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
傳說禹分九州,借州字意思做大地分域,大地以大川分,之後又有十二州。
為咗分別,啲人另造新字洲,以表原意。到佛教傳入,佛教講世界,有講四洲,或者四大洲。近世借用大洲,對照西文,為世界分部,亞洲、歐洲咁。
漢時開以借州做行政分界,大政區分野。之後人越來越多,政區自然加多。咁樣,州又相應加多,州地越分越細,往往再上加級管州,近乎底層,最終同縣無差,廢棄。不過地名上,仍有殘留,如廣州、溫州、潮州等等,新行政分野,會用返個名,但唔係舊日州嘅意思。
現時中華人民共和國,仍有少量嘅州,稱為自治州,畀少數民族,介乎省同縣,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現今州,唐人多數用來叫外國頂級行政分野,尤其係相當自主,多數聯邦制,如美國、德國咁。不過唔一定,有時會叫省或者邦。
字
[編輯]甲骨文洲,川字中間一筆,正中有個圈,以示沙州陸地。
《說文》
水中可居曰州,周遶其㫄,从重川。昔堯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或曰九州。《詩》曰:「在河之州。」一曰州,疇也。各疇其土而生之。
政
[編輯]中國
[編輯]漢劉徹時,借州名做監察分界,由刺御史巡查。到黃巾之亂時,官演變成州牧,全權負責州內事宜,兼具軍權、政權。州自此轉成頂級行政區,下管郡,郡管縣,三級制。
南北朝時州數大增,一州所管地方變細。
隋唐反覆,二三級制,有時省州,有時復州,有時省郡,有時復郡。唐最終下為州縣上有道,三級定落來。州為中級。
宋時,道變成路,下領州,州領縣。重要嘅州會升為府。州為中級。
大元改制,最上為行中書省,省下有路、府、州、縣,五級制。唔一定一級級,有時會直轄。省管路,又會直管府,管州。路管府,又會直管州,管縣。府管州,又會直管縣。最尾州管縣。州為中下級。
大明改行中書省,叫承宣布政使司,不過多數叫省。精簡咗啲,省、府、州、縣,四級制。當中又有所謂直隸州。唔係全部都三級,只省州縣,另一啲地方,省府州。州有時底層,有時中層。
大清時,省、府、縣為主。另有州同廳。州係特設。有時設直隸州,下領縣,歸省管。有時府下唔叫縣,叫散州。
明清時,有啲府名,會承襲之前州名,如廣州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有三十個自治州,畀少數民族,介乎省同縣,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