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迪夫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22年8月21日) |
卡迪夫市及郡
| |
---|---|
格言:"Y ddraig goch ddyry cychwyn" ("赤龙领路") | |
卡迪夫在威尔士王国中的位置 | |
坐标:51°29′N 3°11′W / 51.483°N 3.183°W | |
主权国家 | 联合王国 |
组成国家 | 威尔士 |
地区 | 南威尔士 |
礼仪郡 | 南格拉摩根 |
当地政府 | 卡迪夫议会 |
城市地位 | 1905 |
政府 | |
• 卡迪夫议会领袖 | Heather Joyce |
• 威尔士议会 | 列表 |
• 英国议会 | 列表 |
面积 | |
• 城市 | 140.3 平方公里(54.2 平方英里) |
• 市区 | 75.72 平方公里(29.24 平方英里) |
人口(2017年估计) | |
• 城市 | 362,756[1]人 |
• 密度 | 2,586人/平方公里(6,697人/平方英里) |
• 市区 | 479,000[2] |
• 市区密度 | 6,326人/平方公里(16,384人/平方英里) |
• 都会区 | 1,097,000 (卡迪夫—威尔士南谷) |
居民称谓 | Cardiffian |
时区 | GMT(UTC0) |
• 夏时制 | BST(UTC+1) |
邮递区号 | CF |
电话区号 | 029 |
车牌地区代码 | CA, CB, CC, CD, CE, CF, CG, CH, CJ, CK, CL, CM, CN, CO |
警局 | 南威尔士警局 |
消防 | 南威尔士消防和救援服务 |
救护服务 | 威尔士救护车服务 |
网站 | http://www.cardiff.gov.uk/ |
卡迪夫(英语:Cardiff;威尔士语:Caerdydd)又译加的夫,是联合王国四个构成国之一威尔士公国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同时卡迪夫郡也是威尔士的一个第一级行政区,卡迪夫首都圈人口约519,700,行政区面积约140平方公里,按人口计算为英国第十一大城市。威尔士政府和威尔士议会均位于此。
词源
[编辑]卡迪夫的中古威尔士语写为“Caerdyf”,其中“Caer”意为堡垒,“dyf”则是塔夫河(威尔士语:Taf)的一种表达型式;完整的意思为“塔夫河畔堡垒”,也就是指今日的卡迪夫城堡。
历史
[编辑]中世纪
[编辑]1081年,英格兰国王威廉一世开始在古罗马堡垒的城墙内建造城堡。[3]从那以后,卡迪夫城堡一直是城市的中心。[4] 在维多利亚时期,这座城堡由第三代布特侯爵约翰·克莱顿-斯图尔特和建筑师威廉·伯吉斯进行了重大改建和扩建。然而,原始的罗马作品仍然在墙面上清晰可见。
卡迪夫的城镇开始围绕城堡周围扩展,移民主要由来自英格兰的定居者组成。[5]卡迪夫中世纪的人口在1,500至2,000人之间,这是当时威尔士城镇的正常规模。[6]卡迪夫是格拉摩根诺曼马歇尔领主的中心。到13世纪末,卡迪夫是威尔士唯一一个人口超过2000人的城镇,尽管与英格兰著名的城镇相比,它仍然相对较小,并继续被包含在城墙内,这些城墙在12世纪初开始作为木制栅栏。 [7] [8]卡迪夫有足够的规模和重要性来获得一系列皇家特许,特别是在1331年从格拉摩根勋爵威廉·拉祖什(William La Zouche)与德克莱尔家族的婚姻过后,1359年爱德华三世、1400年亨利四世,以及后来的亨利六世颁发的特许状。
1404年,奥万·格林多尔烧毁了卡迪夫并占领了城堡。[9]由于许多建筑物都是由木材制成的,并且紧密地挤在城墙内,卡迪夫的大部分地区都被摧毁了。他的雕像于20世纪初竖立在卡迪夫市政厅,反映了卡迪夫作为威尔士首都的复杂,经常相互冲突的文化身份。它很快在同一街道平面图上重建,并开始再次蓬勃发展。除了在肥沃的格拉摩根南部沿海平原的治理中发挥重要的政治作用外,卡迪夫在中世纪还是一个繁忙的港口,并于1327年宣布为主要港口。
格拉摩根县城时期
[编辑]1536年,1535-1542年威尔士法律法案设立了格拉摩根郡,卡迪夫成为县城。大约在同一时间赫伯特家族成为该地区最强大的家族。1538年,亨利八世关闭了卡迪夫的多米尼加和方济各会修道院,其遗体被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时期的一位作家指出:“塔夫河从城镇的北部流经城堡到南部,在下游有一个安全的航运港。
卡迪夫于1542年成为自由自治市镇,伊丽莎白一世于1600年和詹姆斯一世于1608年授予了更多的皇家宪章。1573年,它成为征收关税的总港口。彭布罗克郡历史学家乔治·欧文在1602年将卡迪夫描述为“威尔士最富裕的城镇”,卡迪夫于1608年获得了第二个皇家宪章。
1607年1月30日,布里斯托尔海峡发生了灾难性的洪水(现在被认为是潮汐)改变了塔夫河的河道,毁坏了圣玛丽教区教堂,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献给施洗者圣约翰的安逸教堂。
