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郡縣圖志/卷03
目錄 | 元和郡縣圖志卷三 | |
◀上一卷 | 關內道三 | 下一卷▶ |
涇原節度使 涇州 原州 邠寧節度使 邠州 寧州 慶州 鄜坊觀察使 鄜州 坊州 丹州 延州
涇州
编辑,〈安定。 上。 開元戶一萬五千九百五十二。 鄉五十五。 元和戶一千九百九十。 鄉三十。〉今為涇原節度使理所。
管州二:涇州,原州。縣九。都管戶
墾田
《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時屬秦,至始皇分三十六郡,屬北地郡。漢分北地郡置安定郡,即此是也。漢以六郡良家子補羽林郎,案六郡,安定即其一焉。後漢安帝永初五年,徙其人於美陽以避羌寇,郡寄理美陽,在今武功縣界美陽故城是也。至順帝移於今理,後魏太武神䴥三年於此置涇州,因水為名,隋大業三年改為安定郡。大業末,金城賊帥薛舉侵擾豳、涇,武德元年太宗西討,會舉死,因平舉子仁杲,遂改安定郡為涇州。
州境:〈東西一百九十六里。南北二百八十六里。〉
八到:〈東南至上都四百八十里。東南至東都一千三百四十里。東北至寧州一百五十里。西北至原州平涼縣一百五十里。北至原州城三百三十里。北至慶州三百二十三里。南至鳳翔二百五十八里。東南至邠州一百八十里。西南至隴州私路一百八十里。〉
貢、賦:〈開元貢:龍鬚席。 賦:麻,布。〉
管縣五:保定,靈臺,臨涇,良原,潘原。
保定縣,〈上。 郭下。〉本漢安定縣地,今臨涇縣安定故城也,後漢省。後魏文帝大統元年,自高平城移於今理,屬安定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涇州。至德二年,改保定縣。
涇水,在縣東一里。
折墌故城,在縣東十里。西魏涇州刺史乙弗貴所築,隋末薛舉屯據於此城,舉死,仁杲復竊據,武德元年討平之。
万俟醜奴餘趾,在縣東五里。醜奴,高平人,後魏建義元年僭號於此。
靈臺縣,〈上。 西至州一百里。〉本漢鶉觚縣,屬北地郡,周屬趙平郡,隋開皇三年屬涇州。天寶元年,改為靈臺縣。今縣理西陰密故城,東接縣城,即古密國之地是也。《詩》曰「密人不恭」。
臨涇縣,〈上。 東南至州九十里。〉本漢舊縣,屬安定郡。隋大業元年於今縣理置湫谷縣,取縣內湫谷為名。十二年,復為臨涇縣,皇朝因而不改。按:縣有彭陽川,去彭陽縣一百步。縣界兼有漢安武、安定、彭陽、撫夷四縣之地。
良原縣,〈上。 東北至州六十里。〉本漢三水縣地,屬安定郡,今安定縣界三水故城是也。隋大業元年,分安定縣之地置良原縣,縣西南三十里有良原,因以為名。
汭水,一名宜祿川,西自隴州華亭縣流入。
石原,在縣西南,即所謂良原也。
潘原縣,〈中。 東至州一百里。〉本漢陰盤縣,屬安定郡,在今邠州宜祿縣西二十三里陰盤故城是也。地有陰槃驛。
原州
编辑,〈平涼。 中都督府。 開元戶 鄉 元和戶 鄉〉
《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時地屬秦,始皇時屬北地郡。漢為安定郡。
州境:
八到:〈東南至上都八百里。東南至東都一千六百六十里。東南至涇州三百二十里。西至會州三百九十里。南至秦州四百六十里。正西微南至臨洮軍六百二十里。北至靈州五百里。〉
貢、賦:〈開元貢,覆鞍氈。 賦:布,麻。〉
管縣四:平高,平涼,百泉,蕭關。
