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斯萬特·阿瑞尼斯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EmausBot留言 | 贡献2011年12月31日 (六) 14:14 (r2.6.4) (機器人 新增: eu:Svante Arrhenius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Template:Infobox Nobel 斯凡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1859年2月19日—1927年10月2日),瑞典化学家。提出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的阿伦尼乌斯理论,研究了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得出阿伦尼乌斯方程。由于在物理化学方面的杰出贡献,被授予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

生平与科学成就

阿伦尼乌斯出生于瑞典乌普萨拉附近的威克,从小就喜欢数学,8岁进入教会学校,充分表现出在数学和物理上的天赋。1876年从学校毕业,进入乌普萨拉大学。在大学中,阿伦尼乌斯对于当时的物理和化学教学不满。1881年他进入斯德哥尔摩的瑞典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主要方向是电解质的导电性。

在这一阶段,阿伦尼乌斯进行了大量实验和理论思考,于1884年向乌普萨拉大学提交了150页的博士毕业论文,其中基本提出了阿伦尼乌斯理论,很多概念至今仍在沿用,这些工作后来也为他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但当时负责评审的教授只给了他勉强通过的分数。阿伦尼乌斯将文章寄给了当时物理化学研究的领袖人物,如伦道夫·克劳修斯威廉·奥斯特瓦尔德雅格布斯·范特霍夫,得到很高评价。

随后阿伦尼乌斯得到了一笔旅行资金,使得他可以到奥斯特瓦尔德、玻尔兹曼以及范特霍夫研究组进行短期研究。通过与这些科学家的交流,阿伦尼乌斯开始对化学反应速率问题进行研究。他通过提出了活化能概念对化学反应常常需要吸热才能发生这一现象给出了解释,并给出了描述温度活化能反应速率常数关系的阿伦尼乌斯方程

1891年他回到瑞典,在皇家理工学院工作。1903年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1905年诺贝尔物理研究所建立,阿伦尼乌斯一直担任所长到1927年退休。这一阶段他主要从事天体物理研究。1927年因肠炎去世,葬于乌普萨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