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移除有違文明之部分留言 屁股決定腦袋:到目前為止唯一在此留言的IP讀者的抱怨:​ // Edit via Wikiplus
标签Wikiplus
第779行: 第779行:




=== 屁股决定脑袋:到目前为止唯一在此留言的IP读者的抱怨 ===
=== {{redacted|[[WP:CIV]]}}:到目前为止唯一在此留言的IP读者的抱怨 ===
在这几个月时间内,我是在这里唯一留言的IP用户(在这期间变换了无数次IP),对话从一开始大部分注册编者缺乏对新皮肤的认知渐渐地转向了解决问题推动新皮肤部署的状态。我在这期间也多次发表个人浅见,并且协助翻译这个讨论中多个内容。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几个月的讨论,我没有看到第二个IP用户,第二个维基百科的'''读者'''来这里发表自己的意见。如今部署新皮肤的提案已经得到了大部分在此讨论的注册编者的认同,但是却没有一个编者试图扩大讨论范围到维基百科最主要的用户群体 —— 读者。我对在座的各位用“[[本位主義_(組織理論)|屁股决定脑袋]]”的决策方式感到遗憾,不好意思侮辱了大家({{block|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针对你们所有人}})。
在这几个月时间内,我是在这里唯一留言的IP用户(在这期间变换了无数次IP),对话从一开始大部分注册编者缺乏对新皮肤的认知渐渐地转向了解决问题推动新皮肤部署的状态。我在这期间也多次发表个人浅见,并且协助翻译这个讨论中多个内容。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几个月的讨论,我没有看到第二个IP用户,第二个维基百科的'''读者'''来这里发表自己的意见。如今部署新皮肤的提案已经得到了大部分在此讨论的注册编者的认同,但是却没有一个编者试图扩大讨论范围到维基百科最主要的用户群体 —— 读者。我对在座的各位用“[[本位主義_(組織理論)]]”的决策方式感到遗憾,不好意思侮辱了大家({{block|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针对你们所有人}})。


: 在此'''我唯一请求'''的是:扩大讨论范围至维基百科最主要受众 —— 读者。
: 在此'''我唯一请求'''的是:扩大讨论范围至维基百科最主要受众 —— 读者。
第788行: 第788行:
在此之后,如果那些没有选择权的读者多数同意做出此项更改,那么我们可以继续讨论部署具体期限。如果多数读者不同意,那么编者必须和读者之间做出妥协。在我看来更改皮肤必须基于共识,'''且此项更改最直接影响到的是那些没有账号的读者''',因为他们没有切换皮肤的选择权,缺乏他们的意见建立的共识能否称为共识?
在此之后,如果那些没有选择权的读者多数同意做出此项更改,那么我们可以继续讨论部署具体期限。如果多数读者不同意,那么编者必须和读者之间做出妥协。在我看来更改皮肤必须基于共识,'''且此项更改最直接影响到的是那些没有账号的读者''',因为他们没有切换皮肤的选择权,缺乏他们的意见建立的共识能否称为共识?


最后,虽然注册用户{{ping|Z7504}}在上方也极力反对推动此项更改,查看Z7504阁下的以往言论后,本人需要和Z7504划清界限,因为在我看来Z7504存在某种精神问题,一天到晚叫嚣“独裁社群”,失去了理性思考的能力,很抱歉直言不讳地讲,但是Z7504阁下也是在这里决定脑袋的屁股之一,阁下的抱怨无法代表读者的关切,更没有从读者视角出发。
最后,虽然注册用户{{ping|Z7504}}在上方也极力反对推动此项更改,查看Z7504阁下的以往言论后,本人需要和Z7504划清界限,因为在我看来Z7504存在某种精神问题,一天到晚叫嚣“独裁社群”,失去了理性思考的能力,很抱歉直言不讳地讲,但是Z7504阁下也是在这里{{redacted|[[WP:CIV]]}},阁下的抱怨无法代表读者的关切,更没有从读者视角出发。


希望我的提议可以被考虑,希望这次更改皮肤经过了充分的讨论,不仅是编者之间,更是读者+编者+维基媒体基金会,谢谢![[Special:用户贡献/71.246.22.59|71.246.22.59]]([[User talk:71.246.22.59|留言]]) 2023年6月20日 (二) 16:15 (UTC)
希望我的提议可以被考虑,希望这次更改皮肤经过了充分的讨论,不仅是编者之间,更是读者+编者+维基媒体基金会,谢谢![[Special:用户贡献/71.246.22.59|71.246.22.59]]([[User talk:71.246.22.59|留言]]) 2023年6月20日 (二) 16:15 (UTC)

2023年6月20日 (二) 16:47的版本

本页讨论與維基百科有關的话题,但不包括新闻方针技术求助條目繁简处理

  • 如果您需要就具体条目应当如何编辑才符合中立性原則寻求社区共识,请前往條目探討留言。
  • 請在主題欄简明扼要地寫出問題主旨不要使用如「新問題」等無意義的文字。
  • 請勿公開姓名、地理位置、電話、Email地址等联系資料。我們通常只在此頁回應,並不利用Email或電話等私下回應。
  • 無關維基百科專案的問題,請往知識問答相關頁面询問。


請注重礼仪、遵守方針與指引,一般問題請至互助客棧其他區知识问答提出,留言后请务必签名(点击 )。


發表前請先搜索存档,參考舊討論中的内容可節省您的時間。
公告欄
# 💭 話題 💬 👥 🙋 最新發言 🕒 (UTC+8)
1 引進CampaignEvents擴充功能 40 9 ZhaoFJx 2024-11-14 10:32
2 為管理人員任免制度檢討等事 139 33 Ericliu1912 2024-10-27 05:43
3 Internet Archive已暫停多日 21 11 雪雨73 2024-11-06 13:00
4 在本地啟用安全投票及electionadmin权限 42 11 Ericliu1912 2024-11-11 00:29
5 关于仲裁委员会职权的疑问 87 18 Ericliu1912 2024-11-09 01:15
6 仲裁委员会候选人在站外个人群组拉票一事 1 1 Ericliu1912 2024-11-09 01:06
7 仲裁委员会退选程序 1 1 Ericliu1912 2024-11-09 01:06
8 Luce與全景自由 6 5 ZhaoFJx 2024-11-10 00:07
9 关于2024年11月仲裁委员会选举效力的问题 21 8 Ericliu1912 2024-11-11 00:31
10 大洋洲月 7 4 宝山30路 2024-11-09 18:19
11 監督員在ac群的發言,是否視同提前公布結果? 10 4 Ericliu1912 2024-11-08 09:13
12 新条目候选中的属于xxx类为什么要写英语 8 6 Ericliu1912 2024-11-11 00:32
13 这张图片能移到Commons吗? 2 2 Hamish 2024-11-11 15:18
14 關於管理員候選人問答 11 5 RiceKing 2024-11-14 11:01
15 舊DYK問題 6 5 Uranus1781 2024-11-14 14:59
16 您的翻译总共有1%的未经修改的文字。 2 2 Diskdance 2024-11-13 23:38
17 管理操作覆核請求:不认为Ericliu1912在8月28日的双向互动禁制处理符合方针指引等社群共识 21 9 自由雨日 2024-11-15 12:19
18 WMF考虑向印度法院披露编辑身份信息,英维正在讨论关站抗议 4 4 Fire-and-Ice 2024-11-15 12:01
發言更新圖例
  • 最近一小時內
  • 最近一日內
  • 一週內
  • 一個月內
  • 逾一個月
特殊狀態
已移動至其他頁面
或完成討論之議題
手動設定
當列表出現異常時,
請先檢查設定是否有誤

正在廣泛徵求意見的議題

以下討論需要社群廣泛關注:重新整理

Template talk:Duck § 更正默認提示文字?

@Cookai1205Yoyolin0409參見 WP:DUCK。確有理由更改、去除「一望而知」字樣。冀達成共識。— 𝕏ℂ𝕠𝕞𝕙𝕘𝕙𝕒𝕝𝕝 talk 2024年9月24日 (二) 02:18 (UTC)

强烈建议使用WP:RELIST流程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目前存废积压严重,积压的讨论中,约有一半最终都因缺乏讨论而无共识关闭。因此强烈建议采用{{relist}}方式,一方面促进讨论,一方面解决积压问题。鉴于我们与英文版的不同之处,我建议:

  1. 采用{{relist}}制度,存废討論已超過五週的提案,如果仍然缺乏共识,可以重新提交到最新一天的存废讨论页面继续讨论(与现有流程接轨)
  2. 同一个讨论最多可以重新提交三次,若三次后仍无共识,则以无共识结案(事不过三)
  3. 每次重新提交时,在原讨论处关闭讨论并说明已重新提交讨论到新的页面,若有讨论内容,则将所有讨论内容移动到新的讨论处。在新讨论的最下方挂上{{relist}}模板
  4. 希望能够得到WP:TW的支持

此外,鉴于存废积压当中另有相当一部分讨论是已有共识,但不好处理的,例如合并、迁移到其他计划、分类页面需要清空分类才能删除、模板需要清除嵌入才好删除等,建议使用{{follow-up}}进行标记,处理完成后就可以结案。这个也希望能够得到WP:TW的支持 --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1月4日 (三) 08:12 (UTC)[回复]

{{follow-up}}的问题,我已经写了一个User:Shizhao/follow-up.js,勉强能用--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1月4日 (三) 14:04 (UTC)[回复]
想問一下如果重新列出討論,那原先討論的結果是什麼?在條目討論頁該怎麼表述?——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1月4日 (三) 15:24 (UTC)[回复]
没有结果。使用relist的是没有关闭,但长期无共识的讨论,将其重新列出以获得社群的更多关注。已经关闭的讨论无法relist。--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1月5日 (四) 01:35 (UTC)[回复]
我不理解。按照Shizhao的描述,重新列出討論實際上相當於結束舊討論。——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1月5日 (四) 08:13 (UTC)[回复]
原先的讨论并未结束,只是换到一个新地方继续讨论--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1月6日 (五) 02:37 (UTC)[回复]
会有这种错觉,可能是因为我们不是一个条目存废讨论开一个页面的方式造成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1月6日 (五) 02:38 (UTC)[回复]
技术上能做到吗?英维是一个条目存废讨论开一个页面,并把每个独立的条目存废页面嵌入到各天的讨论页面中;中维这边是每个条目的存废讨论直接在当天的页面开章节讨论。在中维如果用relist,把原先的讨论从原来的天数移动到最新的天数,可能导致反复移动而造成编辑历史不完整。我认为在此之前,我们似乎需要先把存废讨论改为每个条目开启独立的讨论页面。--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1月5日 (四) 01:32 (UTC)[回复]
@BlackShadowG技術上是可以做到,不必移動任何討論,例如只要使用語法{{#lsth: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23/01/11|[[:1910年逝世人物列表]]}}
本討論已經结束,以上页面已保留。请不要对这个存档做任何编辑。

(±)合併1910年。沒有必要再獨立出一個頁面來敘述

提交的維基人及時間:LarryChou0129留言2023年1月11日 (三) 02:45 (UTC)[回复]

(○)保留:那其他年份逝世人物的條目也要合併到相對應的年份條目?下同。Sammypan留言2023年1月12日 (四) 11:02 (UTC)[回复]


保留。--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2月8日 (三) 02:15 (UTC)[回复]
或語法{{Include|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23/01/11#[[:美食王國]]}}

美食王國

本討論已經结束,以上页面已刪除。请不要对这个存档做任何编辑。

(×)删除理據:來源跟條目內文對不上。 來源根本看不到「美食王國」這個詞是翁佳音跟曹明宗所提出的根據。而且美食王國一詞是否只會用在臺灣上面也有爭議。

提交的維基人及時間:祥龍留言2023年1月11日 (三) 03:36 (UTC)[回复]
(~)補充:關於條目內的英文「Kingdom of Taiwanese Food」,我試著用Google搜尋,結果只找到這個條目頁面,懷疑有原創研究的嫌疑。--祥龍留言2023年1月11日 (三) 03:43 (UTC)[回复]
(×)删除:原創研究。--冥王歐西里斯留言2023年1月11日 (三) 03:50 (UTC)[回复]

删除。--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1月18日 (三) 01:35 (UTC)[回复]
都能有類似效果。後者按下編輯紐還會直接跳轉到該天的存廢頁。-- 宇帆-雪菲蛋糕🎂娜娜奇🐰鮮果茶☕在維基百尋求休閒是否搞錯了什麼☎️·☘️2023年1月11日 (三) 03:55 (UTC)[回复]
重新提交能起到什麼作用呢,不是很理解。follow-up這個模板倒是支持,但建議必定要填寫共識是什麼。--Ghren🐦🕘 2023年1月5日 (四) 01:37 (UTC)[回复]
  • @Ghren:因为越新的存废讨论更容易获得关注,重新提交预期可以进一步继续讨论达成共识以结案,而减少无共识结案的问题,同时减少积压问题。
  • @BlackShadowG 一个条目存废讨论开一个页面当然是最好,但是工作量比较大,相关的工具都要跟着变才行(当然,不理会那些辅助工具直接改变也不是不行,只是可能会初期的时候提交和处理会不太方便)。如果不改变成一个条目存废讨论开一个页面的方式,的确存在编辑历史不完整的问题(还存在许多其他不方便的问题)。这样的话我有两个方案,一个是在目前的存废流程下先尽快启用relist(积压太严重了),单独页面问题之后再说;二是先启用单独页面,再启用relist,不会造成编辑历史不完整
--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1月5日 (四) 02:27 (UTC)[回复]
我的观点是,为了优先解决积压问题,我可以暂时忍受编辑历史不完整的问题--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1月5日 (四) 02:41 (UTC)[回复]
我也支持先尽快启用relist处理大量积压,不过要长期实行的话,启用单独页面的措施也需要尽快提上日程。--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1月5日 (四) 03:41 (UTC)[回复]
一般長期沒有討論的案件,單純的關注度不足佔大多數,要證明沒有關注度很難,要證明有關注度很簡單,所以沒有關注度的話,其實一般都不會有留言,畢竟「我認為這個條目沒有關注度」並不代表「這個條目真的沒有關注度」。而且一般要合併的條目都是管理員掛上{{Merge}}模板,之後待人處理。然後那些已經吵了很久的討論,不停{{relist}}也不會有結果。--Ghren🐦🕚 2023年1月5日 (四) 03:04 (UTC)[回复]
relist主要并不是为了处理那些吵了很久的討論,吵了很久都没共识基本上就是无共识结案。relist主要是为了让没人关注的讨论更容易获得关注,沒有關注度的条目也是需要共识结案的,relist的目的正是增加进一步讨论达成共识的可能性。--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1月5日 (四) 03:48 (UTC)[回复]
依過去的習慣,沈默那就是弱共識,這些頁面一樣可以刪除。如果認為這不妥的話,更應該引入的其實是en:Wikipedia:Proposed deletion的方式,沒人討論就當是PROD掉就好啊。掛上Relist之後有多少效果呢,近這幾天也有很多案件沒有人討論不是嘛,為什麼會認為新案件沒有人討論,將舊案翻抄會有人討論呢?--Ghren🐦🕓 2023年1月5日 (四) 08:59 (UTC)[回复]
enwiki施行relist已经10几年了,看起来行之有效值得借鉴,也能解决中文版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那何乐而不为呢?--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1月6日 (五) 02:36 (UTC)[回复]
此外还有一点,就是变相延长了共识难以达成情况下的讨论时间,如果按照我上面的建议流程,最长可以有15周时间讨论且有最多3次机会出现在用户关注最多的当天存废讨论页面上。
另外关于弱共识,的确以前我没人讨论可能也就删了,但是这对管理员的知识广度和认知能力的要求太高了,很容易删错页面;而且有些没人讨论的可能管理员还需要查证一番才能做出判断,非常花时间,也容易造成独断专行问题(毕竟无人讨论自己调研决定去留,容易失误,知识的宇宙太广袤了,不是一个人的人力所能及)。弱共识在处理存废讨论上,我认为除非是非常明显的提删理由,否则最好还是再稍微强一点比较好,方便管理员可以直接根据讨论来判断去留,而不用自己去调查研究一番,管理员也不是一天有25小时的怪物--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1月6日 (五) 02:57 (UTC)[回复]
個人同意這點。——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1月8日 (日) 21:15 (UTC)[回复]
討論延長根本無助生成共識啊。一般來說,刪除討論有實際討論的一般都只是頭幾天,過幾天之後就不會有討論了。中維參與存廢討論的人本身就不多。一般留下來的案件都是些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案件,又或者在關注度邊緣的案件。要證明沒有關注度畢竟很難;要證明有關注度畢竟很簡單。就像是這些案件,條目內沒有關注度來源,那就刪掉啊。一般的維基人根本很難查證這些條目有沒有當地的紙本來源,就算有線上來源,根本就看不懂。反而證明這些條目有關注度很簡單啊,只需要將參考文獻寫上去就行了。要證明沒有黑天鵝很難,但是要證明有黑天鵝很簡單啊,所以舉證本來就應該在保留方啊。除非有很多人熟悉這個主題,又或者有比較專業的編者,否則根本上很難證明完全沒有關注度。在這樣的情況,我覺得直接刪掉沒有什麼大問題。
英維可以將Relist制度行之有效的原因主要是英維的人數比較多,學術平較高、對方針指引的熟悉度也夠。中維沒有這個底子。討論法語譯名的時候,就只有兩個長篇大論幾萬個KB;討論四字神名的時候,一個歷史學、宗教學或神學的人都沒來,由9月底到1月,一個實際意見都沒。這是我的印象。然後其實當日的存廢討論閱讀量也不是很高,也就百來次左右。--Ghren🐦🕕 2023年1月10日 (二) 10:51 (UTC)[回复]
條目內沒有關注度來源不能成为删除的理由啊--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1月10日 (二) 12:10 (UTC)[回复]
是啊。但是這是沒有冲突的啊。證明沒有關注度畢竟很難,證明有關注度很簡單啊。--Ghren🐦🕚 2023年1月11日 (三) 03:44 (UTC)[回复]
英文版w:WP:RFD是每天一个页面,但是也有relist过程。--GZWDer留言2023年1月6日 (五) 04:50 (UTC)[回复]
這邊提一個建議:提刪的時候把所有編輯過該頁面的已註冊使用者在提刪頁面或是討論頁全部ping一遍。--122.100.88.32留言2023年1月6日 (五) 15:12 (UTC)[回复]
不妥,会造成骚扰,也许是潜在拉票(编辑者没有提出存废)。较合理方案是用户主动订阅此类通知,机器人通知曾在条目进行足量扩充(较难判断)或一段时间内有过编辑的用户。热衷关注存废的用户,通常已监视页面或存废讨论。--YFdyh000留言2023年1月6日 (五) 16:42 (UTC)[回复]
@YFdyh000 我認為不構成騷擾,編輯過該條目的,顯然對該條目有興趣,興趣至少比只看條目不編輯的使用者高一點。 -- Shyangs留言2023年1月9日 (一) 08:34 (UTC)[回复]
将条目加入关注列表的用户可以考虑,另外如果允许 ping,还得允许不接受 ping。--Kethyga留言2023年1月10日 (二) 10:59 (UTC)[回复]
离题了。此外即使是目前,提删者也可以自行手动查看编辑历史,向条目的主要编者发通知。没有必要做强制的规定。--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1月8日 (日) 12:42 (UTC)[回复]
已经写了一个relist脚本在测试wiki上[1],虽然有一些毛病,倒也堪堪能用。--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1月12日 (四) 07:42 (UTC)[回复]
WP:RELIST做了一下修订,期望能够把这部分提升为指引:
::::存廢討論的目的是尋找應否刪除一篇條目的[[WP:CON|共識]]。

::::但是,如果在最初的七天結束時,討論只有少數參與者(包括提刪人),並且/或者缺乏基於方針的論點,則可能適合重啟討論,以徵求進一步的討論,確定共識。重啟的討論可能會在確定共識之後結束,而不必再等待七天。 ::::雖然如此,重啟討論不應該取代“未達成共識”的結論。如果關閉人認為已有實質性的討論,已有不同基於方針的意見被表達出來,但沒有達成共識,那麼可能會作無共識保留。 ::::我們不建議多次重啟討論以期獲得充分的參與。一般來說,討論不應重啟超過兩次。用戶在第三次(或更多)重啟辯論,或者在已經有大量用戶參與而仍然重啟討論時,應該(除{{[[Template:relist|relist]]}}模板之外)簡短地解釋為什麼他們認為辯論是不足夠的。 ::::當重啟討論時,應該從最初提報的存廢討論頁中刪除,並移至當前日期的存廢討論中繼續討論。重啟討論的原因可以在{{[[Template:relist|relist]]}}模板中指出。

::::
+
::::存廢討論的目的是尋找應否刪除一篇條目的[[WP:CON|共識]]。

::::但是,如果在最初的七天結束時,討論只有少數參與者(包括提刪人),並且/或者缺乏基於方針的論點,則可能会延长讨论,若持續五周或最後留言已過一周仍然缺乏共识,则適合重新提交討論,以徵求進一步的討論,確定共識。重新提交的討論可能會在確定共識之後結束,而不必再等待七天。 ::::雖然如此,重新提交討論不應該取代“未達成共識”的結論。如果關閉人認為已有實質性的討論,已有不同基於方針的意見被表達出來,但沒有達成共識,那麼可能會作無共識保留。 ::::我們不建議多次重新提交討論以期獲得充分的參與。一般來說,討論不應重新提交超過三次。用戶在第三次(或更多)重新提交讨论,或者在已經有大量用戶參與而仍然重新提交討論時,應該(除{{[[Template:relist|relist]]}}模板之外)簡短地解釋為什麼他們認為讨论是不足夠的。 ::::當重新提交討論時,應該從最初提報的存廢討論頁中刪除,並移至當前日期的存廢討論中繼續討論。重新提交討論的原因可以在{{[[Template:relist|relist]]}}模板中指出。

