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號交響曲 (舒曼)
C大調第2號交響曲,作品61,是罗伯特·舒曼所作,完成於1845年10月,樂譜出版於1847年11月,題獻給瑞典國王奥斯卡一世。
背景
1845年對舒曼而言是標誌性的一年,除了一甩前年的陰霾之外[註 1],正是自這一年開始,他的作曲減少了對鋼琴的依賴。舒曼自述:「直到1845年,我開始在腦中構思一切,一種全新的創作方式。」這期間,他與克拉拉自萊比錫遷居德勒斯登(1844年12月),在適應新環境的同時,倆人一同修習對位理論[1],第2號交響曲可以視作是新的作曲手法與理論實踐的雙重產物。
值得一提的是,在舒曼夫婦的促成之下,弗朗茨·舒伯特的第9號交響曲於1845年12月9日在德勒斯登首演(指揮為费迪南·希勒)[註 2]。似乎是受到舒伯特音樂的影響,舒曼決定以相同的調性(C大調)創作一首全新的交響曲。
根據舒曼的隨身手冊紀錄,第2號交響曲起草於1845年12月12日,約兩週後(12月28日)整體的架構已基本完成,細部的配器工作則始於1846年2月12日[2]:192,5月8日完成第一樂章,而後受到身心與財務狀況的限制[3]:III,直到10月19日才終於完成全曲的配器(若考慮到這點,作品本身的正面性實屬難得)。數年後,舒曼在致漢堡音樂院院長D. G. Otten[譯名請求]信中,回憶了這段創作過程[3]:IX:
1845年12月,我開始創作這首交響曲,當時我仍處在無法忽視的病痛狀態當中。直到終曲樂章完成,我才終於重新感受到自我,甚至可以說,正是因為作品的完成,我的健康也有所好轉了。
Die Symphonie schrieb ich im Dezember 1845 noch halb krank; mir ist's, als müßte man ihr dies anhören. Erst im letzten Satz fing ich an mich wieder zu fühlen; wirklich wurde ich auch nach Beendigung des ganzen Werkes wieder wohler.
由是,可以說雖然第2號交響曲不具有標題,其音樂內容與作曲家的生命歷程卻有緊密的連結性,其終曲樂章尤其彰顯了「最終得以戰勝命運」的信念。
首演
1846年11月5日,作品於莱比锡布商大厦完成首演,由门德尔松指揮。然而,由於兩人在節目安排上的意見出入,導致演出的效果不佳,初始的聽眾反饋亦相當有限,舒曼對此做出了幾個改動[註 3]。11月16日再次於布商大廈演出,修改後的版本得到了更佳的評價。
11月24日,舒曼夫婦啟程前往維也納,原先第2號交響曲也預計在當地演出,但最後由第1號交響曲取代了。
在19世紀,此曲因為「顯見的形而上內容」受到肯定[2]:191,之後漸漸失去主流曲目的能見度。
出版
舒曼在繁忙的巡演行程中,多次排遲了樂譜的校對日程。1847年7月14日,他才終於將所有的分譜和手稿盡數交予出版商Friedrich Whistling[譯名請求]。9月27日,舒曼收到了作品總譜的樣稿,並開始最後的校訂工作。最終,作品於1847年11月完成出版。
第2號交響曲的草稿迄今仍是私人藏物,即使是相關領域的學者亦無法查看。1941年,沃爾夫岡·伯蒂歇爾表示草稿「僅有三個樂章(倖存)」,然而迄今從未有詳盡的對作品草稿進行的檢視與分析[3]:V。
分析
配器
- 木管
- 長笛:2
- 雙簧管:2
- B♭調單簧管:2
- 低音管:2
- 銅管
- C調圓號:2
- C調小號:2
- 長號:3
- 定音鼓
- 弦樂
依照工具書《管弦樂作品手冊》指示,上述之配器可簡記為"2 2 2 2—2 2 3 0—tmp—str"[4]。
結構
本曲為傳統的四樂章體裁,並且繼承了自貝多芬第9號交響曲以來詼諧曲樂章先於慢板的安排。所有的樂章都以C大調寫成,因此本曲是一首單一主調作品。
- Sostenuto assai — Allegro, ma non troppo
