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井冈山

西江月·井冈山》,毛泽东为庆祝黄洋界保卫战大捷而写的一首,创作于1928年。黄洋界保卫战发生于1928年8月下旬,在该战斗中,中国工农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击溃了国民革命军四个团的进攻,胜利保卫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该词是毛泽东关于井冈山的三首词的第一首,也是三首中唯一留有手迹的一首,另外两首为《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井冈山》。

创作背景

编辑

随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1928年5月,中国共产党成立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而周边的国民革命军则不断对其展开围剿。1928年8月下旬,因战斗需要,毛泽东率领军前往湘南迎还红军大队,仅留一营留守井冈山。8月23日开始,湖南国民党第八军吴尚部调集4个团的兵力对井冈山进行围剿,8月30日上午黄洋界战斗爆发,湘军战败撤走,红军取得胜利。[1]

黄洋界保卫战进行时,毛泽东正在向井冈山回师途中。9月上旬,在遂川大汾毛泽东获悉黄洋界保卫战取得胜利后,创作了《西江月·井冈山》。[2]

手迹

编辑

由于创作于战争年代,创作原稿已无从找寻,该词留存手迹是毛泽东为满足井冈山管理局在建筑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上镌刻该诗而重写的。[2]

1960年,为了纪念黄洋界保卫战的伟大胜利,井冈山在刚通车的黄洋界公路旁兴建了一座五米高的木质“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1965 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时还在此碑前与随行人员一起合影留念。[2]

1965年6月30日至7月3日,郭沫若同妻子访问了井冈山。当时正值井冈山管理局建筑钢筋混凝土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井冈山方面向郭沫若反应打算待碑建好后上毛泽东手书的《西江月·井冈山》,但找不到毛泽东这首词的手迹。郭沫若答应回北京后请毛泽东重书一遍。为满足井冈山方面的愿望,毛泽东重新书写了《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词。[2]

歌曲

编辑

李劫夫给该词谱曲后创作的歌曲《西江月·井冈山》在1964年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为男声独唱、伴唱,由寇家伦领唱,位于第二场《星火燎原》[3]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黄洋界保卫战. [2013-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4). 
  2. ^ 2.0 2.1 2.2 2.3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手迹之由来. [2013-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3. ^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歌词和朗诵词. 乌有之乡. 2009-02-14 [2011-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03) (中文(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