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投票/增加「香港繁體」轉換標籤
此頁面目前處於閒置狀態,僅供歷史參考而保留。 此頁面最後更新於2019年11月29日 (五) 03:20 (UTC)。此頁面的內容可能已無明確的共識支持,或是不再與討論的主題相關。若您希望重啟討論,請至互助客棧尋求更廣泛的意見。 |
| ||||||||||||||||
---|---|---|---|---|---|---|---|---|---|---|---|---|---|---|---|---|
| ||||||||||||||||
| ||||||||||||||||
| ||||||||||||||||
| ||||||||||||||||
| ||||||||||||||||
| ||||||||||||||||
|
- 發起人: Kknews
- 主持人:Kevinhksouth
現在時中文維基的繁簡轉換有三種方式可以選擇,「不轉換 (zh)」、「簡體 (zh-cn)」及「繁體 (zh-tw)」,由於地域上的差異,同是使用繁體的香港在用詞上與台灣有很多的不同,因此中文維基將繁體中文分割為zh-tw及zh-hk,以便不同地域的使用者能以最親切的語言去翻閱維基百科。然而,若要將條目轉換成zh-hk,由於頁面上沒有轉換成zh-hk的按鈕,香港讀者一定要先註冊一個中文維基帳號,然後在參數設置中將語言改成zh-hk,不如中國大陸及台灣讀者般方便。
因此,有維基人強烈要求中文維基在頁面上將原來的「不轉換 (zh)」、「簡體 (zh-cn)」及「繁體 (zh-tw)」按鈕改為,「不轉換 (zh)」、「簡體 (zh-cn)」、「台灣繁體 (zh-tw)」及「香港繁體 (zh-hk)」。這個議題曾於Wikipedia:互助客棧/技術進行討論(討論內容已移動到下方討論區),獲得一定的支持。因此,現在有關這個議題的投票被發起,讓所有維基人進行正式的表決。
投票規則
编辑- 投票於2006年10月27日 20:00 (UTC+8) / 12:00 (UTC)開始,截止時間為2006年11月10日 19:59 (UTC+8) / 11:59 (UTC)。
- 每名維基人只能投一票支持票、反對票或中立票。
- 只有在本頁投票區內的投票才算有效,之前在互助客棧的支持或反對並不計算,需要在此重新投票。
- 投票結果如有超過10票支持票,且反對票少於總票數的三分之一,表決將獲得通過,否則維持現狀。
- 請注意:請勿在投票區內進行辯論,並避免在投票期間進行討論,多謝合作!
投票區
编辑投票已經結束。投票過程已存檔。
投票結果
编辑是次投票,支持45票,反對13票,中立3票。
超过10票支持,且反對票未達总票数的1/3(19票),投票結果是通过。
- 眾多維基人支持建議投票暫緩和延期,為何對此沒有回應呢?是否其建議沒有討論價值?--18164 02:39 2006年11月11日 (UTC)
- 對喔,應該由主持人或發起人宣佈結果。--Flame 02:47 2006年11月11日 (UTC)
投票結果經主持人複檢,的確如上,技術上投票已被通過。但由於有維基人建議投票暫緩和延期,加上看到有反對者還是不明白加入zh-hk的影響,故此現在將繼續開放討論一星期,投票結果則暫緩執行。 -- Kevinhksouth (Talk) 05:58 2006年11月11日 (UTC)
討論區
编辑結果執行
编辑討論期經過延長後,支持一方已詳細解釋清楚反對一方提出的質疑,但反對一方卻沒有新論點作出反駁。在尊重投票結果下,香港用語轉換表的頁頂標籤將被加入,並按多數人的意見,將新增的標籤命名為「港澳繁體」,舊有的台灣用語轉換表的頁頂標籤,則由「繁體」更名為「台灣正體」。新安排將在一個月後(2006年12月17日)檢討。
- 我认为还是繁简较好。或许应该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例如对于IP的判断,浏览器语言的设置等。现在这样三个标签真的是非常怪异--百無一用是書生 (☎) 18:06 2006年11月16日 (UTC)
- 我非好辯之人,但見書生兄的留言實在無法不張聲。早在互助客棧的討論階段,kknews已回覆書生兄此一問題:
無論根據IP或瀏覽器本身的設定去決定語言,都並不一定能確保讀者看見正確的語言,因為除了技術問題外 (錯誤判定使用者的語言),各地的使用者亦不一定會 (或因使用公用電腦而無法改動設定)將瀏覽器設定為他們相對應的語系 (我在學校的電腦常常將首頁顯示為zh-cn)。除按情況自動切換語系zh-cn, zh-hk, zh-tw外,另同時提供手動切換方式才是自動切換不完善時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若不承認自動切換的實際存在的弊處,而認為不需「香港繁體」按鈕的話,那我是否可以說在現行體制下既然系統會自動切換,因此連zh-cn跟zh-tw的轉換按鈕也不需要了呢?