- Scherzo: Allegro vivace
- Adagio espressivo
- Allegro molto vivace
通常的演奏時間在35分鐘至40分鐘間。
- 第1樂章
序奏由銅管部門的巴赫式齊唱展開[註 4],類似的元素反覆在全曲中被使用。快板段則是標準的奏鳴曲式,內容具戲劇性與對比性,銳利的雙附點節奏尤其惹人注目。
- 第2樂章
詼諧曲樂章,並有兩個中段。樂章主體是由減和弦所構成的和聲,製造不安定的感受。第二中段引用了由B♭-A-C-B四音所構成的「巴赫動機」。
值得一提的是,此樂章的小提琴片段甚是困難,是當今職業樂團甄試的標準考題之一。
- 第3樂章
第3樂章為一富於表現的慢板,帶有悲歌(elegy)的特質。起始是C小調,中段以精巧的對位構成。
- 第4樂章
終曲樂章雖然符合奏鳴曲式的要求,其運用卻相對自由。第二主題與前一樂章的主題有所關聯,舒曼還引入了一個新的主題(第394小節處)[註 5]。第一樂章序奏的元素在尾奏段落重現,意味著全曲的首尾呼應。
鼓、號的占比在第4樂章尤其顯著,其明亮的色彩暗示了作曲者心境的轉變[註 6]
註釋
- ^ 舒曼在1844年的身、心狀況不佳,創作上僅完成了作品54鋼琴協奏曲的第2、第3樂章,作品56及作品58的踏瓣練習曲,作品72的四首賦格,以及作品60的六首賦格等少量作品。
- ^ 舒曼在1838至39年間於維也納發現了這首交響曲,對之極為欣賞,並負起了推廣的義務。這首被後世稱為《偉大》的交響曲於1839年3月21日首演,指揮則是好友费利克斯·门德尔松。
- ^ 根據《新音乐杂志》編輯弗朗茨·布倫德爾(Franz Brendel)所述,作品的第1、第4樂章皆有縮減[3]:VI。
- ^ 舒曼的作品60賦格曲亦完成於此時期,據信也受到巴赫的眾讚歌前奏曲所影響。此外,海頓的第104號交響曲第1樂章序奏的配器與調性安排,也是舒曼創作的靈感來源。
- ^ 此一主題與貝多芬作品98之6的歌曲作品,以及著名的〈快樂頌〉相關聯,前者也曾被舒曼使用在自己的作品17幻想曲,以及第2號弦樂四重奏當中[3]:IX。
- ^ 1845年9月,舒曼在致孟德爾頌信中便提到「鼓號聲在我腦中徘徊數日不去」,可相當程度說明其對此一配器手法的執著[3]:III。
參考資料
- 參照
- ^ Daverio, John, and Eric Sams. 2001 "Schumann, Robert." Grove Music Online. Accessed 2019-03-16.
- ^ 2.0 2.1 Seaton, Douglass (2008). "Back from B-A-C-H: Schumann’s Symphony No. 2 in C Major". In Gregory G. Butler, George B. Stauffer, and Mary Dalton Greer. About Bach.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ISBN 978-0-252-03344-5.
- ^ 3.0 3.1 3.2 3.3 3.4 3.5 Roesner, Linda Correll. Edition Eulenburg No. 421. London: E. Eulenburg Ltd. © 1988. Foreword.
- ^ Daniels, David. ORCHESTRAL MUSIC: A Handbook 3rd ed. Lanham, MD: Scarecrow Press, Inc. 1996: 372. ISBN 0-8108-3228-3.
- 樂譜
- Edition Eulenburg No. 421. London: E. Eulenburg Ltd. © 1988. Plate EE 6758. Ed. by Linda Correll Roes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