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一位女性独自背包上路,探寻自我,叩问世界
一个双肩包、一台胶片相机、一份世界地图、一颗充满好奇与善意的心,这就是班卓的全部行囊。从喀布尔到巴米扬,再到坎大哈,她独自漫游战后阿富汗,直面风俗差异、性别冒犯、信仰摩擦,在陌生的土地上寻获善意与希望。
★跨越国族、文化、语言、性别等鸿沟,实现人与人共通的情感联结
以女性特有的视角与经验,将真诚和信任投向他者,记录普通阿富汗人的喜怒哀乐:开书店的乌尔都语诗人、喀布尔旅馆经理、曾是空手道冠军的现役警察、为巴米扬绘图的日本青年、坎大哈的八口之家……虽然灾难仍未过去,人们依然渴望生活、热爱生活。
★杨本芬、罗新、周轶君、蒋方舟 诚挚推荐
班卓没有花费太多笔墨讲述阿富汗这个国家经历的灾难,而是从个人视角描绘了她所接触到的普通阿富汗人和他们的日常生活:尽管贫穷落后的阴影挥之不去,他们依旧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许这...
★一位女性独自背包上路,探寻自我,叩问世界
一个双肩包、一台胶片相机、一份世界地图、一颗充满好奇与善意的心,这就是班卓的全部行囊。从喀布尔到巴米扬,再到坎大哈,她独自漫游战后阿富汗,直面风俗差异、性别冒犯、信仰摩擦,在陌生的土地上寻获善意与希望。
★跨越国族、文化、语言、性别等鸿沟,实现人与人共通的情感联结
以女性特有的视角与经验,将真诚和信任投向他者,记录普通阿富汗人的喜怒哀乐:开书店的乌尔都语诗人、喀布尔旅馆经理、曾是空手道冠军的现役警察、为巴米扬绘图的日本青年、坎大哈的八口之家……虽然灾难仍未过去,人们依然渴望生活、热爱生活。
★杨本芬、罗新、周轶君、蒋方舟 诚挚推荐
班卓没有花费太多笔墨讲述阿富汗这个国家经历的灾难,而是从个人视角描绘了她所接触到的普通阿富汗人和他们的日常生活:尽管贫穷落后的阴影挥之不去,他们依旧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许这正是人类生生不息、社会不断进步的原因。——杨本芬
一个大多数人望而生畏的地方,班卓遇见的是坦荡与天真。她的无畏几近信仰,以肉身跟这个世界过招。她那些女性独有的发问与经历,如投石在死水一潭的世界表层激起涟漪,偶露峥嵘。——周轶君
很多年前,我看过一部叫作《下午五点》的电影,讲一个女孩梦想成为阿富汗未来的总统,以及她的梦想是如何逐渐暗淡破碎的。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女性眼中的阿富汗。《陌生的阿富汗》则是我第二次用一个女人的眼睛,去看这个陌生的国度。班卓孤身一人来到阿富汗,诚实地叙述那些贫瘠、饥饿、骄傲、善与恶模糊的边界、历史的坚固与虚妄,读完你会感慨那片土地如此陌生,而生活在其中的人和我们竟没有什么不同。——蒋方舟
★豆瓣五星游记,感动无数读者,绝版多年焕新上市
新增48幅彩图及再版序,内文全面修订
——————————————————
2003年夏天,班卓独自从新疆出发,翻越帕米尔高原进入巴基斯坦,然后从巴基斯坦西北边境进入阿富汗的荒漠之中,从北至南、从南至西地将阿富汗转了一圈。对很多人来说,阿富汗只是新闻里那个与战争、贫困、饥荒、恐怖主义等字眼挂钩的遥远陌生之地。但在班卓笔下,一个个普通又鲜活的人出现在读者眼前:追求自由、热爱乌尔都语文学的巴基斯坦青年,自幼父母双亡的喀布尔旅馆经理,曾是空手道冠军的现役警察,为巴米扬绘制地图的日本青年,河谷里的村民与中巴上的少年,突然求婚的单身男子与坎大哈的八口之家……他们有着自己的喜悦、哀愁、梦想、困惑,如同你我一样认认真真地度过每一天。
班卓以她特有的细腻、谦逊、好奇,将目光诚恳地投向他者,因而有机会观察、接触形形色色的阿富汗人,近距离地与他们相处相知,建立了短暂却珍贵的缘分与联结。“我写下的并不是一份关于阿富汗的战后调查报告,而只是我看见的在那里生活着的人们的生活。事实上灾难远未结束,人们依然生活在贫困和饥荒之中。可是人们在生活着,并且如同你我一样渴望生活、热爱生活。我所写下的,也许只是一份关于生活的表白。”
作者简介 · · · · · ·
班卓,读过一些书,走过一些路,写过一些文字。现为大学老师,居于广西。
目录 · · · · · ·
初版序
再版序
第一章 初遇
1.书店里的巴基斯坦青年
2.白沙瓦的阿富汗人
3.“红茶还是绿茶?”
