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和符号(Σ,sigma),是欧拉于1755年首先使用的。这个符号是源于希腊文σογμαρω(增加)的字头,Σ正是σ的大写。求和的结果是給定的數值相加後的總值,又稱加總。
舉例而言,若有4個數值:1、3、5、7,則這4個數值的總和為:
擴展為數學的一般式:若有個數值,則此個數值的總和為:
上式的等號右段在數學上常簡潔地寫為:
- 上式意思为项(,即)到项的求和。
求和方法
- 裂項法:利用求出。
- 錯位相減法:透過兩個求和式的相減化簡求和數列的求和方法。
- 倒序求和:對於有對稱中心的函數首尾求和[1][2]
- 逐項求導:可從推導出[3]
- 阿貝爾變換:
含多項式求和公式
以下設p為多項式,
是對一個多項式求和,自然數方冪和、等幂求和、等差數列求和都屬于對多項式求和。
- 帕斯卡矩陣形式
- [4]
- 差分變換形式
- [5]
當為多項式,易求高階導數時,有封閉型和式
- [6]
-
- 有限和有封閉型和式
- 當p為常數時,是對等比數列求和,當p為一次多項式時,是對差比數列求和。
- [7]
-
- [8]
,其中為調和數或調和級數
組合數求和公式
一阶求和公式
- [参 1]
- [参 2]
二阶求和公式
- [参 3]
范德蒙恒等式與超幾何函數有關係:
三阶求和公式
范德蒙恒等式與廣義超幾何函數有關係:
定積分判斷總和界限
當在[a,b]單調遞增時:
當在[a,b]單調遞減時:
- [9]
求和函数
以为例:
syms k n;symsum(k^9,k,1,n)
In[1]:= Sum[i^9, {i, 1, n}]
Out[1]:=
参考资料
- ^ 马志钢. 倒序求和几例. 中学生数学. 2006, (5).
- ^ 郭子伟. 高中基础数列知识微型整理. 数学空间. 2011, (1): 第11页.
- ^ 吴炜超. 数列{n^m.k^n}的求和方法. 数学空间. 2011, (7): 第38–39页.
- ^ 黄嘉威. 方幂和及其推广和式.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 (7).
- ^ Károly Jordán. Calculus of Finite Differences.
- ^ Murray Spiegel. Schaum's Outline of Calculus of Finite Differences and Difference Equations.
- ^ 黄嘉威. 方幂和及其推广和式.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 (7).
- ^ 刘治国. 一类指数型幂级数的求和. 抚州师专学报. 1994, (01): 第65–66页.
- ^ 吴炜超. 数列不等式的定积分解法. 数学空间. 2011, (5): 第23–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