::::
--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1月12日 (四) 08:03 (UTC)[回复]
即使有所顾虑,也至少希望能够试用一段时间看看效果--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1月12日 (四) 08:14 (UTC)[回复]
我不認為這有什麼用,但是不反對您們試試看。但是不認為重新提交三次有什麼實際作用,重新提交一次就夠了。而且我想假如討論真的能夠持續五周的話,重新提交也沒有意思。--Ghren🐦🕕 2023年1月12日 (四) 10:50 (UTC)[回复]
既然如此,建议2月1日之后开始试行如何?--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1月17日 (二) 06:14 (UTC)[回复]
(+)支持試行,好的壞的都是在實際運作後才出現的。--Mafalda4144留言2023年1月17日 (二) 13:45 (UTC)[回复]
似乎不用等这么久吧。--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1月18日 (三) 11:50 (UTC)[回复]
看来大家认为至少可以尝试。特此公告5日,如无其他的合理反对意见,公告结束后将实行。另,开始实行时,因积压较多,建议每天不要重新提交太多积压的存废讨论,每天少于10条为宜?逐渐过渡到正常状态--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1月19日 (四) 02:17 (UTC)[回复]
两种可能的排版方案,供参考。 ——魔琴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1月23日 (一) 11:02 (UTC)[回复]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WP:RELIST的内容已更新,相应模板和流程暂时参照英文版w:WP:RFD模式实施--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1月24日 (二) 07:28 (UTC)[回复]

本案未在方针区提案且公示不足七天,且共识为试行而非定为正式指引,不宜挂指引模板。本人依据IAR,改挂临时设计的{{Guideline d'essai}}模板。 ——魔琴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1月24日 (二) 08:22 (UTC)[回复]
目前RELIST已經試行一段時間,看起來跟普通提刪沒什麼差別(畢竟看上去就是在最新的日期添加一條新提刪),也跟普通提刪穿插在一起,而普通提刪會通知條目創建者,那麼(?)疑問@ShizhaoRELIST是不是也應通知創建者呢?-- 宇帆-雪菲蛋糕🎂娜娜奇🐰鮮果茶☕在維基百尋求休閒是否搞錯了什麼☎️·☘️2023年2月2日 (四) 04:41 (UTC)[回复]
这不是结束之前的讨论后再次提交删除,只是之前讨论的延续,之前通知过了没必要再通知了吧?--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2月3日 (五) 03:58 (UTC)[回复]
@Shizhao由于加入了新的讨论结果,可能需要更新Module:Old vfd multi(当前例子可见Talk:大四喜 (足球))。--东风留言2023年2月4日 (六) 06:40 (UTC)[回复]
这看起来是Cewbot的问题?--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2月4日 (六) 12:33 (UTC)[回复]
@Kanashimi能否协助看一下,感谢。--东风留言2023年2月8日 (三) 10:41 (UTC)[回复]
改了模組:Old vfd multi--Kanashimi留言2023年2月8日 (三) 14:00 (UTC)[回复]
重新提交是之前的讨论还在继续,不应该用Module:Old vfd multi吧?--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2月9日 (四) 03:46 (UTC)[回复]
好像是這麼回事。改了。--Kanashimi留言2023年2月9日 (四) 05:50 (UTC)[回复]

試行檢討

1/24共提交10筆,成功關閉討論的有4筆;
1/25共提交10筆,成功關閉討論的有2筆;
1/26共提交11筆,成功關閉討論的有0筆;
1/27共提交10筆,成功關閉討論的有0筆;
1/28共提交10筆,成功關閉討論的有5筆;
1/29共提交10筆,成功關閉討論的有2筆;
1/30共提交10筆,成功關閉討論的有0筆;
1/31共提交10筆,成功關閉討論的有1筆;
1/31共提交10筆,成功獲得共識的有10筆 (其中2筆於二度重新提交時獲得共識);
2/1共提交11筆,成功獲得共識的有9筆 (其中2筆於二度重新提交時獲得共識);
2/2共提交10筆,成功獲得共識的有8筆 (其中3筆於二度重新提交時獲得共識);
2/3共提交9筆,成功獲得共識的有3筆 (其中0筆於二度重新提交時獲得共識);
2/4共提交12筆,成功獲得共識的有7筆 (其中1筆於二度重新提交時獲得共識);
2/5共提交10筆,成功獲得共識的有5筆 (其中0筆於二度重新提交時獲得共識);
2/6共提交10筆,成功獲得共識的有9筆 (其中0筆於二度重新提交時獲得共識);
2/7共提交10筆,成功獲得共識的有4筆 (其中0筆於二度重新提交時獲得共識);
所以試行結果如何?是否要繼續試行或正式上路?——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4月4日 (二) 11:06 (UTC)[回复]
不建議正式上路。--Ghren🐦🕐 2023年4月4日 (二) 17:29 (UTC)[回复]
這一看就知道討論完全沒有意義,甚至不必參與討論,真可憐。居然連不建議正式上路都出現了,可見這個獨裁社群就是喜歡沒事找事做,最後到頭來一場空。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Wikipedia:檔案存廢討論顯然都快要成所謂的廢棄物處理場了,但沒有這個廢棄物處理場也不行。--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23年4月4日 (二) 17:55 (UTC)[回复]
@Shizhao。——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5月1日 (一) 15:18 (UTC)[回复]
@Shizhao?如果沒有肯定結論,應該考慮停止試行,避免造成所謂「無限試行」的情況。——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5月12日 (五) 09:26 (UTC)[回复]
结论是存废积压情况要比此前大大减轻,现在基本上除了待处理的讨论,积压不会超过2天(再勤快一些可以做到基本无积压),无共识保留的情况也比此前大大缓解,以前积压的讨论大约有将近一半最后会无共识保留,现在只是偶尔会有无共识保留。如果停止目前做法,就又回到以前一大堆积压,最后一半都无共识保留的状态。当然,如果社群认为积压无所谓,无共识保留也无所谓;或者宁可积压,也不要用relist的方式解决积压问题,那我也无话可说--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5月12日 (五) 12:01 (UTC)[回复]
重新贴一次到目前为止的统计图[3]--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5月12日 (五) 12:07 (UTC)[回复]
所以這代表什麼?首先您這個算法計算的只是計算在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積壓討論中顯示的頁面,積壓的條目只是都relist到存廢討論去了。所以數字上看上很亮麗,實際上根本只是通過重新定義「積壓」這一個概念來解決問題。
二者,「無共識保留的情況也比此前大大緩解」的原因是什麼?是討論增加了,增長了共識的形成?如果是,討論增加了多少?討論度增加是relist的功效,還是單純是因為討論出現在一個比較多人瀏覽的頁面?如果只是單純因為出現一個比較多人瀏覽的頁面,我相信有很多其他更合適的方法啊。我又看了一下,發現這三四個月來,存廢討論估計有八成是Shizhao閣下您結案的,有多少的案件,是討論自己已經形成大致的共識,而不是您個人的「獨斷」參與其中,而引致無共識的情形得到緩解?而且,這樣的「試行」很容易形成Shizhao期待relist有用,而您的行為實現了這個預言。這是自證預言
三者,積壓重來都不是問題,在您維的站務中存廢討論本身就不是重要度很優先的。--Ghren🐦🕐 2023年5月12日 (五) 17:24 (UTC)[回复]
relist的作用就是增加讨论的可见度,如果有其他更好的办法,请不吝赐教。毕竟目前的这种办法在enwiki也实行了很多年了,看起来卓有成效。无共识缓解的情况当然是明显因为讨论增加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5月13日 (六) 08:27 (UTC)[回复]
就算是這樣,假設成效真的只是形成書生認為的結果,不是真的成效(這讓我想到N射線實驗)就算是這樣,就算正式上路也不會造成危害啊,然後積壓天數也確實能夠減少。既然無害,又有點(數據上的)效果,那何嘗不能正式上路?英文維基不是也實行多年了?試行期間也沒啥問題啊,又不是爆炸了要立刻停機?未見有什麼不能正式上路的理由。-- 宇帆-雪菲蛋糕🎂娜娜奇🐰鮮果茶☕在維基百尋求休閒是否搞錯了什麼☎️·☘️2023年5月21日 (日) 07:43 (UTC)[回复]
強烈要求停止試行,時昭老爹都把一些明顯沒有異議的東西重複提交了四五次了,能不能快點自己處理,不要等著別人浪費時間投刪除票,管理員自己不會判斷嗎?--🎋🎍 2023年5月31日 (三) 04:32 (UTC)[回复]
除非能雪球,不然执行管理员不应避嫌吗?没有表态为什么就代表没有异议。如果管理员自己有意见,就自己投票、其他管理员处理。--YFdyh000留言2023年5月31日 (三) 09:04 (UTC)[回复]

本討論章節會維持開放,暫時不按最後意見發表時間存檔,直到試行結果出爐。欲讓機器人存檔,請移除本模板。留言請置於本模板上方。

引入CopyPatrol 帮助侵权检查

CopyPatrol是一个基金会技术社群与论文查重服务商Turnitin合作开发的侵权检查工具,根据ithenticate上的说明,支持繁简体中文,所以zhwiki是否可以引进这个工具用来帮忙侵权检查?如果取得社群共识,就可以提单子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2月28日 (二) 08:49 (UTC)[回复]

善。--Ghren🐦🕓 2023年2月28日 (二) 09:44 (UTC)[回复]
(+)支持--Kethyga留言2023年2月28日 (二) 09:50 (UTC)[回复]
(+)支持。——留言2023年2月28日 (二) 12:24 (UTC)[回复]
(+)支持。--西 2023年2月28日 (二) 13:47 (UTC)[回复]
粗略地翻译了一下meta页面。各位可以在这里体验。 ——魔琴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2月28日 (二) 14:18 (UTC)[回复]
行。——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2月28日 (二) 16:55 (UTC)[回复]
中。--洛普利寧 2023年3月1日 (三) 13:11 (UTC)[回复]
可。-- 宇帆-雪菲蛋糕🎂娜娜奇🐰鮮果茶☕在維基百尋求休閒是否搞錯了什麼☎️·☘️2023年3月1日 (三) 13:25 (UTC)[回复]
(+)支持--冥王歐西里斯留言2023年3月3日 (五) 09:52 (UTC)[回复]
(+)支持--Taeas留言2023年3月3日 (五) 13:17 (UTC)[回复]

已提报phab:T331289--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3月6日 (一) 12:25 (UTC)[回复]
所以真的有CopyPatrol了嗎?難道獨裁社群隨便喊喊而已就很高興,然後無聲無息了?真可憐的獨裁社群。--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23年4月14日 (五) 14:26 (UTC)[回复]
沒有看到Phabricator跟不存檔模板說了什麼嗎?鼓勵推進部署工具當然好,但如果只是要來宣揚你那一套「獨裁社群」的鬼話那就請閉嘴。你自己也是所謂「獨裁社群」的一份子,別自命清高。——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4月28日 (五) 19:14 (UTC)[回复]
雖然反對抄襲,但也(-)反对與這些侵犯人權和私隱的公司合作(英文版有更多內容)。
竊堅持吾輩應待人提報而非主動用這些工具檢查。
——勿用「進行」污染中文,要言簡意賅。 捍粵者 2023年4月29日 (六) 17:30 (UTC)[回复]

(-)強烈反对,如果侵权检查要工具完成,是不是百科大部分内容用AI生成就好了,完全可以调试成中立,客观,负责,而且完全没有版权问题和顾虑。如果目前百科还是靠大家的努力一起完善和建设,就不建议用大规模工具检查,因为我不相信工具背后的逻辑和社群逻辑是相洽。工具是可以用,但是用工具来审判或者辅助审判就有点像第一个有杀人权限的AI。--‘ UFO is me ’ 留言 2023年6月11日 (日) 16:35 (UTC)[回复]

我怎麽感覺讀您的留言起來對於整個提案有非常嚴重的誤解?「幫助」侵權檢查跟「自動」侵權檢查並移除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侵犯版權是不容接受的行為,工具輔助僅是幫忙上網搜是否直接複製貼上網絡內容,執行者仍是用戶本身。用戶需對其使用任何工具所作操作負全責,若用戶無法分辨工具準確與否而完全依賴導致多次判斷錯誤,可直接被封鎖。不存在「有殺人權限的AI」,該工具根本連執行的權限都沒有。--西 2023年6月11日 (日) 16:52 (UTC)[回复]

本討論章節會維持開放,暫時不按最後意見發表時間存檔,直至工具配置完毕。欲讓機器人存檔,請移除本模板。留言請置於本模板上方。

让我们把Vector 2022设为默认皮肤吧

原标题为:让我们把Vector_2022设为-{A|zh-hans:默认;_zh-hant:預設;}--{A|zh-hans:皮肤;_zh-hant:外觀;}-吧

你好。我们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网页团队。 我们想就将Vector 2022皮肤设为此wiki的默认皮肤一事与您讨论。我们计划在接下来的三週内进行此更改。 我们很乐意回答您的问题、疑惑或其它想法!我们还将帮助您调整可能不兼容Vector 2022的内容。请查看常见问题。 您可能找到能帮助您的答案。

关于皮肤

Vector 2022是当前默认皮肤(旧版Vector)的现代化版本。 过去的三年中,我们一直在为此努力。 目前,它是几乎所有维基百科和许多姊妹项目(约300个wiki)的默认设置。 这占每月40亿次以上的页面浏览量。 平均而言,这些wiki中87%的活跃登录用户使用 Vector 2022。

它将成为所有未登录用户以及当前使用旧版Vector的所有登录用户的默认设置。 登录用户可以随时切换到任何其他可用的皮肤,包括当前的旧版Vector、Timeless、Monobook。 这些皮肤的用户预计不会有任何变化。

Wikimania 2022的演示文稿。 你也可以在YouTube听录音(英文)

[为什么这是必要的更改]当前的默认皮肤创造于十三年前,它反映的是当时的读者与编辑者的需求。 那以来,新用户开始以不同的方式使用互联网和维基媒体项目。 旧版Vector不符合他们的需求

[目标] Vector 2022皮肤的目标是让界面更受读者欢迎、更舒适,同时对高级用户也更有用。 它引入了一系列更改,旨在改善新旧读者和编辑者在使用旧皮肤时遇到的问题。 它还从先前用户们的请求、社群技术愿望调查、以及现有的小工具和用户脚本中汲取灵感。 这些工作让我们的代码遵循标准,同时也对其他的皮肤做出了改善。 我们让其他皮肤中的PHP代码量减少了75%。 这个项目还着眼于让使用API和支援小工具变得更加简单。

[变化一览] 这个皮肤改变了浏览网页的方式,亦修改了网页的布局。 这个皮肤还新增了顶栏、目录等固定元素,这让用户的常用操作变得更加易于寻找。 它还给整个页面的样式做出了一些修改。 对于收集到的浏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变更能够改善网页的可读性和易用性,并且能够节省拖动网页、搜索内容、浏览网站的时间。这些结果都能被理解成我们创造出了一个更易用的阅读体验。 这个新皮肤不会删除任何已经在老Vector皮肤上已有的功能。 在默认使用这个皮肤的wiki站点,页面浏览量、账号创建量乃至页面编辑率都没有出现负面影响。

全域参数设置

[现在就试试吧] 我们鼓励您前往您的偏好设定/参数设置,在外观选项卡中,选择Vector 2022作为您的皮肤。

编辑者如何修改和定制新皮肤?

我们使配置和个性化我们的更改成为可能。 我们很高兴与具有技术且愿意创建新的小工具和用户脚本的志愿者合作。 到目前为止,社群中的开发者已经为这个皮肤制作了许多小工具和用户脚本。 这些小工具与用户脚本包括让这个皮肤占据页面全部宽度、取消固定页面中的固定元素、退回到老式风格的目录、以及更多功能。 我们鼓励您查看我们的代码仓库去发现所有对这个皮肤进行自定义或进行修改的脚本。您也可以加入您自己的代码。

实验发现以及实验结论

  • 平均而言,87%较早采用的wiki(包括法语维基百科)登录用户在尝试新皮肤后会继续使用。
  • 固定式顶栏能够让编者更方便地找到他们经常使用的工具。 这让用户把页面重新拖拽回页面顶端的频率减少了16%。
  • 全新的目录还让跳转到不同章节变得更加容易。 对比于老式的目录,新目录鼓励编者快速跳跃到页面的不同章节,频率上升了50%。
  • 全新的搜索栏在页面中更加醒目,更容易找到,而且从搜索结果列表中找到正确的结果也变得更加容易。 在我们进行测试的wiki站点中,用户使用搜索功能的频率上升了30%。
  • 新皮肤没有对页面浏览量、编辑频率或帐号创建量造成负面影响。 实际上,甚至有肉眼可见的证据显示在合作的社群当中,页面访问量和帐号创建量还得到了提升。

谢谢!(Thanks to 暁月凛奈 and MilkyDefer for translating this message!) --SGrabarczuk (WMF)留言2023年4月13日 (四) 21:53 (UTC)[回复]

讨论

关于早期一次请求暂缓部署的联署请求

这个段落同时提供英文翻译,供基金会技术人员参考。 An English translation is provided for this section. Section title: Regarding a previous petition to delay the deployment of Vector 2022.

在英文维基百科默认部署Vector 2022造成重大争议的同时中文维基百科的编者自发组织了上述的联署。以下提供当时联署时提供的意见。 A petition to delay the deployment of Vector 2022 was raised by editors, around mid-January, the same time when Vector 2022 became the default skin of English Wikipedia and faced a backlash. Opinions raised at that time are provided below.

已经被解决的技术关切 (Addressed technical concerns)
页面目录的繁简转换问题(T306862); Glyph conversion problem on ToC (T306862);
尚未被解决的技术关切 (Unaddressed technical concerns)
CSS可能需要进行重新适配; CSS pages may need considerable amount of rewrite;
小工具也可能需要进行重新适配; Gadgets too;
设计关切 (Design concerns)
目录放置在左栏主菜单下方,在页面最顶端时甚至完全看不到目录; ToC is placed under the main menu in left side-bar. When at page's top, it is hardly visible;
“不稳定、不美观、不实用”,但没有具体指明问题所在; General comments like "unstable", "ugly" and "not practical";
页面的留白太多了; Too much whitespace;
User:百战天虫) 不如Timeless简约; Vector 2022 takes a minimalism design, but not as good as Timeless. Timeless should be set as sitewide default skin instead;
User:Z7504) 强烈反对基金会不给未登入用户切换皮肤的选择! STRONG PROTEST against WMF not providing skin choices to unregistered users;
User:Erquanmen) 工具栏不应与主菜单分开并放置在右侧; Tool bar should not move out of the main menu and put to the right column;
User:Erquanmen)切换语言需要点击的次数变多了; It takes more clicks to switch to another language;
User:A1Cafel) 跨语言链接也不应该与姊妹项目的链接分离; Links to sister projects should not be moved away from language switcher;

现时的讨论

嗯………………Wikipedia_talk:Vector_2022#关于暂缓中文维基百科默认皮肤更换为“Vector_(2022)”之工作进程的联署请求。——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4月14日 (五) 01:12 (UTC) Hmm...... (See petition section above)[回复]
不过侧式目录确实看着有点心动,虽然我用脚本已经弄出一个类似的,而且在萌娘百科见过一个可以浮动和隐藏的版本。——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4月14日 (五) 01:25 (UTC) Sidebar ToC looks appealing. But I have made a similar one with scripts.[回复]
(+)支持:我覺得可以。讀者應該會覺得較為美觀。--E.D.留言2023年4月14日 (五) 01:54 (UTC) Support as readers may find it beautiful.[回复]
建议“限制页面宽度的模式”默认禁用,否则(-)反对部署Vector 2022。--Lt2818留言2023年4月14日 (五) 06:37 (UTC) Oppose unless this skin defaults to wide-screen mode.[回复]
看法和Lt2818一致。--Ghren🐦🕗 2023年4月14日 (五) 12:21 (UTC)[回复]
意見同上。這要求跟英文維基百科社群方面一樣,我想並不過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4月15日 (六) 12:55 (UTC)[回复]
个人(-)反对默认禁用。限制页面宽度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行业设计实践,Google纽约时报华盛顿时报大英百科全书都这么做,维基百科不限制页面宽度倒是特立独行。--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4月15日 (六) 13:34 (UTC)[回复]
这里提供了限制页面宽度的更多理由,我就不复读了。我反对Vector 2022默认限制页面宽度的原因是它没做好,丑陋且带来诸多不便。东施效颦之举。--Lt2818留言2023年4月15日 (六) 15:06 (UTC)[回复]
Discourse 也限制内容宽度了。--⚞︎⚟︎ 2023年5月14日 (日) 16:02 (UTC)[回复]
可能需要修一些东西:MediaWiki_talk:Vector-language-redirect-to-top。此外我对indicator(GAFA标志、保护标志、坐标)的位置感到很疑惑,我认为应该放在「X种语言」的左边。 ——魔琴 [ 万户涕泪 ] 2023年4月14日 (五) 06:40 (UTC) The location of page indicator should be adjusted. I think it should be moved to the left of the language switcher.[回复]
他第一段是不是说“计划在三周内将Vector 2022设为此wiki的默认皮肤”,那还有什么讨论的。--安忆Talk 2023年4月14日 (五) 07:38 (UTC) If WMF is really forcing the deployment in three weeks, all protests fall into deaf ears.[回复]
被翻译的页面是mw:Reading/Web/Desktop Improvements/Updates/2022-11 for the mid-size wikis,其实不是面向中文维基百科的,时间也早就过了。SGrabarczuk可能是因为中文维基百科仍未更换为Vector 2022才在此提出。——暁月凛奈 (留言) 2023年4月14日 (五) 09:36 (UTC)[回复]
(-)反对 for site stability and glyph conversion sake, I would hope to ensure everything works before the switch. It will also be best if local scripts are updated and designed for Vector 2022 before the switch.--1233 T / C 2023年4月14日 (五) 07:43 (UTC)[回复]
出于对稳定性和繁简转换之顾虑,希望在切换前一切都没有问题。最好在切换前更新和重做匹配Vector 2022的本地脚本。-- Translated by/翻译来自:141.193.231.133留言2023年4月26日 (三) 13:21 (UTC)[回复]
@1233 Please note that Glyph conversion problem has been resolved already phab:T306862. Thanks.--SCP-0000留言2023年4月14日 (五) 11:43 (UTC)[回复]
@1233提示下,繁简转换问题已经在phab:T306862修复,谢谢。-- Translated by/翻译来自:141.193.231.133留言2023年4月26日 (三) 13:21 (UTC)[回复]
(=)Neutralny I translated a lot related to Vector 2022, but I didn't mean to promote this change. I don't think Vector 2022 is good enough to make it default on zh.wikipedia.org. The reason is simple, the new skin has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design concerns above. So maybe WMF should fix the relevant questions first, and then more people will be willing to talk about default setting. We shouldn't give non-logged-in users a skin that many logged-in users won't choose. But if WMF is willing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 think such a skin that is friendly to readers (though not so friendly to editors) should still be acceptable. ——暁月凛奈 (留言) 2023年4月14日 (五) 11:02 (UTC)[回复]
中立,我虽然参与了很多翻译Vector 2022相关的工作,但我并不旨在推动更换皮肤。在我看来Vector 2022还没有准备好成为zh.wikipedia.org默认皮肤,原因很简单,新皮肤有很多问题,比如上面提到的设计问题,所以维基媒体基金会应先着手解决问题,之后自然会有更多人愿意将其作为默认皮肤。不能让未登录用户使用那些登录用户都不会用的皮肤,倘若维基媒体基金会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我觉得这个对读者友好(对编者不是)的皮肤应该会被接受。-- Translated by/翻译来自:141.193.231.133留言2023年4月26日 (三) 13:21 (UTC)[回复]
(+)支持:更加现代化的皮肤,对于新手及单纯的阅读者更加友好。限制宽度、侧边目录等都是有进步意义的现代化设计。--Teetrition留言2023年4月14日 (五) 11:17 (UTC)[回复]
註:此留言已被原作者(User:SunAfterRain)移除。2023年5月7日 (日) 16:26 (UTC)[回复]
--SunAfterRain 2023年4月14日 (五) 13:16 (UTC)[回复]
(:)回應:指个路,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关于条目内是否应该在章节标题中加入链接及旗帜的问题--MilkyDefer 2023年4月14日 (五) 13:57 (UTC)[回复]
(?)疑問:试了下好像旧版vector的目录也会这样显示,这样的话这好像不构成对新版vector的反对。--Teetrition留言2023年4月15日 (六) 02:34 (UTC)[回复]
首先,把<math>设置为目录本身就不合理。此外,旧版vector同样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不是新版vector的锅。--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4月15日 (六) 09:58 (UTC)[回复]
确实,应该修订有关数学公式的格式手册,禁止在章节标题使用<math>,毕竟另外三款皮肤Minerva、Monobook和Timeless也或多或少出现了这问题(Timeless更狠,那个沙盒示例里加号跟两个1粘一块了,变成了“没头没底”两横的田字)。--Liuxinyu970226留言2023年4月19日 (三) 01:47 (UTC)[回复]
刚注意到格式手册其实已经有规定的:

