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枪骑兵战略轰炸机
B-1"枪骑兵" B-1 "Lancer" | |
---|---|
飞行中的B-1B | |
类型 | 战略轰炸机 |
制造商 | 北美航空 |
首飞 | 1974年12月23日 |
起役日期 | 1986年10月1日 |
状态 |
62架在役[1] 24架后备 |
主要用户 | 美国空军 |
制造数量 |
B-1A: 4架 B-1B: 100架 |
单位成本 | $2.83亿美元(1998年) |
B-1“枪骑兵”(英语:B-1 Lancer),是美国空军在冷战末期开始使用的超音速可变后掠翼重型长程战略轰炸机,由北美航空(后与洛克威尔公司合并,又被波音并购)于1970年代研制,在1974年首次试飞,并于1985年服役。
发展沿革
[编辑]二战后,美国战略空军的战略轰炸机走高空高速技术路线。相继发展出10台发动机的B-36D,6台发动机的B-47,8台发动机的B-52同温层堡垒轰炸机,1960年服役B-58轰炸机最大飞行高度超过了15200米,最大飞行速度达到了1850千米/小时。XB-70“瓦尔基里”轰炸机最大飞行高度24400米,最大速度更高达3倍音速,但在1963年因国防部的指示不得不予放弃。B-70计画取消不久后,美国空军就开始检讨新战略战斗机的构想。新战略轰炸机不追求B-70那么高的速度,而是以音速左右的低空进攻为主。
由于B-52轰炸机的高空亚音速进袭方式,在面对新式的防空系统、飞弹及战机已难以生存,而新一代具匿踪性能的“先进技术轰炸机”(ATB)所需技术,在短期之内又无法开发出来。为了维持美国“战略铁三角”(陆基长程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式弹道导弹、长程战略轰炸机)的完整,美国决定研发新世代具低空渗透能力的长程战略轰炸机,来填补这一个空档。1961年美国空军启动了“亚音速轰炸机”(SLAB)计划。1965年启动了“先进有人驾驶战略飞机”(AMSA)计划。经过60年代F-111及B-70等2个失败的发展案后,1969年,美国空军发布了项目需求书,AMSA被正式命名为B-1“枪骑兵”。B-1A的主要作战方式为超音速高空突防,1970年6月4日,美国防务系统采办评审委员会最终决定,B-1项目进入全尺寸发展阶段,由洛克威尔公司生产5架飞行试验样机和1架静力试验样机。1974年10月26日,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帕尔姆德,机号74-0158的首架B-1原型机正式出厂,并于当年12月23日首飞。首飞历时78分钟。1977年,B-1A计画因为造价高昂,且穿透能力不如弹道飞弹,1977年6月30日,美国总统卡特在听取了国防部长布朗的建议之后,宣布取消B-1的生产计划。布朗认为,携带现代巡航导弹的作战飞机可以更有效地确保美国战略力量的有效性。然而,已经建造的四架原型机仍持续试飞至1981年4月。1978年10月5日,在15240 米高空,第二架B-1原型机达到了M2.22的最大飞行速度。
直到继任的美国总统雷根上台后,1981年10月2日,里根总统宣布,美国将制造100架低空高速突防的B-1B战略轰炸机,并在1986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B-1B总经费达到了205亿美元。于1983年3月进行B-1B原型机的试飞,1985年正式量产进入美国空军服役。最高在役的数量约为95架。
实战经历
[编辑]B-1B首次投入实战是在1998年12月的沙漠之狐行动,对伊拉克进行空中轰炸。[2]
1999年,6架B-1B投入北约各国对塞尔维亚所进行的联合轰炸任务,并在仅占总飞行架次2%的情形下,投掷了超过20%的弹药量总合。
在2001年阿富汗战争初期,8架B-1B也扮演十分重要的空中轰炸角色,投掷了包括约3,900枚JDAM在内的各型传统炸弹。而之后在第二次伊拉克战争中,亦有少量B-1B参与空袭任务。
2024年2月2日,2架B-1B轰炸伊拉克及叙利亚境内的伊朗部队阵地,共投掷125枚炸弹,以报复约旦美军基地受袭[3][4]。
设计特色
[编辑]机体最大的特色是采用可变后掠翼的形式,全开时翼展可达到41.78米,采用最大后掠角时是23.84米。可变后掠翼是用来调和各种矛盾要求的手段,如高速飞行、低受风负荷(Wind Gust)、长续航距离及优良的起降性能等。由于采可变后掠翼,B-1能从跑道长度较短的民用机场起飞作战;事先分散机群可避免因敌方先制攻击机场而全数遭到破坏。
B-1的机身是由平滑的曲面所包覆,和主翼没有明显界线。此外,曲面可分散雷达的电波,借此降低雷达反射截面积(RCS),使B-1更不易被雷达察觉。
飞行性能
[编辑]B-1在平坦的地面上可降低到60公尺的飞行高度,之所以能有如此超低空的飞行能力,归功于由前方监视雷达和自动操纵装置组合而成的地形追踪系统。它是从机首不断地探测飞行路径上的地形,使机体自动配合起伏升降,和地表维持一定高度的系统。飞行高度可定出60公尺、90公尺、120公尺、150公尺、225公尺、300公尺等六个阶段。
其驾驶舱下方的一对鳍形小翼亦为设计上的重要特征,这对小翼可以针对低空紊乱的阵风做出相对应的调整,减轻机身颠簸的程度,使机组员能在较舒适的状况下进行任务,并延长机身的寿命。