- 然而書生兄卻沒有回應。我想在kknews的意見上補充一句:香港的瀏覽器並非如書生兄想當然的想法都是「中文(香港)」的版本,很多時候,尤其在公用電腦上所具備瀏覽器是「中文(台灣)」的(在我的印象中IE「中文(香港)」很遲才出現,不記得是否IE6的事。比較舊的電腦IE版本,或者其他類型的瀏覽器未必有「中文(香港)」版本)。根據IP或瀏覽器去決定使用語言,實際上存在上述早已申明的所有弊端,未知書生兄可否正面回應。--Charlotte1125 19:11 2006年11月16日 (UTC)
- 再補一句,香港的電腦語言設定狀況的確是有點怪異:
- 大陸的電腦一般不會安裝「中文(台灣)」、「中文(香港)」
- 台灣的電腦也不會「中文(中國大陸)」、「中文(香港)」
- 香港的電腦一般不會安裝「中文(中國大陸)」,但有可能安裝「中文(台灣)」而非「中文(香港)」。主因是瀏覽器或OS上的「中文(香港)」出現比「中文(台灣)」遲,有的電腦之前在無選擇下(或電腦管理員、家用電腦使用者不經意下)安裝了「中文(台灣)」。
- 希望我的說明能讓大家多了解情況。--Charlotte1125 19:32 2006年11月16日 (UTC)
- 再補一句,香港的電腦語言設定狀況的確是有點怪異:
- 可能是不屑看也不屑回應吧,天曉得。如果有認真看過之前的投票就不會在投票討論裏三番四次重複說同一句,然後又在這裏重複了。話說回來,香港人電腦安裝 Windows 時,絕大多數現在仍是用「中文(台灣)」,因為要看到香港字的話要另外安裝 patch,很多人都不知道或覺得煩,所以不會裝;而且那時候 IE 預設會送出 zh-tw 作為所要求的語言,真正能預設看到香港式的戲名、地名的香港人少得可憐。只有兩種情況可以看得到:
- 登記帳號,然後在 Wikipedia 更改自己的設定。即是說,任何沒有帳號或者不知在帳號裏可以設定語言的人都看不到。
- 人手在網址後加上某個參數。(多少人知道那個參數?)
- 而且有一點我覺得很奇怪,反對的人以來自大陸和台灣的人居多,這個投票對他們看到的內容完全沒影響,對他們完全不痛不癢,這些人投票是為了好玩嗎? AbelCheung 14:05 2006年11月18日 (UTC)
- 善意推定!書生兄和其他反對人仕可能只是不太了解情況而已。--Charlotte1125 16:14 2006年11月19日 (UTC)
我还有建议
编辑为什么不加新加坡版,还有海外华人版,还有马来西亚华人版,泰国华人版等等。香港,澳门有多大?他们都自认是中国人,哪怕广州和北京的用词也有所不同。不应该有些人用不同的词汇,就另外开辟版面。我没有看见英文版加了英国版,美国版,澳大利亚版。所以继续分裂不会壮大这个网站,只会继续是中文版质量降低。我建议把台湾,香港澳门版合并。不然我建议另外开辟新加坡版。新加坡和香港相比,那个面积比较大?还有亚洲各地华人,是否应该给他们开辟一个版本。给北美华人一个,南美华人一个,等等。我们绝对不可以厚此薄彼!应该平等待人。
- 話又不能這樣說,一個地方的面積不大不代表那個地方不重要!還有人口等等的資料要考慮!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的國家,中國是全球最多人口的國家,那個國家重要性較高?一向不認同自己國民身份的我也選中國,世界的人絕大多數也不會選俄羅斯吧!那個地方面積小,也很重要的!至於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沒錯,那兒也有華人,可那兒中文不是主要語言呢!不應用國家面積來比較國家的重要性! 把中文維基開成簡體、台灣正體和港澳繁體是因為兩岸三地使用維基百科的人是最多的。至於分裂和質量降低,我可不認同。因為維基百科只是把內容分成多種語言,不會分裂和把質量降低。好像政府旅遊局的網頁,有十多種語言,會否把旅遊局網頁分裂和質量降低呢?不會把維基百科分裂和降低質量的!只會愈來愈方便主要瀏覽人士。我不是不尊重各地華喬,不過訪客訪問人數不及以上三個地區(中、港澳、台)多。既然你想把維基百科當成你的百科全書,不如申請帳號!設置以上三種語言標簽是為了方便以上三地大量的訪客,至於新加坡、澳大利亞、加拿大...中文版本,在用戶設定新增便可,既能方便當地人士(o_o),又不會做成頁面混亂。方便當地人士是指瀏覽的大多是有心看的,訪客很少。
--個人意見:~yingwai0708~ WEBSITE ☎ 03:05 2007年1月13日 (UTC) - 你为什么说你不懂的事?新加坡的官方语言有汉语,用的是简体字。--2.245.126.69(留言) 2015年4月20日 (一) 19:05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