也請不要在标题中使用<math>标记,否则目录会產生混乱。
— Wikipedia:格式手册#章節標題

囧rz……--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4月19日 (三) 14:48 (UTC)[回复]
啊,我刚刚在Wikipedia:格式手冊/版面佈局找没找到 ——魔琴 [ 万户涕泪 ] 2023年4月19日 (三) 17:08 (UTC)[回复]
(+)支持:新版虽然有瑕疵,但显然比旧版简约、实用了许多。——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4月15日 (六) 09:51 (UTC)[回复]
剛剛切到Vector 2022來用了一下,感覺比一開始的版本好了些,但我留意到“工具列顯示當前未巡查的新頁面”小工具在Vector 2022中的呈現方式比較怪異,這點我認為可能是相關工具開發者所需要考慮的一點(編輯數小工具無此問題)。Sanmosa Συ γάρ μοι και μοίρα εί και τύχη 2023年4月15日 (六) 11:29 (UTC)[回复]
支持,新版皮肤没有大问题。PS:虽然比烂不太好,但中文维基既然连{{ilh}}在手机视图上的诡异效果都能忍受N年不修,那新版Vector的小问题也完全可以先接受。 --洛普利寧 2023年4月15日 (六) 13:22 (UTC)[回复]
另外出于排版(长信息框)和导航考虑,老式的第0段后目录应该保留。两个目录同时存在不冲突。--洛普利寧 2023年4月15日 (六) 13:32 (UTC)[回复]
我倒觉得去除第0段后目录也是有点之一,读者可以快速浏览正文并且可以在阅读时快速跳转段落。个人认为可以通过尽可能把散文放在前几段来避免长信息框产生问题。--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4月15日 (六) 13:39 (UTC)[回复]
有些信息框(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就那么长也没办法,这种情况就会把第一张右置图像挤到奇怪的位置。当然这是个案。不过如果部署新皮肤,再插入图像的确要考虑这方面的因素,而且一些现有条目可能也要把图片移到左边。--洛普利寧 2023年4月15日 (六) 14:02 (UTC)[回复]
(+)支持--Taeas留言2023年4月15日 (六) 13:49 (UTC)[回复]
再提出一点,左下角的语言栏应该选择性打开,它对于时常要在多语言间切换的编者来说很方便。vector-2022还要多点一下,我记得有时候还要等它慢慢加载(刚刚测试好多了,不知道是我网速高了还是mw优化了加载时间),反正挺难受的。语言栏的优化不止要考虑读者,也要考虑编者。 ——魔琴 [ 万户涕泪 ] 2023年4月15日 (六) 13:58 (UTC)[回复]
(+)支持,近几个月一直在试用Vector 2022,确实比旧版好多了。--PexEric 💬|📝 2023年4月16日 (日) 04:56 (UTC)[回复]
各位前辈,我想从新版vector切换到旧版vector在设置页面为什么没法选择啊--MCxiaokang留言2023年4月17日 (一) 22:47 (UTC)[回复]
检查你是不是将你的皮肤偏好设定成了全局的偏好。如果是这样的话需要先勾选对应的“为此全域参数设置设置本地例外。”复选框。--MilkyDefer 2023年4月18日 (二) 04:02 (UTC)[回复]
Hi everyone,
Apologies for not posting in Chinese! Thank you for your comments and the conversations on the new skin. We noticed that a few of you had questions around the long-standing bug in which language conversion did not work for the table of contents and the new sidebar. We just wanted to confirm that this issue was fixed in T306862, and this is why we believe the skin is ready to use on this wiki now.
Another issue we saw raised was concerns with current gadgets. We have tested default gadgets (the ones enabled for all users) and can confirm these will continue to work after the deployment. The main issue we've noticed so far that needs fixing is the overlap of the conversion notice with the width toggle, both available at the bottom of the page. We would recommend either revising the gadget or using the width toggle only after the banner is dismissed.
We also wanted to note that, with the new table of contents, users can access the top of the page (by selecting the Beginning 序言 link) and the bottom (by accessing the bottom section of the ToC) throughout their reading experience. This might make the top/bottom of the page gadget redundant. However, it's up to you as the community of this wiki to decide whether the gadget will still be necessary.
For other gadgets, we would kindly recommend checking the Recommendations for gadget developers on Wikimedia wikis and following those to ensure that gadgets will continue working in the future and across all skins.
We're available and ready to reply to questions and discuss the skin throughout the deployment process. We also wanted to encourage you to explore documentation linked in our message opening the discussion. There, you will find many answers to questions you may have.
Thank you all again, SGrabarczuk (WMF)留言2023年4月18日 (二) 23:44 (UTC)[回复]
是的,上方部分反对意见涉及的问题跟2022版Vector关系不大,有些甚至Monobook、Minerva和Timeless也会“撞车”。--Liuxinyu970226留言2023年4月19日 (三) 01:52 (UTC)[回复]
翻译:
各位好,
抱歉没有使用中文留言!感谢您们对新皮肤的评论和交流。我们注意到,您们有一些人对目录和新侧边栏中无法使用语言[繁简]转换这一长期存在的bug持有疑问。我们想确认此问题已在T306862中被修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相信这个皮肤现已可以该维基上使用了。
我们还看到有人提出了对当前小工具的担忧。我们已经测试了默认小工具(为所有用户启用的小工具),可以确认这些小工具在部署后仍然可以使用。到目前为止,我们注意到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繁简]转换通知与宽度切换的重叠,这两个选项都在页面底部。我们建议修改小工具,或者在关闭横幅通知后再使用宽度切换。
我们还想指出,使用新目录,用户可以在阅读过程中通过选择“序言”链接访问页面顶部,并通过访问目录底部部分访问页面底部。这可能使页面顶部/底部小工具变得多余。但是,作为本维基的社群,您们可以决定是否仍需要这个小工具。
对于其他小工具,我们诚挚地建议您查看对维基媒体维基上小工具开发者的建议,并遵循这些建议以确保小工具将在未来及所有皮肤上都可用。
在部署过程中,我们随时准备回答关于皮肤的问题及参与讨论。我们还想鼓励您探索我们在讨论开始时的留言中链接到的文档。在那里,您将找到许多您可能有的问题的答案。
再次感谢各位,SGrabarczuk (WMF)
翻译者:--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4月20日 (四) 10:24 (UTC)[回复]
  • 還是得(-)強烈反对直接默認,不要讓人覺得聯屬都是笑話。可悲的獨裁社群,好像一點都不關心讀者的感受是什麼。感謝上面已經寫到「強烈反對基金會不給未登入用戶切換皮膚的選擇!」,但如果現在不講話表示反對意見的話,以後可能也沒機會講話了。--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23年4月19日 (三) 16:56 (UTC)[回复]
    不过,联署中有一部分是因为ToC转换问题联署,有一部分提出的问题已经给了解决方案。 ——魔琴 [ 万户涕泪 ] 2023年4月19日 (三) 17:17 (UTC)[回复]
    誰管您們聯署制度如何?「讀者感受完全都不關心」就是事實還敢講話?支持聯屬原來都是假的啊?獨裁社群。請問讀者會關心維基百科的聯署制度是如何嗎?果然是標準的Parkinson's law,這種東西也敢忘得快,難道是忘記en版當初怎麼用成「Vector 2022」了嗎?是無條件直接更改的餒!讀者是來維基百科查他們想要查的資料,而不是在乎維基百科的外觀要什麼。但這個維基百科硬是要把維基百科的外觀無條件更改,讓可以實質閱讀內容的範圍縮小,還要強迫登入帳號才能選擇外觀,真的就是實質上的功能退步而不是進步。--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23年4月19日 (三) 17:29 (UTC)[回复]
    Hello! I'm not sure if I have fully understood your discussion, so I'd only like to make a small point about the reason for the change. Have you maybe checked out the information about data we've provided above? The full versions of our research and data are available on MediaWiki.org, on pages listed there, dedicated to single features. The section "实验发现以及实验结论" above is just a TLDR.
    Anyway, each of the new features (the new search, TOC, sticky header, etc.) was tested on a range of different wikis: Wikipedias and sister projects, big and small, RTL and LTR, Latin and non-Latin. According to this data, the changes improve the usability of the skin, and make the interface more intuitive and welcoming.
    I hope this clarifies some of your questions. Thank you!--SGrabarczuk (WMF)留言2023年4月25日 (二) 22:22 (UTC)[回复]
    你好,可能没完全理解你们说的什么,容我简单阐述下更改皮肤之理由,不知阁下是否查看过上方数据?“实验发现以及实验结论”部分提供的数据只是摘要,完整数据可以在MediaWiki.org这里查看。
    每个新功能(新搜索栏、侧栏目录、标题锁定等)都经过了各种规模的、书写方式从左到右和从右到左的、拉丁字母和非拉丁字母的维基百科及其姊妹项目的测试,总之,数据结果是,新皮肤提高了可用性,使界面更直观更友好。
    希望这能回答一些阁下的疑虑,谢谢。-- Translated by/翻译来自:141.193.231.133留言2023年4月26日 (三) 11:37 (UTC)[回复]
  • 我再提个意见,左侧toc的缩进应该改为一个字符。6px看得是真难受。 ——魔琴 [ 万户涕泪 ] 2023年4月19日 (三) 17:27 (UTC)[回复]
    .vector-toc .vector-toc-list-item { padding-left: 0.875em; } ——魔琴 [ 万户涕泪 ] 2023年4月19日 (三) 17:42 (UTC)[回复]
    ( ✓ )同意,我在浏览 en:House of Nassau 以后也看出来了。--⚞︎⚟︎ 2023年5月14日 (日) 15:56 (UTC)[回复]
  • 还有我不是很明白为什么强制显示__TOC__无效。看看快速删除方针吧,很养眼的。 ——魔琴 [ 万户涕泪 ] 2023年4月19日 (三) 17:39 (UTC)[回复]
  • Strong oppose. I've never used the 2022 version in several other wikis. since the WMF people are here, I'll say more, the current vector is 5-10 years behind the current design style, true, but the design of the new vector is worse to me, I mean, either you make it more high-tech and learn from scientific institutions, or you try to preserve more elements of the old vector. Vector 2022 feels like a short video version of Wikipedia to me every time, and from my experience every time something tries to move closer to a short video, there are all kinds of epistemological problems. Of course, your data does show that 87% of users change to Vector 2022, but what about active users? I mean, if you count all users, then most of users who only edit several times may just skip this question, but experienced user have to choose according to their habits of editing and I think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reflect the general will of deep-rooted editors. In addition, Chinese Wikipedia guidelines for newcomers and code have never been as clear as they are in other languages, and if you don't take these into account, it is foreseeable that the issues will worsen and enter the Chinese Wikipedia-related discussion boards frequently. 鼠标移至此看中文原文。 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3年4月20日 (四) 03:07 (UTC)[回复]
    Hi - thanks for your comments. I just wanted to clarify that the 87% of editors who decide to keep the skin is for active editors (those with more than 5 edits in the past year). Hope this is helpful. Let us know if you have other questions around the data and we can try to point you to the right report. We also welcome you to explore our documentation on the project page and its subpages.--SGrabarczuk (WMF)留言2023年4月25日 (二) 22:24 (UTC)[回复]
    你好,感谢回复,澄清一点,决定切换皮肤的87%用户指的是(一年内编辑超过5次的)活跃用户。希望这解释有帮助,若对数据有任何其他疑虑,请提出,我们将尽力更正误解,同时欢迎前往项目页面和其子页面阅读相关文档。-- Translated by/翻译来自:141.193.231.133留言2023年4月26日 (三) 11:47 (UTC)[回复]
    Cześć, dear User:SGrabarczuk (WMF). I've done some reconsidering, and now I give a neutral to weak support. I have noticed that some of the features I originally complained about not having (white space, right column) have been installed, I don't know if I didn't notice it before or what, now my only two complaints, one is that it's too white, your gray test result is very good so if the installation is something similar then this concern will also disappear, the second is that I feel the layout is still too compact/dense, leaving too little space for text, I have this feeling in both the English Wikipedia and the Chinese Wikipedia. 鼠标移至此看中文原文。 --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3年5月2日 (二) 00:52 (UTC)[回复]
    我是这么想的。维基百科还是要认准自己的定位。对标科研机构肯定不行,对标你说的短视频肯定也不行。要不就对标一下大英百科全书网络版吧。然后你就会发现,其实排版差不多。左侧也是固定的ToC,正文也是限制了宽度,右侧也是空一大堆(放广告)。所以Vector 2022的新布局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就是觉得基金会太喜欢白色了。有些呆板。 Vector 2022 is pure white and looks dull. Introduce more colors, please. MilkyDefer 2023年4月20日 (四) 14:57 (UTC)[回复]
    @MilkyDeferFirst of all, do we have something like an advertisement? If not, why do we need to leave such a large section on the right side empty? Second, as far as I know, one of the goals of Wikipedia was to create an encyclopedia that could be written by everyone and with a higher degree of rigor than EB, so why do we have to follow them?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About page of the English Wikipedia, at least the users are expected to research via Wikipedia, so why can't we benchmark it against academic institutions? 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3年4月20日 (四) 22:16 (UTC)[回复]
    @MilkyDefer首先,我们要放广告吗?如果不放广告为什么右侧空那么一大堆?其次,据我所知维基百科的目标之一是任何人都能编辑的百科全书,要比大英百科全书高一档次,所以干嘛要和大英百科比呢?最后,根据英维的关于页面,至少有用户通过维基百科进行学术研究,那么为何不将自己和科研机构网站进行对标呢?-- Translated by/翻译来自:141.193.231.133留言2023年4月26日 (三) 13:02 (UTC)[回复]
    Hello MilkyDefer! Thank you for making the point about the color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the skin, we have asked a randomized group of editors about the borders and backgrounds. There were two popular options: one without any borders and colors which we ultimately chose, and one with more visual separation between regions which some editors have been asking for. Recently, we have built a prototype and consulted many volunteers about this (see our message here and preview the alternative version here). Note that the latter version has some important tradeoffs we described in the message linked in the previous sentence. In about 2 weeks, we'll be performing an A/B test which will help us choose between the white and gray (more on that here). We'd like to confirm that the skin is ready to be the default regardless. Thanks,--SGrabarczuk (WMF)留言2023年4月25日 (二) 22:31 (UTC)[回复]
    MilkyDefer你好!感谢提出颜色顾虑,在皮肤开发过程中,我们随机抽调了一组编者就侧边栏和背景色问题进行了调查。有两种流行选择:一种是当前没有侧边栏和背景色的选项,另一种是某些编者要求的在空白区域添加更多直观区分元素之设计。最近,我们制作了一个预览页面,并就此征集意见(在这查看讨论这里是预览页面),请注意,后者有一些重要取舍,在前面讨论链接中有解释。再过大约两周将对这两个版本进行A/B测试,届时将帮助我们对白色和灰色背景做出选择(在此阅读更多信息)。希望这个皮肤已准备好被接纳成为默认皮肤,谢谢。-- Translated by/翻译来自:141.193.231.133留言2023年4月26日 (三) 12:25 (UTC)[回复]
  • Vector2022 fails to adjust its width properly when viewed on a mobile device, regardless of landscape or portrait orientation. This results in extremely squeezed paragraphs, especially when there is an infobox or image thumbnail on the side. (Please don't try to convince me to switch to the mobile view; I still loathe it to this day!) -- 同舟 · 2023年4月20日 (四) 08:57 (UTC)[回复]
    在手机上,不管是横屏还是竖屏Vector2022皮肤都不能正确调整宽度,结果是段落被挤在一起,尤其是右侧有信息框或者图片时。(别问我为什么不用移动版页面,我到现在还恨移动版页面!)-- Translated by/翻译来自:141.193.231.133留言2023年4月26日 (三) 13:02 (UTC)[回复]
    (-)強烈反对
    1.我尊重不同人的想法,但移動版(M)在編輯上不如2010的好用。
    2.新的版本空間太小,左右空間白白浪費。
    3.不尊重讀者的看法(當然可以在首頁上提供選擇系統)
    4.支持新穎的改良,但也可以塞入其他版本。
    5.除了2010和一個「古董版」之外都差不多。
    6.跟Z7504的意見一樣,本質退步
    7.我的眼睛受不了!!!!!--FK8437留言2023年4月20日 (四) 10:39 (UTC)[回复]
    其实我不是很理解这跟移动版有什么关系。移动版界面一直是Minerva,跟Vector 2022没关系。--MilkyDefer 2023年4月20日 (四) 14:59 (UTC)[回复]
    再誇張一點以後這個是不是也變成常年提案之一了?真諷刺。這種做法不只上面提到的退步以外呢,還可能會趕走更多想來維基百科查資料的讀者。他們可能這個時候就會想:明明百度百科、臺灣棒球維基館之類的也可能可以查到想要的資料,為何一定要來維基百科?而且維基百科有些資料的信息還可能都是錯誤或過時已久的信息,卻沒人願意更新。那些心裡在想沒壞就別修的用戶,很顯然就是不尊重讀者,只想給讀者錯誤或過時已久的信息。光看到這點,就會覺得這獨裁社群很可悲,果然就是那種只想陶醉自我、只想寫條目給自己看得人一堆啊,卻都已經忘記根本沒有人可以聲稱某個條目具有所有權。而這類討論基本上就是和「有關維基共享資源台灣全景自由問題一事」有連帶關係,因為顯示哪種的皮膚也可能導致圖片顯示的位置或方向不同。難道最上面就已經有的圖片示範沒人看出來嗎?--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23年4月20日 (四) 15:44 (UTC)[回复]
Hi @SGrabarczuk_(WMF) I'm a long-time Wikipedia reader (over 15 years), and I don't have an account, and I don't want one.
Reading English and Chinese Wikipedia accounts for 40% of my time reading other Wikipedias (and the other 60% of the time I explore on Wikipedias in other languages), because Wikipedia in different languages always has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description of a thing, such as the description of some wars in WWII, you will find that the German Wikipedia is more prominent in describing the work done by the Nazi officers in the war. Reading in multiple languages allowed me to understand a story more objectively and comprehensively. so I'm a multilingual reader.
To be honest as a multilingual reader, one of the reasons I don't like Vector 2022 at the moment is that switching languages has an extra step, so you can understand this does affect me.
I've been involved in a discussion on this on the English Wikipedia, but apparently WMF's changes to switching languages didn't satisfy me.
In addition, I also use browser translation to read Wikipedia in languages ​​that I don't understand. On complex Wikipedia pages, Vector 2022 will cause strange typography after translation. I know it's not your fault, but it's another reason I don't like it compared to old skins that didn't have any issues.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is that I don't think Wikipedia has a one-click way to give readers like me the option to switch skins (I know you can add ?useskin=vector after the URL, but it's complicated, especially if you have to do it every time you go to a new page, Wikipedia has many, many hyperlinks).
It's also worth noting that I don't use javascript and cookie on any wiki sites, apparently one of the reasons for this is that you guys have done a good job, even without these basic features that modern browsers have, Wikipedia is still formatted and displayed very correctly. But I think with the increasing complexity of Vector 2022 and future skins, the reliance on javascript will increase, eventually forcing me to have to enable javascript for Wikipedia, which I don't want to do.
Actually, I think from talking to the Chinese community, you may have noticed that people here are conservative, maybe they are, but in fact everyone has their own reasons for not using Vector 2022. All right, It's just my two cents, and my vote is "NO" (-)反对, thank you. 141.193.231.133留言2023年4月26日 (三) 14:20 (UTC)[回复]
你好@SGrabarczuk_(WMF)我是一个没有账户(不想要账户)的维基百科长期读者(超过15年)。阅读英维和中维站我阅读维基百科时间的40%,其他时间我在其他语言的维基百科项目中。阅读不同语言可以丰富我对同一件事物的看法,因为每个语言的维基都有其不同,比如二战条目中,德维会有更多描述纳粹军官的部分。作为一个多语言读者,我不喜欢Vector 2022的原因之一是切换语言的不便,我在英维曾经参与过该话题讨论,但是维基媒体基金会并未提供满意的解决方案。其次,我还使用浏览器自带翻译功能阅读那些我不懂的语言,在旧版皮肤中,翻译毫无问题,但是某些复杂页面Vector 2022会导致排版错误。虽然这是翻译器的问题,但是这是我不喜欢新皮肤的另一个原因。最重要的一点是维基百科没有一键切换旧版的功能(虽然可以在URL后面加上?useskin=vector来切换,但是无法应用于未来所有页面,跳转到新页面后必须再次复制添加,超级麻烦)。还有就是在浏览任何维基站点时我不用javascript和cookie(这归功于你们设计的很好,即便不用这些现代浏览器必备的功能也能准确无误的显示页面),但是随着Vector 2022和未来皮肤更加复杂,对javascript依赖无疑会增加,最终我不得不妥协在维基百科上启用javascript。我觉得通过和中文社群的交流,你可能会发现这里人是保守的,确实有可能,但是每个人在根本上都有不使用Vector 2022的独特原因。好了,这就是我要说的,我的投票是(-)反对,谢谢。-- Translated by/翻译来自:141.193.231.133留言2023年4月26日 (三) 14:45 (UTC)[回复]
注意,我的IP是代理IP,我现在将停止使用它,任何未来编辑都与我无关。(Please note that my IP is a proxy IP, I will stop using it now, any future edits cannot represent me.)141.193.231.133留言2023年4月26日 (三) 14:57 (UTC)[回复]
@SGrabarczuk (WMF),Hello. Thankyou to telling us about the new vector. However, this idea did not got many supports from our chinese wiki. Also, as only myself's opinion about the new vector2022, it's space to read and edit is also smaller than the vector2010, which might be still okay in devices like mac, but for phones or Ipads, the space in left and right is too small. Also this idea to change the defalt skin does not even get majority supports from the chinese wiki, but WMF still says that "We will change in in two days later" which is TOTALLY NONSENCE. As my opinion, it is not good for both reading and editing. Please do not change this unless the majority for people support this, thankyou.--FK8437留言2023年5月3日 (三) 10:44 (UTC)[回复]
(+)支持:我个人已使用Vector 2022一个多月,纵然有诸多瑕疵,但我还是将我的大部分维基计划都改为了新皮肤。我目前使用一台 ultrawide 显示屏,旧皮肤的显示效果实在让我有些难以忍受,文字阅读体验很差。我个人愿意看到并支持新设计语言和网页功能应用到维基计划中。--InstantNull留言2023年5月3日 (三) 10:31 (UTC)[回复]
簡單的來說,維基百科本身就應該先把可以更改外觀的權限擴展到即便沒有登入維基百科的帳號也可以選擇才是,否則這類議題以後恐怕只會再拿來討論。難道要看一次投一次反對才甘願?關於詳細意見,上面已經全部都講完了。有的人喜歡Vector 2022,也有的人反對。但沒辦法,即便未來維基百科版本再怎麼改,肯定就是有人會反對。這意思和FA/FL/FP命名為特色或典範雷同罷了,但請至少不要讓人覺得聯署就是個笑話。--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23年5月3日 (三) 17:15 (UTC)[回复]
Vector-2022计划于5月8日部署至本站,进度参见相关任务 Stang 2023年5月3日 (三) 22:48 (UTC)[回复]
…… ——魔琴 [ 万户涕泪 ] 2023年5月4日 (四) 00:21 (UTC)[回复]
再提出一个问题,包括上面Sanmosa君提到的新条目巡查小工具、贡献数,很多小工具只在普通的header显示,而不在 sticky header 显示。不过UTC时钟没有出现该问题。希望技术帝能出一个修复方案供各工具维护者修复。使用量大的小工具应该先行修复再切换。 ——魔琴 [ 万户涕泪 ] 2023年5月4日 (四) 00:55 (UTC)[回复]
(!)意見 我對新外觀最大的困擾同樣是語言切換不方便。另外還包括切換使用者功能,留言、偏好設定、監視清單等。舊外觀直接在螢幕上顯示,不必多按一個按鍵就能點選。這個問題直到現在我還找不到解決方法,因此只能採用舊外觀。--Kanashimi留言2023年5月4日 (四) 23:09 (UTC)[回复]
我昨晚在测试下拉菜单的时候,无数次误点进我的用户页或讨论页,真不知道是哪里触发的…… ——魔琴 [ 万户涕泪 ] 2023年5月5日 (五) 09:55 (UTC)[回复]
我试了一下,点开固定顶栏的用户下拉菜单後,必须再点一次将其收回,否则返回页顶时若点击其他顶部元素便会误触用户菜单中的链接。建议报p站修復:当固定顶栏的用户菜单被點開後,若用户返回頁頂,菜单要么保持展开状态,让用户明确知道它还未收回,要么就“真正”自动收回,以免用户误触(目前的情况是,用户菜单表面上看收回了,但实际上並未收回)。--蕭漫留言2023年5月5日 (五) 11:29 (UTC)[回复]
感谢测试。确实是这样,在开发者模式下看到了按钮元素,如幽灵一般浮在空中。 ——魔琴 [ 万户涕泪 ] 2023年5月7日 (日) 13:16 (UTC)[回复]
已经提报phab:T336159 ——魔琴 [ 万户涕泪 ] 2023年5月8日 (一) 11:07 (UTC)[回复]
Duplicate, phab:T325083. 这是去年12月的task…… ——魔琴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5月10日 (三) 00:41 (UTC)[回复]
我是觉得您说的这个问题(除了语言切换)对大多数读者而言根本不是问题(因为绝大多数时候根本不需要点那些东西),只是对编者才可能是个问题--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5月6日 (六) 02:14 (UTC)[回复]
您可以试试看在下刚刚写的脚本,实现有点暴力:mw.loader.load('/w/index.php?title=User:魔琴/public/expand-personal/test.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 ——魔琴 [ 万户涕泪 ] 2023年5月6日 (六) 12:23 (UTC)[回复]
@Kanashimi ——魔琴 [ 万户涕泪 ] 2023年5月6日 (六) 12:24 (UTC)[回复]
感謝您幫忙。不過我是想基金會是不是能加個官方的選項?--Kanashimi留言2023年5月6日 (六) 13:01 (UTC)[回复]
更新一个把搜索框改到右侧的版本:mw.loader.load('/w/index.php?title=User:魔琴/public/expand-personal/adj-s.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 ——魔琴 [ 万户涕泪 ] 2023年5月7日 (日) 18:16 (UTC)[回复]
(+)支持个人认为新版Vector更加美观且富有设计感一些,首页的语言转换按钮虽然隐蔽但是也被我找到了。怎么说呢,我们不可能有一个完美的界面,只要不出大问题就行,慢慢改进吧。但是要注意的是下拉菜单的按钮并不是很好用。摸不着头脑的许静远留言2023年5月19日 (五) 12:25 (UTC)[回复]

