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陔餘叢考
卷九
卷十 

《北史》與《北齊書》互異處

编辑

《北齊書·段韶傳》:芒山之戰,神武為西將賀拔勝所窘,韶一箭斃其前驅,追騎憚懾莫敢前,遂免,是韶所射乃勝之前驅也。《北史》則謂韶射斃勝馬,追騎不敢進,乃免。按《神武紀》,神武走。賀拔勝以十三騎來追,槊將及神武,韶橫射勝馬殪,遂免。《後周書·勝傳》亦謂勝追神武急,刃垂及之,會勝馬為流矢所中死,比副騎至,神武已遠去。則韶所射即勝馬矣。《清河王嶽傳》:嶽因帝責,憂悸不知所為,數日而斃,故時論以為賜鴆也。是尚未確指為賜鴆。而《北史》云:帝使高歸彥賜以鴆,嶽曰:「臣無罪。」歸彥曰:「飲之。」乃飲而薨。則賜鴆係實事矣。《金祚傳》:祚隨爾朱天光軍,天光來討神武,留祚督東秦州軍事。天光敗,乃降神武。是祚從天光,天光敗即降,只一次降也。《北史》謂祚為賀拔嶽使討仇池氐,平之,未還而嶽被害,無所歸,神武招之,遂降。後從孝武入關,宇文泰除祚晉州刺史,神武又遣尉景攻降之。是凡兩度來降,且非以天光敗而降也。《盧詢祖傳》:邢邵盛譽盧思道,以詢祖為不及。《北史》高歡父名樹,《北史》名樹生,《北齊書》薛循義,《北史》謂魏收盛譽盧思道,以詢祖為不及。此亦小異。又《北史》作薛修義。《北齊書》爾朱榮將有孫白鷂,《北史》作孫白雞。《北齊書》李義深父名紹宗,《北史》謂名紹字嗣宗。《北齊書·段韶傳》有梁將尹思令,《北史》作尹令思。

