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正一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正一

正一道宋朝元朝形成的道教宗派,源自於漢朝五斗米道。全稱作「正一盟威之道」,奉张天師为首领,道术以画符念咒为主,道士一般娶生子,不必出家。按南宋金允中《上清靈寶大法》的記載,正一宗壇在信州龍虎山,受正一之籙,行天心正法[1]

原始派,崇尚與道德如孝,忠,仁,義等。追求自然之道,又有少數人稱其為守一道。以祭天地,祖先為傳統。古時在黃河流域南北廣受追隨。原始派因遵循自然之理,不必出家受戒,不忌婚娶。

元以后为上清派灵宝派天师道等的总称。宋嘉熙三年(1239),宋理宗命第三十五代張天師张可大提举三山(龙虎山茅山阁皂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公事,主领龙翔宫,赐号“观妙先生”。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授三十八代张天师张与材“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为正一道形成的标志。明初,官方承认的道教只有全真、正一等兩派,天师派以外的符箓诸派,包括禪和派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东华派净明道太一道等,皆被视为正一派的分支。

明世宗嘉靖時期這一派地位很高,代表人物有邵元節陶仲文

科儀

[编辑]

張天師

[编辑]

歷朝帝王追加了歷代張天師不少“封号”与“赠号”。龙虎山也成为正一天师道的祖庭,歷代張天師原居“龍虎山嗣漢天師府”,直至第63代張天師張恩溥,中華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2月,第63代天師张恩溥應國民政府蔣介石的邀請,陪同遷往台灣,自1949年,道教正一派張天師的傳承就到台灣扎根,中華民國五十八年(1969年)12月底,張恩溥天師病故于臺北,其後由其堂侄張源先接任第64代天師,張源先放2008年安詳仙逝,在翌年2009年6月,第65代張天師張意將在台北襲職,在彰化設有“正一嗣漢張天師府”的張意將現為第65代張天師,資料顯示,張意將乃第62代天師張元旭之後人。

自第四代天師張盛移居江西龍虎山,「龍虎」即與天師道緊密連結。民國38年,國民政府來台,第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隨之來台,道統轉移至台灣。

第六十五代天師張意將自幼生長在雲林農村,學齡前曾被祖父帶往山區修習基本道法。陞座襲職之前,除了國內求學,並留學日、英,堪稱道教歷來學經歷最為完整之掌教教主。第六十五代天師張意將於己丑年五月十八日(西元2009年6月10日)祖天師誕辰當天,依天師府內傳祖制及傳統道教儀程規範,假台灣台北市士林區劍南路「鄭成功廟」正式陞座襲職。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金允中《上清靈寶大法》:「金陵之三茅山,大洞之宗壇也。臨江之閤皁山,靈寶之宗壇也。信州之龍虎山,正一宗壇也。歷朝崇奉三洞聖師,傳真弘化之地,主領教綱之所。」
    金允中《上清靈寶大法》:「殊不知受正一之籙,行天心正法...自漢天師宏正一之宗,而天心正法出焉。當其受印劍於玉局,蕩妖異於寰區,法之濟時,厥勳盛矣。」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