小结

目前本站可能修复的问题
目前涉及皮肤设计的关切
  • 工具栏不应与主菜单分开并放置在右侧
  • 跨语言链接也不应该与姊妹项目的链接分离,且切换语言次数变多
  • 重要的使用者功能切換不方便,必須多按一個按鍵。 --Kanashimi留言2023年5月4日 (四) 23:14 (UTC)[回复]
  • “限制页面宽度”丑陋且不便,留空太多,应该默认禁用
  • indicator(GAFA标志、保护标志、坐标)是否应该放在“X种语言”的左边
  • 老式的第0段后目录应该保留,特别是WP:CSD
  • 在手机上不能正确调整宽度,结果是段落被挤在一起,尤其是右侧有信息框或者图片时
  • 应允许未登录用户选择默认皮肤,至少要能够切换旧版
  • 分区混乱,无法通过颜色区分功能
  • WP:新條目推薦/候選目錄異常,似乎因{{TOClimit}}无效
  • phab:T325083
宽泛的意见
  • 不如Timeless简约
  • 稳定性之顾虑
  • 基金会应先着手解决问题,之后自然会有更多人愿意将其作为默认皮肤,而不能让未登录用户使用那些登录用户都不会用的皮肤
  • 不关心读者的感受
  • 本站的新手指引和代码不清晰,可能导致问题
  • 排版太紧凑
  • 应该多放一点颜色
  • 移动版编辑不如2010好用
其他关切
  • 不要让人觉得联署都是笑话
  • 使用第三方页面翻译功能时,某些复杂页面Vector 2022会导致排版错误(MilkyDefer君表示无法复现)
已解决或无效的问题

以上内容总结或复制自上方[后补充:或下方]讨论,原作者列入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等页的历史记录页,以 CC BY-SA 3.0 授权。 ——魔琴 [ 万户涕泪 ] 2023年5月4日 (四) 00:55 (UTC)[回复]

小工具的问题我认为不应该怪到Vector 2022上,那是小工具开发者以及本地社群的问题--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5月4日 (四) 02:03 (UTC)[回复]
cc 小工具維護者 @XiplusWhitePhosphorusAnYiLin --SCP-0000留言2023年5月4日 (四) 05:04 (UTC)[回复]
所以還有幾多個主流的本地工具在Vector 2022上是運作得不好的?如果真的有好幾個的話,那都應該先修復好才實行改革,不然改革後搞得一堆本地功能很難用,恐怕會令本地社群鬧着要翻艇。還有為何「页面顶部-底部小工具多余」?沒有目錄的頁面(諸如Wikipedia:首頁)好像衹能透過此小工具快速跳到最頂/底部。--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3年5月4日 (四) 16:51 (UTC)[回复]
同 Cdip150 前半的看法。儘管基金會稱所有用戶預設啟用的工具是沒有問題,但建議也確認編者主流使用的小工具是沒有問題的,以及詳細列出所有出現問題的小工具(尤其是匿名用戶使用的)和具體問題,以供參考。謝謝。--SCP-0000留言2023年5月4日 (四) 17:39 (UTC)[回复]
我先说一下我的情况,不能在 sticky header 显示的小工具有:「工具栏显示当前未巡查的新页面」「编辑次数计数」。「黑暗模式」的icon没法在sticky header显示(好像after::没有样式)。建议各位用户自查一下header和 sticky header 点击人头后下拉菜单有没有不同。 ——魔琴 [ 万户涕泪 ] 2023年5月4日 (四) 18:12 (UTC)[回复]
更正一下,当前未巡查工具有时候能在 sticky header 显示,有时候不能;暂时没试出复现条件。即使能显示,功能也无法正常使用。(好诡异,这个script是不是该重写一下了 ——魔琴 [ 万户涕泪 ] 2023年5月4日 (四) 18:14 (UTC)[回复]
是可以。这个脚本非常古老,不过前天我还是用ts重构了。但我想了想,还是不在这用为好。这里并不欢迎新的东西,更别提它们会有不足,甚至会出错。--安忆Talk 2023年5月6日 (六) 05:20 (UTC)[回复]
是上方staff提出来的。如果不废的话也得修改一下位置,我的设备是会挡住缩放按钮。 ——魔琴 [ 万户涕泪 ] 2023年5月4日 (四) 18:00 (UTC)[回复]
存在问题的本地工具裡面,最主流的应该是{{noteTA}}查看器吧?该工具对所有用户默认启用,但其图标与新版皮肤不适配,偏移到了语言变体切换按钮右上方(若在参数设置中勾选“调整{{noteTA}}查看器图标位置对Vector皮肤”便会如此,不确定该选项是否对所有用户默认启用)。考虑到{{noteTA}}模板被用於大量頁面,因此优化{{noteTA}}查看器应列为当前首要任務,确保该工具在5月8日新皮肤部署前可正常显示。--蕭漫留言2023年5月4日 (四) 21:59 (UTC)[回复]
noteTA这个问题,主要还是代码太老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5月5日 (五) 02:44 (UTC)[回复]
NoteTA的代码主要位置在哪里啊,我很好奇。--MilkyDefer 2023年5月6日 (六) 07:21 (UTC)[回复]
@蕭漫Shizhao给vector-2022下,NoteTA的div(是#mw-indicator-noteTA-28a5f56e吗?)加以下样式可解决问题:
padding: 12px 0 5px 0;
margin-bottom: -1px;
。虽然还是挺丑的……js代码在MediaWiki:Gadget-noteTA.js#L-152附近。副知@MilkyDefer。 ——魔琴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5月10日 (三) 02:14 (UTC)[回复]
orz对不起我刚刚才看到MediaWiki:Gadget-noteTAvector.js这个东西……那还得在这里面改……另外这个是默认启用的(只对vector和v22生效) ——魔琴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5月10日 (三) 02:19 (UTC)[回复]
本質上罪魁禍首是我們現在實現的方法太暴力了。首先,跳出那個NoteTA查看器,靠的是監聽一個 .indicator 而且id以noteta開頭的HTML元素實現的。而且,所謂默認啟用的把字詞轉換標誌移動到頁面頂部的選項卡裡面,實現根本也沒有按照MediaWiki的方法在做,而是暴力在HTML DOM裡面追加元素,什麼CSS啊完全不管的。--MilkyDefer 2023年5月16日 (二) 15:17 (UTC)[回复]
确实是这样。监听我猜是因为,错误放置NoteTA模板时,会出现多个图标(图示)。加选项卡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我提供的也只是临时修复方案() ——魔琴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5月16日 (二) 15:36 (UTC)[回复]
真可悲,獨裁社群完全不重視那些反對者的意見,硬要闖關,連管理員都直接吐出這種不應該出來的對話。那請問還走這種形式化的討論是要幹嘛?上面一堆反對意見真的都眼瞎看不到了嗎?--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23年5月5日 (五) 01:30 (UTC)[回复]
請問基金會是不是打算忽略社群意見強行部署更新?另外,還請上面那位一直嚷嚷「獨裁社群」的同志閉嘴——你也是所謂「獨裁社群」的一份子,建議別自己罵到自己頭上——這件事完全是基金會(可能要)一意孤行,社群根本是被害方,現在反過來檢討社群是什麼意思?到底是誰「眼瞎」?——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5月5日 (五) 01:32 (UTC)[回复]
新版的Vector 2022本來就不可能會有字詞轉換的問題,只有zh版有啊(請問哪個語言版本會和zh一樣還要考慮中國/香港/新馬/臺灣用詞差異性問題?),難怪Kanashimi會提出這種問題。獨裁爛社群的管理員都能吐出這種話,還敢說是被害方,獨裁爛社群明顯就是硬要強行通過還敢講話,一點都不尊重其他來維基百科閱讀的讀者,而且都沒有外觀選擇的機會,一意孤行的爛社群。--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23年5月5日 (五) 01:40 (UTC)[回复]
胡言亂語,不知所云,不予置評。長期而言,介面是應該更新,但是就現階段來說,基金會要強行部署外觀則是不明智的。只有社群指出的種種問題得到解決,才有可能建立推進部署的民意基礎。我想新外觀存在的種種問題,社群都明瞭於心,並十分努力的整理並嘗試提出解決方案。閣下若想逞口舌之快,大可離開這「獨裁爛社群」,去別的地方。既然要留在這裡,就請少耍一點嘴皮子,甚至公然扯謊稱「社群硬要強行通過」,或對他人作人身攻擊。勿謂言之不預也。——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5月5日 (五) 03:28 (UTC)[回复]
沒有關係啊,都已經指出事實了還敢說「胡言亂語,不知所云」?如果不是事實怎不直接永遠封禁算了一意孤行的獨裁爛社群。管理員好像都眼睛瞎掉了,看不到一堆反對意見,還敢說人身攻擊?--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23年5月5日 (五) 04:15 (UTC)[回复]
请问您的意见是否是zhwiki不应该,不需要"考虑中国/香港/新马/台湾用词差异性问题"?
此外,正在被您所反对的Eric Liu君显然反对强行通过本案;相反,"眼睛瞎掉",打算强行通过本案的正是基金会,而不是社群。
( π )题外话(+)支持您对允许IP用户切换皮肤的意见。--Lucien09留言战争,永恒的战争…… 2023年5月5日 (五) 04:47 (UTC)[回复]
請留意,基金會也算獨裁社群的範圍之一,畢竟基金會早已不是第一次對獨裁社群做出干預動作(以前還有2021年基金會針對中文維基百科的行動),所以還是通稱獨裁社群。至於基金會到底要不要聽聽那些反對意見,那根本是基金會的問題吧?不然真的只是強行通過嘛,難道不是?如果不是要不要直接永遠封禁了?--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23年5月5日 (五) 05:38 (UTC)[回复]
我之所以還沒有動用管理員權限處置閣下無數荒腔走板的言論,只是因為(一)我要避嫌、(二)我尊重閣下的言論自由,但建議閣下不要因此以為自己可以繼續招搖過市、含血噴人,隨意辱罵社群及編者。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5月5日 (五) 09:18 (UTC)[回复]
还有个问题,在源代码编辑窗口裡,若要複製(选中)某一段源代码,编辑窗口便会自动跳到最顶部,同时向上自动选中一大段代码。暂未试出複现条件,不确定是否与新皮肤有关。--蕭漫留言2023年5月5日 (五) 11:43 (UTC)[回复]
(~)補充:不止是在編輯窗口裡,普通閱讀界面也會出現該情況——選中頁面上的某段文字時,頁面便有一定概率上移至頂部。--蕭漫留言2023年5月9日 (二) 17:58 (UTC)[回复]
@蕭漫是不是这个mw:Talk:Reading/Web/Desktop_Improvements#Text_selection_scrolls_rapidly_upward ——魔琴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5月10日 (三) 01:19 (UTC)[回复]
该讨论已存档,我刚刚在phab提了任务phab:T338323,副知@蕭漫。 ——魔琴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6月7日 (三) 13:13 (UTC)[回复]
更新:duplicate:phab:T334948 ——魔琴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6月9日 (五) 19:08 (UTC)[回复]
(!)意見:覺得修改版面前不甚認同直接預設為新介面。目前的新介面,個人同部份站友的意見,認為版面留下稍微多了點寬度,導致視覺上顯得擁擠壓迫,文字幾乎堆積集中在中間,若頁面再有圖片或照片則和文章字句一起擠壓在中間,中間的圖文排版可以有些適當間距。我傾向認為讀者的使用者體驗是最重要的事(但這部份可能相當主觀),頁面內容也應該盡可能獲得適當展示和傳播才是一切初衷和本意,平台也正因此才可以藉滿足讀者需求真正持續獲得關注或仰賴。如果確實往後將此新版介面作為預設介面,我認為關鍵爭議在於用戶的選擇權和自主性:究竟是否可以主動調整選用自己偏好的介面形式(尤其對IP用戶而言)?由於時下多數知名的內容網站是商業網站,需要善用版面空間作為營利使用(比如置放廣告)或者加入一堆多媒體功能(影音、直播、內容推播、問卷民調...等等),其他平台或網站的做法未必適用以登載資料供讀者查閱為主的百科平台,因此個人認為未必適合直接與時下的新聞或影音網站類比。綜合讀者和編者使用便利性、選擇多元性以及平台符合時代需求等考量,個人建議若技術可行,可以考慮採取概念類似於有時會出現的預設偏好語言版本的措施(純不懂相關技術的個人觀感),比如:
1.在預設閱讀介面為目前新版介面的前提下,任何用戶(若未登入帳號)進入條目頁面時,可以出現列出不同介面選項的選單(比如可列出三種之類)供讀者自行選擇偏好的介面。
2.每多搜尋、切換一次頁面,介面仍預設為目前的新版介面,而該選項清單皆會再次出現,讀者可自行決定更換介面與否。
3.然而不論用戶是否停留在同一內容頁面,抑或搜尋其他條目、切換至其他頁面,在單次進入平台閱覽的過程中最多可變更三次介面(三次為舉例)。
4.用戶在單次進站的瀏覽活動中,調整皮膚設定滿三次以後,將不得再行變更(除非關閉現有視窗再進站),而之後搜尋、連結的頁面一律顯示為現有的新版介面。
如此一來,個人認為或可平衡讀者和編者的需求、使用者體驗和平台目標等效益,而且也可以直接讓用戶自行比較不同介面的使用體驗,再根據個人的閱讀使用需求和感受考慮是否註冊帳號以固定或變更其他介面。--Kriz Ju留言2023年5月5日 (五) 14:35 (UTC)[回复]
总体(+)贊成使用新界面。个人感受新的界面更加美观、易用,看起来也也更符合时代风格。关于小工具,本身小工具等bug修复就是一个长远渐进的过程,也不断会有新的小工具出现。应对移动端也本来不是旧版Vector或新版Vector 2022新版的任务,不成为阻碍使用新界面的理由。对于维基百科来说,最重要的服务对象是一般的读者(其中大多数是非注册用户)。个人认为,对他们来说,新版界面有利于他们的阅读(我之前使用旧版时,文字显示宽度过宽经常导致很多“碎行”,阅读感极差)。况且个人认为旧版设计确实观感过于脱离时代了。之前每次从其他语言跳转回中文,都感觉时光回溯了至少十年。
另外(+)贊成为非注册用户开放皮肤选项功能。我不了解技术知识,但想来使用cookie等实现是有可能且有益的。
不过对前面的讨论确实产生一个(?)疑問:界面默认设置究竟是谁的权限,本地社群的还是基金会的?这个问题很重要。
此外(&)建議:相关的技术文档和技术支持平台的中文本地化确实存在很大缺漏,这点非常影响中文社群参与技术构建及应对本地社群的技术问题(尤其中文维基百科的繁简转换、地区词转换等尤为复杂,还只此一家),另外从前面的讨论来看,语言隔阂还部分地增加了中文维基社群对基金会的不信任。。希望中文维基能够发起个项目(如果还没有或者推动不到位的话),促进WikiMedia等多处相关技术支持平台的中文翻译工作,并形成持续跟进参与的常态。最后,对前后无私翻译的这位用户表示感谢!
Xsgzjmxs留言2023年5月23日 (二) 21:23 (UTC)[回复]

Hi everyone,

Thank you again for your comments and your participation in this conversation. We recognize that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open-ended questions from the volunteers here to discuss. With this in mind, we would like to propose the following:

  1. We continue discussing issues and collaborate on making fixes to the gadgets that users have issues with. Our engineers are available to offer advice on fixes, which can then be made by community volunteer developers.
  2. We push the deployment back to June 5th. This will give us more time to talk about the motivations around certain changes in the skin, to try out, as well as to discuss the data and other research we have which gives us the confidence that these changes are improvements.

