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蒂尔加滕公园

坐标52°30′48″N 13°21′30″E / 52.51333°N 13.35833°E / 52.51333; 13.35833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52°30′48″N 13°21′30″E / 52.51333°N 13.35833°E / 52.51333; 13.35833

鸟瞰蒂尔加滕公园和大角星广场。

大蒂尔加滕公园,或称蒂尔加滕公园蒂尔加藤公园(德語:Großer Tiergarten),是位于德国首都柏林米特区下辖蒂尔加滕区的一座城市公园。公园总面积2.1平方公里(210公顷),是德国第三大、柏林第二大市内公园,小于同在柏林的滕珀尔霍夫公园[1]。几条大街从公园中穿过,其中包括六月十七日大街。这些大街交汇于公园中央的胜利纪念柱,交汇处的环路和胜利柱组成“大角星广场”。

历史

[编辑]

“蒂尔加滕”的本意是“动物花园”,肇始于普鲁士王公贵族的狩猎场。关于“蒂尔加滕”名称的详细解释,请参看本条目另一章节

中世纪末至18世纪末:贵族狩猎场和巴洛克公园

[编辑]
1761年蒂尔加滕公园售卖茶点的帐篷。

中世纪后期的1527年,克恩城以西、临近柏林皇宫的地方被开辟为最早的“蒂尔加滕”——勃兰登堡选帝侯的狩猎场。从1530年起,这片区域开始向向西北拓展,规模一度超过了今天的蒂尔加滕公园。人们在其中放养各种野生动物,并在外围用护栏圈禁,防止它们跑到外围的耕地里。随着柏林城市的发展,狩猎场的面积逐渐缩减。

弗里德里希一世主政期间(1688年-1713年)形成的园林结构一直留存至今。由菩提树下大街向西的延长线,成为贯穿蒂尔加滕的一条大道,连接着柏林皇宫和1695年到1699年间建成的夏洛滕堡宫。园中的大角星广场连接着八条大道,选帝侯广场德语Kurfürstenplatz连接着七条大道。从那时起,皇家狩猎场便开始逐渐演变成为供人休闲游乐的森林公园。

弗里德里希二世对狩猎不感兴趣。1742年,他任命建筑师格奥尔格·文策斯劳斯·冯·克诺贝尔斯多夫德语Georg Wenzeslaus von Knobelsdorff拆除围栏,将蒂尔加滕改造成供大众休闲的“乐园(Lustpark)”。克诺贝尔斯多夫按照巴洛克风格,在园中种植了形制整齐的花园、花坛、树墙和藤架,兴建了迷宫、水塘和观赏池,以及各色雕塑;还沿着园中大道,用灌木和树木围成数个小巧的“沙龙(Salons)”,用喷泉和花瓶装饰,并装有供游人小憩的座椅。蒂尔加滕由此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园。一个雉园德语Fasanerie也在蒂尔加滕中建成,正是日后于1844年成立的柏林动物园的雏形。

1745年,弗里德里希二世准许两个法国宗教战争难民的后代在蒂尔加滕公园附近架设帐篷,向来往的游人售卖茶点。这正是蒂尔加滕公园“在帐篷里路德语In den ZeltenIn den Zelten)”名字的由来。这条小路直到2002年才因德国议会和政府区域德语Band des Bundes的建设被除名。1848年3月6日,一场抗议政府审查制度的示威集会在这里举行,是1848年至1849年间欧洲革命的一部分。

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田园景观园林

[编辑]
贝多芬-海顿-莫扎特纪念碑。

18世纪后期,随着第一批采用新式景观园林设计风格的建筑在蒂尔加滕出现,克诺贝尔斯多夫的后巴洛克筑园风格逐渐被取代。这些新建筑包括1786年至1790年建成的美景宫,以及1792年由宫廷园艺师德语Hofgärtner尤斯图斯·埃伦赖希·泽洛德语Justus Ehrenreich Sello设计建造的卢梭湖德语Rousseau-Insel (Großer Tiergarten)“新区(Neue Partie)”。

