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捷克斯洛伐克第三共和國: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tw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未显示10个用户的20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 {{{|safesubst:}}}#invoke:Unsubst||$N=Incomplete |date=__DATE__ |$B=
<!--{{Incomplete}} begin-->{{main other|{{Ambox
| name = Incomplete
| subst = <includeonly>{{subst:substcheck}}</includeonly>
| type = content
| sect = {{{1|}}}
| issue = '''不完整'''。{{#if:{{{reason|}}}|因为{{{reason}}}。}}
| small = {{#switch: {{lc: {{{1}}} }} | section | table = left | #default = {{{small|}}} }}
| fix = 請幫忙改善本條目,或到[[{{TALKSPACE}}:{{PAGENAME}}|討論頁]]去討論该條目的問題。
| date = {{{date|}}}
| time = {{{time|}}}
| cat = 扩充中的条目
}}|{{Mbox
| type = content
| text = 本{{{1|條目}}}'''不完整'''{{#if:{{{reason|}}}|,因为{{{reason}}}}}。請幫忙改善本{{{1|條目}}},或到[[{{TALKSPACE}}:{{PAGENAME}}|討論頁]]去討論该條目的問題。
| demospace = {{{demospace|}}}
}}
|demospace={{{demospace|<noinclude>main</noinclude>}}}
}}<!--{{Incomplete}} end-->
}}
{{Infobox former country
{{Infobox former country
|native_name = ''Československá republika''
|native_name = ''Československá republika''
第4行: 第24行:
|common_name = 捷克斯洛伐克
|common_name = 捷克斯洛伐克
|government_type = [[議會民主制]]
|government_type = [[議會民主制]]
|p1 = 波西米亞摩拉維亞保護國
|p1 = 波米亞摩拉維亞保護國
|flag_p1 = Flag_of_Bohmen_und_Mahren.svg
|flag_p1 = Flag_of_Bohmen_und_Mahren.svg
|p2 = 納粹德國
|p2 = 蘇台蘭帝大區
|flag_p2 = Flag of German Reich (1935–1945).svg
|flag_p2 = Flag of German Reich (1935–1945).svg
|p3 = 斯洛伐克共和國 (1939–1945){{!}}斯洛伐克
|p3 = 斯洛伐克共和國 (1939–1945){{!}}斯洛伐克
|flag_p3 = Flag of First Slovak Republic 1939-1945.svg
|flag_p3 = Flag of First Slovak Republic 1939-1945.svg
|p4 = Kingdom of Hungary (1920–46){{!}}Kingdom of Hungary
|p4 = 匈牙利王國 (1920年-1946年){{!}}匈牙利王國
|flag_p4 = Flag of Hungary (1920–1946).svg
|flag_p4 = Flag of Hungary (1920–1946).svg
|p5 = 捷克斯洛伐克流亡政府{{!}}捷克斯洛伐克臨時政府
|s1 = Czechoslovak Socialist Republic{{!}}Fourth Czechoslovak Republic
|flag_p5 = Flag of the Czech Republic.svg
|s1 = 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捷克斯洛伐克第四共和國
|flag_s1 = Flag of the Czech Republic.svg
|flag_s1 = Flag of the Czech Republic.svg
|s2 = Zakarpattia Oblast
|s2 = 外喀爾巴阡州
|flag_s2 = Flag of the Soviet Union (1936-1955).svg
|flag_s2 = Flag of the Soviet Union (1936-1955).svg
|image_flag = Flag of the Czech Republic.svg
|image_flag = Flag of the Czech Republic.svg
|flag = Flag of Czechoslovakia
|flag = Flag of Czechoslovakia
|flag_type =[[捷克斯洛伐克國旗|國旗]]
|image_coat = Lesser coat of arms of Czechoslovakia.svg
|image_coat = Lesser coat of arms of Czechoslovakia.svg
|coa_size = 80px
|coa_size = 80px
|symbol_type = [[Coat of arms of Czechoslovakia|Coat of arms]]
|symbol_type = [[捷克斯洛伐克國徽|國徽]]
|image_map = Czechoslovakia 1945-1948.png
|image_map = Czechoslovakia 1945-1948.png
|capital = [[布拉格]]
|capital = [[布拉格]]
|largest_city = capital
|largest_city = capital
|national_motto = ''[[Truth prevails|Pravda vítězí / Pravda víťazí]]''<br/><small>"真理永不敗"</small>