We’d also like to respond and address some of your questions and concerns. Let us know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n anything below.

  1. Why is there a main menu and a separate page tools menu?
    • One of the main goals of the project was to make it easier to understand the purpose for which different tools and menus can be used. In the Vector legacy skin, there was no separation between tools which act on the whole site (such as the main page link) and tools which are related to the page itself (such as What links here). This was confusing to readers and new editors as they did not know what to expect when they clicked on a given link. By clearly separating page tools from wiki-wide navigation, we make it easier to understand what each set of tools does. Learn more about this feature here.
  2. Why did interlanguage links move?
    • In the Vector legacy skin, interlanguage links were available at the bottom of the left menu. This made them difficult to find for readers and new editors. Many readers were not aware they could switch languages from Wikipedia (or any sister project, for that matter) and would instead close the site and use an external search engine to switch languages. By moving the languages to a more prominent location on the top of the page, we’re making them easier to find. While we introduce a click to get to the languages, this time is comparable or shorter than the time it would take to scroll down to the list of languages in the previous version (read more here).
  3. Why is limited width the default?
    • Currently, the limited width is the default on all wikis using the Vector 2022 skin. However, for users who prefer to use the site in full width, we have created a preference as well as a persistent toggle available in the bottom right corner of the page, which allows you to turn the limited width off. Read more about the benefits of the limited width.
  4. Why did the ToC change?
    • We encourage you to take a look at our documentation around the new table of contents, and specifically around its usage. In our A/B test, we learned that the new ToC is used up to 50% more than the previous one. It's also displayed on pages with fewer than 4 sections. We're currently exploring options for more configuration of the new ToC.
  5. Why do certain gadgets no longer work?  
    • We will gladly help the technical volunteers with adjusting the gadgets and user scripts. In principle, since these tools have been created by volunteers without any specific requirements regarding the quality and compatibility with different operating systems, browsers, viewports, and MediaWiki versions, it is up to the volunteers to keep those working despite constant changes of MediaWiki. But we acknowledge that some gadgets and user scripts may be unmaintained, and some technical volunteers may be unsure about what exactly they'd be supposed to do. This is why we'll be happy to help if we have (1) links to the gadgets and/or user scripts requiring changes and (2) contact with technical volunteers, if they're active and willing to work with us on this code.
  6. Why doesn't the skin look good on mobile devices? Why is editing on mobile more difficult than with legacy Vector?
    • This skin, just as legacy Vector, was not designed to be used on mobile devices. While it may be working well on tablets, for phones, we highly recommend using the mobile web version with Advanced Mobile Contributions enabled. (The mobile web software is being improved, and you may find it more useful than a couple of years ago. For example, our colleagues are working on the moderation tools.)
    • Our skin addresses the need for responsiveness (by different behaviors of side menus, for example) but in full. For technical reasons, the issue of making the skins fully responsive goes beyond Vector 2022 and this project.
  7. Why can't logged-out users choose between skins?
    • Our answer is similar to the one above – logged-out users have never had this option, and changing it is not part of this project. Vector 2022 makes the interface more useful for readers, which is proven by our data. Those individuals who don't use accounts and would like to keep the current default will need either to create an account (this is the recommended way) or use browser plugins.
    • That said, we encourage everyone to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Later this calendar year, we may start working on settings allowing individual users to adjust the interface even more. Your feedback will be most appreciated.
  8. Is the skin stable enough?
    • Yes, it has been stable since this time last year. Since then, we have talked to English Wikipedians and improved some technical details, mostly addressing the needs and ideas of experienced editors. Chinese Wikipedia is among the last ones to get Vector 2022 as the default.
  9. Why aren't there more colors?
    • This idea has been raised by some volunteers on different wikis. We understand that they may prefer more colors, but we don't have data indicating that more colors would improve the usability. In the next few weeks, we will perform a test (learn more here) and it is possible that in July, the interface would be less white. That said, we'd like to confirm that this skin is ready to use, and these possible changes will not make it significantly better.

More questions are answered in our FAQ. Feel free to ask us for more details on this thread as well.

How does all of the above sound? OVasileva (WMF), SGrabarczuk (WMF)留言2023年5月5日 (五) 19:56 (UTC)[回复]

诸位好,
再次感谢大家的回复和参与,了解到大家仍有很多开放性问题需要探讨,故此提出以下建议:
  1. 我们将继续就问题展开讨论,并合作修复有问题的小工具,我们的工程师可以提出修复建议,然后由社群的志愿开发者进行修复。
  2. 我们将皮肤的部署期推迟至6月5日,留出更多时间来让我们阐述某些改动的目的、做出尝试、并就有关数据和研究结果进行讨论,我们有信心这些数据证明了改动是有益的。
我们还想回答一下大家的问题和顾虑。若有其他疑问,可在下方提出。
  1. 为什么主菜单和工具栏分离?
    • 该皮肤的主要目标之一旨在明确工具栏和菜单的用途,在旧版Vector皮肤中用于全局的工具(如首页链接)和用于页面的工具(正如此页面中的工具)之间并没有分开,这让读者和新手感到困惑,他们不清楚点击某个链接会怎样,通过明确拆分页面工具和全局导航部分,我们让两侧作用简单易懂。在此阅读有关功能的更多信息
  2. 为什么切换语言的位置移动了?
    • 在旧版Vector皮肤中,位于左侧菜单底部的跨语言链接对于读者和新手来说很难找到,许多读者并不知道可以在维基百科(或姊妹项目)站内切换语言,而是关闭页面使用外部搜索引擎来切换语言。将切换语言功能移动到顶部显眼位置将使其更容易找到。虽然需要点击才能切换语言,但比旧版滚到下面语言栏耗时相当甚至更短(在这里了解更多)。
  3. 为什么限制页面宽度?
    • 目前,限制宽度是Vector 2022皮肤的默认设置,但对于喜欢全屏的用户可以通过页面右下角切换开关来永久关闭宽度限制。在这里了解限制宽度的益处
  4. 为什么推出侧栏目录(ToC)?
    • 推荐阅读关于侧栏目录的文档,特别是用例部分。在A/B测试中,新侧栏目录使用率比旧版高出50%,它还会显示在少于四个章节的页面上。我们还在进一步研究侧栏目录的更多结构建议。
  5. 为什么某个小工具坏了?
    • 我们很乐意帮助开发志愿者调整小工具和用户脚本,但是由于这些工具是由志愿者创建的,并不存在质量标准,也不存在对不同操作系统、浏览器、窗口和MediaWiki的兼容性要求。虽然MediaWiki不断更新,但是仍取决于志愿者来维护其小工具。我们承认,某些小工具和用户脚本可能未得到维护,一些开发志愿者可能不知道该怎么做,因此,第一,如果可以提供不兼容的小工具/用户脚本链接,第二,如果开发志愿者还没有隐退并愿意与我们合作,我们很乐意提供帮助。
  6. 为什么新皮肤在移动端上看起来不怎么样?为什么新皮肤在移动端上比旧版更难编辑?
    • 此皮肤和旧版Vector皮肤一样,并不是为移动设备设计的,虽然在平板电脑上可能用起来正常,但是对于手机,我们强烈推荐使用启用了高级模式的移动版本。(移动版已大幅改进,相较于几年前,你可能发现更好用,比如,我同事们正在开发移动版审核工具)。
    • 此皮肤尽可能满足了网页自适应需求(例如,侧边菜单会自动调整),但由于技术原因,使皮肤完全适应各种情况超出了Vector 2022这个项目的目标。
  7. 为什么未登录用户无法更改皮肤?
    • 和上一个回答类似,未登录用户从来没有更改皮肤的选项,引入这项更改不是这个项目的目标,我们的数据证明了Vector 2022的界面对读者很有用。对于那些没有账户却又想保留旧版皮肤的特殊群体将需要创建一个账户(推荐方式)或使用浏览器插件来实现。话虽如此,推荐大家关注我们的新闻公告,我们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允许特殊群体进一步调整界面,你们的反馈将很重要。
  8. 皮肤够稳定吗?
    • 稳定,一年前的此刻就已经稳定了,在那之后我们和英维进行过交流并改进了一些技术细节,大多是为了满足高级编者的需求和想法。中文维基百科将是最后一批部署Vector 2022默认皮肤的维基百科。
  9. 为什么没有更多颜色?
    • 不同维基的一些志愿者提出过这个想法,我们理解他们可能喜欢更多颜色,但尚无数据可以表明更多颜色可以提高可用性。接下来几周内我们将对此进行测试(在此了解更多),并且在7月份界面有可能不会那么白。总而言之,希望得到确认这个皮肤准备好被接纳,这些潜在的小变动不会使出众的皮肤更出众了。
更多问题请参阅我们的常见问题解答,尽情在下方询问更多细节。
以上这些回答怎么样?-- Translated by/翻译来自:80.47.61.110留言2023年5月6日 (六) 00:45 (UTC)[回复]
I'm the reader who left the previous comments, and IMO, the two WMF staff comments mean to me: "your concerns are your problems, and that won't stop us from pushing to deploy this skin as the default".
In key issues, you always use data (data from other communities) to defend your point of view, but you don't really listen to the concerns that people here talk about.
What a "great" idea to have someone who doesn't want to sign up to sign up to address his concerns?
It is my sincere hope that WMF will listen carefully to the concerns of this local community. 80.47.61.110留言2023年5月6日 (六) 01:25 (UTC)[回复]
我是之前回复的IP用户,两名维基媒体基金会员工的话在我看来意思是“你的顾虑是你的问题,这不会阻止我们部署皮肤。”,在关键问题上,你们总是用其他社群数据来回应这里的关切,却没有真正听到这里的关切。让不想注册账号的人注册一个账号来解决问题,多么“好”的想法?希望维基媒体基金会认真倾听本地社群的关切。-- Translated by/翻译来自:80.47.61.110留言2023年5月6日 (六) 01:26 (UTC)[回复]
问题是,提出的关切真的是大多数人的关切吗?我记得新皮肤做了很多用户测试,数据上看结果也不错。如果问题很大,为何不反驳那些数据呢?--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5月6日 (六) 02:17 (UTC)[回复]
我仍然認為必須比照英文維基百科,預設禁用限制頁面寬度;尤其最新介面改版尚未完成,目前新版外觀仍然存在無謂的大片留白,觀感實在不佳,而限制頁面寬度只會加劇這種現象。——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5月6日 (六) 10:25 (UTC)[回复]
我也想在此提醒一下,目前已经有至少180个维基站点使用了默认新版vector,上方基金会人员报道的统计数据也反映出没有产生明显的问题。虽然我知道各位可以拿ENWPSAID来反驳我,但我还是想提醒,将新版vector设定为默认已经明显是一大趋势了。--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5月7日 (日) 01:59 (UTC)[回复]
同上。虽然我也对大片留白觉得难以接受,但是我不确定这真的是我的审美问题,还只是换了新界面一时不适应而形成的感受?另外,在我看来,上面提出的各种意见,大部分都挺主观的,而且仔细阅读了基金会的答复后,感觉双方基本就是在鸡同鸭讲,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5月7日 (日) 08:35 (UTC)[回复]
“鸡同鸭讲”这也是我读完的感受,我之前总结为“你的顾虑是你的问题,这不会阻止我们部署皮肤。”,基金会员工SGrabarczuk (WMF)已经在前面讨论中提到了,他不懂我们在谈论什么,语言障碍可能是一个因素,但绝不是主要原因,在我看来更大的原因是对目的的不同。这里反对的大部分中文用户可能都没有阅读过基金会针对Vector 2022创建的相关页面,更别提SGrabarczuk一再强调的有关数据,甚至一些用户的反对理由早就是已被修复或者无效的,在我看来有两种保守的原因促使他们在这里反对,一种是对基金会不尊重独立性的保护主义思想在作祟,另一种是不想冒改变现有使用习惯的保守心理(我可能也是其中之一)。当前共识中最大的障碍是小工具不兼容,但这不是一个先有鸡先有蛋问题,一旦Vector 2022皮肤被部署,开发者会再次投入到匹配中(英维就是如此),或者会有新的小工具被创造出来,所以新皮肤恰巧能够带动小工具的更新,虽然短期可能有些问题,但是正是问题推动了小工具更新的动力。虽然说了那么多偏向基金会的话,就我个人而言我阅读过和参与过部分英维对新皮肤的讨论,我个人反对意见还是集中在对于没有账号的读者来说缺少皮肤自主选择权,而不是新皮肤问题本身,虽然我非常讨厌新皮肤的切换语言部分,但是对于这个讨论中的所有注册用户,你们有机会切换到旧版皮肤,所以你们必须想想你们到底为什么反对?(PS:我还是之前讨论中的IP读者,到目前为止,我是唯一留言这个主题的IP读者(之前3个IP都是我),所以希望可以看到更多被无法切换皮肤影响的无账号读者来发表你们的感受,否则我可能会成为未来唯一反对的人)。166.211.97.243留言2023年5月7日 (日) 12:41 (UTC)[回复]

(+)支持垃圾一条街留言2023年5月7日 (日) 05:59 (UTC)[回复]

說實話,現在維基百科的絕大多數瀏覽者,都沒有帳號,而如果我們不給予他們自由選擇外觀的話,哪怕新的Vector再好,也會有人不支持,而不給他們選擇就會令不支持的用戶剝削了他們可以選擇的權利。不敢你h支不支持,如果可以在首頁上/下能切換的話估計不錯。--FK8437留言2023年5月7日 (日) 12:06 (UTC)[回复]
就拿reddit来说吧,我也是reddit的一个长期用户(有账号的),我很讨厌reddit的新皮肤,但是reddit提供了一个简单且优雅的方式让人们使用旧版皮肤:维护一个旧版域:old.reddit.com,我认为如果维基百科可以这样做(比如zh.old.wikipedia.org)而不是用URL后面加?useskin=vector参数这种,将会让我作为无账号读者的顾虑烟消云散。此外我确实注意到了SCP-2000帮助整理了适用于像我这样无账号用户的浏览器扩展,用于切换到旧版页面,我也试用了,自动在页面后面添加?useskin=vector确实满足了我的需求,虽然这不如原生支持旧版更优雅,我现在立场更倾向于(=)中立,而不是之前的反对,但是作为在这里唯一留言的IP用户,我会继续反对,直到我的顾虑真的只是我自己的问题。166.211.97.243留言2023年5月7日 (日) 13:09 (UTC)[回复]
Hi@SGrabarczuk (WMF) I seem to be the only reader without an account commenting here (the previous IPs were all mine).
Personally, I've revisited my reasons against deploying the new skin, and I think the reasons are: 1) lack of option to switch to the old skin (which I think is disrespectful to non-account readers), 2) conservative sentiment, unwilling to accept changes, mistrusting new skins, and worrying about the increase in learning costs.
As much as I do hate new changes to switch languages, you can see I'm not trying to point out the problem with new skins this time, because I realized that if users like me who don't want to have an account at all can switch to the old skin for as long as they want, then I will not need to think about the new skin.
But reading the comments of other users here (since they all have accounts) I realize that their objections differ significantly from mine.
Their objections are mainly focused on: 1) distrust of WMF (in the past WMF directly exercised power without adequate communication with this local community), 2)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new skin, 3) conservative like me, unwilling to relearn to use a new skin, 4) Some technical concerns (these can be overcome, and you have provided multiple solutions above).
On the trust part, I think if you can actively respond to user concerns in this thread (if you don't understand, you can point out what you don't understand, and I'm sure someone will be happy to translate it for you), then I believe you can rebuild the trust between WMF and this local community.
In raising awareness and dispelling misconceptions about new skin. in addition to you repeatedly providing hyperlinks to the data, you should try to cooperate with translation volunteers like 暁月凛奈 and MilkyDefer to set translation goals and work on strengthening understanding, because when someone clicks on those links and finds that a lot of content on those pages is not localized and it's definitely not conducive to mutual understanding, although most of the users here can understand English well, it gives people a feeling that the project is immature and unfinished. Especially when you set a deployment date, this further fuels the distrust of this local community and WMF, because again the local community will feel that WMF is ignoring their concerns to force changes.
Regarding the third part, you can't just change people's minds, but the people who comment here, except me, all have accounts, which means they can switch to the old version skin at will if they want, so, you don't need to do a lot, you just need to keep telling people about the benefits of the new skin, I mean TELLING people directly, not through some untranslated hyperlink, so that more people will try and use the new skin, and eventually drive those conservative people to accept the change. you have to understand, you're a Community Relations Specialist, representing WMF, when you're talking about something, it's totally different when it's written in the books.
Regarding the fourth point, I have no suggestion, because you have done a good job.
Hope you achieve your goals and convince this community that what you are doing is for their good. 152.179.173.218留言2023年5月7日 (日) 14:21 (UTC)[回复]
One more thing, I know it's not your job, but maybe you can give it to a colleague who can handle it properly.
On Google Translate, when I translate Wikipedia in a desktop browser, Wikipedia shows the mobile page, this has been wrong for so many years that I even suspect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I tried to go to mediawiki to give feedback, but there needs an account, it is not suitable for me, I hope you can help, thank you.
How to reproduce:
Open google translate in a desktop browser https://translate.google.com/, fill in a Wikipedia page (like https://ru.wikipedia.org/wiki/%D0%92%D1%8F%D0%B7%D0%B0%D0%BD%D0%B8%D0%B5_%D0%BD%D0%B0_%D0%BF%D0%B0%D0%BB%D1%8C%D1%86%D0%B0%D1%85), and click translate link, you will find that the online website translation is a mobile interface. 152.179.173.218留言2023年5月7日 (日) 14:31 (UTC)[回复]
It seems to be the problem of Google Translate. So I forward your raised issue to Partnerships team and ask them to handle this issue. Thanks.--SCP-0000留言2023年5月7日 (日) 15:11 (UTC)[回复]
I don't think it's a problem with Google Translate as there is no such issue on the 3rd party site where the wiki is deployed, it seems to me that Wikipedia does user-agent judgment and shows the mobile interface for it when it is judged to be from Google Translate. Google Translate will add 1.0 translate.google.com TWSFE/9.0 in the HTTP Headers and gzip(gfe) after user-agent. But thanks for your help.(我不觉得这是Google翻译的问题,因为第三方维基站点没有这种问题,在我看来维基百科通过用户代理判断,当用户代理是Google翻译时显示移动界面,谢谢) 152.179.173.218留言2023年5月7日 (日) 15:30 (UTC)[回复]
Well, this is not a bug, but a compromise made by wikimedia, see here: https://gerrit.wikimedia.org/r/c/operations/puppet/+/506043/
But, I hate it. can anyone go to mediawiki and respond to this? I don't have an account there.(它不是一个错误,这是维基媒体故意的,谁可以去维基代码那里反应这个问题?)152.179.173.218留言2023年5月7日 (日) 15:52 (UTC)[回复]
你好,SGrabarczuk (WMF),我可能是这里唯一留言的没有账号的人(上方那些IP都是我)。
个人而言,我重新考虑了我反对新皮肤的理由,我总结为:1、没有旧皮肤切换选项(我认为这是对像我这样的无账户读者的不尊重),2、保守原因,不愿意接受改变,不信任新皮肤和担心新皮肤增加了学习成本。
尽管我之前强烈反对切换语言方面,但是这次我不谈这些,因为如果可以给无账户读者切换皮肤选项,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但是读过这里其他用户的留言后(那些有账户的用户),我发现我和他们的反对原因有许多不同之处。他们的反对主要集中在:1、对维基媒体基金会的不信任(过去曾发生维基媒体基金会未和此社群充分沟通情况下直接行驶权力),2、对新皮肤不够了解,3、像我这样保守,不愿意重新学习如何使用新皮肤,4、一些技术问题(这些是可以解决的,你在上面已经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
信任方面,我觉得如果你能积极在这里回复用户的关切,那么我相信可以重建维基媒体基金会和此社群之间的信任(若有语言障碍,可以指出,这里肯定会有人帮助打破这种隔阂)
提高人们对新皮肤认知方面,我认为除了反复提供链接到数据的页面外,还应该尝试和像是恒月凛奈和MilkyDefer这样的译者合作进行有关页面的翻译,尽管这里大部分人在英文理解上没有困难,但当有人点击你提供的页面后发现其中大多都是英文内容,这会给人一种不成熟未完工的感觉。尤其是你设定一个部署日期后,这加剧了对维基媒体基金会的不信任,让他们感觉再次试图强制做出改变。
关于第3点,你无法改变一个人的想法,但是在这里留言的人(到目前为止)除了我都有账号,他们可以随意切换到旧版皮肤,所以我认为你只需告诉人们皮肤的好处就好了,我说的是直接告诉,而不是丢一个未翻译的链接,这样更多人会尝试使用新皮肤,最终驱使那些保守的人接受改变。再说了,你是一名社群关系专家,代表维基媒体基金会,你说的话和纸上写的分量是不同的。
关于第4点,你做的很好,我没有什么建议。
希望你能实现你的目标,并让社群相信你这么做是为了他们好。-- Translated by/翻译来自:152.179.173.218留言2023年5月7日 (日) 15:07 (UTC)[回复]
还一件事,我知道这和你无关,但是也许你能帮忙转交给负责此事的同事。
在Google翻译中,在桌面浏览器翻译维基百科时会显示成移动版页面,这个问题都好多年了,我甚至怀疑是故意的,我曾试过去mediawiki反馈,无奈需要账号,还希望你能提供帮助,谢谢。
重现步骤:
桌面浏览器打开https://translate.google.com/,输入维基百科页面(比如https://ru.wikipedia.org/wiki/%D0%92%D1%8F%D0%B7%D0%B0%D0%BD%D0%B8%D0%B5_%D0%BD%D0%B0_%D0%BF%D0%B0%D0%BB%D1%8C%D1%86%D0%B0%D1%85)点击翻译链接,然后你会发现页面是手机版的。-- Translated by/翻译来自:152.179.173.218留言2023年5月7日 (日) 15:16 (UTC)[回复]

Vector 2022的进步之处固然很多,缺点也不少,上面被总结过的论点我就不再重复了。这里主要说说Vector 2022的丑陋体现在何处。

丑陋与美观相对。网站布局中的美观常常体现在元素的对齐、呼应、一致性,总之要体现出一种秩序。

  • 例如旧版Vector皮肤以三根蓝线划分内容区与非内容区,二者底色迥然不同。非内容区的元素分布在上、左、下三个方向,多而不杂乱。
    • 中文维基百科的首页banner呼应了旧版Vector的设计,锦上添花。
  • 再如Timeless皮肤的header分为三个区域,其中的搜索框与底下内容区左右边线对齐,且居中,看起来非常舒服。不同区域的底色之间亦有足够对比度。

而Vector 2022则是一团乱麻:

  • 缺少线条或颜色来区分各功能块。左侧菜单背景色#f8f9fa虽与页面白色背景不同,但对比度仅1.05,极不协调
  • 搜索框左侧与内容区左侧对齐,很好;但搜索框右侧终止的位置是无端而随意的。
    • sticky header有时出现有时不出现。sticky header上的搜索变成了放大镜按钮,并且从中间跳到了最左边。
  • 在左右侧栏都显示时,左侧栏宽于右侧栏,内容区偏在右侧位置。
  • 一旦打开“限制页面宽度的模式”,问题就更多了:
    • 宽屏下两侧多出莫名其妙的低对比度灰色底色。
    • 内容区左侧有东西,右侧空白,这是我最不能容忍的地方。看看此类布局的正常设计是什么样的。

让运动员做裁判是不合适的,由新皮肤开发者提供的数据未必能说明问题。若真要用数据证明Vector 2022优于旧皮肤,应让独立人士在控制好变量的前提下做A/B測試,结果不能选择性披露。--Lt2818留言2023年5月7日 (日) 14:50 (UTC)[回复]

Translation: It is true that Vector 2022 is both a step forward and backward, I will not repeat what has been said. I will analysis how Vector 2022 is UGLY.