1818年,普鲁士园艺师、景观设计师彼得·约瑟夫·莱内德语Peter Joseph Lenné受命重新设计蒂尔加滕公园。当时,他还只是波茨坦无忧宫花园的一名普通帮工。他的设计既是贴近自然景观的“人民公园(Volkspark)”,同时为了纪念1813年到1815年间反对拿破仑的解放战争德语Befreiungskriege,也被预想为一个兼具宣传教化功能的普鲁士国家公园。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托付给莱内的是一个“理想规划”。但因政府拖沓的官僚作风,莱内最终只能将理想的设计理念加以修改,于1833年至1840年间完工。莱内设计的蒂尔加滕公园参照了英式景观园林风格,同时秉承前任克诺贝尔斯多夫留下的核心框架元素。潮湿的林地被抽干,代之以马路、车路和人行道。最具特点的部分是穿插着水系和树丛的大片草坪,湖泊和小岛,以及众多的桥梁(如狮子桥德语Löwenbrücke (Berlin))和林荫大道。大片草地以及林中的空地被组合成宽敞的空间和景观。此外,还有露易丝岛德语Luiseninsel、玫瑰园、英国花园等珠宝园艺(schmuckgärtnerisch)作为点缀。

在蒂尔加滕,莱内的设计风格一直保持到20世纪中叶,期间只有微小的变动。1849年,公园中开始出现一些宣扬爱国主义的营建,其中包括1895年威廉二世委托并出资建造、于1901年完工的林荫大道——胜利大道德语Siegesallee,以及矗立着胜利纪念柱的国王广场(后来的共和广场)。1881年,一直是皇家私有地产的蒂尔加滕公园被划归柏林城市公有。

蒂尔加滕公园中,既有动物雕塑和大型铜铸狩猎图,也有许多纪念名人的雕像,如在普鲁士广受爱戴的露易丝王后德语Luise von Mecklenburg-Strelitz和她的丈夫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的浮雕,由雕塑家弗里德里希·德拉克德语Friedrich Drake于1849年完成,是蒂尔加滕公园的象征。此外,还有为歌德德语Goethe-Denkmal (Berlin)赖辛冯塔纳瓦格纳洛尔青等等作家和作曲家树立的纪念碑。共和广场附近的一座“音乐家纪念碑”,汇集了贝多芬莫扎特海顿三位音乐家。因其本身酷似烤炉新洛可可德语Historismus#Neorokoko建筑风格,故得昵称“音乐家烤炉”。

纳粹时期德语Zeit des Nationalsozialismus,蒂尔加滕公园也被纳入建设世界之都的计划中。横亘蒂尔加滕的夏洛滕堡大道(今天的六月十七日大街)作为计划中50公里长的“东西主轴”,从原先的27米拓宽到了53米。同时,胜利纪念柱也从国王广场迁到了业已大大增扩的大角星广场,自此矗立于蒂尔加滕的中心。

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岁月

[编辑]
在胜利纪念柱附近种植蔬菜,1945年。
在没有树的蒂尔加滕耕地,远处是苏军纪念碑、国会大厦和勃兰登堡门,1946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飞机和手榴弹的轰炸下,蒂尔加滕公园遭到了严重破坏。战争刚结束时,横亘公园宽阔的“东西主轴”被用作临时机场,胜利纪念柱顶上设置了一个检查点。战后,由于缺乏燃料,蒂尔加滕的树木和灌木被大量砍伐,先前约20万棵树木只剩下了700余棵。经由驻柏林英军批准,人们在空出的土地上开辟出大约2550块临时耕地,种植馬鈴薯和蔬菜。公园各处水系淤塞,桥梁崩塌,雕塑和纪念碑也遭到了毁坏。一些人士曾计划用战争废墟填埋园中的池塘和水系,遭到当时柏林园林绿化总部负责人赖因霍尔德·林纳德语Reinhold Lingner的阻止。

1945年,为纪念在二战中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紧贴六月十七大街北侧、国会大厦附近建起了一座苏军纪念碑,是柏林三处苏军纪念碑之一[2]