平高縣,〈望。 郭下。〉本漢高平縣,屬安定郡。後魏太武帝太延二年,於今縣理置平高縣,屬平高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原州。大業三年,以原州為平涼郡。武德元年重為原州,縣仍屬焉。
笄頭山,一名崆峒山,在縣西一百里,即黃帝謁廣成子學道之處。《史記》曰「黃帝東至於海,西至崆峒,登笄頭」,是也。《漢書》曰幵頭山,在涇陽西。《禹貢》涇水所出。《莊子》云廣成子學道崆峒之山。又《後漢書》隗囂使將王孟塞雞頭道,即此也。
木硤關,在縣西南四十里。
蕭關故城,在縣東南三十里。《漢書》文帝十四年,匈奴入蕭關,殺北地都尉,是也。
瓦亭故關,在縣南七十里。即隴山北垂。隗囂使牛邯守瓦亭,即此是也。
秦長城,在縣北十里。
朝那湫,《郊祀志》云「湫泉祠朝那」,蘇林云「在安定朝那縣。方四十里,冬夏不增減,不生草木,旱時即祠之,以壺浥水,置之於所在,則雨;雨不止,反水於泉,俗以為恆。」今周迴七里,蓋近代減耗。
監牧,貞觀中自京師東赤岸澤移馬牧於秦、渭二州之北,會州之南,蘭州狄道縣之西,置監牧使以掌其事。仍以原州刺史為都監牧使,以管四使。南使在原州西南一百八十里,西使在臨洮軍西二百二十里,北使寄理原州城內,東宮使寄理原州城內。天寶中,諸使共有五十監:南使管十八監,西使管十六監,北使管七監,東宮使管九監。
監牧地,東西約六百里,南北約四百里。天寶十二年,諸監見在馬總三十一萬九千三百八十七匹,內一十三萬三千五百九十八匹課馬。
平涼縣,〈上。 西北至州一百六十里。〉本漢涇陽縣地,今縣西四十里涇陽故城是也。後魏為長城郡長城縣之地。周武帝建德元年,割涇州平涼郡於今理置平涼縣,屬長城郡。隋開皇三年屬原州,皇朝因之。開元五年移於涇水南,貞元七年又移於舊縣南坂上,今縣是也。仍屯軍其中。
馬屯山,在縣西。《十六國春秋》云「姚萇與苻登戰於高平,登敗,奔於馬屯山」,即此也。其山南北二十里,東西三十里。
百泉縣,〈上。 西至州九十里。〉本漢朝那縣地,故城在今縣理西四十五里。後魏孝明帝於今縣西南陽晉川置黃石縣,隋煬帝改為百泉縣,武德八年移於今所。
可藍山,一名都盧山,在縣西南七十里。《十六國春秋》曰「赫連定據平涼,登可藍山望統萬城,泣曰:『先帝若以朕承大業,豈有今日!』」
涇水,源出縣西南涇谷。《地理志》云涇陽縣幵頭山,涇水所出。《淮南子》云「笄頭山一名薄落山」,故涇水亦曰薄落水。又南流經都盧山,山路之中,常如彈箏之聲,故行旅因謂之彈箏峽。
蕭關縣,〈中。 南至州一百八十里。〉本隋他樓縣,大業元年置,神龍三年廢。別立蕭關縣,以去州闊遠,御史中丞侯全德奏於故白草軍城置,因取蕭關為名。
蔚茹水,在縣之西,一名葫蘆河,源出原州西南頹沙山下。
邠州
编辑,〈新平。 緊。 開元戶一萬九千四百六十一。 鄉四十九。 元和戶二千六百七十。 鄉四十九。〉今為邠寧節度使理所。
管州三:邠州,寧州,慶州。縣二十。
《禹貢》雍州之域,周之先公劉所居之地。《詩‧大雅》云「篤公劉,于豳斯館」,是也。《周本紀》曰后稷子不窋末年,夏政衰,奔戎翟之閒。至公劉,修后稷之業,乃國於豳。徐廣云「新平漆縣東北有豳亭」,是也。按豳國城在今州理東北三十九里三水縣界,古豳城是也。自周東遷,其地屬秦。秦并天下,分三十六郡,屬內史。漢屬右扶風,今州理即漢右扶風之漆縣也。漆水在今縣西九里,西北流注於涇。今鳳翔府麟遊縣東南亦有一漆水,與此異也。後漢於此置新平郡。及姚萇之亂,百姓夷滅,此地郡縣,並無理所,至後魏又置郡焉。文帝大統十四年於今理置南豳州,廢帝除「南」字。隋大業二年省入寧州,義寧二年復為新平郡,武德元年復為豳州。開元十三年,以「豳」與「幽」字相涉,詔曰:「魚、魯變文,荊、并誤聽。欲求辨惑,必也正名,改為『邠』字。」天寶元年改為新平郡,乾元元年復為邠州。
