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江湖丛谈》——真江湖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文6000余字)
《江湖丛谈》不可谓不是一本奇书,这也是至今为止唯一介绍真“江湖”的一本书。这里的“江湖”,并非武侠小说里那种刀光剑影的虚构江湖。而是老北京天桥那块算卦相面、挑方卖药、杂技戏法、保镖卖艺、评书相声、大鼓竹板、坑蒙拐骗的现实江湖。由于时代的进程,这个江湖在21世纪已经基本不存在了。但在90年代时,我还真在街头见过一些其中蒙人的手段。不过传统意义上的江湖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就比如前棚、后棚,是每个营销人员的必修课。前棚是圆粘子、使栓马桩,也就是怎么把潜在顾客(流量)吸引过来,把他栓在这里看你的表演。后棚是翻纲叠杵,要杵头子,也就是顾客看完表演,怎么让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掏钱,而不是白嫖。类比下现在的短视频网站,大概就能理解。至于中棚表演的到底有没有真本事,其实反而不是最重要的,一切都是套路。李寻欢去天桥卖艺表演射飞刀,如果不懂前棚、后棚的功夫,就算刀刀命中红心。没有前棚的吆喝,看官聚不起来,没有后棚的跟进,一要钱人群就散。相反若是懂得一整套套路,到底有没有真本事,反而是次要的。
当然我们讲江湖江湖,一个人成不了江湖。真实的江湖其实类似一个行会组织,大家遵守同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会规矩,把自己人和外人隔离开来。隔离的方法之一就是黑话。不过黑话是空子(外行人)的叫法,江湖人管黑话叫“春点”。有句江湖俗语叫做“宁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宁给一锭金,不给一句春。”意思是春点绝不能随便透露给外人,不然是砸江湖人自己的饭碗。举个例子,比如一个摇铃卖药的江湖郎中,被请入院内看病。隔壁的邻居也是一个江湖人,就说了句,“果食点”是“攒儿吊的粘啃”。卖药的先生不用给病人诊脉,便能知道这家有个妇人,得的是心痛之病。原来这“果食点”,按着春点的侃语便是妇人,“攒儿吊的粘啃”便是心口疼的病症。病人家属见郎中不搭脉就能说中,花多少钱都要买他的药。又比如江湖人去估衣行买衣服,讨价还价时一说“砸砸浆行吗?”“砸砸浆”就是估衣行的春点,你若是能按照春点和估衣行对话,估衣行绝对不会忽悠你,衣服价格也可以优惠。
当然有些刚入行的江湖人,学了几句春点,就到处说,这让老前辈们非常不满。于是江湖人会给这些刚入行的人讲这么一个故事。话说有一个天两个刚入行的江湖人坐在旅店里,看到天要下雨,就用春点对话了起来。正好让伙计听到,觉得这是黑话。正好这天店外驴子被偷,伙计就怀疑他们两个作案,抓他们去县衙。县官问他们怎么回事,这两人辩解自己是江湖人,说的江湖话,没偷驴。正好县官也在江湖混过,最讨厌这种新入行的乱讲黑话的人。于是县官下令打算卦的七十板,打卖药的六十板,指着他们说到:“我不管你是金(算卦),我也不管你是皮(卖药),绝不该当着空子(外行)乱团春(讲黑话)。一个打你申句(六十板),一个打你行句(七十板)。若不是冷子(我)攒儿亮(明白江湖事),把你月顶码儿行掌爱句(板子得翻倍)。梁上去找金扶柳儿(顺着大道去找驴),扯活了吧(你们跑了吧),从此可别乱团春。”这是江湖人自嘲的小故事,目的是让人明白不能乱团春。
