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黑海

坐标44°N 35°E / 44°N 35°E / 44; 35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黑海
卫星图片(NASAMODIS
坐标44°N 35°E / 44°N 35°E / 44; 35
主要流入多瑙河第聂伯河里奥尼河南布格河克泽尔河德涅斯特河
主要流出博斯普鲁斯海峡
所在国家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俄罗斯格鲁吉亚
最大长度1,175千米(730哩)
表面积436,402平方千米(168,500平方哩)[1]
最大深度2,212米(7,257呎)[2]
水体体积547,000立方千米(131,200立方哩)[3]
定居点伊斯坦布尔布尔加斯瓦尔纳康斯坦察图尔恰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巴统索契
参考[1][2][3]
位置
地图
尼古拉耶夫军用造船厂

黑海是欧亚大陆的一个陆间海,被欧洲、高加索和安那托利亚半岛所包围[4]。黑海通过土耳其海峡之后进入另一个陆间海—马摩拉海,通过达达尼尔海峡后与地中海爱琴海区域相联。西亚东欧被这一系列水体分隔开来。黑海在北面通过刻赤海峡亚速海相连。流入黑海的主要河流有多瑙河第聂伯河。沿海国家有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俄罗斯格鲁吉亚。沿海重要城市有伊斯坦布尔布尔加斯瓦尔纳康斯坦察图尔恰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巴统等。是中亚与东欧的航运要地[5]

黑海的面积有436,400平方千米(168,500平方哩)(不包括亚速海[1],最大深度为2,212米(7,257呎)[2],体积为547,000立方千米(131,200立方哩)。[3]黑海形成一个东西向的椭圆形凹陷。[6]黑海的南面是本廷山脉,东面是高加索山脉,西北面是宽阔的低地。黑海东西向最宽有大约1,175千米(730哩)。

名称

[编辑]

“黑海”这个名字,是源自古希腊的航海家,因为他们认为黑海海水的颜色比较地中海的海水深黑而得名。黑海、红海白海黄海也是少数几个用颜色来命名的海域。现代各语言对于该地的称呼都采用同义,包括围绕着海域的诸地域[7]

以上称呼据考并未早于13世纪之前出现[8]

而在希腊,历史性称呼攸克辛海(Euxine Sea)具有不同意义,也延续著广泛使用:

地质

[编辑]

黑海是世界最深的内海之一。黑海从河流和地中海流入的水含盐度比较小,因此比较轻,它们浮在含盐度高的海水上。这样深水和浅水之间得不到交流。两层水的交界处位于100到150米深处之间。两层水之间彻底交流一次需要上千年之久。海底的生物尸体腐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得不到补充。在这个严重缺氧的环境中只有厌氧微生物可以生存。牠们的新陈代谢释放二氧化碳和有毒的硫化氢(H2S)。其他生物实际上只能生存在深度小于200米的水里。[3][9] [10]

黑海是古地中海的一个残留海盆,古新世末期小亚细亚发生隆起,黑海与地中海分开,逐渐形成内海。2,500万年前,黑海还与地中海相连。随着地壳运动和冰期,黑海与地中海反复隔绝和连接,6,000~8,000年前的大冰期后形成相连。

历史

[编辑]

由于黑海是连接东欧内陆和中亚高加索地区出地中海的主要海路,故此其战略地位非常重要。黑海航道是古代丝绸之路由中亚往罗马帝国的北线必经之路。蒙古帝国奥斯曼帝国均曾经完全控制黑海沿岸,籍此侵略欧洲。

尤其是对自17世纪开始崛起的俄罗斯帝国,黑海和波罗的海均是影响该国对欧洲联系的命脉。近代史中亦有因为抢夺黑海的控制权而引发的战争和军事行动,例如克里米亚战争[11]。英国和法国在19世纪和土耳其结盟,土耳其一直控制进出伊斯坦布尔海峡,使俄罗斯黑海舰队进出黑海均须经过土耳其。

2020年8月22日,土耳其宣称在黑海发现有史以来储量最大的天然气,为3,200亿立方米[12]

水文学

[编辑]
SeaWiFS英语SeaWiFS中的黑海

黑海属于陆缘海[13],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不完全混合湖英语meromictic[14]。湖的上层会因为和空气接触而有氧气融入,但湖的上层和下层的水不会互相混合,因此黑海中90%的水都是缺氧水[15]。黑海的环流主要受盆地地形及河流作用控制,因此会有强烈的垂直分层结构,黑海也被分类为有盐楔(salt-wedge)的三角湾,也就是高盐度海水会沿着海底,呈现楔状钻入黑海中。

黑海和地中海透过土耳其海峡进行水输送。由地中海流进的水,其盐度和密度都较流到地中海的水要高,因此会出现经典的河水循环:下层是盐度和密度较高的水,由土耳其海峡中的马摩拉海流进黑海,上层是盐度和密度较低的水,由黑海流进马摩拉海。表面较淡的水是由河流作用所产生,黑海流出的淡水约为流进的二倍。每年蒸发和降水的水量约为300 km3[13]

由于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既浅又窄(其深度分别为33米及70米),因此流进和流出的速度都很快,而且有明显的垂直剪力,因此二层之间会有紊流混合[13]。离开黑海的表面水其盐度只有17psu(实用盐度单位),到地中海时的盐度为34psu。由地中海流进的深层水盐度约38.5 psu,到黑海时会降到34psu[13]