州境:〈東西二百里。南北二百七十里。〉
八到:〈東南至上都三百里。東(北)[南]至東都一千一百六十里。東至坊州三百一十里。東至奉天縣一百三十里。北至寧州一百四十里。西北至涇州一百八十里。〉
貢、賦:〈開元貢:蓽豆,白蠟。賦:麻,布,米粟。〉
管縣四:新平,三水,永壽,宜祿。
新平縣,〈望。 郭下。〉本漢漆縣也,屬右扶風。建武八年,隗囂悉眾攻略陽。上幸漆,進止未定。會馬援夜至,上喜,問之,援聚米以為山谷,於上前指軍所從入。上笑曰:「虜在吾目中。」遂進兵。考諸記注,漢之漆縣,即今州理是也。姚萇之亂,郡縣不立,暨乎後魏,於今縣西南十里陳陽原上置白土縣,屬新平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移白土縣於今州城中,置豳州,四年改白土縣為新平縣。大業二年,省豳州入寧州,義寧二年復為新平郡。武德元年,以新平郡又為豳州,縣屬焉。
五龍原,在縣南三里,原側有五泉水,因名。
涇水,西北自宜祿縣界流入。
槀丘堡,在縣西十八里。東、西、南三面石坡峭峻高十丈,北面築城高二丈,武德二年置,貞觀七年廢。
苻堅墓,在縣東南二里。先有謠云「河水清復清,苻詔死新城。」堅聞惡之,語軍候云:「地名『新城』避之。」至是為姚萇殺於新平城,遂葬焉。
三水縣,〈緊。 西南至州六十里。〉本漢舊縣,有鐵官,屬安定郡,以縣界有羅川谷,三泉並流,故以為名。魏改三水縣為西川縣,亦屬安定。後魏於今縣理西二十八里重置三水縣,取漢舊名,屬新平。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邠州。皇朝因之。
石門山,在縣東五十里。峯巖相對,望之似門。
栒邑故城,在縣東二十五里,即漢栒邑縣,屬右扶風。古郇國也,《左傳》云:「畢、原、豐、郇,文之昭也。」
古豳城,在縣西三十里。公劉始都之處。
永壽縣,〈上。 西北至州九十里。〉武德二年分新平縣南界,於今理北三十里永壽原西置永壽縣,因原而名。貞觀二年移於州東南八十里,興元元年又移於順義店,即今理是也。本漢漆縣之南界也。
高泉山,亦曰甘泉,在縣北二十五里。
涇水,自新平縣界流入。
醴泉苑,在縣東北十里,并宮,並周所立,後廢。貞觀四年置醴泉監,兼置屯五所,隸司農寺。
宜祿縣,〈中。 東至州八十一里。〉本漢淺水縣地,屬上郡。後魏為東陰槃縣地,廢帝以縣南臨宜祿川,因改名,隸涇州。暨周、隋又為白土縣。貞觀二年,分新平縣又置宜祿縣,復魏舊名也。
淺水原,即今縣理所。初,金城人薛舉稱兵,攻破郡縣。武德元年,舉寇涇州,屯兵於安定縣之折墌城,太宗親征,相守六十餘日。會舉死,其子仁杲統其眾,并羌胡十餘萬,數來挑戰。上遣總管龐玉自此原南出賊之右,因高而陳,上率大兵自原北,出其不意,斬首萬餘級,賊大潰,仁杲懼而請降,俘其精兵萬餘人,男女五萬口。故城猶在今縣北五里。
陰槃城,在縣西北二十五里。
昭仁寺,在縣西十步淺水原。上王師討平仁杲詔於此置寺。碑,諫議大夫朱子奢之詞也。
長武城,在縣西五十里。隋開皇中築在涇河南岸,武德元年廢,大曆初,郭子儀置兵以備西戎。
寧州
编辑,〈彭原。 望。 開元戶三萬二百二十六。 鄉七十二。 元和戶一千一百七。 鄉。〉
墾田