江湖人除了靠黑话确认彼此的身份,还存在一个非正式的组织,叫做长春会。长春会负责对内和对外两种事物。对内主要是提供江湖人的住处,按照黑话叫做“江湖下处”。这江湖下处和一般的旅店外观看来没有区别,但是只招待江湖中人。如若外人进来,就说“没有闲房”。如若是江湖人,不管有闲房没有,愣往里走。没地方,大家凭义气也得匀个地方。大家对久住江湖下处的人,尊敬的不得了,因为这说明他规矩懂得多。如若连江湖下处都没住过,对江湖规矩一定是一知半解。这种人没有发言权。人家会说,“你没住过江湖下处,懂什么!”其中最简单的规矩就是不能偷瞧。变戏法的收拾自己的包袱,你不能瞧,因为里面有道具。江湖人在屋里分钱,你不能看,不然会被人耻笑。如果对方钓上一个大款,带回店里用绝活刮钱,所有人都得躲开,不然就算是偷师。再举一个例子,江湖人迷信,有很多忌讳,比如夜里做了梦,在午前觉不准对人说。如果有人听见你说做了梦,他这一天就不出摊,你得包他一天的收入。如果二十个人听见,就要包二十个人一天的收入。
而江湖下处的伙计,也必须是十分伶俐的伙计,样样都得懂行,里面忌讳多得很。不仅是懂忌讳,说话还必须讨人喜欢。这种懂江湖事的伙计,跑哪个酒楼茶馆都吃得开。话说有个茶馆买卖不好,无人照顾,雇了个懂得江湖事的伙计。这伙计就在茶馆里运用老合(闯江湖的)的方法。比如有个客人走进茶馆,手里拿着个鼻烟壶。伙计一看这烟壶的成色,也就值个几毛钱,他张嘴就问:“您这烟壶几块大洋买的?”这人说:“才六毛钱买的。”伙计失声就说:“真便宜,您真会买东西。李四爷前天花两块钱买了个烟壶还不如您这个哪!”这个客人听伙计这样恭维他,心里就觉得痛快,就天天来这里喝茶。其实,他喝茶给水钱,擦脸给毛巾钱,并不便宜。只因这伙计会使老合方法,将主顾拉住了,买卖就能日日见好。“死店活人开”,见了什么人说什么话,迎合他人的心理,样样事办出来叫人喜欢,句句话说出来叫人可心。可心与马屁的意思不同,千人所喜,准保发财。
说了说长春会的对内职责,再来说说长春会的对外职责。长春会先是按照“金、皮、彩、挂、平、团、调、柳”八门生意选出自己的领袖。然后这八个领袖再推举出一正一副两个会长,负责对外事务。会长必须是江湖中名望最高、义气最深厚的人,除非犯了大错被轰下台,或者自己撂挑子不干,任期不设限。对外的事务,最主要的一项就是负责管理庙会。在旧中国,庙会就意味着人气。这其实很好理解,你看海底捞在排队期间就雇人表演川剧变脸吸引人气,这“变脸”搁以前就是江湖行当。这管理庙会也要有门道,一定要通晓江湖规矩的老前辈才能安排好。最简单的一条就是文生意不能挨着武生意。文生意就是算卦、相面、卖药、点痣,凡是不带锣鼓,就是文生意。武生意就是变戏法、打把式、拉洋片,锣鼓乱响。文生意靠着三寸不烂之舌赚钱,若是边上哐哐哐一阵响,这生意就做不下去,说话别人都听不清。这就是最简单的例子,什么生意该在什么生意之间,摊子应该摆多远,这都是门道。
除了庙会的布置,会长在庙会上还必须为江湖人争利。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但是在江湖里得反着说,强龙还真是能压地头蛇。为什么呢?江湖人团结。会长会和当地绅士沟通,保证江湖人的利益。第一,地租不能太贵,收账时会长必须在现场。第二,最好的地得给江湖人腾出来。江湖里流传了一句话,“生意人不得地,当时就人受气。”只有把最好的地给最有本事的人,这庙会才能有人气。如果沟通不好,所有江湖人一齐走人。江湖人的纪律我举个例子,庙会做生意有各种秩序,就比如会长设置了卖梳篦的为会头。那么各种生意,都得等着会头开口。卖梳篦的不张嘴,变戏法的不准打锣,打把式的不能张嘴。如若卖梳篦的一张嘴,各种声音都起来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作者写书时,有北平的阔人投资数十万,市场就是做不起来,就是因为不懂江湖事的缘故,没法拉来人气。这里提一句,因为会长是最讲义气的那个,所以基本捞不到油水,大多是自己做腻了辞职。