1945年6月2日,柏林市政府通过重建大蒂尔加滕公园的决议。1946年至1947年间,赖因霍尔德·林纳和柏林大学园林教授格奥尔格·普尼奥韦尔德语Georg Pniower提出了第一批重建方案。但由于柏林的分裂,二人的方案皆被否定。最终,蒂尔加滕区区长维利·阿尔韦德斯德语Willi Alverdes更加实用的方案被采用。这个方案的基础是1945年之前蒂尔加滕公园的固有形制。阿尔韦德斯计划将蒂尔加滕重建成一个尽可能安静、宽敞的园林景观休闲公园。根据一个应急方案,1949年到1959年间,蒂尔加滕被重新植树。1949年3月17日,柏林市长恩斯特·罗伊特德语Ernst Reuter在园中种下了象征性的第一棵椴树西德城市纷纷赞助,甚至在柏林封锁期间,仍坚持通过空运,共向这座前首都捐赠了25万余棵树苗。按照阿尔韦德斯的构想,那些遗存的巴洛克构造不再符合时代风格,此前蒂尔加滕公园的主要形制——巴洛克和田园风格的典型组合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更加亲近自然的公园风光,使蒂尔加滕公园成为战后、尤其是1961年至1989年柏林墙围困期间,西柏林人重要的休闲地。

1987年,藉柏林建城750年庆祝之机,在当时的国会大厅德语Haus der Kulturen der Welt附近建成了一座钟琴塔,高42米,有68口钟,是世界第四大钟琴塔。在夏季,钟琴塔每周日都有定时演奏。

一幅三百六十度全景照片,拍摄地点在柏林蒂尔加滕公园中的胜利纪念柱上,俯瞰整个蒂尔加滕公园。主体绿色,从左到右共有五段街道。
从胜利纪念柱俯瞰蒂尔加滕公园全景。街道从左向右依次为:六月十七日大街(东段);Hofjägerallee;六月十七日大街(西段);Altonaerstraße;Spreeweg。

1990年后

[编辑]
贯穿蒂尔加滕公园的六月十七大街,尽头是勃兰登堡门,远处是柏林东部。
路易丝岛,远处是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纪念像。
蒂尔加滕公园中的草地。

随着1989年至1990年间东德巨大的政治和社会变迁,1990年德国重新统一,以及1991年柏林重新成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首都,蒂尔加滕公园外缘的部分地区也经历了不小的变化:公园南界的道路旁,多年来沦为战争废墟的各国大使馆被整葺一新,同时还新建了北欧诸国共用的北欧大使馆。公园东北侧,新建了德国联邦总理府德语Bundeskanzleramt (Berlin)和其他政府办公大楼;国会大厦作为新老议会所在地,增建了一个透明的玻璃穹顶;多年来因分裂而产生的大片荒芜地区,也被重新修整开放,作为供人们郊游、烧烤、游戏的场所。

1991年[3],大蒂尔加滕公园被纳入柏林州历史园林保护德语Gartendenkmal工程。除大角星广场外,蒂尔加滕的其他部分受到整体保护,不能轻易改建。

修建贯穿蒂尔加滕南北方向交通隧道德语Tiergartentunnel的计划,曾饱受争议。自然保护主义者担心地下水水位下降造成植被破坏,呼吁停止建设。虽然法院最终裁决驳回了他们的请求,但对隧道长期发展和影响的关注依然持续。2006年初,隧道贯通并投入使用。

1996年开始,一年一度规模宏大的爱的大游行在蒂尔加滕公园举行。之后几年,随着参与人数逐年增加(1999年达150万人),游行对公园的生态影响也日益严重。后来,人们对游行的兴趣逐渐减退,2005年的游行被取消;2006年夏天,举办了最后一次爱的大游行。

每到足球大赛期间,如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2008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六月十七日大街会专门辟出一段供球迷聚集欢庆的球迷大道德语Fanmeile,通常是在勃兰登堡门以西至胜利纪念柱之间。