《禹貢》雍州之域。古西戎地也,當夏之衰,公劉邑焉。周時為義渠戎國,其後戎翟攻太王,亶父避於岐山而作周。按今州理城,即公劉邑地也。後西伯伐犬戎,武王都鎬京,逐戎夷於涇、洛之北,以時入貢,命曰「荒狄」。周道衰,荒狄不至。後幽王為犬戎所殺,至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國來至。秦昭王殺義渠戎王,并其地,始皇分三十六郡,此為北地郡,即義渠舊地也。漢氏因之,後漢移北地郡居富平故城是也。後魏延興二年為三縣鎮,孝文帝太和十一年改置班州,十四年改為邠州,二十年改「邠」為「豳」,取古地名也。廢帝三年改豳州為寧州,以撫寧戎狄為名。後周改為北地郡,隋又為寧州,大業中又為郡。武德元年復為寧州,貞觀元年改為都督府,四年又廢府為州。
州境:〈東西二百十六里。南北五百十四里。〉
八到:〈東南至上都四百五十六里。東南至東都一千三百里。東至坊州三百二十里。西至涇州一百五十里。東北至延州三百九十里。北至慶州一百三十里。南至邠州一百四十里。〉
貢、賦:〈開元貢:龍鬚席。 賦:麻,布。〉
管縣六:安定,真寧,襄樂,彭原,定平,豐義。
安定縣,〈望。 郭下。〉本漢泥陽縣,在今縣理東南十五里泥陽故城是也。至後魏太武帝置定安縣,取定俗安人為義,在今縣理西北三里定安故關。自隋開皇三年移縣入廢趙興郡理,仍屬寧州,皇朝因之。
扶蘇墓,在縣西北十八里。始皇太子也,監蒙恬築長城。始皇崩,李斯矯詔賜死,葬於此。
真寧縣,〈緊。 西北至州七十里。〉本漢陽周縣地,屬上郡。《漢書》陳餘與章邯書曰:「蒙恬為秦將,北逐戎人,開榆中地數千里,竟斬陽周。」謂此縣也。後魏置泥陽、惠涉二護軍,孝文帝太和十一年復置陽周縣。隋開皇十八年改為羅川,因縣南羅水為名,屬寧州。皇朝因之,天寶元年改為真寧縣。
子午山,亦曰橋山,在縣東八十里,黃帝陵在山上,即羣臣葬衣冠之處。《史記》曰漢武帝北巡朔方,還祭黃帝冢於橋山,曰:「吾聞黃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對曰:「黃帝已上仙,羣臣葬其衣冠,故有冢。」
襄樂縣,〈緊。 西南至州六十里。〉本漢襄洛縣地,屬上郡。後魏孝文帝改「洛」為「樂」,屬襄樂郡。後周屬北地郡。隋開皇三年改屬寧州。皇明因之。
秦故道,在縣東八十里子午山。始皇三十年,向九原抵雲陽,即此道也。
彭原縣,〈緊。 南至州一百里。〉本漢彭陽縣地,在今縣理西南六十里臨涇縣界彭陽故城是也。暨於後漢,又為富平縣之地。後魏破赫連定後,於此復置富平縣,廢帝改為彭陽縣,屬西北地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寧州,八十年改為彭原縣,因彭池為名。原南北八十一里,東西六十里。
定平縣,〈上。 北至州七十里。〉自漢至晉並泥陽縣地,後魏至周並為定安縣地。隋大業十年,於此築城,置棗社驛。武德二年,於驛分定安縣置定平縣,其驛移出城北。
豐義縣,〈上。 東南至州八十里。〉本漢彭陽縣地,今縣理西四十里彭陽故城是也。後魏於縣理置雲州,周武帝保定二年廢州為防,隋文帝廢防名為豐義城。武德二年,分彭原縣置豐義縣,因舊城為名,屬彭州,貞觀元年州廢,縣屬寧州。
慶州
编辑,〈順化。 都督府。 開元戶一萬七千九百八十一。 鄉五十一。〉
墾田
《禹貢》雍州之域,古西戎地。《周本紀》曰夏氏政衰,后稷子不窋奔戎、翟之間,今州理東南三里有不窋故城是也。春秋及戰國時為義渠戎國,秦厲公伐義渠并之,虜其王。至始皇時屬北地郡。按今州理,即漢郁郅城也,《地理志》屬北地郡。後漢郡境為虜所侵,北地郡寄寓馮翊。後魏文帝大統十一年置朔州,周武帝保定元年廢朔州為周武防。隋文帝開皇三年改置合川鎮,十六年割寧州歸德縣置慶州,立嘉名也,義寧元年為弘化郡。天寶元年改為安化郡,至德元年改為順化郡,乾元元年復為慶州。