《北史》與《周書》繁簡各有失當處

编辑

《北史》於後周事大概全據《周書》。如韋孝寬、韋睿、楊檦、元定、楊薦、王慶等傳,悉仍《周書》原文,無所刪改。其增於《周書》者,《文帝紀》帝初至平涼時,齊神武使侯景來招,帝欲留景,景不屈,乃遣之,斛斯椿謂帝何不留景,帝悔,急追之,已不及一事。《王羆傳》增刺史崔亮舉羆為長史,朝廷不許。及梁人寇峽石,亮又舉之,果立功。又河橋敗後,各州郡莫有固志,多懷兩端,羆乃大開城門,任其去留,眾感其誠信,皆無異志。《馮景傳》增賀拔嶽使景於齊神武,神武與之盟,欲結嶽為兄弟。景還,以語嶽,嶽知神武之奸,遂不許。《尉遲迥傳》增其起嶽抗隋文,時州郡據地起兵應之者凡數十人,一一書之,以見同聲響應。《盧辯傳》增節閔帝使辯持節勞神武,神武已立中興主,欲令辯見之,辯不屈,乃止。《長孫紹遠〔原漏:「遠」字〕傳》增其與斐正議樂,以八為正全文。《斛斯徵傳》增其與鄭譯議樂不合所上表全文。《賀若敦傳》增其以負氣為宇文護逼死,臨歿語其子弼,謂「志欲平江南而不遂,汝當成吾志,吾以舌死,汝當慎之。」乃綽引錐刺弼舌以志戒。此皆《周書》所無而《北史》增之,較為詳備者也。然又有刪所不當刪者。《羅協傳》,《周書》紀其破楊辟邪之功甚詳。《賀拔嶽傳》,《周書》爾朱榮既害朝士於河陰,齊神武勸榮稱帝,嶽諫榮乃止,嶽又勸榮殺神武以謝天下。《獨孤信傳》,《周書》信為荊州刺史,至武陶,東魏遣田八能拒之,又遣張齊民出信後。信以兵少,若先破齊民,則東魏以為退走,益將增兵來追,乃先破八能,而齊民亦潰。《宇文貴傳》,《周書》貴少時助刺史源子雍守夏州,戰功甚著,又從子雍守鄴,力拒不敵,潛出乞師,備極危苦。《李賢傳》,《周書》万俟醜奴敗後,万俟道洛尚據原州。賢使醜奴黨阿寶,誑道洛出城,遂克原州。道洛又來圍城,城中有賊黨為內應,引道洛入城,賢力戰,道洛乃退走。《賀若敦傳》,《周書》有破蜀蠻下數十柵等功。《陸騰傳》,《周書》有破蜀賊藺休祖等功。《伊婁傳》,《周書》有破蜀賊王令公、鄧朏,及破郢賊王道肯等功。《劉雄傳》,《周書》齊人背約,斛律光來築通關城,周遣雄使於光,責其負約。雄又同齊王憲拔齊伏龍等五城,及以二十餘騎破吐谷渾七百騎等功。《北史》一概不書。又凡軍事,為別將有功,固當書,即不為別將而從征有功者,亦不容沒,乃厙狄昌、辛威、田宏、梁椿、梁台等傳,皆從征建績,而《北史》一概不書。則凡所謂功臣者,其功安在耶?又如寇洛本賀拔嶽偏將,及嶽為侯莫陳悅所害,眾共推洛統兵。洛自以非才,乃與趙貴等議迎周文主軍事。《北史》不書其迎奉周文之由。但云眾推洛為盟主,統嶽之眾,周文至,以洛為右都督。洛既為盟主矣,周文至,何以遽出其上,而以洛為都督耶?於謹從廣陽王破斛律野穀祿等,時群盜蜂起,謹請於廣陽,願馳往諭之。於是鐵勒酋長皆來附。是破野穀祿後別諭群賊也。《北史》刪群賊蜂起句,但云從廣陽王破斛律野穀祿等,謹請馳往諭之,則似再諭野穀祿矣。既破矣,何必再諭耶?此皆《北史》好簡之失也。

《北史》與《周書》互異處

编辑

《周書》破六韓拔陵之將有衛可孤,《北史》作衛可瑰。《周書》列傳有蔡攜,《北史》作蔡儁(按《北齊書》亦作蔡儁)。《周書》芒山之戰有太守慕容思慶,《北史》作慕容思度。《周書·宗室傳》內廣都公名真,《北史》名貢。《周書》叱羅協之子名金,《北史》名金剛。《周書》齊王憲之死年三十五,《北史》年四十。《周書》宣帝子衍封鄴王,《北史》封萊王。《周書》貪賢不載其何處人,《北史》謂金城枹罕人。《周書》李弼遼東襄平人,《北史》謂隴西成紀人。《周書》李弼長子輝,次子耀,《北史》謂耀居長,次子輝尚文帝女,故以為嗣。《周書》獨孤信第三子穆,封文成縣侯,《北史》謂必要侯。《周書·王謙傳》有隆州刺史阿史那瑰,《北史》作高阿那肱。按《北齊書》高阿那肱本齊嬖臣,入周從王謙起兵誅死,是同謙起兵之阿史那瑰即《北齊書》之高阿那肱也。又按《北史·阿那肱傳》末云:齊文宣時,有阿那瑰亡國之謠,故文宣屢擊蠕蠕主阿那瑰,而不知亡齊者乃阿那肱,其名雖作肱字,世人皆稱為瑰音云。則《周書》蓋以當時所呼為名也。《周書》田宏子名恭,《北史》名仁恭。《周書》賀若敦代人,《北史》謂河南洛陽人。

