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俾士牧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俾士牧師
Rev. George Piercy
俾士牧師及溫樂鍾的1862年家庭照,孩子們左起依次為珍妮、約翰、小俾士[1][2]
出生(1829-02-27)1829年2月27日
 大英帝國約克郡壁克寧區
逝世1913年7月16日(1913歲—07—16)(84歲)
 大英帝國萊頓斯通
國籍 大英帝國
職業牧師教育家聖經翻譯者
組織英國循道會,中華循道公會
知名於中華循道公會創辦人
信仰基督教
宗派循道宗

佐治·俾士(英語:Rev. George Piercy,1829年2月27日—1913年7月16日)為英國大英循道會差會(Wesleyan Methodist Missionary Society)首位來華傳教士,在中國傳道31年,建立教堂,開辦學校、醫院,並以粵語白話文翻譯西方屬靈書籍,被譽為「中華循道公會之父」(The Father of the Chinese Methodist Church)[3]

生平

[編輯]

佐治·俾士生於英國北部約克郡壁克寧區(Pickering),青年時投身海員工作,經歷兩次海上旅程後轉為務農為生。

1851年1月31日(咸豐元年),21歲的俾士以義務傳教士身份自費抵達香港,但抵港後才得知他原定要接觸的英兵循道會友羅斯中士(Sergeant Ross)已於一星期前病世,同年12月北上廣州傳道。

當時清政府已簽訂《南京條約》約十年,西方人士要進入中國仍然有一定困難。雖然不能進城,他便在城門口派單張。後在倫敦傳道會華人牧師梁發的幫助下開始傳教活動,在廣州十三行以商行職員身份進行隱蔽的傳教,他又不斷寫信給英國循道公會,報告事工情況及進展。

1852年4月,俾士申請成為英國循道海外差遣員,獲批准後,差會增派畢治(Rev. W.R.Beach)牧師和郭修理(Rev. Josiah Cox)牧師,帶着倫敦英國循道公會的差會任命俾士為牧師的公文來華。

1853年,俾士終於得到教會的支持,正式按立他成為牧師及承認他是首位循道公會來華的差遣員,在廣州南門外增沙街開設「增沙惠師禮堂」並附設男校「新沙書院」,遂組成廣州教區(發展成後來的中華循道公會華南教區,下轄有包括香港的七個教區,1914年名為中華循道公會),擔任第一任教區長。

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循道公會的傳教士們避難澳門,在澳門誕生中國第一批循道公會華人教友。

1858年《天津條約》簽訂後,避地澳門[4]的俾士等傳教士再度返回廣州工作,但鑒於澳門的良好環境,他們決定保留澳門居所作為循道會傳教士休養之所,並制定了按家庭輪流到澳門休假的制度,傳教士設堂傳教,並在廣州增沙創設「聖道書院」,培養華籍牧師[5]

1860年至廣東佛山開拓,在古洞街賃房佈道。

1861年在南關增沙購屋作禮拜堂,後稱增沙堂。

1862年在西關第十甫購屋改建福音堂,附設學塾,後稱十甫堂;在高第街設福音堂,後稱高第堂。

1882年返回英國後,繼續向倫敦西印度碼頭地區的中國水手傳教至1913年離世為止。[6][7][8][9][10]

著作

[編輯]

俾士以粵語白話文(又稱「羊城土話」或「羊城土白」)針對廣東地區傳教工作而翻譯及撰寫的通俗讀物,包括:

  • 公禱書
  • 《衛理七篇講章》
  • 天路歷程(土話)》(羊城土白,1871)
  • 《曉初訓道》羊城:太平堂小書會,同治七年(1868年)
  • 《以利亞記略》羊城:增沙書室鐫,同治二年(1863年)[11],(受何進善著《約瑟紀畧》史傳體章回小說所啟發而撰寫)
  • 《啟蒙詩歌》羊城:惠師禮堂,同治二年(1863年) [12]
  • 《初學問答》(四冊,1861—1864)
  • 《教會法要》
  • 《地理略論》(1855)
  • 《新禱文全書》(1859)
  • 《聖經擇要詳論》(1863)
  • 《歌頌詩章》(1863)
  • 《對中國的愛——紀念廣州第一位循道會女教師耿瑪麗》(Love for China : Exemplified in Memorials of Mary Gunson, the First Female teacher in Connection with the Wesleyan Methodist Mission at Canton) (1865)、
  • 《一位資深傳教士關於中國鴉片罪惡的證言》(A Veteran Missionary's Evidence as to the Evils of Opium in China)(1896)
  • 《倫敦的華人:事實與呼籲》(The Chinese in London:A Fact and an Appeal)(1883)[13]

粵語白話文聖經譯本[14]