以上说话了江湖的大概,我们再来看看具体行当。作者在书里八个行当基本都讲了遍,我挑几个说说。先说算卦相面,举“地理簧”的例子。什么叫“地理簧”,就是根据你是哪里人推测你的职业。其实说白了很简单,就是见多识广。算命的问你哪县人,你要是告诉他是章邱县。算命的就知道,章邱县的人若在二十岁里外出门做事,都是找同乡提携,同乡就把他们引荐在绸缎庄做事。祥字号绸缎庄里基本都是章邱人。而章邱人如果不愿意奔绸缎庄,还有一条路就是打铁,当铁匠的人吃的道远道宽,就数章邱人。绸缎庄的人衣服干净,打铁的人衣服不干净。所以一说章邱县,看衣服就能算出职业。除了“地理簧”,进阶的还有“现簧”。比如某甲告诉算命先生是周口人,那个地方十有八九在煤窑上做事。而有矿产的人不免争夺,揣情度理,他要没事,不会来北平。北平最高法院管周边二十县。于是算命先生就猜某甲是来北平上诉,于是说某家的气色是“二虎争食”,某甲一听,神相。再来更进阶一点的“水火簧”,“水火”就是贫富的意思。算命先生问看相的多少岁,三十三岁,问夫人多少岁,三十五岁。算命先生就知道自己遇上一个“火码子”(有钱人)。有钱人家一般十几岁娶老婆,老婆的岁数不会比他小太多。如果看相的三十七岁,而夫人十九岁。说明他早年家境不好,是个“水码子”。父母没能力给他娶媳妇,他自己学了能耐,才娶上媳妇。而且女方是冲他的能耐,不是冲他的钱嫁给他。有产业未必守得住,有能耐女方才不会饿着。只要往上问三代的年龄,就可以测他三代的贫富。
我们来段原文看一下。“也非仙等着问ト的人走了、他向位先生问说:“你这卦怎么算得这么灵哪?”那位先生说:“你这人真是个空子。我哪能算真灵,我是会把簧。’也非仙又同道:什么叫会把簧呢?'那位先生说:‘将オ问的那个人,我怎么知道他姓张呢?是我看见他那钱口袋上有三个字,是百忍堂(因当地“百忍堂”是姓张的开的,这就属地理黃),我才知道他姓张。”也非仙听着触动灵机,有些觉悟,忙问道你怎么知道他媳妇有病呢?”那位先生说:我见他帽檐内掖着个药方,只见那药方上有红花、附子两味药,我才说他媳妇有病。”也非仙问道:看见他身上带着药方,就猜着他家有病人,这意思我明白了;你说他媳妇有病,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那位先生说:“世上的人对于亲族骨肉,情义最厚莫过于妻子儿女,若是他父母有病,下这大的雨他就不出门了。我料他上边淋着雨,底下踏着泥水,必是给他媳妇抓的药。”也非仙说:'对,对,是这样的你怎么知道他是往北来医治哪?那位先生说:“适才下雨的时候,刮的是南风,这人前身没有雨点,后身肩膀上净是雨点,他不是从南往北来吗?我才断他往北求医。”也非仙点头道:“是的,是的。’那位先生说:我瞧出这几样破绽来,说行话,调侃儿叫把出簧来了。”也非仙说:你这把簧的领教给我行吗?那位先生说:“传授你也成,你得拜我为师兄,挣了钱都给我,白给我效一年力那才成哪!也非仙说:我愿意了。””算卦相面我只举“簧”的例子,书里还有“袋子金”“竹金”等等五花八门的套路,只是描述起来太麻烦,自己看书吧。
说过了算卦相面,再来讲挑方卖药。首先讲“挑土海宝”。挑土海宝这个生意,90年代我还在上海街头还见过,对90后来讲大概是新鲜事。挑土海宝其实就是街头卖眼药。他们的眼药其实是芦柑石、冰片所制,的确是治眼睛的好药。但是再好的药,放在街头卖总会掉价。于是挑土海宝的就搞出一种方法,在地上的箩筐里装上许多蛤蟆,说这眼药是从蛤蟆皮里提炼。再找一个托,假装看眼病,先上了眼药,然后拿着镊子,从眼睛里剥下一张“蒙”来。那个“蒙”其实是鸡眼皮所制,在上眼药时暗中放在眼内,不一会从眼中取出,叫别人看他的药真有效验。同样的障眼法还有“丁香座子”,其实就是割痔疮。卖药先生先向围着的人大肆演说,什么里痔、外痔、葡萄痔、蜘蛛痔,说个几十分钟功夫。然后哈下腰给装病人的托施手术,又有几分钟功夫。然后他用钩子钩住,向托说:“你咳嗽。”托就咳嗽,他的钩子就往外勾,说“再咳嗽!再咳嗽!”叫嚷不止,吸引附近不明真相的群众围观。直到人聚得够多,他将痔疮治下来(障眼法),举着痔疮给围观的群众瞧,有二寸长,鲜血淋淋。看热闹的人无不点头咂嘴,称赞不已。然后托给卖药先生磕几个头,说一点也不疼,真是神医。卖药先生就开始发传单,附着自己的住所,宣传自己的医术。如果有人找他开刀,他就假装划一刀,实际上什么都没干,让人回去静养一个月。一个月后再来找他,早就全铺盖跑路了。