The antonym of ugly is pretty. The prettiness of web design comes from the alignment, echo and consistency between elements. It comes down to ORDER.

  • For example, the legacy vector seperates content and non-content areas by a vertical blue line at page left, a horizontal blue line at page top, and another horizontal blue line at page bottom. The two areas have dramatically different background colors, non-content areas possess the top, left, and bottom of the page. While there is much, it is not chaotic.
    • The banner on the main page echos the old vector skin, making the visual more consistent, and echos the old skin.
  • Timeless. This skin's header is separated into three groups, where the search bar is in the middle, having the same width of the content area. Sitting in the middle and having consistent width makes the skin elegant. Also notice the color contrast between content and non-content areas.

Ok let's look at Vector 2022.

  • No obvious visual separator between areas. Althouth the main menu in the left bar has a different background color (#f8f9fa), its contrast ratio is merely 1.05, extremely dissonant.
  • It is great that the search bar is left-aligned to the left of the content area. But, the position of the right end looks arbitrary.
    • The sticky header sometimes appears and sometimes not. That is inconsistency. The search button jumps to the far left of the sticky header. That is another inconsistency.
  • When both the left and right sidebar appears, the left sidebar is wider than the right sidebar. The main content is therefore, not in the middle, but a little to the right.
  • Toggling on the limit-width mode, problems are just more:
    • Unaccountably strange low-contrast gray color.
    • When the right sidebar is collapsed, that place just remains blank. That is visual imbalance. If WMF really does not know what is a good design, go read the Golang book.

Any comparasion data provided by the developer themselves are unreliable. Perform a blind A/B test by an independent individual, and only such data, is convincing.

@OVasileva (WMF)SGrabarczuk (WMF)The above is an analysis of the new Vector skin, which you may be interested in. MilkyDefer 2023年5月8日 (一) 08:08 (UTC)[回复]

感谢技术帝发言,终于明白为什么我看vector-2022觉得很诡异了。这样看来vector-2022比monobook都烂XD  ——魔琴 [ 万户涕泪 ] 2023年5月7日 (日) 14:58 (UTC)[回复]
  • 沒有關係啊,基金會和獨裁社群基本上真的是死了,硬要強行通過。只是把時程從原本的5月8日延後至6月5日,根本一點反對和建議意見都聽不進去嘛。請問獨裁社群到底有沒有尊重過所有想來維基百科閱讀的人?還敢說不是強行通過關於Vector 2022的提案?而且還說獨裁社群和基金會是互不相關的?可悲的獨裁社群,明明上述講的全部都是事實,卻都要被扭曲說是假的,維基百科現在真的已經沒資格再教其他用戶做事情了。這些反對意見到底是要說幾次?硬是要過也行,真的是形式化討論而已。這討論唯一的好處可以趕走更多用戶遠離維基百科而已,發神經了。原來個個都想睜眼說瞎話,那以後乾脆就學這些人講話就好了,還有必要說實話或吐出心裡的話來陳述意見嗎?--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23年5月7日 (日) 15:22 (UTC)[回复]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5月7日 (日) 18:41 (UTC)[回复]
    ???--MilkyDefer 2023年5月8日 (一) 07:33 (UTC)[回复]
    ……--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5月13日 (六) 07:20 (UTC)[回复]
FYI:基金會在2月時向英文維基百科社群提供的與 Vector 2022 相關的數據(包括使用率、部署前後的瀏覽、編輯、帳號創建數量、收到的擔憂等)以及未來計劃,供各位參考。謝謝。--SCP-0000留言2023年5月7日 (日) 17:09 (UTC)[回复]
@Lt2818关于颜色区分方面,WMF员工在上方提到,他们进行了调查,喜欢现有的全白模式和一种灰色分隔模式的最多。他们将进行A/B测试以决定选择何种方案。 ——魔琴 [ 万户涕泪 ] 2023年5月7日 (日) 17:33 (UTC)[回复]
灰色分隔模式看起来舒服多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5月8日 (一) 03:54 (UTC)[回复]
这种灰色分隔模式好多了。许多地方有必要做此类大刀阔斧的改动。--Lt2818留言2023年5月8日 (一) 14:10 (UTC)[回复]
同意諸位看法,明顯優於原設計。——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5月8日 (一) 16:06 (UTC)[回复]
看来大家都没认真看staff说的话XD ——魔琴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5月9日 (二) 08:31 (UTC)[回复]
@魔琴姑且還是強調一下,當然不是沒有注意到以後可能會推出的介面更新,只是我認為不應該將「未來」的計畫與「現在」的部署混為一談。——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5月29日 (一) 13:34 (UTC)[回复]
那为啥我在这里复读了一遍就这么多人跑来支持xd ——魔琴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5月29日 (一) 13:57 (UTC)[回复]
(※)注意WP:新條目推薦/候選目錄在vector2022下出現異常,似乎是{{TOClimit}}在vector2022下沒有效用。--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3年5月8日 (一) 02:47 (UTC)[回复]
是否涉及phab:T317818?staff在互联群提过这个task ——魔琴 [ 万户涕泪 ] 2023年5月8日 (一) 03:20 (UTC)[回复]
@OVasileva (WMF)SGrabarczuk (WMF) The TOC in WP:Did You Know nomination looks strange. Sections with blank title in TOC are supposed to be hidden by utilizing {{TOClimit}}, but it is not working under Vector2022. The problem seems related to phab:T317818. Any idea to fix the issue? --CDIP No.150 2023年5月8日 (一) 08:49 (UTC)[回复]
Thanks, that's a good catch, @Cdip150. I've asked the engineers. I'm curious what they would say.--SGrabarczuk (WMF)留言2023年5月12日 (五) 22:21 (UTC)[回复]
@SGrabarczuk (WMF): Hello, any update about this issue? Thanks.--SCP-0000留言2023年5月28日 (日) 16:18 (UTC)[回复]
Oh, yes @SCP-2000, thank you for pinging me, and my apologies for not going back to you sooner! The engineers took a look and said this is a hacky solution that should be avoided by the communities, and not supported and discouraged by the team.--SGrabarczuk (WMF)留言2023年5月29日 (一) 13:16 (UTC)[回复]
Thanks for your reply! cc @Cdip150魔琴--SCP-0000留言2023年5月29日 (一) 13:29 (UTC)[回复]
另外请注意,v22把本地链接的颜色#0645ad改为和跨语言链接一样的#36c【更正:内链和外链都改为了#36c。v10的外链是#36b而非#36c】,不知道是否会影响配色合规 ——魔琴 [ 万户涕泪 ] 2023年5月8日 (一) 03:21 (UTC)[回复]
mw:Reading/Web/Desktop_Improvements/Features/Visual_Refinements#Link_colors,从这种角度来说,似乎是更合规了。--MilkyDefer 2023年5月8日 (一) 12:05 (UTC)[回复]
这种是牵一发动全身的,绿链颜色、一些多彩模板的配色需不需要改什么的……具体我也不清楚,就是提个醒。 ——魔琴 [ 万户涕泪 ] 2023年5月8日 (一) 16:02 (UTC)[回复]
我想基金會壓根兒沒有想到還有跨語言連結的問題吧?——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5月8日 (一) 16:06 (UTC)[回复]
@Ericliu1912抱歉,上述说法有误,已经更正。内链#0645ad和外链#36b统一成了#36c。 ——魔琴 [ 万户涕泪 ] 2023年5月8日 (一) 16:51 (UTC)[回复]
我认为大力推动默认采用timeless比搞个新版vector好多了,光排版上timeless就显然更优于新版vector,我用timeless也有大概三年,除了timeless默认情况下与hotcat不兼容,其他我没发现什么大问题。--🔨留言2023年5月11日 (四) 00:36 (UTC)[回复]
盲猜不默认timeless的最大原因是因为这个皮肤不是WMF开发维护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5月11日 (四) 02:48 (UTC)[回复]
對我來說其實新的Vector還沒有很糟糕,甚至有點「沈浸式閱讀」的感覺,但我無法接受強行通過讓維基百科的最大瀏覽來源——未註冊讀者——沒有調整的權利。難不成想要這樣來促進IP用戶註冊帳號?[開玩笑的]我知道這種新版不錯,但有人喜歡也代表有人反對,如果跟「網頁版」和「移動版(M)」一樣在條目底下/上面設置一個調整器,讓不喜歡的用戶切換就好了。但無視不小的反對在根本未有明顯的民意基礎下強制獨裁通過的話,那我就退出維基百科了吧--FK8437留言2023年5月11日 (四) 04:59 (UTC)[回复]
依據基金會的說法,一來是本站過往至今沒有讓 IP 用戶更換皮膚的選擇,二來存在技術限制,因而基本上不太可能有更換皮膚的功能(至少在短期內)。個人認為除了可建議 IP 用戶建立帳號以更改皮膚外,亦可同時建議使用瀏覽器插件,在不建立帳號的情況下也能更改皮膚。謝謝。--SCP-0000留言2023年5月11日 (四) 10:35 (UTC)[回复]
Yes, @SCP-2000 is correct. It's just technically impossible, regardless of what skin is the default. See this section and this one of our FAQ.--SGrabarczuk (WMF)留言2023年5月12日 (五) 22:45 (UTC)[回复]
当初monobook换成vector的时候是否也有相关讨论? ——魔琴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5月11日 (四) 15:37 (UTC)[回复]
雖然略為離題了,不過還算是有些參考價值。就個人初步來看,當年也有要求回滾 Vector 的討論,只不過不多人支持,而且當年 Vector 最大的問題只是 Search Box ,而非現在主要是頁面佈局的問題。謝謝。--SCP-0000留言2023年5月11日 (四) 16:12 (UTC)[回复]
我看到有人抱怨cactions被收在「更多」下面还要多点一下xd2023年5月12日 (五) 07:30 (UTC)-- ——魔琴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5月12日 (五) 07:30 (UTC)[回复]
Thank you all for your feedback and the discussion so far. We noticed that some of you mentioned the changes in the visual separation of content from the background. This is also a topic members of other communities talked about, and the team has been discussing recently. The current version of the Vector 2022 skin has shown improvement in the organization of content by introducing a menu system that separates links by their purpose. But we are also working to make it easier for people to focus on the content and visually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content and the navigation portions of the article. We have prepared a prototype which we will be testing in the next few weeks. This prototype:
  1. Introduces visual separation between different portions of the page
  2. Decreases the contrast of the background
We began by testing this prototype with different users to identify whether it improved usability. You can see the results of this test here. We will be continuing with testing this quantitatively across a number of wikis. You may learn more about that here.
We hope to hear your thoughts and questions. Thank you again for your feedback so far. SGrabarczuk (WMF)留言2023年5月12日 (五) 22:40 (UTC)[回复]
@SGrabarczuk (WMF) Hello, I would like to ask what is the exact date and time of Vector 2022 deployment? Thanks. --SCP-0000留言2023年6月4日 (日) 19:03 (UTC)[回复]
I don't think that there are consensus to immediately deploy the skin as for now yet.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6月5日 (一) 03:18 (UTC)[回复]
共识不强求一致同意,注意到上方支持更换皮肤的编者明显更多,反方似乎也没有进一步论证。--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6月5日 (一) 13:27 (UTC)[回复]
可是现在社群很明显没有准备好v22的部署…… ——魔琴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6月5日 (一) 13:57 (UTC)[回复]
我相信,如果不强制部署,永远也准备不好。。。--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6月6日 (二) 02:05 (UTC)[回复]
我可不是說社群反對部署,而是完全不理解憑什麼不把現有問題儘量解決以後再部署。是有多急?——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6月5日 (一) 15:17 (UTC)[回复]
Hello! Thanks @SCP-2000 for the question and thanks everyone else for the comments. We haven't made the change yet. We're drafting a longer message which, I hope, will clarify how we interpret the situation and how we would like to proceed. I hope we'll get the message finished within 24 hours. Sorry for a bit of a delay - it's mostly due to the time difference between Asia, Europe where I am based, and North America where most of the available team members are. Also, briefly in regards to what's happening in the meantime: we're not making any sudden movements, I'm subscribed to this topic, and I read all the comments. Thank you!--SGrabarczuk (WMF)留言2023年6月5日 (一) 21:46 (UTC)[回复]
@SGrabarczuk (WMF)Thanks for your understanding! I wish we could cooperate to tackle those problems, and set up the new Vector skin as default as quick as possible.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6月9日 (五) 01:09 (UTC)[回复]
I believe we lack specialists of the MediaWiki API. A bunch of our code are written years back, using very dirty hacks. The technical debt is heavy. MilkyDefer 2023年6月9日 (五) 05:35 (UTC)[回复]

关于翻译WMF内容的一些想法

@SGrabarczuk (WMF) People who have read my previous translations may have noticed that the Chinese I translated above is not a word for word translation, but to convey the meaning of WMF staff as much as possible. One of the words I really don't like is "volunteer". WMF didn't write Wikipedia, we did, we should be called "part of the family" instead of being called "volunteers", which sounds like "temps/free labors" people who can be dumped at any time. I understand that WMF has always referred to community members as volunteers, but that word does not represent us.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we do not work for WMF, we work together for the idea of a free encyclopedia that WMF hopes, because we share the same ideals with WMF, the people here and WMF are collaborators, family members, not temporary workers or free labors. I hope that WMF can truly talk to the community on an equal footing, instead of treating people here as free labor to realize the ideals of WMF. When that kind of thing happens, you don't need to say "dear community member" because you are a family member here, so your proposal will not be seen as trying to break something, but to bring about improvement. So, try to be a part of this place instead of standing in a privileged position and talking to people here, respect doesn't come from how much "dear" you use, but your position. Thnak you. 75.127.205.91留言2023年5月11日 (四) 10:41 (UTC)[回复]

其实感觉越抠字眼没啥意思。不用「志愿者」用「编辑」吗,那是否意味着WMF欠我们工资?[開玩笑的]「各位社群成员」也没问题啊,没说只有非社群成员才能用这个称呼。再说社群主要是相对负责管理的WMF而言的,不然你要怎么称呼社群?「编辑团体」? ——魔琴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5月11日 (四) 15:36 (UTC)[回复]
Thanks for your translations and your comment, 75.127.205.91. I respect and appreciate that you're translating to convey the meaning rather than word to word.
You're raising an interesting point. I come from the editorial community myself (Polish Wikipedia, specifically), and I must admit,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 see someone criticizing the term volunteer using these arguments. I'm wondering if more people have similar feelings about the word "volunteer".--SGrabarczuk (WMF)留言2023年5月12日 (五) 21:36 (UTC)[回复]
I think most people here will not be dissatisfied with the word "volunteer", and 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using this word in the Chinese context. Please don't feel sorry for that.--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5月13日 (六) 07:19 (UTC)[回复]
Thank you @BlackShadowG. I use this term to mean "a person who takes part, does some effort and spends some time, without being paid". There is an interpretation going in the exact opposite way to the one presented above: since most communities' members are volunteers, their time and presence is more precious, because they have less time to offer and more options to choose between (articles to write, discussions to take part, other pages to edit, some projects to coordinate, etc.).--SGrabarczuk (WMF)留言2023年5月29日 (一) 14:10 (UTC)[回复]
  • 可悲的獨裁社群,就是在演戲而已(只是把時程從原本的5月8日延後至6月5日,就是要在6月5日闖關嘛),完全不尊重讀者以及不顧反對的意見。就這點來說,真的只會想趕走更多想寫維基百科的用戶而已。請問還有什麼好說的?既然沒有什麼好說的,那也沒有必要一直重申反對的意見,因為根本不可能會被理會以及重視嘛。況且獨裁社群居然也敢睜眼說瞎話的說是和基金會是互不相關的,卻根本忘記基金會是怎麼搞獨裁社群的。獨裁社群現在唯一可以做的恐怕真的只是寫條目了吧?因為只要一開始討論某種話題或者開始某個投票,那些反對派、意見派的就出來說話了,唯有感到可悲以外沒有什麼好說的了。誰不知道Vector 2022版面其實是沒問題的啊?但是就「閱讀沒有版面選擇性」(如果不登入帳號的話沒得選)而且「強制默認Vector 2022」來說,就是觀感不佳,這個問題已經比「火車與亞麻」的故事還嚴重多了。--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23年5月27日 (六) 06:11 (UTC)[回复]
    :O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6月15日 (四) 10:54 (UTC)[回复]

Resolving technical issues

Hello everyone,

We, the Web team at the Wikimedia Foundation, wanted to share an update about the timing of the skin change we've been discussing here and address the comments you all have raised in response.

First, we are postponing offering the Vector 2022 skin by default at zh.wiki for the time being. We hope that we can work with you all to ensure we accurately understand the range of technical issues you perceive with the skin.

With the above in mind, below is a list of the technical issues we've seen mentioned in the conversations thus far.

As a next step, can you all please review these issues with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n mind?

  1. What (if any) issues are currently missing from the table below?
  2. What issues below need to be edited/clarified/expanded so that they more accurately describe what you are all experiencing?

Zooming out a bit, once we come to a shared understanding of the issues you all perceive/have experienced with the Vector 2022 skin, we're thinking we can decide what – if any – of these technical issues require fixing before the Vector 2022 skin can be made available to everyone by default.

A small note – we would like to confirm again that any logged-in user may choose a different skin at any time. This is done by choosing a different option in Preferences.

Issues
ID Description Phabricator ticket/Status
1 NoteTA (instead of a standard tab like the one for Discussion or Read, unformatted icons are displayed) Fixed

EDIT by User:Diskdance: This fix is broken. It doesn't show the prompt when clicked. EDIT 2: Now fixed

The functionality isn't broken, but the design part may be adjusted. (EDIT: Proposed change at MediaWiki talk:Gadget-noteTAvector.js)

2 “工具列显示当前未巡查的新页面”小工具在Vector 2022中的呈现方式比较怪异 We'll be grateful for instructions on how to enable this. Then, we'll be able to fix it.
3 很多小工具不在 sticky header 显示。 We're curious what gadgets/scripts you think should be visible in the sticky header.
4 MediaWiki talk:Vector-language-redirect-to-top should be changed T330805

(it is unclear to us what the root problem is – what is incorrect about the current text)

We're following the discussion. Let us know if our help is needed.

5 Vector(2022)皮肤下,FA和GA的图标会遮挡“路线图”按钮 There's an instruction how to fix it; we may assist you fix this
6 左侧toc的缩进应该改为一个字符:.vector-toc .vector-toc-list-item { padding-left: 0.875em; } T339287

We are not sure what the reason for this change is.

7 [繁简]转换通知与宽度切换按钮重叠(EDIT: in MediaWiki:Gadget-notifyConversion.js Fixed

We need to know how to enable this. Then, we'll be able to fix it.

8 页面顶部-底部小工具多余

Fixed by changing the alignment to other elements

We're not sure what this is about. We'll be grateful for instructions on how to enable this.

9 MediaWiki:Gadget-pseudonamespace-UI.js Fixed by Jon (WMF)

No real fix, see MediaWiki_talk:Gadget-pseudonamespace-UI.js#编辑请求_2023-06-06

10 Anything else?

Note: you'll notice that the table above intentionally excludes comments and concerns related to the basic design of the skin (for example the separation of the page tools menu and the site-wide tools menu, the location of the table of contents, or the location of the language switcher). This is because that part is fully stable and we will not be able to reconsider it. We have also tried to address and clarify this part of the concerns in our comment above.