在第二次英国内战期间,圣费根斯就在城镇的西部,保皇党叛军和新模范军分遣队之间的圣费根战役是议员们的决定性胜利,使奥利弗·克伦威尔能够征服威尔士。这是威尔士的最后一场重大战役,约有200人阵亡,其中大部分是保皇党士兵。[10]
卡迪夫在随后的世纪中一直处于和平状态。1766年,第一代布特侯爵约翰·斯图亚特嫁入赫伯特家族,后来被封为卡迪夫男爵。1778年,他开始翻新卡迪夫城堡。[11]
近现代
[编辑]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后南威尔士成为煤炭重镇,卡迪夫因此成为运输煤炭的重要港口。1905年建立城市的地位,1955年设置为威尔士公国的首府。
政治
[编辑]威尔士国民议会自1999年成立以来一直位于卡迪夫湾,在威尔士语里议会又称为“塞内德”,新塞内德楼于2006年3月1日由女王剪裁投用。[12]塞内德委员会的成员和部长级人员都在卡迪夫湾办公。
卡迪夫选举塞内德的四个选区成员进入英国上议院,塞内德的选区与英国议会的选区相同。该市的所有选民都有额外的选票给南威尔士中部地区成员;这一制度增加了与塞内德的比例。最近一次塞内德选举于2021年5月6日举行。
在威尔士议会中,卡迪夫由卡迪夫中部的Jenny Rathbone(工党),卡迪夫北部的Julie Morgan(工党),卡迪夫南部的Vaughan Gething(工党)和Penarth以及卡迪夫西部的威尔士第一部长Mark Drakeford(工党)代表。
在英国国会中,卡迪夫由四名工党议员代表:卡迪夫中部的乔史蒂文斯,卡迪夫北部的安娜麦克莫林,卡迪夫南部和佩纳思的斯蒂芬道蒂,以及卡迪夫西部的凯文布伦南。
威尔士政府的总部设在卡迪夫的凯西公园,其大多数公务员都在那里,在其他中心位置的人数较少:国泰,坎顿和卡迪夫湾。[13]在威尔士其他地区还有其他威尔士政府办事处,如兰迪德诺和阿伯里斯特威斯还有国际办事处。[14]
经济
[编辑]作为威尔士的首府,卡迪夫是威尔士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虽然卡迪夫的人口约占威尔士人口的10%,但卡迪夫的经济占威尔士GDP的近20%,该市40%的劳动力是来自周围南威尔士地区的日常通勤者。[15]
几个世纪以来,工业在卡迪夫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小镇转变为大城市的主要催化剂是对炼铁和后来的钢铁所需的煤炭的需求,这些煤炭由Merthyr Tydfil的驮马运往大海。这首先是通过建造一条从梅瑟(海拔510英尺或160米)到卡迪夫塔夫河口的25英里(40公里)运河来实现的。[16]最终,塔夫谷铁路取代了运河驳船,随着卡迪夫新码头的开发,大型编组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所有这些都是由全球对南威尔士山谷煤炭的需求飙升引起的。[17]
在鼎盛时期,卡迪夫的港口区被称为老虎湾,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并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煤炭港口。[18]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几年里,每年从卡迪夫码头出口超过1000万吨煤炭。[19]1907年,卡迪夫的煤炭交易所是第一个以百万英镑进行商业交易的交易所。经过一段时间的衰退,进入21世纪后,卡迪夫的港口进出口规模再次开始增长,2007年卡迪夫港吞吐量为300万吨。[20]
地理
[编辑]自然地理
[编辑]地形
[编辑]卡迪夫的中心相对平坦,东部、北部和西部郊区以丘陵为界。其地理特征有利于卡迪夫成为20世纪初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港口,而且卡迪夫临近南威尔士山谷的煤田,易于进入和开采。
气候
[编辑]夏天气候温暖,日照充足,冬天雨水多,湿润。夏天的最高气温大致在19℃到22℃之间,冬天的最低气温也大多在0℃以上。此外,全年中经常有非常急促的阵雨。
卡迪夫 座标:51°29′17″N 3°11′19″W / 51.48818°N 3.18859°W; 海拔: 9米(30英尺); 平均 1991–2020, 极端 1913–现今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C(°F) | 15.0 (59.0) |
18.3 (64.9) |
21.6 (70.9) |
26.9 (80.4) |
28.9 (84.0) |
32.1 (89.8) |
33.6 (92.5) |
34.5 (94.1) |
29.7 (85.5) |
27.1 (80.8) |
18.7 (65.7) |
16.7 (62.1) |
34.5 (94.1) |
平均高温 °C(°F) | 8.6 (47.5) |
9.2 (48.6) |
11.3 (52.3) |
14.4 (57.9) |
17.4 (63.3) |
20.1 (68.2) |
21.8 (71.2) |
21.4 (70.5) |
19.1 (66.4) |
15.3 (59.5) |
11.6 (52.9) |