州境:〈東西二百五十二里。南北四百七十二里。〉
八到:〈東南至上都五百七十里。東南至東都一千四百三十里。東北至延州四百四十里。西北至靈州六百二十里。東至鄜州三百九十里。南至寧州一百二十七里。西至原州三百四十里。北至鹽州五百七十二里。〉
貢、賦:〈開元貢:牛蘇、麝香。 賦:胡布。〉
管縣十:順化,樂蟠,馬領,合水,華池,同川,洛原,延慶,方渠,懷安。
順化縣,〈中。 郭下。〉本漢郁郅縣。後漢迄晉,戎虜所侵,不立州縣。後魏及周,以為鎮防。隋開皇十六年,於今州城西南一里置合水縣,在馬領、白馬二水口,因以為名,屬慶州。大業二年,以慶州為弘化郡,合水屬焉。至武德六年改合水為合川縣,取隋合川鎮為名,貞觀元年改為弘化縣,天寶元年改為安化縣,至德元年改為順化縣。
不窋墓,在縣東二里。
樂蟠縣,〈中。 北至州三十二里。〉本漢略畔道地,今縣理北五里略畔故城是也。後漢及晉,為虜所侵逼,此地無復郡縣。後魏文帝於此置蔚州,周武帝置北地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彭陽、襄樂二縣屬寧州。義寧元年,分合水縣置樂蟠縣,屬弘化郡,取樂蟠城為名也。《百官表》云「縣有蠻夷曰道」,按略畔、樂蟠,皆指此城,方言訛舛,故不同耳。
馬領縣,〈中。 東南至州六十七里。〉本漢舊縣,屬北地郡。漢末為虜所侵,至後魏為朔州之地。隋大業元年,分合水縣於此置馬領縣,復漢縣之舊名也。十三年陷賊,縣廢。義寧二年,於今縣理北四十里百家堡置馬領縣,屬弘化郡,以縣西一里有馬領坂,因名。
秦長城,在縣西北一百二十六里,即蒙恬所築也。
合水縣,〈中。 西至州五十里。〉本漢略畔道之地,在今縣西南三十八里故城是也。自後漢至晉,此地皆無郡縣。至後魏為襄樂縣之地。武德六年,分合水縣置蟠交縣,以城臨大、小樂蟠二水交口,因以為名。天寶元年,改為合水縣。
華池縣,〈下。 西南至州一百五十里。〉本漢歸德縣地也。按漢歸德縣,今洛原縣是。隋仁壽二年,於今縣東北二里庫多汗故城置華池縣,因縣西華池水為名,屬慶州。皇朝因之。
子午山,舊名翟道山,在縣西四十五里。
同川縣,〈中下。 東至州八十里。〉本漢郁郅縣地,隋義寧三年,分寧州之彭原縣西南十五里三泉故城置三泉縣,屬弘化郡。武德元年,改為慶州,縣屬焉,仍改為同川,因同川城為名。
洛原縣,〈中下。 東南至州二百七十五里。〉本漢歸德縣地,屬北地郡。後漢更始二年,封岑彭為歸德侯,謂此地也。後漢迄晉,無復郡縣。後魏文帝大統元年,復置歸德縣。隋大業元年改為洛原縣,因洛水所出為名。皇朝因之。
洛水,原出白於山,一名女郎山,在縣北三十里。
延慶縣,〈中。 南至州四十里。〉本漢郁郅縣地,後魏於今縣理置朔州,隋開皇中改置合水縣。武德六年,移豐州戶住此,仍分合水縣置白馬縣,以西臨白馬川水為名。天寶元年,改名延慶縣。
方渠縣,〈中下。 東南至州一百八十里。〉古慶匡州倉在馬領川內。因渠為名,景龍元年置,取漢縣為名。縣西北馬領山諸谷水,東南流經縣所置方渠堡,因名之。
懷安縣,〈下。 南至州一百六十里。〉古居近党項藩落,開元十年,檢逃戶初置,故以「懷安」為名。
鄜州
编辑,〈洛交。 上。 開元戶三萬一百八十五。 鄉五十一。 元和戶七百五十。 鄉十二。 〉今為鄜坊觀察使理所。
管州四:鄜州,坊州,丹州,延州。縣二十三。都管戶四千三百四十七
墾田
