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智商: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Ws227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Ebrambot留言 | 贡献
r2.7.1) (機器人 新增: ckb:بەرکەوتی ژیری
第73行: 第73行:
[[az:İntellekt nisbəti]]
[[az:İntellekt nisbəti]]
[[ca:Quocient intel·lectual]]
[[ca:Quocient intel·lectual]]
[[ckb:بەرکەوتی ژیری]]
[[cs:Inteligenční kvocient]]
[[cs:Inteligenční kvocient]]
[[da:Intelligenskvotient]]
[[da:Intelligenskvotient]]

2011年1月8日 (六) 16:27的版本

IQ测验结果這近似正态分布,色塊顯示标准差的不同
智商 智力等级
140以上 天才或近于天才
120-140 智力优异
110-120 智力较高
90-110 普通智力
80-90 遲鈍
70-80 於遲鈍與智能障礙者之間
70以下 可歸納為智能障礙者

智力商數,簡稱智商,是通过一系列标准测试测量人在其年龄段的认知能力(“智力”)的得分。由法國比奈(Alfred Binet,1857年-1911年) 和他的學生所發明,他根據這套測驗的結果,將一般人的平均智商定為100,而正常人的智商,根據這套測驗,大多在85到115之間。

最新的研究表明,智商有可能不单是与遗传因素有关,还与生活环境有关。即智商的高低可能与遗传因素和生活环境有关。

智商计算公式:

IQ = 智商;
MA = 心智年龄
CA = 生理年龄

现代人平均智商在逐渐增加,被称为弗林效应,但不了解其原因是智力实际增长还是因为测量的原因所导致。

历史

測量智能而且予以量化的想法源自於十九世紀的英國人高爾頓(Francis Galton,1822-1911),但是這位優生學之父卻找錯了方向,他試圖藉由測量人的體能和感官靈敏程度來得出智力,卻終究徒勞無功。其後,另闢新徑,建立智力測驗原型的是法國人比奈。他的研究長期被冷落,直到二十世紀初,因為實施國民義務教育政策,需要區分正常學童和智能不足的學童,他的研究才找到了用途。

數年後,比奈的測驗被引入美國。在此出現了第一次重大變化,亦即和優生學的觀念結合起來,智力測驗被用來篩選移民。後來,被判定為智能不足者更有可能被送進收容所,甚至被強迫施行絕育手術(所謂「消極的優生學」)。另一方面,美國由於參加第一次大戰,軍方需要有方法來快速鑑別新兵的能力,於是原來只是用於特殊教育、一對一實施的測驗,就變成針對一般人、集體進行,用來把所有的人排出等級的測驗。經過戰爭的全面推廣,接納智力測驗的社會環境已經成熟,它不只是用於找出有學習障礙的學童,也用來挑選資優生,以便積極栽培(所謂「積極的優生學」)。人人都可以被標上一個IQ值,也樂於互相品評優劣。至此,IQ的勢力遍及了智能分布的每個區段。

遗传性

智商与大脑

相關條目

門薩學會
香港門薩學會
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
智商與國民財富

外部連結

智商图

所有高智商的社会

World Intelligence Network

IQ Test

美萍标准智商测试

Bergman's IQ tests

IQ Land(中文)

IQ Land(中文,Web Archive)

Visual free IQ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