We acknowledge this response may not satisfy everyone. We want to communicate how we're thinking about this clearly, and we're interested in continuing to hear your thoughts. Let us know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concerns. Thank you again for your feedback and help! SGrabarczuk (WMF)留言2023年6月14日 (三) 17:21 (UTC)[回复]

@SGrabarczuk (WMF): I can clarify item 6 if the translator fails you: it means to indent by one single Chinese character (which is wider than a Latin character). I hope this information helps.--碟之舞📀💿 2023年6月15日 (四) 06:12 (UTC)[回复]
Thanks @Diskdance. I'll ask my colleagues if the indent is indeed of the width of a Latin character, in which case it would better be adjusted to the script here, or is it "just" a fraction of em, regardless of any script character width.--SGrabarczuk (WMF)留言2023年6月15日 (四) 13:15 (UTC)[回复]
@SGrabarczuk_(WMF) It can be adjusted simply by editing site css files. Nothing is broken. It's just an interface preference issue and should be changed through community concensus instead of site configuration.  ——魔琴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6月15日 (四) 13:36 (UTC)[回复]
Right, right, @魔琴. Perhaps that's the better approach for you to introduce this change locally. I'll talk to the team anyway, because I'm curious if there's anything that could be done on our side.
After some consideration, I think that originally, for the basic site configuration, the indentation size had nothing to do with the font size.--SGrabarczuk (WMF)留言2023年6月15日 (四) 17:15 (UTC)[回复]
Thanks for your effort. It's just that I think indent based on character size should look better. I wonder how ja and ko wikis think of it. ——魔琴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6月15日 (四) 17:28 (UTC)[回复]
For item 7 this is the step to reproduce:
  1. Open a browser window in private mode, with browser preferred language set to English
  2. Open https://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E9%A6%96%E9%A1%B5?useskin=vector-2022
  3. You'll see a blue banner at the bottom of the page, and it overlapped with the fixed width toggle button.
--碟之舞📀💿 2023年6月15日 (四) 06:16 (UTC)[回复]
#3: It's just that using addPortletLink and jQuery to add something into #p-personal won't automatically add the same things into #p-personal-sticky-header. User:SunAfterRain has written a gadget to fix this: User:SunAfterRain/js/Vector2022StickyHeaderAutoCopy.js
#4: Explained in #wikipedia-zh
#6: Being proposed on the VP/T.
#9: Need a .trim(). (After the closing tag of #ca-nstab-main a the v22 HTML adds a \n thus nstab.child.text() becomes "条目\n" instead of "条目".)
About #2... never mind. It is still functional; it is only funcional. ——魔琴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6月15日 (四) 08:43 (UTC)[回复]
Reproducing item #2: You will need to have "patrol" right, so that gadget (MediaWiki:Gadget-PatrollCount) will appear in your preferences. Select and enable that. A new link is added to top right corner (in vector 2022 it is folded in the user submenu), hovering on the link will show a list of new pages on the fly. That hover effect is broken. --MilkyDefer 2023年6月16日 (五) 09:00 (UTC)[回复]
Thank you @MilkyDefer. We'll look into this.
Also, I'd like to ask everyone involved in this discussion to take a look at the table above and confirm if the recent changes are in the desired direction. Thank you! SGrabarczuk (WMF)留言2023年6月16日 (五) 11:56 (UTC)[回复]
I'm using v10 and the portal link is slightly moved left because of the Growth Project and the UTC gadget, but the hover menu is still there. So I think it's working as designed. Just like what I have said before, the gadget should be rewritten. Since it's still functional (id est, we can still use the script to go to Special:NewPages and see the hover menu despite its weird behavior), I don't think that's a major obstacle to changing the default skin. ——魔琴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6月16日 (五) 12:22 (UTC)[回复]


(節刪):到目前为止唯一在此留言的IP读者的抱怨

在这几个月时间内,我是在这里唯一留言的IP用户(在这期间变换了无数次IP),对话从一开始大部分注册编者缺乏对新皮肤的认知渐渐地转向了解决问题推动新皮肤部署的状态。我在这期间也多次发表个人浅见,并且协助翻译这个讨论中多个内容。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几个月的讨论,我没有看到第二个IP用户,第二个维基百科的读者来这里发表自己的意见。如今部署新皮肤的提案已经得到了大部分在此讨论的注册编者的认同,但是却没有一个编者试图扩大讨论范围到维基百科最主要的用户群体 —— 读者。我对在座的各位用“本位主義_(組織理論)”的决策方式感到遗憾,不好意思侮辱了大家(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针对你们所有人)。

在此我唯一请求的是:扩大讨论范围至维基百科最主要受众 —— 读者。
建议方法是:在这里完全达成共识后,在中文维基百科全站条目顶部悬挂横幅,指向此讨论,要求读者发表关于皮肤更改意见。

在此之后,如果那些没有选择权的读者多数同意做出此项更改,那么我们可以继续讨论部署具体期限。如果多数读者不同意,那么编者必须和读者之间做出妥协。在我看来更改皮肤必须基于共识,且此项更改最直接影响到的是那些没有账号的读者,因为他们没有切换皮肤的选择权,缺乏他们的意见建立的共识能否称为共识?

最后,虽然注册用户@Z7504在上方也极力反对推动此项更改,查看Z7504阁下的以往言论后,本人需要和Z7504划清界限,因为在我看来Z7504存在某种精神问题,一天到晚叫嚣“独裁社群”,失去了理性思考的能力,很抱歉直言不讳地讲,但是Z7504阁下也是在这里(節刪),阁下的抱怨无法代表读者的关切,更没有从读者视角出发。

希望我的提议可以被考虑,希望这次更改皮肤经过了充分的讨论,不仅是编者之间,更是读者+编者+维基媒体基金会,谢谢!71.246.22.59留言2023年6月20日 (二) 16:15 (UTC)[回复]

让基金会提供一个维基百科的官方镜像或官方VPN以帮助中国用户注册账号或编辑?

如题。英文维基百科在探讨这个问题。我认为既然这件事情牵扯了中国大陆,中维用户提供自己的看法非常必要。讨论位于en:Wikipedia:Village Pump (proposals)#Streamline the sign-up process for new editors from China.--MilkyDefer 2023年4月30日 (日) 15:25 (UTC)[回复]

註:此留言已被原作者(User:安忆)移除。2023年5月18日 (四) 04:20 (UTC)[回复]
先前讨论:Help_talk:如何访问维基百科#提议设立官方维基百科镜像供国内直连访问和编辑。 ——魔琴 [ 万户涕泪 ] 2023年4月30日 (日) 17:42 (UTC)[回复]
註:此留言已被原作者(User:安忆)移除。2023年5月18日 (四) 04:20 (UTC)[回复]
( π )题外话:什么?!连英维都开始密切大陆用户的编辑问题啦!看来防火墙已经是全球范围内的大问题了,建议你维用户抓抓紧快快参与讨论喽。另外禁止外维势力干涉中维内政[開玩笑的]。--EvesiestaDie Gedanken sind frei! 2023年5月1日 (一) 15:55 (UTC)[回复]
说点正经的。可预见是,这个问题不大可能在大群体范围内解决,只能自己想办法或者以小群体形式解决。个人拙见是此讨论不会有什么建设性结果,最终大概率“静默”,然后机器人自动存档(说到这顺便提醒一下在讨论串顶部加上{{存档至}})。--EvesiestaDie Gedanken sind frei! 2023年5月1日 (一) 16:04 (UTC)[回复]
(!)意見:我觉得这件事大概率会不了了之。理由有以下几点:
--СлаваУкраїні! 2023年5月2日 (二) 10:24 (UTC)[回复]
“自由门”等类似的不是已经被研究透了?——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5月4日 (四) 03:15 (UTC)[回复]
那基金會官方VPN也會很快被研究透吧。--日期20220626留言2023年5月9日 (二) 03:27 (UTC)[回复]
更新一下,目前主要在讨论的是,能否开一个渠道(管道)验证申请注册者是否中国大陆人。(提案者首先提出可以用短信、微信支付、支付宝验证,但由于安全问题🚬,目前在讨论其他方式。) ——魔琴 [ 万户涕泪 ] 2023年5月2日 (二) 13:46 (UTC)[回复]
我觉得这个验证不太可能实行,因为鉴于中国大陆的网络实名制度,短信、微信、支付宝等网络服务都必须通过实名认证,并且所有的个人信息都会同步到政府或有关机构。虽然这一措施对大部分来自中国大陆的维基人没有多大影响,但是仍有一小部分的维基人编辑诸如政治等高风险话题,一旦在这个问题上出现疏忽,对维基媒体基金会的信誉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另外我整理了包括enwiki、frwiki和ruwiki等站点申请IPBE的人的来源,包括许多的香港人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都在申请这一权限,使用开放代理工具除了规避审查制度,其最重要的是确保维基人上网信息的加密以至于不被政府轻易的获取。--СлаваУкраїні! 2023年5月3日 (三) 08:58 (UTC)[回复]
以我之前就这类事情的接触,基金会不太会考虑这件事情的。因为这里有一个很微妙的立场问题,基金会则总是想保持中立的身份。(作为一个NPO这么做也无可厚非,而且也值得赞赏。)另外,官方镜像(其实不如直接建缓存节点)理论上可以建在墙内的GFW特区里,免墙还又是国内IP,但实做上政治风险太高,基金会似乎也不太支持这种做法--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5月4日 (四) 02:14 (UTC)[回复]
@Shizhao可以将这个与基金会接触过的观点也放上去。至少根据说法基金会看上去的确不想冒合规性的风险。——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5月4日 (四) 03:13 (UTC)[回复]
"放上去"是指什么?没太明白。。。另外吐槽一下,官方镜像说实话对于一个正规的组织机构来说太奇怪了一点。镜像要么个人搞,要么第三方机构搞,哪有自己搞镜像的道理,除非是洋葱网络之类的特殊情况--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5月5日 (五) 02:51 (UTC)[回复]
就是上面en上的讨论,如果是曾经和基金会接触过并且基金会有过这样的态度的话。这种东西,我们这里已经讨论过也得出结论是不太可行的,多说也是浪费时间罢了。——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5月5日 (五) 02:58 (UTC)[回复]
还是那句话,基金会建立官方镜像什么的,目前不可行,毕竟打游击没想象中那么容易,域名也是要钱的。现阶段还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好。--🔨留言2023年5月4日 (四) 08:49 (UTC)[回复]
依稀记得去年这个时候也有人在这里提过一样的意见;显然这是行不通的。--  2023年5月4日 (四) 10:19 (UTC)[回复]
其實應該讓使用vpn的ip允許編輯中維--日期20220626留言2023年5月9日 (二) 09:22 (UTC)[回复]

不管你们爱不爱听,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意识形态问题,WMF根本不愿意,也没有能力实行两种规则(一个符合中国大陆的言论审查版本和另外一个国际版本)。不要再在如何绕过防火墙、如何打枪换炮、如何验证用户、如何伪装、如何花钱买域名这些小问题上浪费时间,因为如果WMF愿意做,这些问题都不是个事儿。相反不要重蹈蜻蜓计画的覆辙才是个事,想想看Google作为商业公司都没有能力抑制舆论推出该计划。退一步讲,就算WMF想要这样做,现在商业上唯一愿意做出妥协的大型科技公司是像是Microsoft和Apple这样的公司,他们在产品中广泛应用两种标准,并且通过低调和大量的公关来降低舆论抵制,但是维基百科如果这样做无疑要分拆中维,最后只不过是另外一个百度百科。在我看来,用户无法注册这个理由无法推动WMF做出任何战略上调整,现今唯一的动力可能是想要换取加入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席位而做出妥协,但是WMF说实在的并不急迫加入该组织,相反总是被排除在外可以继续帮助WMF凸显意识形态上的差距,这是对WMF有益的。总之这个问题没有解,除非全世界统一到单极体系,给这些提案人提个醒,必须明白这个世界不是理想的乌托邦166.161.149.117留言2023年5月9日 (二) 07:12 (UTC)[回复]

上面給出的方案並不存在審查條目或內容的問題,也沒人提到要搞一個符合中国大陆言论审查的維基版本。--日期20220626留言2023年5月9日 (二) 07:24 (UTC)[回复]
你知道挖自由世界墙角[開玩笑的]这个词吗?一旦挖开了,未来审查版本也会被提上议程。166.161.149.117留言2023年5月9日 (二) 07:38 (UTC)[回复]
事情沒那麼絕對,而且审查版本基金會也不會同意。--日期20220626留言2023年5月9日 (二) 07:48 (UTC)[回复]
你没有明白我的话的含义,我的话的含义是“挖社会主义墙角”这句话的字面意思,而不是嘲讽的意思。因为一个组织和一个强权打游击是不可能获胜的,现实点,要想实现目标,根本之处在于双方做出妥协达成纸面上的一致意见。我可以这样说,WMF可以打游击,但是寄希望于WMF打游击可以缓解一时问题这样观点的人,只是在自欺欺人,这就像是很多中国人不都是在想,只要不谈论政治,我还是很自由的人,哈哈,也许朝鲜人也这样想,也许也这样想,只要不考虑明天,我也活的很好。166.161.149.117留言2023年5月9日 (二) 07:52 (UTC)[回复]
我的意思是維基媒體基金會就算願意搞鏡像,也不意味著基金會就會同意搞審查版維基百科。不過你說的對,打游擊的話基本不會成功,一旦鏡像站放問的人多了,自然就會被封殺,換新網址的話也很快就會被發現。--日期20220626留言2023年5月9日 (二) 08:29 (UTC)[回复]
你还是没有听懂我在说什么,我把话直说了吧,对于WMF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全面和中共合作,要么根本不合作,不存在中间地带。要是合作结果和代价不会是你们喜欢的,要是不合作你们却在这里想方设法寻找所谓“解决之道”,在我看来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如何访问,而是为什么存在GFW,这恰巧也是WMF现在立场所能抛出的问题。对于你们所寻求的“解决之道”,那必须是非官方的,低调的,在我看来这种所谓解决之道就是把头埋在沙子里的人对自己说:闭紧点眼睛就不会再进沙子了。166.161.149.117留言2023年5月9日 (二) 09:26 (UTC)[回复]
的确有站点使用自动替换关键词的方式试图规避审查,然而仍被阻断。至于接受审查的版本,不是已经有人在做了嘛,虽说没看到什么后续成果。——暁月凛奈 (留言) 2023年5月9日 (二) 07:29 (UTC)[回复]
基于我前面说的,要想真正实现你们访问维基百科的目标,必须让WMF和中共达成协议,协议的代价是你们不可接受的,或者你们可以继续等待统一的单极世界的产生。166.161.149.117留言2023年5月9日 (二) 09:02 (UTC)[回复]
我不是“你们”的一员。这次提出讨论的是英文社群,而中文社群早已有大量相关的讨论,很多中文用户并没有试图达成这种目标。您这些发言应该说给英文社群的部分用户。——暁月凛奈 (留言) 2023年5月9日 (二) 09:40 (UTC)[回复]
不好意思,无意对您做出任何假设,此处“你们”指的是该社群受影响用户,此外我没有提供任何“目标”,我只是在说你们的追求存在两种可能性,我说的很实在,要么和中共达成你们不喜欢的协议,要么根本没有协议。但是阁下(在这里指的是)如果无法理解我说的话,那么我提供一个“不让眼睛继续进沙子”的缓解办法:再闭紧点眼睛[開玩笑的],言归正传,方法是:让WMF提供访问令牌给中维可信的管理员,然后令牌可以在注册账号时输入,类似邀请码,然后使用该令牌注册不受IP封禁限制,分发令牌由你们社群管理员承担责任。这是你们可以让WMF实现的,但是我说的很清楚:把头埋在沙子里,再闭紧点眼睛也是没有用的。166.161.149.117留言2023年5月9日 (二) 09:54 (UTC)[回复]
這聽上去和現在的ipbe方案本質差不多?和管理員審批授予IP豁免稍有區別的是換成了邀請碼而已。--日期20220626留言2023年5月9日 (二) 10:01 (UTC)[回复]
头已经在沙子里了,还不愿意拔出来,除了闭紧点,再闭紧点,还有什么办法?你们目前问题是用代理注册账号问题,这可以被这种邀请码机制缓解,但是这只不过是闭的更紧,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剖析根本原因,我上面写了太多字,可惜没有人听得进去。166.161.149.117留言2023年5月9日 (二) 10:09 (UTC)[回复]
提案人的第一个提案是设立一个注册渠道让中国大陆用户直连进入,判断IP后直接注册并给予IPBE,我觉得可能还是可行的。毕竟有些维基也是可以直连的(IPv6),多一个不多,而且注册并授予IPBE对「翻墙」来说没有任何效用。不过还是得看中国大陆政府怎么想的(shrug),而且如果实施得修改获取IPBE的方针。 ——魔琴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5月9日 (二) 08:29 (UTC)[回复]
感觉这个对话中没有一个人可以听的懂我在说什么,让我把话说明白,作为WMF这样的组织,行事方法是基于理想主义,作为一个中立的组织,主要内容由用户产生的网站,树立出价值榜样,这一点无可厚非,我的建议是让你们按照现实主义的想法找到解决方案,但是我在前面说过了,这条路走下去的解决方案也不会是你们喜欢的,但是呢你们在谈论的却是以机会主义寻找解决方案,拿着放大镜在强权的铁幕中找漏洞的方法,你们认为WMF会引以为傲吗?166.161.149.117留言2023年5月9日 (二) 09:00 (UTC)[回复]
共產黨當然是不想,不然幹嘛要封維基?--日期20220626留言2023年5月9日 (二) 09:01 (UTC)[回复]
这个站有没有任何维基内容。对于没有梯子的人,注册一个带IPBE的账号没有任何用处。况且这也不是唯一一个注册的方法。 ——魔琴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5月9日 (二) 10:21 (UTC)[回复]
我非常理解你说的意思。IP君说的是WMF的价值观,也是维基百科的立足之本。--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5月9日 (二) 12:57 (UTC)[回复]
话又说回来,每次看到这类审查条目的问题我就想到德维的Vorlage:Holocaustleugnung,我当然知道你们想表达的意思,但是这也确实是一种政府干预。--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3年5月10日 (三) 20:46 (UTC)[回复]
难以置信,维基百科服务器没有一个位于德国和奥地利,而且由总部位于美国的维基媒体基金会运作,这些地区性的法律还是成为了德语维基百科的方针。
试想一下中国的“寻衅滋事罪”相关法律被用于中文维基百科,参与政治条目编辑的中国大陆人是不是也要被警告和记录IP并举报?--Shinohara Chihiro留言2023年5月14日 (日) 17:15 (UTC)[回复]
@Shinohara Chihiro你看到这个很惊讶的话我感觉你串门串少了,commons有commons:Template:Communist symbolcommons:Template:Swastika,英维有en:Wikipedia:No Nazis,东欧语言的维基理论上应该也有相关的东西。--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3年5月14日 (日) 18:02 (UTC)[回复]
你提到的模版仅仅是一个法律上的免责声明而已,后面那篇文章也只是WP:NPOV的一个扩展。让我吃惊的是否认大屠杀的用户会被立即封禁。--Shinohara Chihiro留言2023年5月14日 (日) 18:06 (UTC)[回复]
我只能说是二战的后果,具体解释还真比较费劲,你去看几天德语媒体/论坛就明白了。--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3年5月14日 (日) 18:21 (UTC)[回复]
还有香港国安法,不至于写条目时被认为是“煽动民众对抗政府”就被封禁了吧。--Shinohara Chihiro留言2023年5月14日 (日) 18:09 (UTC)[回复]
納粹大屠殺是真真正正的反人類而且有造成過嚴重後果;你列出的這兩個未必。--MilkyDefer 2023年5月16日 (二) 15:26 (UTC)[回复]
上方讨论有点离题了。解决方案无非几种:
  1. 降低中国大陆编者获取IPBE的难度。这个最容易办到。
  2. 建立有审查的镜像。违反WMF和本社群的原则(WP:UNCENSORED)。
  3. 建立无审查的镜像,打游击战。就这点我曾经和WMF沟通过,得到的明确答复是无法做到,过于烧钱。(WMF钱虽多,也耗不起这样指数级增长的开销)
  4. 在官方Android、iOS应用内建审查规避功能。可能可行,但无法保证,请见phab:T327286
供各位参考。--Diskdance 2023年5月17日 (三) 13:00 (UTC)[回复]
其实相关讨论近几年来已经有很多次,关键就是只停留在讨论的阶段,没有人去做。这点很遗憾。我觉得在这里讨论得再多,也不如尽快实现来的实在。--Diskdance 2023年5月17日 (三) 13:03 (UTC)[回复]
所以我也一直是主張1方案,越快越容易獲取越好。--日期20220626留言2023年5月17日 (三) 13:52 (UTC)[回复]
Phab工单已经创建。--Shinohara Chihiro留言2023年5月17日 (三) 16:03 (UTC)[回复]

随便翻译一下phab的task,供各位讨论。portal好像是地区词我就保留了。

  1. 为中国大陆用户建立一个特殊的注册portal,portal来自一个隐藏IP以避免DNS投毒(该portal将不包含任何条目,以避免惹恼审查员,导致portal被封锁),IP经常变化以避免封锁。
  2. 在维基百科上设置一个“请求从中国注册”的特殊按钮,点击该按钮后,给用户发送包含注册portal的IP地址的电子邮件。然后,用户断开VPN,进入邮箱(如QQ或163),并点击该IP地址以进入portal。
  3. portal检测用户的IP地址,如果用户使用的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或中国广电的住宅IP(中国的四个ISP),注册正常进行,用户自动获得IPBE,从而正常编辑。(如果用户不在中国,他们不允许使用这个特殊的门户来获得IPBE。)
  4. 然后,用户只需重新连接到他们的VPN,回到WP主网站,并开始编辑。

感觉似乎有点麻烦? ——魔琴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5月18日 (四) 01:34 (UTC)[回复]

不太懂如何实现,是否不需要基金会来实现。注册门户的域名购置及维护成本(如封锁检测),或者如果用IP访问,能否顺利https。基金会可能没有充足的IP段或人力。门户如何避免通过大陆境内代理或僵尸网络注册账号,然后滥用。不建议用toolforge.org,可能封一级域名。--YFdyh000留言2023年5月18日 (四) 19:11 (UTC)[回复]
感觉首次注册注册用户和申请IPBE会挡住一些人,这个流程能缩短点就好了,或者管理员可以请活跃的用户?--Kethyga留言2023年5月19日 (五) 12:39 (UTC)[回复]
先試試看再說,不要未戰先退。--日期20220626留言2023年5月19日 (五) 13:14 (UTC)[回复]
这是哪个不了解中国网络状况的人提的建议啊?第3点的话,中国的IP又不止这四个ISP,从维基百科的用户人群上来说,教育网和科技网用户无论如何不应排除在外啊。另外关于2的话,我觉得应该在中国设立一个portal,点击"请求从中国注册”的特殊按钮就跳转到中国的portal服务器上进行操作--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6月9日 (五) 08:51 (UTC)[回复]
在中國設立portal服务器會有風險嗎?--日期20220626留言2023年6月9日 (五) 10:37 (UTC)[回复]
我看了一下条目,中国大陆涉外ISP只有三大家和教育网、科技网? ——魔琴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6月9日 (五) 19:07 (UTC)[回复]
广电和铁通?以前听说铁通质量挺好的,走的欧洲线路,没用过。严肃点说的话,上面的建议3,应该以IP地理位置来分辨就好了,不应该以ISP来分辨--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6月12日 (一) 01:44 (UTC)[回复]
是指封禁云服务器吧。--YFdyh000留言2023年6月12日 (一) 01:59 (UTC)[回复]