《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時屬秦,至始皇時地屬上郡。漢為上郡雕陰縣地。按漢雕陰,在今洛交縣北三十里雕陰故城是也。暨晉陷於戎、羯,不置州郡。苻、姚置杏城鎮。後魏孝文帝廢鎮,改為東秦州,孝明帝改為北華州,廢帝改為鄜州,因秦文公夢黃蛇自天降屬於地,遂於鄜衍立鄜畤為名。隋大業初,復為上郡。武德元年復為鄜州,貞觀二年加為都督府,十六年罷府。州仍舊名立交城。
州境:〈東西二百七十六里。南北二百七十三里。〉
八到:〈東南至上都四百七十七里。東南至東都九百五十九里。東至丹州一百八十三里。南至坊州一百二十五里。西至慶州三百九十八里。北至延州一百五十里。〉
貢、賦:〈開元貢:龍鬚席。 賦:麻,布。 元和貢、賦同。〉
管縣五:洛交,洛川,三川,直羅,甘泉。
洛交縣,〈緊。〉本漢雕陰地,屬上郡。雕山在西南,故曰雕陰。魏省上郡,晉為戎狄所居。苻堅時為長城縣,後魏及周為三川縣。隋開皇十六年,分三川、洛川二縣置洛交縣,屬鄜州,洛水之交,故曰洛交。皇朝因之
洛水,在縣南一里。
秦長城,在縣東北三十里。
偽夏太后城,在縣西三十六里。赫連勃勃聞劉裕滅姚泓,命其子義真等守長安,大悅,自將兵入長安,留太后於此,築城以居。
洛川縣,〈上。 西北至州六十里。〉本漢鄜縣地,後秦姚萇於此置洛川縣,以縣界有洛川水為名。後魏置敷城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鄜州。
三川縣,〈中。 東北至州六十里。〉本漢翟道縣地,古三水郡,以華池水、黑源水及洛水三川同會,因名。苻堅時於長城原置長城縣,屬長城郡。後魏廢帝改為三川,屬中部郡。隋開皇三年屬鄜州。
直羅縣,〈中下。 東至州一百里。〉本漢雕陰縣地,後漢因之。魏省雕陰縣,晉時戎狄所居。後魏置三川郡。隋開皇三年,使戶部尚書崔仲方築城以居之,城枕羅原水,其川平直,故名直羅城。武德三年,分三川洛交於此置縣,因城為名。
大槃山,在縣西北一百一十里。
羅川水,在縣南二里。
甘泉縣,〈中下。 南至州七十五里。〉武德元年,分洛交縣於伏陸城置縣,取城為名。天寶元年,改為甘泉縣。本漢雕陰縣城,今在縣南四十里。
伏陸山在縣理東北。有阿伏斤谷,其水出又潛流伏川陸,故號伏陸,天寶元年改為甘川谷。
坊州
编辑,〈中部。 下。 開元戶一萬五千七百十五。 鄉四十四。 元和戶一千八百四十二。 鄉十二。〉
墾田
《禹貢》雍州之域,古之翟國。秦屬內史,漢為左馮翊翟道縣之地。魏、晉陷於夷狄,不置郡縣。劉、石、苻、姚時,於今州理西七里置杏城鎮,常以兵守之。後魏孝文帝改鎮為東秦州,孝明帝改為北華州,廢帝改為鄜州。元皇帝〈高帝之父。〉以周武帝時天和七年,放牧於今州界置馬坊,結構之處尚存。武德二年,高祖駕幸於此,聖情永感,因置坊州,取馬坊為名。
州境:〈東西三百八十九里。南北一百三十九里。〉
八到:〈東至上都三百五十里。東至東都九百里。東南至同州二百五十里。西南至邠州三百一十里。東北至丹州二百六十里。北至鄜州一百五十里。〉
貢、賦:〈開元貢:龍鬚席,枲,麻,弓弦麻。 元和貢同。〉
管縣四:中部,宜君,昇平,鄜城。
中部縣,〈上。〉本漢翟道縣地,屬左馮翊。魏、晉戎翟所居。後秦姚興於今縣南置中部縣,後魏文帝移入杏城,後周改為內郡,屬鄜州。武德二年置坊州,改為中部。
杏城,在縣西南五里。相傳云漢將韓胡伐杏木為柵,以抗北狄,因以為名。
宜君縣,〈上。 東北至州一百里。〉前秦苻堅於祋祤縣故城置宜君護軍,後魏太武帝改為宜君縣,文帝大統五年又移於今華原縣北。貞觀十七年廢縣,地入雍州。二十年置玉華宮,仍於宮所置宜君縣,屬雍州。永徽二年,與宮同廢。龍朔三年,坊州刺史竇師倫奏再置。