水文化学

[编辑]

浅层水会有一段时间有生命期短的藻类繁殖,形成有大量有机物体(包括腐泥英语sapropel)的水层。科学家已发现每年会固定有许多浮游植物繁殖,在NASA拍摄黑海的图片中也可以看出[16]。由于这些因素,黑海越来受到海洋考古学英语marine archaeology的关注。黑海中的有机物质,包括沉船船体等,都完整保存。故深层水反之因为缺氧,在黑海海底发现许多保存得相当好的古船骸,例如拜占庭帝国的古船骸锡诺普 D英语Sinop D就位在土耳其锡诺普海岸下的缺氧海域中。

建模显示若黑海发生彗星或小行星的撞击事件,其产生的硫化氢云会影响黑海海岸居民的健康,甚至威胁居民的性命[17]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Surface Area—Black Sea Geography. University of Delaware College of Marine Studies. 2003 [2006-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29). 
  2. ^ 2.0 2.1 2.2 Maximum Depth—Europa – Gateway of the European Union Website. Environment and Enlargement – The Black Sea: Facts and Figures. [2012-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1). 
  3. ^ 3.0 3.1 3.2 3.3 Unexpected changes in the oxic/anoxic interface in the Black Sea.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1989-03-30 [2006-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7). 
  4. ^ 杨发兴. 地理概况(上)(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Green Apple Data Center. 2013-12-16: 24– [2014-01-10]. GGKEY:04GENNHJ19Y.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17). 
  5. ^ 從地中海“轉戰”黑海:航運業巨頭期待黑海地區未來表現. om.shippingazette.com. [2024-10-11]. 
  6. ^ UNEP/GRID-Arendal Maps and Graphics Library. Socio-economic indicators for the countries of the Black Sea basin. 2001 [201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10). 
  7. ^ Özhan Öztürk. Karadeniz Ansiklopedik Sözlük. İstanbul: Heyamola Yayınları. 2005: 617–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October 15, 2012). 
  8. ^ Schmitt 1989,第310–313页.
  9. ^ 欧亚黑海. 中华自然科学网. [2012-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6). 
  10. ^ Facing a Sea of Challenges for a Better Environment. University of Delaware College of Marine Studies. 2003 [2012-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1). 
  11. ^ 沙俄与土耳其的三百年战争:俄国疆域扩展到黑海(4). 中华网. 2013-09-10 [2014-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0) (中文). 
  12. ^ 土耳其黑海天然气将带来650亿美元经济价值. [2020-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2). 
  13. ^ 13.0 13.1 13.2 13.3 Descriptive Physical Oceanography. Talley, Pickard, Emery, Swift. Retrieved 4 November 2013.
  14. ^ Meromictic. Retrieved 4 November 2013.. [2014-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2). 
  15. ^ Exploring Ancient Mysteries: A Black Sea Journey. Retrieved 4 November 2013.. [2014-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6). 
  16. ^ Black Sea Becomes Turquois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arthobservatory.nasa.gov. Retrieved 2 December 2006.
  17. ^ Schuiling, Roelof Dirk; Cathcart, Richard B.; Badescu, Viorel; Isvoranu, Dragos; Pelinovsky, Efim. Asteroid impact in the Black Sea. Death by drowning or asphyxiation?. Natural Hazards. 2006, 40 (2): 327–338. doi:10.1007/s11069-006-0017-7. 

延伸阅读

[编辑]
  • [美]查尔斯·金. 黑海史. 东方出版中心. 2011. ISBN 9787547303139. 
  • Ghervas, Stella. The Black Sea. Armitage, D.; Bashford, S. (编). Oceanic Histor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7: 234–266 [2021-06-05]. ISBN 978-1-1083-9972-2. doi:10.1017/978110839972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5). 
  • Stella Ghervas, "Odessa et les confins de l'Europe: un éclairage historique", in Stella Ghervas et François Rosset (ed), Lieux d'Europe. Mythes et limites (Paris: Editions de la Maison des sciences de l'homme, 2008), pp. 107–124. ISBN 978-2-7351-1182-4
  • Charles King, The Black Sea: A History, 2004, ISBN 0-19-924161-9
  • William Ryan and Walter Pitman, Noah's Flood, 1999, ISBN 0-684-85920-3
  • Neal Ascherson, Black Sea (Vintage 1996), ISBN 0-09-959371-8
  • Schmitt, Rüdiger. Black Sea – Encyclopaedia Iranica. Encyclopaedia Iranica, Vol. IV, Fasc. 3: 310–313. 1989 [2021-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5).  |article=|title=只需其一 (帮助)
  • Rüdiger Schmitt, "Considerations on the Name of the Black Sea", in: Hellas und der griechische Osten (Saarbrücken 1996), pp. 219–224
  • West, Stephanie. 'The Most Marvellous of All Seas': the Greek Encounter with the Euxine 50. Greece & Rome. 2003: 151–167.  |issue=被忽略 (帮助)
  • Petko Dimitrov; Dimitar Dimitrov. The Black Sea, the Flood and the Ancient Myths. Varna. 2004: 91. ISBN 978-954-579-335-6. 
  • Dimitrov, D. 2010. Geology and Non-traditional resources of the Black Se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AP Lambert Academic Publishing. ISBN 978-3-8383-8639-3. 244p.

外部链接

[编辑]