不会有什么用的。这件事如果成真,必将是一件轰动到足以引来媒体的大事。政府肯定不会不管,必将第一时间予以封禁。WP:OA2021的人开了求闻公司,他们怀恨在心,即便政府耳不聪目不明这伙人也极有可能自发举报,甚至进行监控。个人建议可以放开huggle等工具适配民间镜像站——范博📧·🎤·✍🏽🇨🇳 2023年5月28日 (日) 09:50 (UTC)[回复]

(+)贊成,不用OA21那群人了,PRCG已經在盯著了罷
只能說作為技術儲備可行--Hualin~希望の星は青霄に昇る Commons|Talk 2023年5月28日 (日) 10:37 (UTC)[回复]
且在我看來它們確實訴諸法律威脅了--Hualin~希望の星は青霄に昇る Commons|Talk 2023年5月28日 (日) 10:54 (UTC)[回复]

目前该task的状态是community-consensus-needed。 ——魔琴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6月7日 (三) 13:23 (UTC)[回复]

討論沉寂了?--日期20220626留言2023年6月7日 (三) 15:00 (UTC)[回复]
无疾而终了属于是。--Shinohara Chihiro留言2023年6月7日 (三) 15:17 (UTC)[回复]
我也不清楚是什么情况,要修改方针?但是功能还没做出来啊。另外技术上的细节是要phab那边讨论还是本地讨论,phab那边清不清楚中国大陆的情况……等等问题。 ——魔琴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6月7日 (三) 19:11 (UTC)[回复]
你可以問問那邊到底需要社群什麼共識。--日期20220626留言2023年6月7日 (三) 22:32 (UTC)[回复]
有人担心这会对GIPBE产生影响,所以在等监管员的意见。--MilkyDefer 2023年6月9日 (五) 05:38 (UTC)[回复]
所以现在可能要把Sotiale或者谁拉来了,问问傀儡调查助理吧。@LuciferianThomas--MilkyDefer 2023年6月9日 (五) 05:42 (UTC)[回复]
re GIPBE:
現階段發去stewards電郵隊列,關於使用開放代理的申訴電郵(包括GIPBE申請)通常都是由包括我和SCP-2000在內的監管員助理團隊處理。
根據監管員助理的試行內部指引,負責助理計劃的監管員AmandaNP和Operator873不建議給新用戶(標準在此不明確說明)授予GIPBE。需注意GIPBE並無方針級別的授權標準,以上標準可能並非所有監管員都採用。
站在監管員助理立場並參考監管員建議,我不支持工具直接授予GIPBE以防止新用戶在小維基破壞。真實IP註冊跟用戶是否破壞並無直接關聯,因其及後也是用proxy編輯,給了GIPBE就難擋了。
re 整套新系統:
個人覺得現階段的建議尚未有充足的反濫用考量。
依我個人對IPBE程序(包括本地和英維)的認知,我覺得若建議的系統能配置充足配套給用戶查核員(及監管員)獲取其原始技術資訊,參考英文維基百科的IPBE申請程序,經用戶查核確認帳號創建者非已知的濫用者再授予本地IPBE為佳。
若有人躲在新系統後濫用一般不會出現編輯的特定中國大陸IP段創建帳號,則應可由站內的本地或全域封鎖直接阻擋使用該系統創建帳號。
以上。如需要監管員意見可能可以問問AmandaNP,她同時也是英維CU,對英維的IPBE經CU申請的程序應有相當認知,能提供相當的意見。我不清楚韓維程序為何,不過也可以問問Sotiale。--西 2023年6月9日 (五) 07:28 (UTC)[回复]
那关于GIPBE就没什么问题了(那个是我提的,我怕说监管员一看好家伙四个本地IPBE就直接给了GIPBE( ——魔琴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6月9日 (五) 09:09 (UTC)[回复]
phab的「需要社群共識」大概是指需要最少一個站點有共識採用此系統。既然英維的相關討論已無疾而終,而這套系統影響最大的是中維,我覺得現在您們需要討論的重點是「無視外力因素,是否認同中文維基百科測試以至配置此套提供予中國大陸居民的註冊系統」。在達成我上述的反濫用考量的前提下,我個人意見是不反對設置此系統。--西 2023年6月13日 (二) 05:50 (UTC)[回复]
如果沒人反對下共識達成後和誰說呢?讓基金會直接幫我們寫註冊系統嗎?--日期20220626留言2023年6月13日 (二) 06:34 (UTC)[回复]
我不覺得此處適用沉默共識。您考慮開個小節,然後掛公告欄徵詢社群意見吧。--西 2023年6月14日 (三) 06:06 (UTC)[回复]
@魔琴你來新開小節或者掛公告?目前暫時沒有什麼人反對。--日期20220626留言2023年6月14日 (三) 06:15 (UTC)[回复]
稍等,我再整理一下三站讨论给出的意见 ——魔琴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6月14日 (三) 10:32 (UTC)[回复]
這裡是不是應該@Bluedeck(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6月15日 (四) 10:49 (UTC)[回复]
整理了一下两个月以来的讨论,放在这里:User:魔琴/斜坡计划由于这个计划比较难描述,我暂且就给他起了个名字()看看各位还有什么补充的。 ——魔琴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6月15日 (四) 20:35 (UTC)[回复]
可能之政府干預?
算了已經在Phab講過了魔琴也寫入整理之中了--Hualin~希望の星は青霄に昇る Commons|Talk 2023年6月16日 (五) 02:54 (UTC)[回复]
具體干預手段有哪些?--日期20220626留言2023年6月16日 (五) 02:57 (UTC)[回复]
可能会封域名或者封IP。另外我还想到政府可以留该网站的访问记录,查用户创建日志,就能一一对应。 ——魔琴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6月17日 (六) 16:27 (UTC)[回复]

論一些用戶之行爲

近期在存廢討論中,出現很多編寫格式一致,不符合本站編寫規則,品質亦不達標的條目(如:家用科技与性别生活风格医疗化等)。根據本人觀察,此類條目的編寫格式或編輯者的行爲特徵均有以下特點:

  • 一、綜合各一手來源的原創研究。
  • 二、多以社會學爲主。
  • 三、條目主題的名稱出現在子段。
  • 四、編輯者可能撰寫生者傳記,多爲學術領域人士。

因此,我本人理由有認爲這是一類團體的特殊“活動”。當然,我不太願意胡亂提出某個詞語指稱他們,但這種特殊的團體性行爲我不知道適用本站哪條規則。@Yayl7730劉郁彣Minhuawu我想詢問一下相關用戶,您們的行爲是“學校組織的”(有用戶提及相關條目是與“同學”共同商量的)還是自發的行爲?其性質是怎樣的呢?(是否為有償編輯?)

此外,想詢問社群針對此類行爲應當如何應對?或者對上述編者是否有統一的意見?希望各位予以解答,謝謝。 --WMLO議程表 2023年6月15日 (四) 13:56 (UTC)[回复]

WP:SUP,供参考。--Wcam留言2023年6月15日 (四) 14:19 (UTC)[回复]
這是學校與維基合作的編寫計畫,內容以社會學為基礎。是作業的一部分--Minhuawu留言2023年6月15日 (四) 14:53 (UTC)[回复]
@Minhuawu:感謝Wcam君提供方針。此種情形的話,可建立適當的溝通渠道及教育專案頁面以介紹課程。不過既然是與維基合作的項目,為本站會沒有收到此類消息呢?(還是通告尚未發出?)個人疑問,望解答。謝謝。WMLO議程表 2023年6月15日 (四) 15:16 (UTC)[回复]
WMLO閣下您編輯的時候不小心把我的留言給蓋掉了,他們確實是有專案的。--WiToTalk 2023年6月15日 (四) 15:22 (UTC)[回复]
@T45614631:感謝閣下提供的資訊。確實是我沒注意到這個項目和對此政策的不熟悉,還以爲是未通報的高校活動(可能是此類條目近期出現的緣故)。我個人沒有其他問題了,感謝解答。不過還是建議各位參考一下這個頁面WikiProject:建立條目,在發表前可以先在頂部加個AFC模板({{AFC submission}}),交由其他編者評審。不然很容易會被提刪除的。——WMLO議程表 2023年6月15日 (四) 15:30 (UTC)[回复]
cc @reke--SCP-0000留言2023年6月15日 (四) 16:23 (UTC)[回复]
我是覺得可以將具備原創研究素質的條目匯入維基學院。——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6月15日 (四) 17:16 (UTC)[回复]
課程學習單似有提及只得在維基百科發佈(維基學院在現實層面沒有存在感。這次也是。)。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不是原創研究素質是不是可以送到維基學院的問題,而是需要多加予以指導,以符合本站條目之標準。--WMLO議程表 2023年6月15日 (四) 17:21 (UTC)[回复]
寫不好要先改,不要自行決定別人的寫作目標。我會跟老師溝通強調要學生放去draft (雖然我印象中我上課有講),目前不合格的也都移入 draft 即可。--Reke留言2023年6月16日 (五) 03:25 (UTC)[回复]
專案內有述明維基人均可為相應課題進行討論並提供意見,也希望避免引入可能關係所有權問題之爭議,在社區層面既定框架內還期望專案參與人秉持衡常心態,相信社羣樂於在充分嘹解情況之下,提供更多適切專案的建議等之,以同好層面間有禮地交流疑問和互換見解,亦相信有助於協作之。--約克客留言2023年6月16日 (五) 04:37 (UTC)[回复]
確實有條目所有權之爭議。不過在導入維基學院的部分,我需要提醒一下各位,若要將寫得好的“原創研究”導入至維基學院,還是要看原作者之意願,否則相當於一種忽略其態度而“代爲發表”之行爲,我們可以社群之名刪除不符品質條目,但因爲“經過討論”而代他在另一個地方發表自己的想法,這麽做也是一種對当事人的不尊重。這和台灣國家元首列表忽略原作者態度發起從而存廢討論是一樣的道理。我想我們社群是需要一些人文關懷的。——WMLO議程表 2023年6月16日 (五) 14:24 (UTC)[回复]
基本上是這樣的。但同時也要考慮寫作主題不符合百科全書收錄範圍的情況,畢竟百科全書沒有義務要反過來配合個別編者。上面不少主題就有這種傾向。作為原創研究匯入維基學院是保存其編輯內容的一種辦法。——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6月17日 (六) 03:04 (UTC)[回复]
确实很一手,但也许有改进空间?我觉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3年6月18日 (日) 00:00 (UTC)[回复]
對於剛開始參與維基百科的使用者,如何自行創建條目,又不會有原創研究的問題,有些難度。若可以移到草稿空間,比較可以慢慢修改--2001:B400:E2D3:F8DD:5E35:64D8:3F48:8FC8留言2023年6月18日 (日) 00:11 (UTC)[回复]

DarkWizardCody

此人非常令我不信任,他騙人。 明知戰隊可以加入所有配音員名稱,以個人偏好故意刪除,至今仍漠視香港配音員。 雖然我沒有添加可靠的參考來源,但他明知編寫王樣戰隊要加入參考來源,卻沒有舉證責任,他都是該頁面的編輯者。 我該如何處理他,投報管理員?--Mr tiger Shun Kit留言2023年6月16日 (五) 18:15 (UTC)[回复]

我覺得應提報「管理員布告板/其他不當行為」,另外這個討論應屬「互助客棧:求助」類。--Sinsyuan~Talk 2023年6月16日 (五) 23:35 (UTC)[回复]
建议Wikipedia:管理员布告板/编辑争议,或者条目讨论页(如果有足够编者参与)。你们的讨论太长,提报内容请尽量简化,指明所涉编辑和来源。此题好像是User_talk:薏仁將#提醒可供查證的部分內文相关,但我没注意到涉事编辑是哪一笔。--YFdyh000留言2023年6月16日 (五) 23:54 (UTC)[回复]

关于首页“正在发生”和“最近逝世”之间的分隔符

前几天@Ericliu1912将首页“正在发生”和“最近逝世”各个条目之间的分隔符从之前的“-”修改为(第一个第二个)“—”,理由为“參酌社群先前就格式手冊的討論共識調整連接號格式”。

个人觉得使用连接号很难辨识,全部都连在一起不好分辨,显示效果远不如之前使用的U+FF0D:

  • 正在发生: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苏丹冲突
  • 最近逝世:孙机-杨义-张英才-邬沧萍-科马克·麦卡锡
新:
  • 正在发生: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苏丹冲突
  • 最近逝世:孙机—杨义—张英才—邬沧萍—科马克·麦卡锡

而且Wikipedia:格式手册/标点符号只有说表示连接时应该使用连接号,这里是做分隔符用,而非连接。所以这里用什么都和格式手册没有冲突。

烦请各位讨论。如果能在达成共识前先暂时修改回去就更好了。--Fireattack留言2023年6月19日 (一) 02:15 (UTC)[回复]

@Fireattack其實一開始首頁連接號用「-」也是我提議的。易「-」為「—」與前相同,純粹是希望求得格式上的統一,當然還有先前討論提及部分裝置的顯示問題。如果社群多認為不妥,則並沒有理由不回退。另外,我也曾經提議比照首頁其他欄位改用間隔號,這裡一併徵求社群意見。——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6月19日 (一) 02:46 (UTC)[回复]
私以为新的连接号并不合适,这里标点仅起分隔作用,以清晰明了的分隔为关键,其并没有起连接作用,也不必要有格式上的统一。我也是刚刚看到首页的连接号发生变化了,然后查找了半天才找到是哪里的修改。--Ceba_robot 才不是机器人2023年6月19日 (一) 12:40 (UTC)[回复]
这样会不会更好一些:
  • 最近逝世:孙机
  • 杨义
  • 张英才
  • 邬沧萍
  • 科马克·麦卡锡
,但是要考虑某些字体下分割符和间隔号可能难以区分。--GZWDer留言2023年6月19日 (一) 14:03 (UTC)[回复]
个人觉得中点也不错。这个和“-”我都支持。Fireattack留言2023年6月19日 (一) 15:40 (UTC)[回复]

公共艺术的著作权问题

以上讨论仅限于中国大陆地区的版权问题。如果某个地区的公共艺术属于某艺术系毕业生的毕业设计作品,那么该公共艺术是否属于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顺带提一下目前为止中国大陆仍然属于完全全景自由地区。--СлаваУкраїні! 2023年6月19日 (一) 09:25 (UTC)[回复]

首先针对全景自由问题(特别是商用问题)进行回答。如果问题与非商用等有关,相信这个问题应该出现在知识问答而非本页。

  • 如果只是临时展示(广告牌、海报性质等,不确定阁下这个“毕业设计作品”是否意图为长期展示)→不可以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自贡市公共交通总公司与自贡市五星广告灯饰公司侵犯著作权纠纷案的答复
  • 如果是长期展示,则无论室内室外:
    • 建筑作品和立体美术作品:基本可以 按学界部分观点和大部分判决,这类作品可以平面复制后再行商用。但存在部分判决不支持此观点,但对应判决案件中使用者未署名,判决原文中难以看出署名与否与侵权与否的关系。(实际上合理使用中的署名属于何要件在中国大陆存在争议)
    • 平面美术作品:?? 学界部分观点和一些判决认为对于这类美术作品,平面复制后不能再行商用。最近维基共享资源管理员的处理一般是删除不带有全景环境的照片(如天安门毛泽东画像,如裁剪到只剩画像则删除,如保留周围天安门环境则保留)。
另邀请您参见我未完成的拙稿:User:Teetrition/中国大陆全景自由规定--Teetrition留言2023年6月19日 (一) 09:42 (UTC)[回复]
顺带一提,阁下问题“那么该公共艺术是否属于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是“属于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伯尔尼公约缔约国均采自动保护原则,作品(满足独创性要求)一旦完成就受著作权法保护,与其设置在何处、是否发表无关。相信阁下的意思是以上我回答的全景自由问题。--Teetrition留言2023年6月19日 (一) 09:45 (UTC)[回复]

中国数字时代的“404文库”是否可以用作镜像网址?

“404文库”是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推出的一个网页存档专区,旨在将可能被自我审查的文章进行存档,网页的来源不限于人民日报新华社环球时报观察者网或者诸如微信公众号等一众自媒体。

404文库的内容生成由Telegram上的机器人自动抓取目标网页“如人民日报”等,提取文章中的文字,并将副本上传至中国数字时代网站。同时副本也会标注原网站的位置。

另外就是404文库的著作权问题

  • 政府机关发布的公文默认为公有领域,不受著作权保护。
  • 取自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的文章,因版权拥有者难以追溯版权,故目前政策为“侵删”。

--СлаваУкраїні! 2023年6月19日 (一) 10:31 (UTC)[回复]

针对著作权简要说两点我自己的看法:
  • 中国著作权法的规定是具有立法、司法、行政性质的官方文件才属于公有领域,并非是所有公文均属于公有领域。题外话是,这些公文基本不会存在404问题——即使是1989年的官方公告也能在政府官网查询到
  • 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或通信社,即使官方性极强,除非其受权发布前述具有立法、司法、行政性质的官方文件,否则其报道基本受版权保护,不满足独创性要求的单纯事实消息除外(例如:陈诚病死)。新华社还在某法院案件中积极主张过自己的著作权。
  • 阁下想必也知道,虽然其他自媒体事实上可能不会起诉收集其作品的网站,但侵权就是侵权。“侵删”这种说法本就是不合法、不合常理的。
内容指引Wikipedia:外部链接声称“编辑者不可建立通往以下内容的链接,并无例外:侵犯版权或违反版权信息中规范的网站。……(后略)”。相较传统镜像网站,这个404文库貌似还存在编者自行整理、汇编、接收投稿等特征,有关著作权问题似乎更加处于灰色地带。--Teetrition留言2023年6月19日 (一) 11:11 (UTC)[回复]
一般情况下,维基人基本不会引用自媒体内容(自媒体被视为 通常不可靠),但是一些地方政府的公文(如乡镇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通常情况下会是自我审查的重灾区,因此404文库有一大半都属于这种地方政府的公文,维基人可能会引用来自404文库的存档信息。--СлаваУкраїні! 2023年6月19日 (一) 11:26 (UTC)[回复]
并且根据404文库反馈的情况,大多数被收录的地方政府文件都属于行政性质的文件,而根据中国的著作权法表示,立法、司法、行政性质的官方文件属于公有领域。但是鉴于其收录可能侵犯著作权的自媒体内容(404文库服务器位于美国),是否应当列入防滥用过滤器?--СлаваУкраїні! 2023年6月19日 (一) 11:34 (UTC)[回复]
我在404文库以“来源”字段搜索“政府”和“街道”均无结果,按全部结果逐页浏览大多数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少部分来源于网易、微博等,似乎还没有看到地方政府文件或街道办文件,烦请提供一些链接。另外,如果相关文件符合立法、司法、行政性质的要求,相信维基文库是符合现有百科惯例的选择。--Teetrition留言2023年6月19日 (一) 12:02 (UTC)[回复]
暂时找到的一篇可能是官方发布的内容同样属于新闻稿性质而很难认为具有行政属性。--Teetrition留言2023年6月19日 (一) 12:06 (UTC)[回复]
那么为什么 archive.org 的 web archive 是允许的呢?--Fireattack留言2023年6月19日 (一) 15:43 (UTC)[回复]
抓取的过程中是否修饰过文本?至少archive.org没被反馈过存在类似的存档问题,社群上是普遍信任的,而且整个网页存档机制基本都是围绕archive.org开展。“中国数字时代”的目的与描述的事物组织存在对立的,可能可疑。但我认为可以作为一些原始来源失效后的替代来源,但不是页面存档。——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6月20日 (二) 00:50 (UTC)[回复]

管理員user:Ws227濫用權限,擅自恢復因侵權刪除的條目

维基百科:管理员布告板/其他不当行为#Ws227,類似行為已經不止一次,而且在有人ping他的情況下拒不回應,是否要開啟罷免?--日期20220626留言2023年6月20日 (二) 00:23 (UTC)[回复]

這情況應該符合Wikipedia:管理員的離任#緊急除权中提到的「管理人員不斷重複其錯誤或者無法與之溝通而對維基百科造成巨大損害」?畢竟他這次恢復的是有版權問題的頁面。Sanmosa Καθυστερημένη δικαιοσύνη είναι άρνηση δικαιοσύνης 2023年6月20日 (二) 09:25 (UTC)[回复]
@Lt2818Ericliu1912LuciferianThomasDewadipper日期20220626Sanmosa Καθυστερημένη δικαιοσύνη είναι άρνηση δικαιοσύνης 2023年6月20日 (二) 09:27 (UTC)[回复]
不知道算不算「重大損害」,但同一錯誤犯了2次且不願意溝通,顯然不對。管理員不能置規則於不顧為所欲為。--日期20220626留言2023年6月20日 (二) 09:38 (UTC)[回复]
涉及版權問題(法律方針),屬重大損害,但難以達到需要緊急除權的地步。要走請走一般罷免。--西 2023年6月20日 (二) 09:40 (UTC)[回复]
(▲)同上:不认为有必要紧急除权。--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6月20日 (二) 11:59 (UTC)[回复]


(?)疑問:整篇内容找不到替换来源?侵权的是来源问题应该删来源为何把条目都给删了?我记得维基有个“抢救”小组来着。--MINQI留言2023年6月20日 (二) 10:34 (UTC)[回复]

條目內容和來源雷同,是要刪條目的。--日期20220626留言2023年6月20日 (二) 10:38 (UTC)[回复]
现在还是整篇内容侵权?这个情况有点像之前的本土恐怖主义。--MINQI留言2023年6月20日 (二) 11:36 (UTC)[回复]
你到底在說什麼。條目內容抄來源的,是條目內容侵權不是來源侵權啊。從頭到尾沒人說過是來源有問題啊。--西 2023年6月20日 (二) 14:26 (UTC)[回复]
之前“所列网址是头一个版本的侵权来源”理解错了。来源没问题,按来源把整篇内容自己组织语言从新改写——抢救条目(我记得是这么个叫法),意思现在还侵权?--MINQI留言2023年6月20日 (二) 15:32 (UTC)[回复]
理論上是,不知道為何還沒再次刪除,或許是留證據?ANM所列的Special:Redirect/logid/13163218無緣故恢復侵權條目且拒絕回應是非常明顯的濫權。--西 2023年6月20日 (二) 15:40 (UTC)[回复]
也可能在做从新撰写的准备,看他几笔都是相关页面创建与定向。--MINQI留言2023年6月20日 (二) 16:37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