灣省中等教師研習會主任,任內推動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提高臺灣人民教育水準。
潘振球 | |
---|---|
中華民國第8任臺灣省政府教育廳廳長 | |
任期 1964年4月—1972年6月 | |
前任 | 吳兆棠 |
继任 | 許智偉 |
中華民國第10任國史館館長 | |
任期 1995年3月31日—2000年3月31日 | |
前任 | 瞿韶華 |
继任 | 張炎憲 |
中華民國第3任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署長 | |
任期 1972年8月18日—1978年1月31日 | |
前任 | 李煥 |
继任 | 王唯農 |
中華民國第5任中國青年救國團主任委員 | |
任期 1979年2月13日—1987年3月16日 | |
前任 | 宋時選 |
继任 | 李鍾桂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中華民國江蘇省嘉定縣 | 1918年7月9日
逝世 | 2010年11月6日 中華民國臺北市大安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 | (92歲)
国籍 | 中華民國 |
政党 | 中國國民黨 |
配偶 | 朱菊貽 |
学历
| |
经历
|
早年生平
编辑潘振球生長於江蘇嘉定,陸續就讀江蘇省立太倉師範學校、上海立德中學的高中。中日戰爭爆發後,潘振球考取國立師範學院並赴湖南就讀,在1943年6月以〈顏李教育思想研究〉(指顏李學派,顏指顏元,李指其學生李塨)為學士論文畢業。同年考上中央幹部學校研究部。1944年從軍參加青年遠征軍幹部訓練。1945年5月返回重慶,參加幹部學校的畢業典禮,並被推選為負責獻劍給蔣中正的全體師生代表。戰爭結束後,潘振球奉命返回江蘇參與重建工作。1948年,受命擔任國防部特設杭州青年中學的校長。1949年2月,潘振球改任國防部預備幹部訓練團第一總隊少將副總隊長,移駐至福建漳州龍溪縣。同年6月,其辭去副總隊長搭乘軍艦抵達高雄。[1]
在台生涯
编辑1949年7月,就職臺中第二中學校長[2]。1950年7月,調為臺北成功中學校長[3],任內提出「愛國家、求進步」的口號,並推動軍訓與童子軍教育。1956年6月,奉令籌設臺灣省訓練團;6月30日,受命為教育長,負責訓練省政府幹部[1]。1964年4月,潘振球就任臺灣省政府委員兼教育廳廳長。1967年,蔣中正決定全面延長國民教育的年限為九年,潘振球只有一年的時間準備,目標是增加140多所國中,於是其著手增加校地,除了撥用公有地和都市計畫中的保留地,也鼓勵民眾捐贈土地,並統籌校長遴選以防政黨派系介入,經過一年籌備,終於在1968年9月9日全國國民中學舉行聯合開學典禮,「九年國教」正式施行,同年10月獲四等景星勳章,以玆褒獎[4]。
1969年底,省立進德中學改設創立臺灣省中等教師研習會,由潘振球擔任會主任;1972年6月,潘振球轉任臺灣省政府委員兼法規整理委員會召集人。同年8月,接掌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任內協助開發位於桃園埔心由蔣經國指示籌設的「幼獅工業區」[5],設置職業訓練中心,與教育部共同訂定「專科以上學校輔導畢業生就業工作實施要點」,通函各大學院校專科成立「畢業生就業輔導室」,並與教育部、中國青年救國團等機關合作,策劃辦理「海外學人國家建設研討會」[1]。
晚年與過世
编辑1978年1月,潘振球受中國國民黨徵召,出任臺灣省黨部主任委員,推動黨務改進工作,同時兼任中國教育協會理事長。1979年2月,救國團任命潘振球為新任救國團主任[6]。1985年調任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兩年後任國民黨中央組工會主任,1987年11月,獲蔣經國總統禮聘為總統府國策顧問[1]。
1995年3月,潘振球由總統李登輝任命為國史館館長。任內聘學者進行「中華民國建國文獻」的彙編工作,並與中央研究院合作研發完成「檔案史料管理作業系統」和「史籍全文檢索系統」,奠定了國史修纂與史料管理的現代化基礎。2000年4月1日,潘振球卸任國史館館長。[7]
2001年,潘振球因攝護腺癌與疝氣多次進出醫院。2010年4月,復因肺炎積水,進入加護病房診治,至11月6日上午8時30分,終因心肺衰竭逝世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享耆壽92歲[8]。
婚姻生活
编辑潘振球的夫人為朱菊貽,1924年11月11日生,為浙江省嘉興縣名門。結婚五十年。有子女四人,兒子潘敏行、潘敏德、潘敏學、女兒潘敏玉。
獲褒揚令
编辑2010年12月8日,馬英九總統明令褒揚潘振球[9],總統褒揚令全文為:
總統府前國策顧問、國史館前館長潘振球,仁惠義正,圭璋特達。幼歲過庭敷訓,耕讀傳家繼世,卒業國立藍田師範學院教育系。歷任臺中二中、臺北成功高中校長暨臺灣省訓團教育長、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增設軍訓童軍課程,涵養文武合一青年;厚植政府專業幹部,汲引俊彥歸國效力,陶甄培才,卓然有成。尤以省教育廳廳長任內,推展九年國民教育,完備諸項基礎事務,委重投艱,躬詣宣勤;盡籌碩擘,闢奠厥基。爰銜命接掌中國青年救國團主任,興辦團康育樂營隊,深耕心理輔導機制,沾溉啟迪,裨益學子。嗣出任國史館館長,屢拓文獻彙編規模,強化國史修纂;研發科技檢索系統,精進史料管理,訏謨迭運,銅柱樹績。曾獲頒韓國建國大學名譽法學博士、四等景星勳章暨膺聘總統府國策顧問殊榮,蜚聲騰實,潤色鴻業。綜其生平,化雨均霑,雅著杏壇之望;新硎廣衍,高揚蓬島之光,遺緒遐福,亙古芳傳。遽聞嵩齡殂謝,軫懷良殷,應予明令褒揚,用示政府崇禮邦賢之至意。
批評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 1.0 1.1 1.2 1.3 國史館館長潘振球先生事略 (PDF).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3-05).
- ^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歷任校長潘振球38年08月-- 39年07月。
- ^ 歷任校長. 臺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 [2019-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9).
- ^ 九年國教推手 潘振球逝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設立緣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桃園幼獅工業區乃是蔣故總統經國先生為了幫助青年創業、解決設廠用地取得困難的問題,於民國58年10月指示籌設一個專供青年創業的工業區。
- ^ 關於我們 - 救國團全球資訊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潘振球先生,民國68年2月13日至民國76年3月16日。
- ^ 歷任館長. 國史館. [2014-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 ^ 9年國教推手 潘振球逝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褒揚令—潘振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完滿人格者~大魏,魏廷朝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就讀成功高中二年級結束時,因不願配合校長潘振球推動的救國團政策,率領全班同學拒絕參加救國團,最後只有他一個人堅持,而被校方開除。
中華民國政府職務 | ||
---|---|---|
行政院 | ||
前任: 李 煥 |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第三任 1972年8月18日-1978年1月31日 |
繼任: 王唯農 |
總統府 | ||
前任: 瞿韶華 |
國史館館長 第五任 1995年4月1日-2000年3月31日 |
繼任: 張炎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