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莎·蓋爾霍恩
瑪莎·蓋爾霍恩(英語:Martha Gellhorn,1908年11月8日—1998年2月15日),美國小說作家、旅行作家、記者,《倫敦每日電訊報》稱她是美國20世紀最偉大的戰地記者之一。在六十年的職業生涯中,擔任戰地記者長達五十年。她報道過西班牙內戰、芬蘭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抗日戰爭、越南戰爭等八次世界上著名的戰爭,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第三任妻子。她去世後,新聞界設立了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新聞獎。
瑪莎·蓋爾霍恩 Martha Gellhorn | |
---|---|
個人資料 | |
性別 | 女 |
出生 | 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 | 1908年11月8日
逝世 | 1998年2月15日 英國倫敦 | (89歲)
國籍 | 美國 |
配偶 | 海明威(1940年-1945年) |
職業 | 小說家、旅行作家、戰地記者 |
作者生平
編輯1908年11月8日,瑪莎出生於美國的聖路易斯,就讀於巴勒斯學校。[1]
1926年,就讀於布林莫爾學院,並開始文學創作。
1929年,她曾短暫的在《新共和國周刊》擔任校對員的工作,也曾在美國奧爾巴尼的《赫斯特聯合時報》做過初任記者。[2]
1930年,立志要成為一個外國記者,她去了法國兩年,曾在巴黎聯合報業局工作。
1934年,回到美國後,她成為小說家,寫了《瘋狂的追求》等小說。之後瑪莎被哈里·霍普金斯聘為聯邦緊急救濟署的實地調查員。[3]
1936年,她曾與一名攝影師多蘿西婭蘭芝,在大蕭條期間,記錄飢餓和無家可歸者的日常生活。他們的報告後來成為大蕭條時期政府文件的一部分。瑪莎的報告引起了埃莉諾·羅斯福的注意,從此兩人成為終生的朋友。她的研究結果是一個短篇小說集,而《我見過的麻煩》是在此基礎上創作的,裡面攜帶了一個由H.G.Wells寫的序言,讚美瑪莎的「洞察力和穿透力」。她的照片曾經出現在《星期六文學評論》的封面上,在這之後不久,她成為了一名在馬德里的戰地記者。[4]之後的九年,她報道了從英國到中國的全世界的戰爭。同年,她在市中心的Key West酒吧碰到了作家海明威。
1940年11月20日,瑪莎·蓋爾霍恩與海明威在懷俄明州結婚。成為海明威的第三任妻子。後來瑪莎與海明威租下古巴的「觀景莊」。[5]他們在這裡度過將近一年的甜蜜生活,瑪莎接到《考利葉周刊》的邀請,讓她去中國報道抗日戰爭。之後,她先後報道了芬蘭、香港、緬甸、新加坡和英國的戰爭。
1944年,由於缺乏正式的記者證,戰爭中,她化裝成英國的擔架隊隨部隊登陸了諾曼底,成為了第一個報道諾曼底登陸的女記者。後來她回憶說,「我將會跟隨戰爭到達每個我能夠到達的地方」 [6]
1945年,她與海明威離婚,繼續她的危險報道。
1977年,她報道了關於越南南方貧民所遭受的痛苦,而被禁止再到越南。
1989年,現場報道美國入侵巴拿馬的事件。
1998年,在與癌症長期的鬥爭和近乎完全失明的狀態下,瑪莎·蓋爾霍恩在倫敦吞服氰化鉀膠囊自殺。
她的著作
編輯1934年以來,瑪莎·蓋爾霍恩出版了許多書籍,包括收集關於戰爭的文章,《面對戰爭》(1959年)通過在八十年代中美洲的戰爭,從1937年的西班牙內戰,無論人們是什麼樣的政治意識形態,她坦誠的報告反映出她對於那些人的感情,以及她的良心的坦誠和脆弱。「我寫的非常快,因為我不得不」她說,「我怕我會忘記確切的聲音、氣味、言語、手勢,這些對於現在的時刻,現在的地方來說都是特別的。」無論是在爪哇島、芬蘭、中東或越南,她用同樣有力的方法。《面對戰爭》被《紐約時報》稱為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反戰的書。」[7]
《無法脫身的處境》是瑪莎於1948年出版的,經過10多年在歐洲和亞洲的戰鬥陣地的第一手觀察,《紐約時報》評價這是一本「繃緊的,溫柔的,艱難的書。許多讀者會發現瑪莎在藝術上的轉型。它給讀者展現的是她(瑪莎·蓋爾霍恩)每一次思想上的變化。[2]除此之外還有:一本關於麥卡錫主義的小說:《最矮的樹有最高的地方》(1967年);關於她的旅行記錄(包括與海明威的一次旅行):《我和另一個人的遊記》(1978年)和她平時的新聞的集合:《來自地面的觀點》(1988)。
瑪莎·蓋爾霍恩和海明威
編輯1936年年底,瑪莎在佛羅里達的基韋斯特旅行時,在市中心的一間名為Key West的小酒館中遇見海明威,當時海明威出版過《太陽照常升起》等小說,同時,也是非常出色的新聞記者。相同的作家兼新聞記者的身份使他們惺惺相惜,相互傾慕。1940他們年結婚,在歐洲蜜月旅行期間,海明威寫出了的名著《喪鐘為誰而鳴》。[8]