玉華宮,在縣北四里,貞觀二十年奉敕營造。其地本縣人秦小龍宅,太宗云:「小龍出,大龍入。」當時以為清涼勝於九成宮。永徽二年,有詔廢宮為寺,便以玉華為名。寺內有肅成殿,永徽中奉敕令玄奘法師於此院譯經,每言此寺即閻浮之兜率天也。
昇平縣,〈上。 東至州九十里。〉天寶十二年,刺史羅希奭奏割宜君縣西北三鄉置,去宜君縣三十五里。
鄜城縣,〈上。 東至州一百里。〉本漢鄜縣地,屬左馮翊,後漢省。後魏於今縣理置鄜城縣,屬鄜城郡,隋大業元年改屬坊州。
丹州
编辑,〈咸平。 上。 開元戶一萬二千四百二十二。 鄉三十五。 元和戶八百十六。 鄉十二。〉
墾田
《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時為白翟所居。〈《隋圖經》云:「義川本春秋時白翟地,今其俗云丹州白室,胡頭漢舌,其狀似胡,其言習中夏。白室即白翟語訛耳,近代號為步落稽胡,自言白翟後也。」〉秦置三十六郡,屬上郡。漢因之。魏文帝省上郡。其地晉時戎狄居之,苻、姚時為三堡鎮。後魏文帝大統三年,割鄜、延二州地置汾州,理三堡鎮。廢帝以河東汾州同名,改為丹州,因丹陽川為名,領義川、樂川縣。隋大業三年廢丹州,於義川縣置延平縣,十三年為胡賊劉步祿所據。義寧元年,於義川縣置丹陽郡。武德元年改為丹州,九年置都督府,貞觀元年罷府為州。永徽二年移於赤石川。
州境:〈東西一百九十九里。南北一百七十三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五百五十里。東南至東都九百二十里。東至同州三百五十里。西至鄜州一百八十里。南至坊州二百六十里。北至延州二百五十里。〉
貢、賦:〈開元貢:麝香,蠟燭,龍鬚席。 賦:麻,布。 元和貢同。〉
管縣四:義川,雲巖,汾川,咸寧。
義川縣,〈上。 郭下。〉本秦上郡之地,二漢因之。魏省上郡。其地至晉為戎狄所居。後魏文帝大統三年置義川縣,屬義川郡,因川為名。隋大業三年廢丹州,義川屬延州。義寧元年,於舊城復置丹陽郡,縣在城內,永徽二年移於今理。
雲巖縣,〈中。 東南至州七十三里。〉武德元年分義川縣置,在庫利川南,有雲巖山,因以為名。
庫利川,在縣郭南。昔有奴賊居此川內,稽胡呼奴為庫利,因以為名。
汾川縣,〈上。 西南至州七十里。〉本秦上郡地,二漢因之。魏省上郡。後魏孝文帝置安平縣,理薛川,屬樂川郡。文帝改安平為汾川。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丹州,大業二年屬延州,武德元年復屬丹州。
黃河,在縣東七里。河岸頓狹,狀似槽形,鄉人呼為「石槽」,蓋禹治水鑿石導河之處。石槽長一千步,闊三十步,懸水奔流,黿鼉魚鼈所不能游。
咸寧縣,〈中下。 西南至州四十五里。〉本秦上郡之地。後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於白水川置永寧縣,屬義川郡,在今縣東二十里永寧故縣是也。文帝改為太平縣,移於今所。隋開皇三年罷郡,屬丹州。十八年改太平縣為咸寧,以界內有咸寧鎮為名。
延州
编辑,〈延安。 望。 中都督府。 開元戶一萬六千三百四十五。 鄉六十。 元和戶九百三十八。 鄉十八。〉
墾田