|national_motto = ''[[真理永不敗|Pravda vítězí / Pravda víťazí]]''<br/><small>"真理永不敗"</small>
|national_anthem = Kde domov můj<br>[[何處是我家?]]<br>Nad Tatrou sa blýska<br>[[塔特洛山上电光闪闪]]
|national_anthem = <br>{{lang-cs|Kde domov můj|label=none}} a {{lang-sk|Nad Tatrou sa blýska|label=none}}<br><small>(《[[何處是我家?]]》和《[[塔特洛山上电光闪闪]]》)</small><br><div style="display:inline-block;margin-top:0.4em;">{{center|[[File:Czechoslovakia anthem.ogg]]}}</div>
|official_languages = [[Czech language|Czech]]{{·}}[[Slovak language|Slovak]]
|official_languages = [[捷克語]]{{·}}[[斯洛伐克語]]
|currency = Czechoslovak koruna
|currency = [[捷克斯洛伐克克朗]]
|title_leader = [[List of Presidents of Czechoslovakia|President]]
|title_leader = [[捷克斯洛伐克總統|總統]]
|leader1 = [[Edvard Beneš]]
|leader1 = [[愛德華·貝奈斯]]
|year_leader1 = 1945–1948
|year_leader1 = 1945年–1948年
|title_representative = [[List of Prime Ministers of Czechoslovakia|Prime Minister]]
|title_representative = [[捷克斯洛伐克總理|總理]]
|representative1 = [[Zdeněk Fierlinger]]
|representative1 = [[茲德涅克·費林格]]
|year_representative1 = 1945–1946
|year_representative1 = 1945年–1946年
|representative2 = [[Klement Gottwald]]
|representative2 = [[克萊門特·哥特瓦爾德]]
|year_representative2 = 1946–1948
|year_representative2 = 1946年–1948年
|era = Cold War
|era = 冷戰
|event_start = [[End of World War II in Europe|Surrender of Nazi Germany]]
|event_start = [[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結束|納粹德國投降]]
|year_start = 1945年
|year_start = 1945年
|date_start = 4月
|date_start = 4月
第45行: 第68行:
|year_end = 1948年
|year_end = 1948年
|date_end = 2月25日
|date_end = 2月25日
|stat_year1 = 1992
|stat_year1 = 1992
|stat_area1 = 127900
|stat_area1 = 127900
|stat_pop1 = 15,600,000
|stat_pop1 = 15,600,000
|today = {{plainlist}}
|today = {{plainlist}}
* {{flagicon|Czech Republic}} [[捷克]]
* {{flagicon|Czech Republic}} [[捷克]]
第53行: 第76行:
}}
}}
{{捷克斯洛伐克歷史側邊欄}}
{{捷克斯洛伐克歷史側邊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捷克斯洛伐克從歐洲地圖上消失。捷克斯洛伐克第三共和國({{lang-cs|Třetí Československá republika}}, {{lang-sk|Tretia česko-slovenská republika}})成立後,它成為一個主權國家不僅是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英國及美國同盟國的勝利結果,也表明了[[捷克斯洛伐克第一共和國]]所體現的捷克斯洛伐克理想的實力。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捷克斯洛伐克處於蘇聯勢力範圍之內,這種情況主導了戰後重建的任何計劃或戰略。因此,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和經濟組織很大程度上成為愛德華·貝內甚(EdvardBeneš)與居住在莫斯科的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KSČ)流亡者之間的談判的問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捷克斯洛伐克從歐洲地圖上消失。'''捷克斯洛伐克第三共和國'''({{lang-cs|Třetí Československá republika}}, {{lang-sk|Tretia česko-slovenská republika}}成立後,它成為一個主權國家不僅是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英國及美國同盟國的勝利結果,也表明了[[捷克斯洛伐克第一共和國]]所體現的捷克斯洛伐克理想的實力。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捷克斯洛伐克處於蘇聯勢力範圍之內,這種情況主導了戰後重建的任何計劃或戰略。因此,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和經濟組織很大程度上成為愛德華·貝奈斯與居住在莫斯科的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KSČ)流亡者之間的談判的問題。

