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来百科全书:修订间差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小 Link style 模板標示日期與時間, replaced: {{Link style}} → {{Link style|time={{subst:#time:c}}}} 由 自动维基浏览器协助 |
小 cewbot: 修正維基語法 16: 改用Template:rtl-lang處理右至左文字如阿拉伯語及希伯來語 |
||
第2行:
[[File:HebraicaStack.jpg|thumb|right|一堆書卷,書脊下方的大希伯來字母標示使用[[希伯來字母代碼]]表達的卷數。]]
《'''希伯来百科全书'''》(希伯来语:{{rtl-lang|he|האנציקלופדיה העברית}})是一部发行于20世纪后半叶的[[希伯来语]]综合性[[百科全书]]。<ref>[Biblical Figures Outside the Bible], Michael E. Stone, Theodore A. Bergren, 2003, accessed October 2009</ref><ref>ha-Entsiklopediyah ha-ʻivrit ({{rtl-lang|he|האנצקלופדיה העברית}}) / Encyclopaedia Hebraica. (1949). Tel-Aviv: Encyclopaedia Publishing Company</ref>
== 历史 ==
第9行:
'''希伯来百科全书'''顧問委员会在1944年夏天成立并制定了本书目标,使得希伯来百科全书这个构思有了实际性进展。<ref name=plai/>本书首卷印刷开始于1948年夏天,也是[[以色列]][[以色列#1948.E5.B9.B4.E7.8D.A8.E7.AB.8B.E6.88.B0.E7.88.AD|独立]]建国那一年。以色列第一任[[以色列总统列表|总统]][[哈伊姆·魏茨曼]]教授同时也是希伯来百科全书这个项目的名誉主席。<ref name=plai/>
本书第一卷内容包含了从''{{rtl-lang|he|א}}''([[:en:Aleph|Aleph]])到''{{rtl-lang|he|אוסטרליה}}''([[澳大利亚]])的词条。第一张插图是[[以色列独立宣言]]的照片。全书结束于第32卷中的''{{rtl-lang|he|תשרי}}''([[提斯利月]])。
本书的初版序言中写道:
第32行:
該書的編寫者沒有隱藏他們的猶太民族主義政治觀點。書中沒有「[[約旦|約旦王國]]」條目,因為該書不承認這個國家,把該國的詳情放在「以色列之地」條目內,而條目一開始就說在希伯來文中,該詞組包括在[[約旦河]]兩岸的「以色列之地」。在第2補充卷中,「約旦」條目終於出現,反映了數十年間以色列社會在政治態度上的轉變。
字母「Aleph」佔有最多數量的條目,達6卷半之多,是原定卷數的30%有多。該字母最後一個條目是「[[醚]]」({{rtl-lang|he|אתרים}})。名稱以Aleph開首的最長條目是「以色列之地」({{rtl-lang|he|ארץ ישראל}}),佔據了一整個卷6。次長條目是「[[美利堅合眾國]]」({{rtl-lang|he|ארצות הברית של אמריקה}}),前後橫跨126欄。那些Aleph條目的總大小不是從它在[[希伯來字母]]中的相對比重而得來,而是因為初期的編寫者熱衷於儘量包羅人類知識。當明白到以此種速度及深度繼續寫下去,百科全書的成書之日會遙遙無期後,就決定限制內容幅度,也因此導致在初期的卷中,出現了「另見」是指向最終沒有寫成的條目。在百科全書中佔篇幅最小的字母是「Tsade」({{rtl-lang|he|צ}}),僅橫跨531頁,少於一卷,位於卷28內。
一個著名的非政治性爭議涉及卷5的「[[柏拉圖]]」({{rtl-lang|he|אפלטון}})條目。百科全書主要編寫者之一的[[Yeshayahu Leibowitz]]教授極不同意對柏拉圖想法的詮釋。他在該卷的前言頁中用腳注表達出來,前言列出他是「Yeshayahu Leibowitz教授,哲學編者」,腳注卻標明「直至第223頁」,即是「柏拉圖」條目出現的那一頁。{{Citation needed|date=2009-10-23}}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