《南、北史》夾敘法

编辑

《南、北史》往往用來敘法,蓋以人各一傳則不勝其立,而事之可喜者又不忍割愛,故因端而旁及之。如《齊豫章王嶷傳》忽入荀丕一小傳。《虞玩之傳》忽入唐寓之反一事。《王僧虔傳》忽入陳天福豫作壽塚,塚成而遭刑,即葬焉;劉鎮之少年病篤,已辦凶器,後九十餘乃卒,方用之。《崔慧景傳》忽入東陽女子婁逞變服為丈夫,仕至議曹從事,事發,乃為婦人服以去。《曹景宗傳》忽入鍾山蔣帝神一事。《始興王憺傳》忽入穰城人年二百四十歲,上津人年一百十六歲等事。《北史·斛律光傳》因光死,命邢祖信籍其家,祖珽問得何物,祖信以宴射箭、撾僕棗木杖為對,珽大慚。人皆尤祖信,曰:「好宰相尚死,我何足惜。」此敘祖信正明光之無罪也。因帶敘祖信少時,父為李庶所卿,信亦詣庶曰「暫來見卿,還辭卿去」之一事。《李元忠傳》忽附其女名法行,自誓不嫁,出家為尼。弟宗侃與族人爭田,法行以己田償之,由是兩家感義,閑其田俱不取一事。此等事於本傳初無甚關涉,而牽連書之,可以見事繁文省之法,亦以見其好奇之過也。

《南、北史》復傳

编辑

《南、北史》復傳甚多,如蠻、貊諸國在南者則宜載之《南史》,間有與北朝通使之事,即附見於本傳中,而北史不必立傳。在北者則宜載之《北史》,間有與南朝通使之事,亦附見於本傳中,而《南史》不必立傳。乃林邑諸國既在《南史》矣,而《北史》又傳之;蠕蠕諸國既在《北史》矣,而《南史》又傳之;宕昌、高麗亦兩史各見,以及劉昶、薛安都、蕭寶寅、蕭綜、蕭大圜、蕭祗、蕭泰亦南北各立傳,殊屬繁復。若以其本南朝人奔北受官,則立傳於北,而傳中敘明其先在南朝世系功績可矣。如羊侃曾立功於魏,後歸梁,遂立傳於南,而《北史》不復有傳;裴叔業立功於齊,後降魏,遂立傳於北,而《南史》不復有傳,未嘗不繁簡得宜也。況《南史·崔慧景傳》末云:舊史《慧景傳》後有《裴叔業傳》,今以其事終於魏,故不復立傳於《南史》。延壽亦自以南、北並傳為戒,乃可以於劉昶等復出若此,不幾自亂其例耶?又羊侃歸梁後,立功甚著,自宜立傳在南;叔業則生平功績俱在蕭齊,後雖兵敗降魏,實未赴而卒,則於北朝本無事可紀,非侃之入梁立功可比,自應仍傳於南。而於傳末書明降魏未赴而卒之事,乃反不傳於南而傳於北,亦編次之未當也(據《南齊書·東昏紀》永元二年二月,裴叔業病死,兄子植以壽春降虜,是降魏者乃裴植,而叔業及身並未降魏也,乃反立傳於北,尤覺失當)。蕭摩訶立功於隋,又與漢王諒作亂,若循裴叔業之例,則應立傳於《北史》,乃又傳於南而不傳於北,可知《南、北史》體例亦不劃一。