  • 路加福音(1871),歌羅西書(1872),保羅達會小書(1872),迦拉太書-腓立門書(1872),舊約創世紀(1873),創世紀、迦拉太-腓立門(1872-1873),新約全書(馬太福音傳、馬可福音傳、路加福音傳、約翰福音傳、使徒行傳、哥羅西書(1873/1871-1873)),新約全書(1877),羅馬人書=啟示錄(1877),馬太福音(1882),馬可傳福音書(1882),創世紀(1887),新約全書:羅馬書-啟示錄(1899)

家譜

[編輯]

俾士的祖父是一位鐵匠,父母親(John and Hannah Piercy)務農為生,家中七名孩子中排行第六。

  • 元配溫樂鍾(Joan Wannop,1830-1878) 同為大英循道會差會(Wesleyan Methodist Missionary Society)來華傳教士,與俾士牧師在中國產下三男二女,包括
    • 約翰(John)
    • 佐治·俾士(George Piercy, Jr.,1856-1941)俾士牧師同名次子,後稱小俾士,香港教育家,曾任拔萃男書院第二任校長近四十年,拔萃男書院拔萃女書院的中文校名「拔萃」為俾士校長姓氏Piercy之吳語音譯[15]
    • 愛德華(James Edward)
    • 珍妮(Jane,夭折於繈褓)
    • 安妮(Anne Frances)

1878年,溫樂鍾驟患肺結核在廣州辭世。

1882年,俾士返回英國倫敦續弦,再娶循道會女傳教士

  • 泰勒(Anne Maria Taylor),育有二子二女,包括
    • 長子威福烈Wilfred Ashton
    • 長女Lilian Mary
    • 次子Arthur Conrad
    • 次女Annie[16]

紀念

[編輯]

傳記

[編輯]
  • 黃作編著:《華南循道公會百年簡史(1851-1950)》(香港:香港聯區,1950)
  • 盧約翰(John Rose)著,楊林譯:《苦難重重的教會––––循道公會華南教區開基一百年的歷史(1851-1951)》(香港:循道衛理聯合教會,1984)
  • 文國偉:《循道衛理入神州》(香港:循道衛理聯合教會,1995)
  • 盧龍光湯開建、張照、顏小華:《苦難中成長的教會-英國循道公會佛山傳教發展史:1851-1949》 (香港: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2011。ISBN 9789627706250
  • Jane Ashby:A Life Remembered: George Piercy, 1829-1913: The Yorkshire Farm Boy Who Founded a Mission in Canton, China 中譯《創建廣州教會的約克郡農場男孩俾士的生活回憶(1829—1913)》(2016)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陳煒舜︰《百年滄海念心香—英國俾士家族的粵港相冊(上)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香港《大公報》,2014年3月17日
  2. ^ 陳煒舜︰《百年滄海念心香—英國俾士家族的粵港相冊(中)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香港《大公報》,2014年3月18日
  3. ^ 盧龍光香港基督教循道衞理聯合教會「中華循道公會之父」—俾士牧師 Rev. G. Piercy (1829 – 191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4. ^ 牧師俾士及其他傳教士返回廣州工作. [2021-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3). 
  5. ^ 6.循道会. [2022-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8). 
  6. ^ 《香港基督教循道衛理聯合教會會訊》 2011年9-10月,第317期,俾士牧師抵港160週年紀念,第6頁及第8頁 (PDF). [2018-12-1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10-18). 
  7. ^ 《香港基督教循道衛理聯合教會會訊》 2001年8月,第二一七期,第五頁 (PDF). [2018-12-1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10-03). 
  8. ^ 《香港基督教循道衛理聯合教會會訊》 2004年12月,第257期,第14頁 (PDF). [2018-12-1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10-05). 
  9. ^ 《苦難中成長的教會-英國循道公會佛山傳教發展史:1851-1949》盧龍光湯開建、張照、顏小華 香港: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2011。ISBN 9789627706250 第四章・華英中學的創立與發展・第一節・循道公會在廣東早期的教育活動. 
  10. ^ 佛山現代文明的搖籃 -佛山日報電子版. 2013-04-25 [2021-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5). 
  11. ^ 《聖經》的中國演義— 理雅各史傳小說《約瑟紀畧》(1852)研究 (PDF). 
  12. ^ 《啟蒙詩歌》 牛津大學圖書館. [2021-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9). 
  13. ^ 十九世紀中後期(1865-1894)粵語基督教典籍資料庫. [2021-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2). 
  14. ^ 參與編譯粵語聖經的主要傳教士 (按姓氏英文字母排). [2021-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2). 
  15. ^ Diocesan Boys' School History (PDF). [2022-04-0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1-04-13). 
  16. ^ George PIERCY. [2021-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