传统任务升级计画
[编辑]传统任务升级计画(Conventional Mission Upgrade Program, CMUP)旨在强化B-1B轰炸机在执行传统任务时的作战效益。借由软体和硬体的持续升级,B-1B轰炸机将逐阶段适应使用传统武器的现代战场。
- Block A:在CMUP计画开始前,所有的B-1B都属于此构型,具备特殊的堆叠式投弹架,每个投弹架可以携带并投掷28枚Mk82 500磅低阻力通用炸弹。
- Block B:提升APQ-164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的解析度,降低自卫电战系统的故障率与误判率。此项升级已于1995年完成。
- Block C:“强化能力”阶段,主要内容是修改弹舱以挂载最多30枚集束炸弹(Cluster Bomb Units, CBUs)。原来的B-1B弹舱挂架每个只能携带28枚Mk82 500磅低阻力通用炸弹,经过修改后可以携带10枚1,000磅集束炸弹。此项升级已于1997年8月完成。
- Block D:“近精确导引能力”,使B-1B轰炸机得以携带并投掷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oint Direct Attack Munition, JDAM),此外还包括电子反制系统升级、AN/ALE-50拖曳诱饵系统(Towed Decoy System, TDS)、抗干扰无线电等。[5]
- Block E:升级重点在于飞航电脑的性能提升。改良套件整合风偏修正弹药洒布器(Wind-Corrected Munitions Dispenser, WCMD)、AGM-154联合战区外武器(Joint Standoff Weapon, JSOW)和AGM-158联合空对地战区外飞弹(Joint Air-to-Surface Standoff Missile, JASSM)等弹药携带能力。升级计画已于2006年9月完成。[6]
- Block F:“自卫系统升级计画(Defensive Systems Upgrade Program, DSUP)”,将提供B-1B更佳的电子反制和干扰能力,预计将原有的AN/ALE-50拖曳诱饵系统更换为更先进的ALE-55光纤拖曳诱饵系统,但自2001年以来一连串的测试失败,使本计画在2002年被取消。[7]
- Block G:“距外武器使用能力”,强化AGM-154联合战区外武器(Joint Standoff Weapon, JSOW)和AGM-158联合空对地战区外飞弹(Joint Air-to-Surface Standoff Missile, JASSM)等距外武器的使用和投掷能力,此外,也将升级任务电脑、风偏修正弹药洒布器(Wind-Corrected Munitions Dispenser, WCMD)携带和投掷能力,及电子自卫系统的性能提升。[8]
- B-1R:以B-1B为基础进行性能提升,安装AN/APG-83雷达,发动机更新原先预定为F-22同款的F119,但F-22和F119因预算删减而停产,便改为F101的衍生型F110。现有的外部挂架将被改造,以允许携带多种常规武器,从而增加总装备量。并将挂架和航电升级至具备发射并引导AIM-120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或AIM-260联合先进战术导弹能力。
性能(B-1B)
[编辑]一般特征
[编辑]- 机组员:4名(指挥官、副驾驶、攻击系统操作员和防御系统操作员)
- 全长;146呎(44.5公尺)
- 翼展:
- 伸展时:137呎(41.8公尺)
- 后收时:79呎(24.1公尺)
- 全高:34呎(10.4公尺)
- 翼面积:1,950平方呎(181.2平方公尺)
- 空重:192,000磅(87,100公斤)
- 一般起飞重量:326,000磅(148,000公斤)
- 最大起飞重量:477,000磅(216,400公斤)
- 引擎:
- 4具F101-GE-102涡轮扇发动机,后燃推力136 kN
飞行表现
[编辑]- 极速:海平面0.95马赫(723.15英里每小时;1,163.79千米每小时),高空1.2马赫(913.4英里每小时;1,470.1千米每小时)
- 作战半径:2,993海浬(3,445哩,5,543公里)
- 最大航程:6,478海浬(7,456哩,11,998公里)
- 飞行升限:60,000呎(18,000公尺)
- 翼负荷:167磅/平方呎(816公斤/平方公尺)
- 推力重量比:0.37
武装
[编辑]- 挂载点:6个外挂硬点,可携挂59,000磅(27,000公斤);3个内置弹舱,可携挂75,000磅(34,000公斤)
- 炸弹:
- 84枚Mk 82 500磅低阻力通用炸弹[9]
- 84枚Mk 62快速打击(Quickstrike)水雷[10]
- 8枚Mk 65空投水雷
- 30枚CBU-87/89/97集束炸弹[11]
- 30枚CBU-103/104/105风偏修正弹药洒布器(Wind Corrected Munitions Dispenser,WCMD)