第二章 模糊的七十年代
1.警察纳维德
2.七十年代
3.“你以为我是坏人吗?”
第三章 变迁
1.喀布尔书店
2.中国餐馆
第四章 巴米扬,我们的记忆
1.小镇
2.一种纪念
3.河谷里的村庄
4.班达米尔湖
第五章 寻找
1.十二年前的喀纳斯
2.歌声与少年
第六章 陌生人穆利
1.在穆利奶奶家
2.邻居
第七章 八个镯子的家庭
1.少年沙赫伯
2.妈妈纳莉亚
3.大眼睛德娃
后记
· · · · · · (收起)
喜欢读"陌生的阿富汗"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陌生的阿富汗"的人也喜欢 · · · · · ·
陌生的阿富汗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2 条 )
“阿富汗是谁的阿富汗”
> 更多书评 5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小清新 (HHz)
- 中东 历史与现在2 (战斗时代)
- 编舟记 (diduanyan)
- 【豆瓣每周荐书】非虚构类 (零度)
- 他山之玉 (鶴景)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91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陌生的阿富汗的评论:
feed: rss 2.0
19 有用 好奇的边边 2024-09-30 01:16:51 中国香港
这本书再版了,太令人激动了!!年初在朋友家小心翼翼地翻看着,一口气读完了2005年的老版本,已经很难再买到了,我不好意思开口借。 虽然不认识班卓,但在我心里她就是真正的旅行者啊。那些鲜活的文字引领着我,愿有一天也能到这片土地上看看。
4 有用 毒妇脸少女心。 2024-10-23 08:56:33 上海
100%女性视角的人文游记真的十分难得且珍贵的作品。阿富汗那里是炮火无情的战争的世界,也是欲望燃烧的世界。文化冲击也未曾摧毁他们的信仰,人类的情感普遍相通,和真实世界并没什么分别。整个文章的构思、布局和行文都少冗余的陪衬,在班卓流畅轻盈的叙述中,可以窥见她一以贯之的写作特点便是始终聚焦于人类真实的情感,探索人与人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生机灵动,以“异国他者”的旅行者身份始终保持诚恳和克制的笔触始终紧... 100%女性视角的人文游记真的十分难得且珍贵的作品。阿富汗那里是炮火无情的战争的世界,也是欲望燃烧的世界。文化冲击也未曾摧毁他们的信仰,人类的情感普遍相通,和真实世界并没什么分别。整个文章的构思、布局和行文都少冗余的陪衬,在班卓流畅轻盈的叙述中,可以窥见她一以贯之的写作特点便是始终聚焦于人类真实的情感,探索人与人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生机灵动,以“异国他者”的旅行者身份始终保持诚恳和克制的笔触始终紧贴“”这件事,一气呵成,而相互情绪的微妙波动更显得幽微,值得读者思考、玩味。实在是太有意义的作品。 (展开)
6 有用 黎戈 2024-10-26 11:49:34 江苏