最近比较大规模的重建计划,是蒂尔加滕公园东端的一片空地。这片地区因过去处于柏林墙隔离区内,又被一条交通繁忙的道路德语Entlastungsstraße隔断,利用甚少,且一直未被纳入分裂后公园的总体规划。2006年蒂尔加滕隧道贯通之后,南北交通从地上转入地下,这条道路的南段被拆除,只留了一个地下隧道的入口。于是原先东端荒废的那部分被重新利用,基于历史上莱内的设计,道路和区域规划一新,但以往贴近自然的风格已经不再。

勃兰登堡门和莱内路(Lennéstraße)之间,是艺术项目Global Stone德语Global Stone犹太人纪念碑附近,有2008年树立的纳粹时期被迫害同性恋者纪念碑德语Denkmal für die im Nationalsozialismus verfolgten Homosexuellen。国会大厦南侧,还有2012年树立的纳粹时期欧洲被害辛提人和罗姆人纪念碑

译名解释

[编辑]

“蒂尔加滕”一词,是德语复合词“Tiergarten”的音译。德文“Tier”泛指“动物”,“Garten”的含义是“花园”、“庭园”。因而“Tiergarten”这个词的本意是“动物花园”、“动物园”,在德国的一些地方也用于称呼真正圈养动物的动物园。但由于柏林动物园和蒂尔加滕公园相邻,甚至可以说就是蒂尔加滕公园的一部分,所以为了加以区分,不将“Tiergarten”意译成“动物园”或者“动物花园”。德文描述今日柏林“动物园”的词是“Zoologischer Garten”,用词根“Zoo”指代“动物”。

另一个需将之加以区分的理由是,柏林城铁的“Tiergarten德语Bahnhof_Berlin-Tiergarten”和“Zoologischer Garten”虽然是相邻的两站,但命名来源却不同:“Tiergarten”站以蒂尔加滕公园命名;“Zoologischer Garten”站则以柏林动物园命名,它也是距离柏林动物园最近的地铁站。初到柏林的外地游客,即使通晓德语,若是不熟悉这两站的来历,也极易将二者混淆。

朱自清在描写柏林的时候,将“Tiergarten”称为“梯尔园”[4]。今天的“蒂尔加滕”除用于指代“蒂尔加滕公园”,还是柏林市政辖区“蒂尔加滕区”的名字;大蒂尔加滕公园亦归蒂尔加滕区管辖。出于此因,在音译时,并未如朱自清那样将表示“公园”的“Garten”分离,以使蒂尔加滕区和蒂尔加滕公园之间的关系无所隐晦。对“Tiergarten”亦有“禽兽花园”的译法,因为德国人骂人时会用“Tier”[5]。这虽然只是一种戏称,但在柏林的中国人中仍被提及。

参考文献

[编辑]
  • Klaus von Krosigk:《Der Berliner Tiergarten》,Berlin-Edition,柏林,2001,ISBN 3-8148-0030-3
  • Folkwin Wendland,Gustav Wörner,Rose Wörner:《Der Berliner Tiergarten, Vergangenheit und Zukunft》,Kulturbuch-Verlag,柏林,1986。
  • Folkwin Wendland:《Der Große Tiergarten in Berlin - Seine Geschichte und Entwicklung in fünf Jahrhunderten》,Gebrüder Mann Verlag,1993,ISBN 9783786116318
  • Susanne Twardawa德语Susanne Twardawa《Der Tiergarten in Berlin: das Abenteuer liegt um die Ecke》,Motzbuch,柏林,2006,ISBN 3-935790-08-2

注解

[编辑]
  1. ^ 比较:
  2. ^ 另外两处在潘科区的Schönholzer Heide德语Sowjetisches Ehrenmal (Schönholzer Heide)以及特雷普托-库本尼克区的Treptower Park德语Sowjetisches Ehrenmal (Treptower Park)
  3. ^ Folkwin Wendland: Der Große Tiergarten in Berlin - Seine Geschichte und Entwicklung in fünf Jahrhunderten,272页脚注,参看参考文献
  4. ^ 朱自清《柏林》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原载1934年2月1日《中學生》第32号。
  5. ^ 博客星路悠然. [2013-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