《南、北史》自相牴牾處

编辑

《南史·張麗華傳》:麗華從陳後主入井,隋軍出之,晉王廣命斬於青溪。而《北史·高熲傳》:晉王欲納麗華,熲曰:「武王伐紂戮妲己,今平陳不宜娶此。」乃斬之。是《南史》以為晉王所殺,《北史》以為高熲所殺。其自相牴牾一也。《北史·徐之才傳》:之才與朝士出遊,遙望群犬競走,諸人試令目之,之才即曰:「為是宋鵲?為是韓盧?為逐李斯東走?為負帝女南徂?」則此語未本出之才也。及其自敘先世家傳,又謂李神儁於路見狗,溫子升戲曰:「為是宋鵲?為是韓盧?」神儁即應聲曰:「為逐丞相東走?為共帝女南徂?」則又以此言為子升、神儁二人之語矣。其自相牴牾二也。《北史·齊孝昭帝紀》;幼主時,帝為常山王,以楊愔等猜忌,斥居藩邸,乃執愔及燕子獻、可朱渾天和、宋欽道於尚書省中,入雲龍門,遇鄭子默,又執之,同斬於御府之內。至東閣門,成休寧嗬止之,不得入,高歸彥諭之,乃放仗。帝至昭陽殿,見幼主及太皇太后,奏愔等罪,求伏專擅之辜。時衛士皆披甲待詔,武衛娥永樂武力絕倫,又被文宣恩遇,撫刃思效。幼主吃訥,不知所言,乃納刀而泣。《楊愔傳》則云:常山王執愔等於尚書省,拳杖亂毆,各十人持之,又執鄭子默,於是擁愔等入雲龍門,至太皇太后及幼主前,具陳「愔等將為亂階,臣等為國事重,共執愔等,未敢刑戮,專輒之失,罪合萬死。」時領軍劉桃枝等叩刀仰視,幼主不睨之。太皇太后謂幼主:「何不安慰爾叔?」 幼主曰:「天子亦不敢也叔惜,豈敢惜此漢輩!任叔處分。」遂皆斬之。據本紀則常山王先斬愔等而後入奏也,據《愔傳》則擁入見後主後始被殺也。又本紀謂武衛娥永樂撫刃思效,《愔傳》謂鄰軍劉桃枝叩刀仰視,亦不劃一。其自相牴牾者三也。《齊神武紀》及《段韶傳》:賀拔勝追神武垂及,因馬倒而神武得脫之事,乃芒山之戰也。而《賀拔勝傳》又云:齊神武攻玉璧,勝從周文,見神武旗幟,乃持槊追神武,刃垂及之。則又以此為玉璧之戰矣。其自相牴牾者四也。沙苑之敗,《齊紀》謂神武以地阨少卻,西人鼓噪而進,齊軍遂大亂。而《周紀》則謂齊軍望見周軍少,竟萃於左軍,周文鳴鼓起,於謹等皆來合戰,遂敗。是神武方競前趨利而敗,非因地阨少卻而敗。其自相牴牾者五也。

《南、北史》亦有繁冗處

编辑

《南、北史》本李延壽承其父大師遺意,刊究南北各朝事跡,勒成此書。《新唐書》謂其有條理,刪落釀詞,過本書遠甚。今按其書,較各朝史實為簡淨,然亦有采摭新奇荒誕之事,增多於舊者。如敘宋武帝、齊高帝微時符瑞各數千字,梁武帝、陳武帝符瑞則又不總敘在前,而間段插敘於紀中,亦各數千字,此皆好奇之過也。史稱宋武微時多符瑞,及貴,史官審以所聞,皆拒而不答。延壽之識反不及此耶?又敘齊東昏荒縱之事,亦較《齊書》增多數千字。《沈約傳》敘約先世幾至三千餘字。《魏收傳》敘先世亦如之。《李謐傳》後亦敘其先世,累幅不盡,皆未免繁費。