诧异于她的沉静,对具体人事的观察力,与做过塔利班的异族男子谈心、与村妇孩子一起嬉笑,在天台上和萍水相逢的日本旅人谈人生,巴米扬的废墟边,有青年男子在学英语。写得举重若轻,可阿富汗这三个字本有千钧之重,在她身后影影幢幢的浮现。我想起看阿富汗珍品展时看到的那些石像。那神像长着阿富汗农民的脸,神在民间,在路上的慧眼人的眼中。
3 有用 躺倒斋主人 2024-10-25 17:28:16 北京
作者享受和陌生人建立联结的快感。大家的生活短暂地交叉,没有利益纠葛,可以尽情地释放善意,乃至互诉衷肠。这当然是浪漫的,但反复读这样的小故事就像喝一箱小瓶的可乐,第一瓶提神爽口,到第十瓶就已经腹胀口黏。
4 有用 尤里卡 2024-10-17 17:31:21 河北
真实的阿富汗并没有那么可怕,当地人也和我们一样,有焦虑、有理想、有担忧,有向往,都是真实生活中的人。在这本书中,班卓写下了她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呈现了一个充满尘土与烟火的阿富汗。
1 有用 少女小繘 2024-11-18 15:30:11 广东
“但哪能要求人们总是对人友善,尤其是当他们生活和自尊已被战争摧毁得差不多的时候。” 作者真的很勇敢,作为女性单独涉足这种难以保持友善的地方,“我们这些陌生人,如果只是凭借着善良和真诚来应对这个世界的残酷真实,那我们的善和真就只会显得那样奢侈和幼稚,那样软弱无力和不堪一击。”作为过路人,面对他们,特别是女性们悲剧的一生,会感到无力地难过。
0 有用 一元 2024-11-18 14:10:47 陕西
善良独特的阿富汗人
1 有用 灿小胖 2024-11-18 07:00:31 湖南
两天读完,犹如经历了一场漫长的旅行,很舒适但又很遗憾,很美好的一次阅读体验。
1 有用 yuki 2024-11-18 00:40:15 上海
看完整本书最最喜欢的还是作者这一路走来的心境,带着人与人之间天然的善意与信任,温柔地看待、接纳、感受、思索眼前的一切。正如她自己所说:“我试图越过自己生活的界限,去发现生活本身的意义。”在遥远的异乡,语言不通,风俗迥然,但人与人身上还是能找到许多相通的地方,这本身就足够动人了。特别是最后一章和纳莉亚和德娃相处的点点滴滴,看得人心里又暖又酸涩,女性间的温情真是太美好了。书里还有一个很戳人的地方是作者... 看完整本书最最喜欢的还是作者这一路走来的心境,带着人与人之间天然的善意与信任,温柔地看待、接纳、感受、思索眼前的一切。正如她自己所说:“我试图越过自己生活的界限,去发现生活本身的意义。”在遥远的异乡,语言不通,风俗迥然,但人与人身上还是能找到许多相通的地方,这本身就足够动人了。特别是最后一章和纳莉亚和德娃相处的点点滴滴,看得人心里又暖又酸涩,女性间的温情真是太美好了。书里还有一个很戳人的地方是作者遇到过一个背包客,却发现“他走了那么远,而今只让他在面对人群时感到虚弱,感到自己已处于社会边缘”,让人不禁想,旅行究竟是为了什么?遇见亦或是逃避,不过都是一念之间。也许当我们行走在陌生的路上,心中多带一些对自己、对他人的爱与宽容,就不那么容易迷茫和虚无了。 (展开)
1 有用 ImsRui 2024-11-18 00:05:29 北京
如果把它算作情书的话,这是一本写给旅途中的自己以及遇见的那些阿富汗人民的情书,他们跟我们没什么两样,一样鲜活,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