9.1 (48.4) |
15.0 (59.0) |
日均气温 °C(°F) | 5.6 (42.1) |
5.9 (42.6) |
7.6 (45.7) |
10.1 (50.2) |
13.0 (55.4) |
15.7 (60.3) |
17.5 (63.5) |
17.2 (63.0) |
14.9 (58.8) |
11.7 (53.1) |
8.3 (46.9) |
6.0 (42.8) |
11.1 (52.0) |
平均低温 °C(°F) | 2.5 (36.5) |
2.5 (36.5) |
3.9 (39.0) |
5.7 (42.3) |
8.5 (47.3) |
11.1 (52.0) |
13.1 (55.6) |
12.9 (55.2) |
10.7 (51.3) |
8.0 (46.4) |
4.9 (40.8) |
2.8 (37.0) |
7.3 (45.1) |
历史最低温 °C(°F) | −16.7 (1.9) |
−11.1 (12.0) |
−8.9 (16.0) |
−4.8 (23.4) |
−2.0 (28.4) |
1.0 (33.8) |
4.5 (40.1) |
3.6 (38.5) |
0.5 (32.9) |
−3.4 (25.9) |
−8.7 (16.3) |
−10.1 (13.8) |
−16.7 (1.9)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127.0 (5.00) |
93.0 (3.66) |
85.3 (3.36) |
72.1 (2.84) |
78.5 (3.09) |
73.5 (2.89) |
83.6 (3.29) |
104.8 (4.13) |
86.3 (3.40) |
129.1 (5.08) |
130.7 (5.15) |
139.6 (5.50) |
1,203.5 (47.39) |
平均降水天数(≥ 1.0 mm) | 15.6 | 12.0 | 12.3 | 10.7 | 11.2 | 10.4 | 11.2 | 12.4 | 11.8 | 15.0 | 15.6 | 15.2 | 153.4 |
月均日照时数 | 53.5 | 76.2 | 116.6 | 177.0 | 198.4 | 195.2 | 199.6 | 185.3 | 151.9 | 103.9 | 65.0 | 50.4 | 1,573 |
数据来源1:英国气象局[21][22][23] 英国地形测量局[24] | |||||||||||||
数据来源2:KNMI[25] Starlings Roost Weather[26][27] |
人文地理
[编辑]人口
[编辑]年份 | 人口 | ±% |
---|---|---|
1801 | 6,342 | — |
1851 | 26,630 | +319.9% |
1861 | 48,965 | +83.9% |
1871 | 71,301 | +45.6% |
1881 | 93,637 | +31.3% |
1891 | 142,114 | +51.8% |
1901 | 172,629 | +21.5% |
1911 | 209,804 | +21.5% |
1921 | 227,753 | +8.6% |
1931 | 247,270 | +8.6% |
1941 | 257,112 | +4.0% |
1951 | 267,356 | +4.0% |
1961 | 278,552 | +4.2% |
1971 | 290,227 | +4.2% |
1981 | 274,500 | −5.4% |
1991 | 272,557 | −0.7% |
2001 | 292,150 | +7.2% |
2011 | 346,100 | +18.5% |
2017 | 362,756 | +4.8% |
来源: Vision of Britain 除了2011年,这是2011年的人口普查数据: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历史人口是用现代边界计算的 |
卡迪夫不论人口和人口密度都在威尔士排名第一,其中白人占91%左右。
文化
[编辑]卡迪夫是电视剧《神秘博士》的主要拍摄地点。
交通
[编辑]卡迪夫是威尔斯的交通枢纽,拥有主要的国际机场卡迪夫机场,市内卡迪夫公车提供了方便的公共交通。最大铁路车站为卡迪夫中央车站
教育
[编辑]旅游观光
[编辑]卡迪夫是威尔士重要的旅游中心,公国球场和英剧《火炬木小组》制作中心都坐落于此,2010年共有1,830万人次到来,也是英国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28]
国际交流
[编辑]卡迪夫是威尔士最国际化的城市,除了一个正式的总领事馆外,还有德国、匈牙利等二十多个国家的名誉领事。
总领事馆
[编辑]友好城市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Welsh Government Official Data – Stats Wales. [2019-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0).
