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博士中国古代的学官名。

先秦即有博士官,掌理文學秦朝有博士七十人(诸子、诗赋等博士),掌管全國古今史事以及書籍典章。

西汉建元五年(前136年),汉武帝为《易经》和《儀禮》增置博士,与汉文帝汉景帝时所立的《书经》、《诗经》、《春秋》博士合为五经博士。自此之后,博士专门负责经学的传授。博士和他的弟子们可以通过考试来当官,官位大小和考试成绩相挂钩[1][2][3]。五经博士的设置,使得通晓儒家经典成为做官食禄的主要条件,从而确立了儒学和儒学经典的权威地位。

五经博士开始设置时,人数不详。汉宣帝末年,五经博士有十二人。东汉时期,有十四人。博士弟子員,在汉武帝时为五十人。后世不断增减。至汉末,博士弟子員竟达三万余人。

汉代以后,五经博士专司教授经学。三国曹魏设十九员,五品,在其上设太常博士,主管导引、制礼。五经博士不再议礼。十六国后赵在郡国设置五经博士。南梁天监四年(505年)设立国学,开设五馆,每馆设一名五经博士主持。位居六班,在国子博士之下,太学博士之上。五经生出身寒门俊才,不限人数,由官府供应粮食(饩廪),学业合格可以出任吏员。南陈沿置,六品,秩六百石。同期在百济也設有「五经博士」。而中国北朝、隋朝唐朝前期不设。

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在国子监设立五经博士,每经一员,后来增加为各两员。与国子博士同秩,正五品上,以五经教授国子生。宋代以后不设。明朝在国子监博士厅,设五经博士五人,从八品,分管教授五经,按时考课。在翰林院设立五经博士九人,正八品,专掌各经,以备讲读。景泰年间开始,另设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居乡给俸,以奉先世圣哲贤儒祭祀,不治院事。清代只设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至嘉庆年间共置二十八员,清朝灭亡后改为奉祀官。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汉书》卷81:是时,博士选三科,高为尚书,次为刺史,其不通政事,以久次补诸侯太傅。
  2. ^ 《史記》卷121: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太常择民年十八已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者,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 ,二千石谨察可者,当与计偕,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一岁皆辄试,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弟可以为郎中者,太常籍奏。即有秀才异等,辄以名闻。其不事学若下材及不能通一艺,辄罢之,而请诸不称者罚。臣谨案诏书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际,通古今之义,文章尔雅,训辞深厚,恩施甚美。小吏浅闻,不能究宣,无以明布谕下。治礼次治掌故,以文学礼义为官,迁留滞。请选择其秩比二百石以上,及吏百石通一艺以上,补左右内史、大行卒史;比百石已下,补郡太守卒史:皆各二人,边郡一人。先用诵多者,若不足,乃择掌故补中二千石属,文学掌故补郡属,备员。
  3. ^ 《漢書》卷88:昭帝時舉賢良文學,增博士弟子員滿百人,宣帝末增倍之。元帝好儒,能通一經者皆復。數年,以用度不足,更為設員千人,郡國置五經百石卒史。成帝末,或言孔子布衣養徒三千人,今天子太學弟子少,於是增弟子員三千人。歲餘,復如故。平帝時王莽秉政,增元士之子得受業如弟子,勿以為員,歲課甲科四十人為郎中,乙科二十人為太子舍人,丙科四十人補文學掌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