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天科技:修订间差异
Dragontail(留言 | 贡献) |
|||
第8行: | 第8行: | ||
在2005年,ATi收購Terayon's Cable Modem Silicon Intellectual Property,鞏固其在數碼电視市場地位。 |
在2005年,ATi收購Terayon's Cable Modem Silicon Intellectual Property,鞏固其在數碼电視市場地位。 |
||
在2006年 |
在2006年7月24日,[[ATI]]被[[AMD]]以54亿美元收购。 |
||
ATi現任CEO是David E. Orton(前ArtX成員).而 K.Y. Ho 成為主席到2005年11月廿二日。 |
ATi現任CEO是David E. Orton(前ArtX成員).而 K.Y. Ho 成為主席到2005年11月廿二日。 |
||
2006年7月25日 (二) 19:34的版本
ATi公司(TSX:ATY, NASDAQ:ATYT),全称是:Array Technology Industry Technologies inc.,简称ATi。创立于1985年。总部设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萬錦市。ATi是全球著名的专门设计与销售适用于个人电脑的显示卡,显示芯片和芯片组等的無晶圓廠(Fabless)半导体厂商。
歷史
ATi由三个廣州人移民創辦,他們是 K.Y. Ho, Benny Lau 和 Lee Lau。ATi原先是一間原來設備製造商(OEM),為大型个人电脑製造商,例如IBM,製造显示芯片。但是,從1987年开始,ATi自立成為显示卡零售商,銷售ATi EGA Wonder和VGA Wonder显示卡。
在1997年,ATi取得Tseng Labs,包括四十个新的工程師。在2000年,ATi收購ArtX,一間製造Flipper显示芯片的公司。"Flipper"是Nintendo GameCube的核心。現在,ATi正為Nintendo設計显示芯片,用於其Wii主機。較早前,ATi已為微軟的Xbox 360設計显示芯片。
在2005年,ATi收購Terayon's Cable Modem Silicon Intellectual Property,鞏固其在數碼电視市場地位。
在2006年7月24日,ATI被AMD以54亿美元收购。 ATi現任CEO是David E. Orton(前ArtX成員).而 K.Y. Ho 成為主席到2005年11月廿二日。
產品
另外,ATi除了為个人电腦製造高端GPU(ATi稱之為VPU),亦製造手提电腦(稱為Mobility Radeon),PDA和手提电話(Imageon)版本GPU,整合型主機板(Radeon IGP)。拜各式各样產品之托,ATi成為OEM和多媒体市場的王者。
現在,ATi的主要競爭对手是NVIDIA。從2004年开始,ATi的旗艦級Radeon產品線,能与nVidia的GeForce產品線直接競爭。2004年第三季,ATi顯示卡的市場佔有率為59%,nVidia只是37%。長久以來,此兩公司已佔用最大市場佔有率。
從2005开始,ATi与Asus等廠商合作,推出集成显示核心的晶元組。Intel亦采用ATi的晶元組出售主板。
电腦顯示晶元
- Rage - ATi第一款3D加速器。支援DirectX 6,MPEG-1和MPEG-2加速
- Rage Mobility - 是桌面平台的Rage低电壓版,主要用於Notebook,支援双顯視輸出。
- Radeon
- Mobility Radeon - 是桌面平台的Radeon低电壓版
- FireGL - 2001年推出,建基於Radeon,ArtX團隊改造
- FireMV - 2D加速器產品
核心性產品
- Flipper - 这是一个用於Nintendo Gamecube的3D加速器,由ArtX开發。Flipper的功能類似Direct3D 7加速器。它有四條表現流水線,硬体支援T&L,有限度支援pixel shader。很創新的,此晶片整合了3 MB的1T-SRAM,作為極速低延遲(6.2 ns)記憶体。此記憶体用來存取紋理和Z-buffer數據。記憶体頻寛是10.4 GB/秒(當时的極速)。Flipper是由intendo 64 Reality Coprocessor團隊設計,前SGI成員。
- Xenos - 微軟的Xbox 360主機繪圖核心,ATi設計。核心代号"R500"。衡量此核心的效能是困難的,原因是核心結構与桌面电腦的顯示晶元截然不同。此晶片整合了記憶体,用於加快anti-aliasing的運算。Pixel 和 Vertex处理不再分开,同一处理單元可处理Pixel或Vertex數據。
- Hollywood - Nintendo的下世代遊戲核心,同样是ATi設計,用於Wii。
手提式晶元
- Imageon - 2002發佈,志在為手提產品和手提电話帶來3D加速功能。現在的Imageon 2300包含3D引擎,MPEG-4解碼功能,JPEG編碼和解碼功能,支援二百萬像素數碼相機鏡頭。記憶体方面,支援2MB低功耗SDRAM。
晶元組
