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优良条目/皺蓋鐘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Wikipedia:优良条目/皺蓋鐘菌当前版本,由A2093064-bot留言 | 贡献编辑于2019年2月22日 (五) 09:03 (A2093064-bot移动页面Wikipedia:優良條目/皺蓋鐘菌Wikipedia:优良条目/皺蓋鐘菌,不留重定向:機器人:統一子頁面繁簡。这个网址是本页该版本的固定链接。

(差异) ←上一修订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修订→ (差异)

皺蓋鐘菌羊肚菌科的一種真菌,屬于假羊肚菌的一種。這種蕈類菌盖為淺黃色至棕色,呈頂針狀,直徑為2-4厘米,長2-5厘米,表面有如腦狀的皺褶與迴旋。菌柄較為脆弱,為淺色,可長達12厘米,厚1-2.5厘米。在顯微鏡下,這種蕈類的特徵為大型的孢子,足有60-80微米長、15-18微米寬,且每個子囊只有兩個孢子亦是其特色(一般的子囊菌每個子囊具有八個孢子)。在野外,本種可以菌蓋和菌柄的連接方式和真羊肚菌區別,皺蓋鐘菌的菌柄上的菌蓋是完全和菌柄游離的。雖然被許多人認為皺蓋真菌可食,但仍不建議食用,有報導指稱它對部分過敏的人是有毒的,中毒症狀包括不適和肌肉失去協調。皺蓋真菌分布于北美洲欧洲亚洲。在早春融雪后,在木頭上產生子實體,比羊肚菌還早出現。歐洲的真菌學家常以異名Ptychoverpa bohemica稱呼本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