然而,《喪鐘為誰而鳴》也是最後一本呈獻給她的書。[9]
中國之行,暴露了瑪莎與海明威的分歧:瑪莎馬不停蹄的採訪一個又一個人物,寫報道,而海明威卻在街頭遊玩,如同一個觀光客;瑪莎對中國充滿嚮往,然而當時中國的現實卻讓她感到失望,當她需要安慰的時候,海明威又對她冷嘲熱諷。中國之行後,二人都專注於自己的記者事業,聚少離多讓二人於1945年離婚。離婚之後,他們相互詆毀咒罵,憎恨對方。她說「海明威和我,都害怕對方,只有對方知道,另一個人是多麽地殘暴」。[10]
瑪莎·蓋爾霍恩新聞獎
編輯以著名戰地記者瑪莎·蓋爾霍恩的名字命名[11],成立於1999年。用她自己的話說這是「戰地視角」(其和平年代採訪文集同名)。該獎項每年頒發給那些作品已經出現或刊登在有信譽的互聯網出版物的記者。2012年瑪莎蓋爾霍恩新聞獎的得獎人是加雷斯·波特[12]
相關電影
編輯2011年的由Michele Midori Fillion導演的約60分鐘的紀錄片《沒有職業的女性:二戰中的女性的報道》描述了瑪莎·蓋爾霍恩如何改變戰爭報道的。2012年上映的電影《海明威與蓋爾霍恩》故事主要聚焦海明威同蓋爾霍恩的情感糾葛,克里夫·歐文扮演歐內斯特·海明威,妮可·基德曼飾演他的妻子蓋爾霍恩。
延伸閱讀
編輯- Moorehead, Caroline. The Letters of Martha Gellhorn. London: Chatto & Windus. 2006. ISBN 0-7011-6952-4.
- Gourley, Catherine. War, Women and the News: How Female Journalists Won the Battle to Cover World War 2 . New York: Atheneum Books for Young Readers. 2007. ISBN 978-0-689-87752-0.
- Moorehead, Caroline. Martha Gellhorn: A Life. London: Chatto & Windus. 2003. ISBN 0-7011-6951-6.
(re-published as Gellhorn: A 20th-Century Life, Henry Holt & Co., New York (2003) ISBN 0-8050-6553-9)
注釋
編輯- ^ [Notable American Women: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Complet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are, Susan Stacy Lorraine Braukman (2004)]
- ^ 2.0 2.1 [Gellhorn M. Point of No Return (1948)[J]. 1996]
- ^ [Moorehead C. Gellhorn: A Twentieth-Century Life[M] Henry Holt and Company 2007]
- ^ [Gellhorn M. Point of No Return (1948)[J].1996]
- ^ [Hemingway, Hilary, and Carlene Brennen. Hemingway in Cuba 2003 王增澄 唐孝先譯]
- ^ [McLoughlin C M. Martha Gellhorn: the war writer in the field and in the text[M].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7]
- ^ [Gellhorn M. The face of war[M]. Atlantic Monthly Pr, 1988]
- ^ [《海明威文集》上海譯文出版社]
- ^ [《海明威他們那些事》 楊開顯著 2009中國文聯出版社]
- ^ [蘇有貞的《火石與韌鋼》《萬象》2007年第4期]
- ^ [www.marthagellhorn.com Martha Gellhorn Prize for Journalism]
- ^ Gareth Porter wins Martha Gellhorn Prize for Journalism". Inter Press Service. 2012-06-15. Retrieved 16 June 2012.. [2014-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