- ^ Cardiff Population 2018 (Demographics, Maps, Graphs). Worldpopulationreview.com. 2017-10-17 [2018-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2).
- ^ “卡迪夫城堡 - 网站详情 - coflein”。RCAHMW网站。威尔士古代和历史古迹皇家委员会。2007年12月3日。
- ^ Cardiff history". Visit Cardiff.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8 February 2008.
- ^ "Cardiff Timeline". Cardiffians.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9 February 2008. Retrieved 29 February 2008.
- ^ A short history of Cardiff". Tim Lambert.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1 December 2012.
- ^ Campbell, Bruce M S (25 August 2006). "Benchmarking medieval economic development: England, Wales, Scotland, and Ireland, circa 1290" (PDF). Archived (PDF) from the original on 2 October 2012.
- ^ "A Cardiff & Vale of Glamorgan Chronology up to 1699". Bob Sanders.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3 May 2012.
- ^ A Cardiff & Vale of Glamorgan Chronology up to 1699". Bob Sanders.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3 May 2012. Retrieved 29 February 2008.
- ^ "A Cardiff & Vale of Glamorgan Chronology up to 1699". Bob Sanders.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3 May 2012.
- ^ "Cardiff Timeline". Cardiffians.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9 February 2008.
- ^ Queen to open Wales' Senedd". WalesOnline.co.uk. 1 March 2006.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 January 2012.
- ^ Offices in Cardiff". Welsh Government. 15 October 2012.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6 April 2012.
- ^ Office locations". Welsh Government. 23 May 2011.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1 February 2013.
- ^ Clifton-Fearnside, Alex; Adam Douglas (14 May 2002). "Sub-regional and local area gross domestic product" (PDF).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PDF) on 24 September 2009.
- ^ The Glamorganshire Canal".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7 December 2007.
- ^ Clifton-Fearnside, Alex; Adam Douglas (14 May 2002). "Sub-regional and local area gross domestic product" (PDF).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PDF) on 24 September 2009.
- ^ "Cardiff's millennium makeover, Cardiff – Travel". The Guardian. London. 9 June 2009.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6 June 2014.
- ^ "Cardiff – Coal and Shipping Metropolis of the World". National Museum of Wales.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30 May 2012.
- ^ "Ports' resurgence as imports grow". BBC News Wales. 22 May 2008.
- ^ Cardiff 1991–2020 Averages. Met Office. [11 January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1).
- ^ Hot Spell August 1990. Met Office. [14 December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30).
- ^ Record Breaking Heat and Sunshine - 2006. Met Office. [14 December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4).
- ^ 英国地形测量局 1:25,000 map, spot height adjacent to the specified coordinat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Cardiff – STAID 2126 and 17483. KNMI. [23 April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9 July 2018).
- ^ Monthly Extreme Maximum Temperature. Starlings Roost Weather. [5 February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1 February 2023).
- ^ Monthly Extreme Minimum Temperature. Starlings Roost Weather. [5 February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1 February 2023).
- ^ Tourism Boost for Cardiff Economy. Cardiff County Council. 13 May 2011 [27 Ma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02).
- ^ "Home page of Cardiff Council – Cardiff's twin cities". Cardiff Council. 15 June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