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道 (小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道〉陈火泉著,中篇日文小说。原载于1943年7月《文艺台湾》第6卷第3号,1943年12月出版同名小说集《道》。发表当时,得到作家滨田隼雄西川满的赞赏,成为日治时期皇民文学的代表著作。[1]1979年7月由陈氏自行翻译为中文,连载于《民众日报副刊》。台湾文学史对于这篇作品的讨论,聚焦于作品呈现的台湾人认同问题[2]

内容简介

[编辑]

小说背景为皇民化运动在台湾如火如荼进行,台湾青年陈青楠(主角)苦恼如何从不被认同的本岛人(台湾人)变成真正的天皇子民。陈青楠受雇于专卖局樟脑课,自认对日本文化理解的程度绝不输日本人。即使改良蒸馏樟脑的方式,提高产量而受到奖励,但陈青楠依然没有得到升迁,继续忍受歧视与微薄的待遇。

为了让自己更接近日本人,青楠借着撰写手记,反复论证皇民并非天生,从日本历史也可得知,日本人也时常接受外来的血脉。即使不是日本人所生,台湾人仍可以透过“精神系图”,成为天皇的子民。故事最后,青楠的理论遭到忽视,最后他领悟到,必须加入志愿兵行列,利用身体牺牲的仪式,才能换得日本人的身份认同[2]

创作背景

[编辑]

作者陈火泉1930年毕业于台北工业学校(即今台北科技大学)应用化学科,毕业后进入“台湾制脑株式会社”工作。[3]1934年日本政府为便于统一管理,后将制脑会社撤销,归并于台湾总督府专卖局,陈火泉也转入台湾总督府专卖局盐脑课上班。

总督府专卖局任职期间,陈火泉发明了火旋式樟脑蒸馏法,能提升樟脑的生产量达百分之十六,这项发明也让他获得1941年“全日本产业技术战士显彰大会”获得表扬。然而即使如此,依然无法获得升职。陈火泉的工作经历与所受到的歧视,都成为〈道〉的人物形象与情节素材[4]

小说形式与技巧

[编辑]

主要人物介绍

[编辑]

借由台湾人陈青楠代表台湾人的处境,日本人广田股长代表殖民政府的态度,呈现台湾人和日本人之间的矛盾[2]

主角(陈青楠)

在专卖局樟脑课上班的青年,已经任职十年,因为自己是本岛人(台湾人)的身份,屡屡无法得到升迁。然而他自认对于日本文化的掌握,不亚于一般的日本人。在屡遭日本人的歧视后,撰文提出让本岛人成为皇民的方式,就是以精神为依归。但这样的思想理论不被日本人接受,故事最终,主角体悟到必须成为志愿兵为国牺牲,才可以成为真正的皇民。

广田股长

主角陈青楠的上司,时常跟陈青南讨论何谓“日本精神”与“天皇信仰”。认为只要能替天皇死,就是所谓的皇民,认为本岛人没有这样的精神。

写作技巧及特色

[编辑]

〈道〉属于自传性质小说,主角陈青楠和作者陈火泉都在专卖局的樟脑课任职。小说内文关于火旋式樟脑蒸馏灶的描写与发明,也符合作者对于自己职业的自述[5]。根据作者的回忆录,即使对于殖民政府的差别待遇感到不满,但在检阅制度之下,撰写小说〈道〉时,必须将讽刺的内容埋于字里行间[4]。学者垂水千惠认为陈火泉并未直面批判殖民政府台日的差别待遇,而是借由小说的主角牺牲、伤害身体,进而引发殖民者的愧疚感[6]

出版和评价

[编辑]

版本及差异

[编辑]

陈火泉的中篇日文小说〈道〉最早刊载于1943年7月的《文艺台湾》第6卷第3号,同年11月则有小说〈张先生〉刊载于《文艺台湾》第6卷第6号。这两篇日语小说作品,稍晚以“高山凡石”为笔名,出版单行本《道》中(台北:台湾出版文化株式会社;1943.12.28),为“皇民丛书”出版系列之第一册。日文作品〈道〉在《文艺台湾》及《道》的版本无明显差异,惟时任《文艺台湾》主编的西川满曾指该篇作品因日文文法错误而有编辑调整。1979年陈火泉本人将〈道〉翻译为中文,并分41回连载于《民众日报》中(1979.07.07-1979.08.16),陈火泉并于连载前说明〈道〉的部分篇幅曾在日治时期遭删减。[7]