关于挑方卖药,再举假药的故事。同样90年代,经常能在马路上看到卖虎骨、卖麝香、卖鹿胎的小贩,江湖上叫“老烤”。假老虎骨是什么做的呢?骨头是骆驼后腿骨,因为牛、马的后腿骨都是两节,骆驼的后腿骨是三节,和老虎相似。在骆驼骨上,再添上牛筋,冒充老虎筋。最后用雕爪冒充老虎爪子。把这三样东西慢慢的烤到油往外冒,就算齐活。假麝香是药材铺把麝香卖完,把麝香皮拿回来添假麝香,这皮本身也有真麝香的味道。假鹿胎用的是羊胎,关键是往羊胎上嵌两颗小牙,才像真的。卖假药还有一种是“挑青汉子”,其实就是卖假刀伤药。挑青汉子卖药时拿刀往大腿上一割,顿时血淋淋。血一边往外冒,他一遍走着给围观群众看。走一阵之后,坐下来,拿药一抹,扇子一扇,血就止住。实际上,不是药的缘故,是扇子的缘故。本来血流了一阵自己就会止住,算好时间坐下来,用扇子扇风,让血凝住。这时他必须坐着不动,否则疮口还是会崩裂。
最后讲“黑门坎”,也就是黑道。懒的写,贴一段原文吧。
在清室的时代,北平有多少黑门坎的瓢把子,前步军统领衙门内外城各营汛步都能知道。他们的瓢把子各有界限,每个管多少地方,在他那地方之内,不论是谁偷窃财物,都得叫他知道,并且把偷来的东西,先交给他存放数日,防备有人找。如若失主有势力,寻找失物,追得急了,由瓢把子把东西交还。或是失主家中雇有护院的,人家护院的找着瓢把子论交情义气,也得把东西交还。
每一个黑门坎的瓢把子,手下都有多人,昼伏夜出,偷来的东西,存放数日无事,他们就把物“挑喽”(卖了),“均杵 ”(分了)。如有外省的黑门坎的人来到内地,未作案之先,就得先拜瓢把子,然后才能偷窃,如若不拜瓢把子就作案,那失主丢了东西不找,瓢把子知道了也暗中叫鹰爪把他捕去。可是外省的黑门坎的人来到内地,若是念杵头,见了内地的瓢把子,得由瓢把子帮他衣食住,如不作案,由这里路过,缺少路费,那是告帮,瓢把子也得赠他相当的路费。或有黑门坎的人遭了官司,瓢把子得托情运动,给送钱使用。
当瓢把子的也不一样。头等的人物,本领好,轻财重义,交际广,眼皮杂,认识的人多,遇事都用得着,事事活动,立住了名姓,有了万儿,黑门坎的人慕名来投奔,他的“標杵吃上也是海海的”。如若当瓤把子的没义气,事事不讲交情,过于厉害了,日久天长万儿一念(臭了),官私两面的朋友都不沾了,他也是吃不着杵,能挤得自己出去作案,那オ寒碜哪!黑门坎的人,论品行也有优劣,那人品不好,事事不守黑门坎的规矩,鹰爪漏空他也偷,富户家中有护院的,得了手,他也偷,甚至于瓢把的窑有好东西,不留神,也照样窃走。可是,照这样胡来,栽了就没人救,吃上苦子,身体就得受伤,若是伤了手眼,这碗饭也就不用吃了。黑门坎的人本领高的,十有八九都是非常有义气的。富户人家有护院的他不偷,就是没有护院的,他访查人家财来得正当,也不下手。遇上孤寒贫人,疾病死亡,或是同道的为难事儿,他访好哪个富户财来得不正,他必大偷一水,取来不义之财,他另做有义之事。如若日久了,立住了姓名,明暗挂子阴阳两门的人都知道了,遇事还有人帮助他。
当初北平东北城某富户雇有护院的,有一次黑门坎的义贼因有用款之事,夜内去见护院的,求他向本家借一千银子,护院拾着义贼的万儿,知道他常常劫富济贫,向富户借用的钱,不就准还。他来展“柳海拘迷杵儿”,护院的就替他向本家疏通。怎奈本家主人不肯借用,事情弄僵了,护院的就把事辞掉。本家再找护院的,没人干了,夜内连三并四地丢东西。他家有势力,请来官军巡守,那黑门坎的人照样来偷,叫官兵看着,干拿不住他。昼去夜至,夜夜扰乱,个月不安。结果还是托朋友请明挂子有名的人物出来,给他们说和了事。事倒是完了,那富户的损失可大了,弄得他啼笑皆非,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江湖丛谈》的故事就写到这里,看完后感叹这不愧是一本奇书。作者连阔如是我国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本身是江湖中人。所以各种内幕抖出来都有第一手的来源。而这本书好就好在真,不是那些虚假的江湖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