《南、北史》多復句

编辑

《南、北史》雖善敘事,然句法重復處太多。如《何遠傳》:遠歸家,口不言榮辱,士類益以此多之。《任孝恭傳》:孝恭以才能尚人,於流輩中多有忽略,世以此少之。《何子平傳》:子平學行堅明,不求榮進,好退之士彌以此貴之。《戴顒傳》:顒不為矯介,眾論以此多之。《諸葛璩傳》:璩教弟子孳孳講誦不輟,時人益以此宗之。《劉苞傳》:苞與人交,面折其非,退稱其美,及卒,士友以此歎惜之。《王敬則傳》:敬則與王儉同日拜三公,王儉有「老子、韓非同傳」之戲,敬則聞而不恨,朝士以此多之。《江祏傳》:祏任寄雖重,而不忘財利,論者以此少之。《豫章王妃庾氏傳》:妃能烹飪,香淨適口,又不妒忌,上亦以此貴之。《蕭子雲傳》:子雲風神閑曠,而兄弟不睦,時論以此少之。《虞悰傳》:悰與人交,皆有始終,世以此稱之。《梁安成王秀傳》:秀於帝布衣昆季,而小心畏敬,帝益以此賢之,《楊公則傳》:公則雖在軍旅,手不釋卷,士大夫以此稱之。《夏侯夔傳》:夔性豪侈,然愛好人士,賓客常滿座,時亦以此稱之。《曹景宗傳》:張敬兒誅景宗,遣人收葬其屍,鄉里以此義之。《邵陵王綸傳》:綸輕財愛士,士亦以此歸之。《鄭紹叔傳》:紹叔矜躁,然能傾心接物,士亦以此歸之。《江革傳》:革旁無姬侍,家徒壁立,時以此高之。《王琳傳》:琳雖本圖不遂,齊人亦以此重之。《劉彥節傳》:彥節保護其弟遐,不肯證其毒母之事,眾以此稱之。又彥節既貴,士子非三署不得上方榻,時人以此少之。《彭城王義康傳》:義康聰識過人,一聞必記,人物以此益推服之。《徐羨之傳》:羨之工弈棋,觀戲常若未解,當世倍以此推之。《何敬容傳》:敬容出宅,竟無餘財,時亦以此稱之。《荀伯子傳》:凡所奏劾,莫不深相訶毀,或延及祖禰,世人以此非之。《庾仲容傳》:仲容好危言高論,士友以此少之。《江智深傳》:智深承孝武深眷,未嘗有喜色,論者以此多之。《沈攸之傳》:攸之平尋陽,約勒所部,不犯毫芥,諸將以此多之。《江湛傳》:湛在選職,頗刻核而公平無私,論者以此稱焉。此《南史》之復句也。《魏廣陽王建傳》:建愛敬人物,時人以此稱之。《谷渾傳》:渾不以富貴驕人,時人以此稱之。《唐和傳》:和決訟不加箠楚,獲實者甚多,世以是稱之。《裴駿傳》:駿子修居喪以孝聞,二弟一妹,撫養訓誨,甚有義方,時人以此稱焉。《宇文貴傳》:貴好施愛士,時人頗以此稱之。《裴伯茂傳》:伯茂與兄別居,殆同行路,世以此貶薄之。《楊素傳》:素貪財貨,議者以此鄙之。《宇文深傳》:深撫從弟神舉、神慶,義均同氣,世亦以此稱焉。《竇毅傳》:毅雖任兼出納,未嘗有矜惰之容,時人以此稱焉。《閻慶傳》:宇文護之母,慶姑也,護雖擅朝,而慶未嘗附,武帝以此重之。《韋孝寬傳》:孝寬事兄嫂甚瑾,親族有孤遺者,必加振恤,朝野以此稱焉。《韋敻傳》:帝賜以縑帛,惟取一匹,帝以此益重之。《梁椿傳》:椿好儉素,不營資產,時論以此稱焉。《唐永傳》:永性清廉,妻子不免饑寒,世以此稱之。《唐瑾傳》:謹振恤宗族,所留子孫者並磽確之地,朝野以此稱之。《張烈傳》:烈遇儉歲,為粥以飼饑人,鄉黨以此稱之。《顏之推傳》:好飲酒,多狂縱,時論以此少之。《李業興傳》:性躁隘,無儒者之風,時人以此惡之。《柳昂傳》:昂謙虛自處,未嘗驕物,時論以此重之。《豆盧寧傳》:寧未有子,養弟之子績為嗣,已而生子讚,或請以讚為嗣,寧曰:「兄弟之子,猶子也。」仍以績嗣,時人以此多之。《陸通傳》:通雖處機密,愈自恭謹,周文以此重之。《楊檦傳》:檦軍敗,遂就擄,以求苟免,時論以此鄙之。《趙肅傳》:肅廉慎自居,不營產業,時人以此稱之。《李彥傳》:彥好施愛士,時論以此稱之。《宋懍傳》:懍博學有才,口未嘗譽人,朋友以此少之。《辛術傳》:術得法書名畫,以遺貴要,物議此少之。《襄城景王傳》:襄城頗引文藝之士,當時以此稱之。《段孝言傳》:孝言招致名士,美景良辰,未嘗虛棄,時論復以此多之。《邢晏傳》:晏為其兄弟之子皆乞官,而己子未從宦,時人以此多之。此《北史》之復句也。雖卷帙繁多,自不能無重迭,然亦何至累百其詞,略無變換?觀《史記》、《漢書》隨筆成文,不拘一格,才分之相越,固不可道里計矣。