评价及影响

[编辑]

1943年〈道〉在《文艺台湾》上发表时,滨田隼雄、西川满并在小说后为文盛赞,称之为“独树一帜的皇民文学作品”[8]。此外,同年度亦有评析〈小说〈道〉について〉(佚名,《台湾艺术》9 月号,1943.09)。在《文艺台湾》的宣传下,中篇小说〈道〉成为当时“皇民文学”的样本之作,而“皇民文学”也经此确立意义。[7]此外,杨逵的未刊稿中也曾针对〈道〉评论〈この〈道〉あり──文芸时评〉[9]

待至1970年代的台湾文学研究兴起脉络中,〈道〉的文学及历史意义再度激起研究者的讨论,而在1990年代以后,台湾社会对台湾主体性的讨论与关注,也让自1943年问世后即定调的“皇民文学”观点受到挑战。由于〈道〉中探讨主角在专卖局中面临的升迁困境,论者亦指其为抗议殖民社会阶级现状的“抗议文学”,包含叶石涛锺肇政等作家、学者星名宏修等,不过,学者垂水千惠、林瑞明等则持反对意见。[2]此外,亦有如井手勇《决战时期台湾的日人作家与皇民文学》[10]柳书琴〈谁的文学?谁的历史?──日据末期台湾文台主体与历史诠释之争〉[11]等论作,则进一步探讨“皇民文学”的概念归纳与生成过程进行探讨,让关于皇民化运动、皇民文学等认同议题的讨论更加深刻。

轶闻

[编辑]

陈火泉曾在1966年11月《中央日报》副刊刊出的自传散文〈写到天荒地老〉自述,1943年7月1日发表于《文艺台湾》(第六卷第三号)小说〈道〉,差一点就得到日本纯文学奖-芥川赏。1967年10月叶石涛发表〈两年来的省籍作家及其小说〉,也提及陈火泉的中篇小说〈道〉差一点就获得日本最高文学奖芥川奖。不过吴浊流认为这不是事实。[7]:77-79

根据网站“芥川赏のすべて・のようなもの”,芥川赏第18回的推荐候选篇目共有十篇,确有一篇作品〈道〉,但作者并非陈火泉(或笔名高山凡石),而是“织田作之助”,发表在1943年9月的日本内地杂志《文艺》。[12]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陈采琪. 跨時代的「皇民文學」作家-陳火泉研究. 清华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2015. 
  2. ^ 2.0 2.1 2.2 2.3 许, 时嘉. . 台湾文学馆线上资料平台. [2022-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6). 
  3. ^ 陈火泉. 我思我行. 台北: 九歌. 1987: 241. 
  4. ^ 4.0 4.1 陈, 火泉. 被壓迫靈魂的昇華. 抗戰時期文學回憶錄. 台北市: 文讯杂志社. 1987. 
  5. ^ 王, 郁雯. 台灣作家的「皇民文學」(認同文學)之探討------以陳火泉、周金波的小說為研究中心. 中国文化大学日本研究所硕士论文. 1999. 
  6. ^ 垂水, 千惠. 戰前「日本語」作家-王昶雄與陳火泉、周金波之比較. 《臺灣文學研究在日本》. 台北: 前卫出版社. 1994. ISBN 9789578994942. 
  7. ^ 7.0 7.1 7.2 陈, 采琪. 跨時代的「皇民文學」作家──陳火泉研究. 2015. 
  8. ^ 滨田, 隼雄; 西川, 满. 小說「道」について. 文艺台湾. 1943-07, 6 (3). 
  9. ^ 杨, 逵. 彭, 小妍 , 编. 楊逵全集.第十三卷.未定稿卷. 台南: 国立文化资产保存研究中心筹备处. 2001. 
  10. ^ 井手, 勇. 決戰時期台灣的日人作家與「皇民文學」. 台南市立图书馆. 2001. 
  11. ^ 柳, 书琴. 誰的文學?誰的歷史--日據末期台灣文壇主體歷史詮釋之爭. 新地文学. 2008-06, (4): 38-78. 
  12. ^ 芥川賞のすべて・のようなもの. [2022-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