== 歷史 ==
1945年4月以[[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为主要领导者的捷克斯洛伐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成立。5月9日布拉格民众起义,在苏联红军帮助下解放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布拉格战役后流亡政府回国参与组建联合政府。1945年6月29日,捷克斯洛伐克与苏联签订协议,规定苏联交还二战前的捷克斯洛伐克领土,但是将[[喀尔巴阡鲁塞尼亚]]割让给苏联。


1947年苏联通过共产党人阻挠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参与旨在复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
1948年2月,[[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在政變中奪取了全部權力。儘管的官方名稱1960年前仍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但1948年2月被認為是第三共和國的終結。


1948年2月,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在[[捷克斯洛伐克1948年二月事件|政變中奪取了全部權力]]。儘管國在1960年前仍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但1948年2月被認為是第三共和國的終結。
{{斯洛伐克主題}}
{{慕尼黑協定}}
[[分類:捷克斯洛伐克歷史]]
[[分類:捷克斯洛伐克歷史]]
[[分類:短命國家]]
[[分類:聯合國創始會員國]]
[[分類:聯合國創始會員國]]
[[Category:1945年捷克斯洛伐克建立]]

2024年8月26日 (一) 08:24的最新版本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
Československá republika
1945年—1948年
格言:Pravda vítězí / Pravda víťazí
"真理永不敗"
国歌:
Kde domov můj a Nad Tatrou sa blýska
(《何處是我家?》和《塔特洛山上电光闪闪》)
捷克斯洛伐克的位置
首都
暨最大城市
布拉格
官方语言捷克語 · 斯洛伐克語
政府議會民主制
總統 
• 1945年–1948年
愛德華·貝奈斯
總理 
• 1945年–1946年
茲德涅克·費林格
• 1946年–1948年
克萊門特·哥特瓦爾德
历史时期冷戰
1945年4月
1945年10月24日
1948年2月25日
面积
1992年127,900平方公里
人口
• 1992年
15,600,000人
货币捷克斯洛伐克克朗
前身
继承
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
蘇台德蘭帝國大區
斯洛伐克
匈牙利王國
捷克斯洛伐克臨時政府
捷克斯洛伐克第四共和國
外喀爾巴阡州
今属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捷克斯洛伐克從歐洲地圖上消失。捷克斯洛伐克第三共和國捷克語Třetí Československá republika, 斯洛伐克語Tretia česko-slovenská republika)成立後,它成為一個主權國家不僅是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英國及美國同盟國的勝利結果,也表明了捷克斯洛伐克第一共和國所體現的捷克斯洛伐克理想的實力。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捷克斯洛伐克處於蘇聯勢力範圍之內,這種情況主導了戰後重建的任何計劃或戰略。因此,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和經濟組織很大程度上成為愛德華·貝奈斯與居住在莫斯科的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KSČ)流亡者之間的談判的問題。

歷史

[编辑]

1945年4月以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为主要领导者的捷克斯洛伐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成立。5月9日布拉格民众起义,在苏联红军帮助下解放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布拉格战役后流亡政府回国参与组建联合政府。1945年6月29日,捷克斯洛伐克与苏联签订协议,规定苏联交还二战前的捷克斯洛伐克领土,但是将喀尔巴阡鲁塞尼亚割让给苏联。

1947年苏联通过共产党人阻挠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参与旨在复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

1948年2月,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在政變中奪取了全部權力。儘管國號在1960年前仍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但1948年2月被認為是第三共和國的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