《南史》敘事失檢處

编辑

《南史》敘事亦多失檢處。如《江祏傳》既云明帝輔改,祏每說以君臣大義,是祏不欲明帝之篡矣。下又云明帝胛上有赤痣,是日月相,常秘而不宣,祏勸出以示人,是祏又助逆之首也。《庾域傳》既云域在巴西,魏軍圍之,域固守糧盡,將士皆齕草食土矣。下又云魏軍退,域上表賑貸,不待詔輒開倉。夫既有倉,則齕草食土時何以不濟饑軍?若謂無詔不敢開,則兵退後又何以不待詔而輒開也?《蕭摩訶傳》:賀若弼濟江,摩訶請於陳後主出兵逆戰,後主不許。及弼至,摩訶請乘其未列擊之,後主又不許。及將戰,後主謂曰:「公可為我一決。」摩訶曰:「從來行陣,為國為身,今日之事,兼為妻子。」是摩訶之矢志決戰可見矣。及下云後主通於摩訶之妻,故摩訶雖領勁兵八千,初無戰意。後摩訶被擒,又請於弼曰:「今為囚虜,命在斯須,願一見舊主,死無所恨。」弼許之,乃入見後主,俯伏流涕。由前而觀,摩訶請戰之意甚堅,何至臨陣中變?由後而觀,既以後主通其妻而無戰志,何又戀戀於後主而涕泣求見乎?蓋延壽好奇,凡有所聞事跡,皆欲臚列傳中,遂不覺拉雜如此也。《章昭達傳》既云昭達出征,廚傳飲食並同群下,士以此附之,是昭達能與士卒同甘苦矣。下又云昭達出征,每飲食必盛設女妓,音律姿容,皆極其妙,雖臨敵弗之廢也,豈妓樂佐食能盡供一軍耶?《陳書·武帝紀》:杜僧明等圍廣州,武帝率兵救廣州,賊眾大潰,僧明遂降。《南史》則云:賊眾大潰,僧明後有功業,遂降。其意不過帶敘一語,謂僧明降後能立功耳,乃云「僧明後有功業,遂降」,成何語耶?豈僧明預知後有功業而降耶?此皆敘事之失檢也。