《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時白翟所居。秦置三十六郡,屬上郡。在漢為上郡高奴縣之地,今州理即上郡高奴縣之城也。項羽三分秦地,以董翳為翟王,都高奴,即其地也。魏省上郡,至晉陷為戎狄,其後屬赫連勃勃。後魏滅赫連昌,以屬統萬鎮。孝文帝置金明郡,宣武帝置東夏州,廢帝改為延州,以界內延水為名,置總管,管丹、延、綏三州。隋開皇八年廢總管,但為延州,煬帝以為延安郡。隋氏喪亂,陷於賊寇。武德元年,百姓歸化,置總管府,開元二年為都督府,尋罷府為州。
州境:〈東西四百四十九里。南北三百五十一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六百七十四里。東南至東都一千一百里。東至隰州三百六十里。西至鄜州一百五十里。西南至慶州四百四十里。西北至夏州四百里。〉
貢、賦:〈開元貢:蜜蠟,麝香。 賦:麻,布。 元和貢、賦同。〉
管縣十:膚施,延長,臨真,金明,豐林,延川,敷政,延昌,延水,門山。
膚施縣,〈上。 郭下。〉本漢舊縣,屬上郡。趙武靈王滅中山,遷其王於膚施,《漢書》曰匈奴南侵至朝那、膚施,即其處也。魏、晉陷戎狄。隋煬帝大業二年,分豐林、金明二縣於此置膚施縣,復舊名也,屬延安郡。皇朝因之。
縣有五龍山、帝原水、黃帝祠。
清水,俗名去斤水,北自金明縣界流入。《地理志》謂之清水,其肥可然。鮮卑謂清水為去斤水。〈斤一作「筋」。〉
延長縣,〈中。 東至州一百三十里。〉本秦膚施縣地,後魏廢帝元年於丘頭原置廣安縣,隋仁壽元年以「廣」字犯皇太子名,改為延安,大業末廢。貞觀六年,又置移於府北去斤川,今縣是也。廣德二年改為延長。
臨真縣,〈中。西北至州一百四十里。〉本漢高奴縣地,後魏文成帝置臨真縣,屬偏城郡。周武帝天和元年,稽胡叛,攻破郡城,遂移於今理。隋開皇元年改為臨真縣,屬延安郡。皇朝因之。
金明縣,〈中。 東南至州四十八里。〉本漢高奴縣地,後魏太武帝於此置廣洛縣,屬金明郡。隋開皇四年屬延州,後仁壽元年,以太子名廣,改為金明縣,大業十三年省入膚施縣。武德六年,又分置金明縣。
豐林縣,〈中下。 西至州三十里。〉本漢高奴縣地,後魏孝文帝置廣武縣,屬偏城郡,在今理東四十里。周宣帝改為豐林,屬延州。皇朝因之。
琉璃山,在縣北十五里。
延川縣,〈中。 西南至州一百八十里。〉本秦臨河縣地,漢不改,後漢省。後魏分安人縣於此地置文安縣,隋文帝改為延川,取吐延川為名。皇朝因而不改。
吐延水,北自綏州綏德縣流入。
敷政縣,〈中下。 東北至州一百五十里。〉本漢高奴縣地,後魏太和初置因城(名)縣。隋開皇六年於其中置金城鎮,武德二年移縣就鎮,因改為金城縣。天寶元年改敷政。
延昌縣,〈中。 南至州一百七十六里。〉本漢高奴縣地,隋開皇三年於此置朔方鎮,十年,以北有朔方,鎮遂廢。貞觀九年置罷交鎮,十年又置罷交縣,屬延州,取城北罷交谷為名。天寶元年,改為延昌縣。
塞門鎮,在縣西北二十里。鎮本在夏州寧朔縣界,開元二年移就蘆子關南金鎮所安置。
蘆子關,屬夏州,北去鎮一十八里。
延水縣,〈中下。 西至州二百一十五里。〉本秦臨河縣之地。《史記》秦滅六國,使蒙恬北擊匈奴,悉收河內地,因河為塞,築四十四縣。城臨河,徙謫吏以戍之。漢因之,在今縣理北十五里臨河故城是也。後魏於其中置安人縣並安人鎮,屬東夏州。隋文帝廢鎮,置安人戍。武德二年,重置安人縣,屬延州。貞觀二十三年改為延水縣,取吐延水為名。
黃河,在縣東八里。
門山縣,〈中。 西至州二百五十里。〉本漢定陽縣地,周宣帝大象元年,分汾州、雲巖二縣,於今縣南六里置。北有山,形似門,因以為名。武德八年,於今縣北五里宋斯堡置,屬丹州,廣德二年割屬延州。
黃河,在縣東三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