眼見nVidia推出nForce系列,ATi亦推出產品对抗。但南橋設計一直搞不好,經常靠外援。最初使用VIA,其後使用ULi(前稱ALi)。令ATi晶元組普及的原因,是客戶有所需求。傳統晶元組設計商不能跟上潮流,只推出支援DirectX 6或7的整合型晶元組,而ATi的晶元組已支援DirectX 9,客戶當然要技術和效能較強者。況且付多五美金,即猶如購買了一張低階顯視卡,ATi晶元組吸引力極強。而且,ATi在圖形設計已有堅固基礎,所以能輕易踏入整合型晶元組市場。第一代的ATi晶元組內建了Radeon 7000顯視核心,有支援AMD和Intel处理器版本之分,惜未有正式推出市場。其後推出內建Radeon 9100顯視核心的晶元組,並可支援双通道記憶体,但对記憶体兼容不足。与此同时,ATi推出沒有內建顯視核心的晶元組。之後再推出新晶元組,內建X300顯視核心。2005年,Intel宣布放弃低端市场,並使用ATi的整合型晶元組推出主機版。在其他主機版製造商陸續使用ATi產品下,令ATi晶元組的市場佔有率高过SiS。 正當ATi有点兒成績时,nVidia為了防止ATi威脅它的晶元組地位,所以收購ULi,間接斷絕其南橋供应。
Intel
以下是ATi最新推出的晶元組:
- Intel(均支援双核心和1066 MHz外頻处理器,並支持DDRII-667):
X300集成顯核,有兩條pixel pipelines,核心时脈是350 MHz。 南北橋采用PCI-Express連接。
南橋方面,最新的是SB450。一路而來,ATi的南橋总是不甚完美,例如著名的USB问題。所以主機版製造商一般都会使用ULi南橋替代。
SB450規格:
- 支援2个PATA通道
- 支援2个SATA接口,但不支持SATA2
- 支援RAID 0和RAID 1
- 支援8个USB2.0接口
- 支援HD-Audio
註:SB450没有集成网絡卡
由於ULi被收購,ATi必須自力更新。 未來的SB600比SB450有很大進步:
- 支援1个PATA通道
- 支援4个SATA II接口
- 支援RAID 0,RAID 1,RAID 5和RAID 10
- 支援10个USB2.0接口
- 支援HD-Audio
AMD
最新晶元組列表
- RX480 - 不带显示核心
- RS480 - 集成显示核心(X300),支援SidePort
- RS482 - 与RS480的分別是不支援SidePort而已
- RD550 - 只支援一條PCI-E 16x和一條PCI-E 8x
- RD580 - Xpress 3200,支援真正的雙PCI-E 16x,將CrossFire效能完全發揮。由於是單晶片双PCI-E 16x,比nVidia nForce 4 SLi X16的双晶片双PCI-E 16x效能更高
SidePort能加強集成显示核心效能。原理是增加一顆專用32位元DDR內存,供集成显示核心作為显示記億体。這样便不需繞路存取系統內存。但專用內存卻增加主板成本,所以RS482不再支援SidePort。
以上的晶元組的結構是相近的,而且都支援AMD的Athlon 64和Sempron全系列处理器。
RS482規格:
- 支援1GHz 16Bit HyperTransport AMD K8处理器
- 有22條PCI-E Lanes,支持PCI-Express x16
- 使用两條PCI-E Lanes作為南北桥间的連接
- 集成X300显示核心
- 拥有2条Pixel Pipeline
- 支持Direct X9.0b
- 显示核心时脈:300MHz
- 支持HDTV输出
- 支持Z-Compression,因而放棄SidePort
- 0.11微米制程,FC-BGA封装
- 支援HD Audio
- 支援8个USB2.0接口
- 支援2个PATA通道,支援2个SATA I接口,支援RAID 0和RAID 1
註:RS482沒有集成網絡卡
市場領導
ATi於1985年成立,為了公司前途,決定不再大量製造基本2D图像晶片。而在1987年,ATi發售EGA Wonder 和 VGA Wonder 家族顯視卡。這些顯視卡功能都比IBM自身的顯視裝置(EGA and VGA)好。1991年五月,ATi發佈Mach8,ATi第一款优化微軟視窗的產品。CPU不再需要運算畫面資料。1992年,發佈了Mach32,比前代產品有很大進步。
但第一款為人熟悉的多媒体晶片,应該是1994年推出的Mach64。尤其是Mach64硬体支援YUV-to-RGB顏色轉換,和硬体縮放。這样个人电腦能应付基本AVI和MPEG-1播放,而不需要昂貴的專用硬件解碼器。之後,Mach64-VT從CPU接过逐行掃描的公作。1996年的ImpacTV进一步支援800x600 VGA-to-TV編碼。而这些產品並不是太昂貴。
ATi在1996年發售第一款內置TV tuner的顯視卡,是現代All-in-Wonder列的前身。功能包括ATI第二代3D Rage II顯視晶片提供的3D加速, 64-bit 2D效能,TV質素影象加速,影象擷取,TV tuner, 無閃爍TV-out, 和立体声TV声效。
但是,正當ATi与OEMs建立起优質多媒体卡的名譽,在1990年代後期,消費者亦要求強勁3D效能,這做成3dfx和nVidia的掘起。在1999年一月,All-in-Wonder 128伴隨着第一次警告。它包含Rage 128 GL繪图晶片,16 MB顯示記億体版本的銷售情況良好。但有所改進但延期的32 MB的版本則銷情麻麻,原因是它的價錢与3D效能不配合。ATi必須發展整合型3D加速器,与nVidia當时正在設計的晶片競爭。
ATi第一款真正的3D晶片是3D Rage II。此晶片支援雙線性和三線性過濾。它亦支援z-buffer,和一些Direct3D材質混和模式。但是像素過濾只是比S3的ViRGE略好,在當时來說是很差了。從特色來說,亦只比工作站級的Matrox的Mystique略好。
而1997年的3D Rage Pro,fill rate效能改進到与原本的3dfx Voodoo Graphics一样,三角形形成引擎速度是1.2 M triangle/秒。
外部連結
这是一篇與计算机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