《北史》敘事失檢處

编辑

《趙郡王元諶傳》既謂諶與爾朱榮爭莊帝遷洛事,榮怒曰:「何關君事?且河陰誅殺大臣,君亦應在其內。」諶曰:「天下事,天下論之,何至以河陰之役來恐人!元諶宗室近屬,位居常伯,生既無益,死亦何損!」是諶亦能執志抗暴者。乃傳末何以又云「諶無才識,時人忽之」耶?元遙討擒妖僧法慶,並其妻尼惠暉等斬之,傳首京師,後擒其黨李歸伯,戮於都市,《魏書》所載甚明。《北史》則云:斬法慶,傳首京師,戮於都市。則似法慶一人既斬首又戮都市矣。《魏書·安同傳》:同被誣,太宗釋之。世祖監國,以同為左輔。《北史》則但云:群臣請治同罪,世祖監國,以同為左輔,則遺卻太宗釋之,竟似世祖違群議擢用矣。《元嶷傳》:城人王奉伯等煽逆,嶷出走,懸門發,斷嶷腰而出。詔尉景討平之,嶷乃復任。腰既斷矣,尚能逃出復任耶?《毛修之傳》:修之從太武討和龍,宋故將朱修之亦從駕,謀欲為逆。以告修之,不聽,乃止。修之遂奔馮弘。修之以軍功遷特進。奔馮弘者,朱修之也;遷特進者,毛修人也。名同則應以姓別之,而《北史》概書修之,使觀者何以辨別耶?《陸俟傳》:太武征赫連昌,詔俟督軍備蠕蠕,與西平公安頡攻克虎牢。按蠕蠕在北,虎牢在南,何以備北而克南耶?《魏書》則備蠕蠕後,太武既還,俟又與頡南討。《北史》不析言之,遂致斯謬。《刁雍傳》,《魏書》謂劉裕微時為刁暢所撻,既得政,先誅刁氏。雍為暢故吏所匿,遂奔姚興。《北史》刪「所匿」二字,但云「雍為暢故吏遂奔姚興」,則似雍本暢之吏矣。且上既云先誅刁氏,是雍之逃,以誅刁氏而逃也,如《北史》所云,則似因為暢吏懼株累而逃矣。司馬消難尚齊神武女,後叛入魏,其妻亦隨行。《北史》本傳云:消難與公主不睦,公主嘗於文宣帝。是在齊時已不睦矣。下文又云:其妻神武女也,在鄴極加禮敬,入關便相棄薄。則又似睦於前而隙於後。《段韶傳》:太和谷之戰,《北齊書》謂周人以步軍上山逆戰,韶且引且卻,待其力疲,乃下馬擊之。是上山者周人也。《北史》則云:韶為左軍,蘭陵王為中軍,斛律光為右軍,上山逆戰,韶且引且卻。則上山者又是齊人矣。

《南、北史》自敘有失實處

编辑

李延壽作《北史》,自敘其家傳,載邢子才為李禮之墓誌云「食有奇味,相待乃飧。衣無常主,易之而出。趙郡李榮來吊,歎曰:此家風範,海內所稱,今始見之」云云。然《魏書·李衝傳》:李氏自初入魏,人位兼微,因衝寵遇,遂為當世盛門。而情禮淺薄,期功之服,殆無慘容,相視窘乏,不加拯濟,識者以此貶之。則延壽自敘又未可深信。或李氏素以家風著,而魏收誣蔑之耶?

《南史》編次失當處

编辑

始安王遙光之反也,劉諷、柳叔夜雖甘為之死,終屬助逆,乃列之《孝義傳》。董僧慧以晉安王子懋死非其罪,奮身殉難,而《孝義傳》反無之。吉翰為刺史,典簽欲活一囚,因翰八關齋日呈其事,以齋日不行刑也。翰明日謂典簽曰:「卿意欲活此囚,但此囚罪重,不容全貸,既欲加恩,卿便當代任其罪。」乃命左右收典簽殺之,特原此囚。夫囚果應死,不聽典簽可也,即典簽欲骫法出之,亦自有應得之罪,要不至於死。乃轉脫重囚而殺簽帥,實為輕重兩失。乃反以此事列翰於循吏之首,何其謬耶!

《隋志》應移《南、北史》之後

编辑

陳壽《三國志》、習鑿齒《漢晉春秋》皆無志,故沈約《宋書·志》並前代所闕者補之。《南·北史》亦但有紀、傳,無表、志,《隋書》諸志則兼載梁、陳、周、齊各朝制度。蓋唐初修梁、陳、周、齊、隋五代史時,若每史各繫以志,未免繁瑣,且各朝制度多屬相同,合修一書,益可見沿革之跡,故梁、陳、周、齊但作紀、傳,而志則總列之於《隋書》也。然即曰《隋書》,而紀、傳專記隋事,制度兼及四朝,名實殊不相稱。是《南、北史》之無志,既屬缺典,而《隋書》之兼志前代,又多贅詞。似應以《隋書》各志移於《南、北史》之後,以成完書。然則觀《南、北史》者,當參觀《隋志》也。

 卷八 ↑返回頂部 卷十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