- 24枚GBU-31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oint Direct Attack Munition,JDAM)
- 17枚GBU-38联合直接攻击弹药[12]
- 24枚Mk 84 2,000磅低阻力通用炸弹
- 96枚(使用一组4枚的挂架)或144枚(使用一组6枚的挂架)GBU-39小直径炸弹(Small Diameter Bomb,SDB)
- 16枚B-61自由落体式核弹[13]
- B83核弹
- GBU-28
- 飞弹:
- 24枚AGM-158联合空对地距外飞弹(Joint Air-to-Surface Standoff Missile,JASSM)
- 12枚AGM-154联合战区外武器(Joint Standoff Weapon,JSOW)
- AGM-69A空对地导弹现已退出战斗序列
- AGM-158C远程反舰飞弹
- AGM-86B空射巡航导弹 射程达2500千米
- AGM-183A远程巡弋导弹
流行文化中的B-1
[编辑]- 《变形金刚:复仇之战》(Transformers: Revenge of the Fallen):2009年美国动作电影。在影片后半段曾出现B-1以低空飞掠战场,并用JDAM轰炸躲藏在埃及废墟中的狂派机器人之剧情。
- 《戰地4》(Battlefield 4):在2013年时推出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战地风云4的资料片“中国崛起”(China Rising)中,B-1以美国空军轰炸机之姿出现,使用武器为联合直接攻击弹药(预设)和AGM-158巡航导弹(解锁后)。
外部链接
[编辑]参见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Mehuron, Tamar A., Assoc. Editor. Equipment - 2007 USAF Almanac. AIR FORCE MAGAZINE, Journal of the Air Force Association (Air Force Associatio). May 2007, 90 (5): p.62. ISSN: 0730-678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09).
- ^ 存档副本. [2012-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9).
- ^ Schmitt, Eric; Cooper, Helen. Here's the latest on the U.S. strikes. The New York Times. 2024-02-04 [2024-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5).
- ^ B-1 bombers were used in US airstrikes in Iraq and Syria, official says. CNN. 2024-02-04 [2024-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3).
- ^ Boeing Block D Upgrades. [2007-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03).
- ^ Boeing 2006 Block E Upgrades. [2007-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1).
- ^ Block F Upgrades (PDF). [2007-09-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9-26).
- ^ 存档副本. [2007-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15).
- ^ As per B-1B Weapons Loading Checklist T.O. 1B-1B-33-2-1CL-7
- ^ Bad to the B-ON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ir Force Magazine, March 2007, p.63
- ^ As per B-1B Weapons Loading Checklist T.O. 1B-1B-33-2-1CL-13
- ^ As per B-1B Weapons Loading Checklist T.O. 1B-1B-33-2-1CL-12 Section 3.4 (Only 6 ea in forward and intermediate bays and 5 ea in the aft bay)
- ^ 1995 Annual Defense Report: Strategic Nuclear Forces. [2007-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